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大明 >

第501章

锦绣大明-第501章

小说: 锦绣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时候,将群臣聚集在一起开这么个大会。

  其实真说起来,这种将成百上千的官员聚拢在一起商讨国事还很不科学,在人多嘴杂,想法矛盾百出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当场拿下什么主意来。一般在早朝上的奏对更多只是走个形式,都是之前就已决定下来的大政方针。

  今日这场朝会的情况似乎也没有什么两样,随着六部和内阁几名官员不断出列奏事,一系列关系到整个大明江山的施政策略也就被这些君臣给定了下来——哪里遭了灾需要减免赋税,哪处河流又出了状况,需要朝廷拨付一些银子治理,同时也将派官员前往查看……等等国家大事随着群臣的建议,皇帝也就一一准了下来。

  一切看着没什么不妥,但无论是皇帝,还是一些言官们,此刻的神色又与平常时有些不同,似乎大家都在等着什么事情发生一般。

  在把早已知道的事情都处理完毕之后,万历的目光便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殿门之外那长长的甬道,眉头不自觉地轻轻一皱,似乎是在等着什么到来一般。口里却问道:“诸卿可还有什么需要禀奏的么?”说着目光回收,似有些期盼地在众人的面上一一掠过。

  正常来说,到了这个时候,群臣都会保持沉默,然后随着皇帝旁边的太监道声退朝,官员们就能退出殿去,然后各回衙门忙碌一天的事务了。但偏偏今天,却有一名官员应声而出,冲万历躬身施礼:“臣都察院左副佥都御史梁来兴有本奏。”

  万历本还担心没人说话,自己接下来不知该如何延长这次的朝会呢,一听竟还真有人站了出来,便心下一喜,微微探身道:“梁卿有何事但说无妨。”

  梁来兴的目光在身旁几名同僚的身上一转,这才挺直了胸膛,用中气十足的声音道:“臣要参劾锦衣卫镇抚杨震,他在江南多次迫害当地士绅,害得其中有人家破人亡。这还不算,之后,他甚至还欲对有大功于朝廷的前首辅徐阶老大人不利,几次编造谎言戕害徐家,实在让人心寒。还望陛下以江山计,为我大明官员安危计,严惩此凶顽之徒!”说着,只见他手一翻,便自袖子里拿出了一份奏疏来。

  万历见他竟当着群臣之面向自己进言弹劾杨震,不觉就是一愣。之前虽然已有不少官员递弹章来参劾杨震,但也只限于此,还没有人当着皇帝的面提这事呢,更别说在早朝会上突然来这一手了。因为群臣也很清楚杨震深得皇帝信赖,这种刻意为难皇帝的做法,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叫皇帝对自己心生怨怼,这又何必呢?

  但今天,事情显然很有些出乎众人意料了。在梁来兴说了自己的意思后,又有五六名官员陆续走了出来,异口同声地道:“臣也要参劾锦衣卫镇抚杨震在江南的种种不法之事,还望陛下下旨拿下此獠以正国法,以安人心!”

  说完这番话后,几人又打了个眼色,同时跪在了地上,手还高高举起,将弹劾杨震的奏疏亮在了上面。

  其他对此并不知内情的官员心里却是一阵悸动,这等直接在朝会上弹劾某人的行为可是极其严重的,几乎算是赤膊上阵了。一旦皇帝不准他们所请,这几位官员在官场里势必会颜面丧尽,接下来很可能就是辞官归里,也就比以死弹劾政敌稍微轻一点了。

  同时,不少人的目光还落到了张居正的身上。大家都认出了这几位官员一直以来都是张居正实施新政的得力助手,正因为他们几个在边上盯着,考成法之类的新法才能被人一丝不苟地贯彻执行,所以在众人心目中,他们完全就是张居正的人。

  不过众人压根都不能从张居正那张如刀劈斧砍过一般的方脸上看出丝毫的情绪波动来,他只是漠然地站在那儿,既不看皇帝,也不看那些官员,就好像这儿发生的一切与他张太岳没有半点关系一般。

  但即便如此,在众人想来,这事也必然出自张阁老的授意了,毕竟杨震威胁到的是他的恩师徐阶,他身为弟子帮老师出头是很自然的行为。如此一来,不少本来只是看热闹的官员心里就打起算盘来了。

  有那想和张阁老搞好关系而苦于找不到机会巴结的,便想着是不是这时候也出个面声援一下,这样自己或许能在张阁老心里留个好印象;也有本就是他门生的,更不觉考虑起张阁老不让自己出面的用意,是为了保护自己呢,还是对自己的不信任,自己是不是应该主动表现一下忠心?

  至于那些本就和张居正不怎么对付的官员,则在心里打起了算盘,想着自己是不是有机会在这事上做点文章,让张居正丢下面子。

  在场诸多官员里,也就钟裕心里满是担忧:“这次竟惹来张太岳出面对付你,杨震你却该怎么办呢?”

  但要论在场众人里谁是受冲击最大的,还数万历。在梁来兴出来时,他还只是震惊,但在见到陆续有人声援他,而这显然是早已串联好的行动后,尤其是见到众人的目光都往张居正身上看时,他就确信这次朝会弹劾杨震的举动完全是出自张居正的授意。如此一来,他将要面对的就不是区区几个言官,而是张居正了,这又岂是如今的他能应付得了的?

  所有人都想错了,事实上,就是张居正自己,也是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有这么回事的一个。他全然不知道今日朝会有这么一出,更不知道跳出来的会是梁来兴他们几个和自己关系密切之人。

  对于杨震和徐家的事情,张居正一直抱着冷眼旁观的心态。对杨震,他自然没有什么好感,而对徐家,却也是一般。虽然徐阶是他的老师,对他有太多的提携之恩,但如今他身为朝廷首辅又岂能只论私情呢?

  徐家在地方上的种种恶行,他也是有所耳闻的,对此也颇有些不满。只因徐阶的存在,他才没有叫人公事公办。本来,张居正是打算在徐阶故去之后,再找机会敲打徐家的,现在有杨震出头,他倒也乐见其成。

  可没想到徐家在朝中依然势力不小,现在甚至还给自己挖了个坑,这就叫张居正有些措手不及了。不过张阁老的养气功夫早已修炼得登峰造极了,即便猝然遇到这等事情,他依然极其镇定,让人看不出半点心思来。

  如此一来,可就叫万历很有些为难了,完全不知自己到底该做何选择了。是顺着张居正的意思呢,还是为了杨震与之为难?

  就在殿内百多人各怀心思,却又无人开口说话时,殿外一名内侍却打破了这一宁静:“陛下,锦衣卫镇抚杨震在外求见。他说自己是来交旨的……”


第六百三十七章    早朝风云(中)

  杨震是从离皇宫颇有些距离的东城馆驿之中赶来的,再加上之前一路劳累困顿,早上便起得有些晚了,所以直到早朝都将要结束时,才匆匆赶到。

  国朝有条不成文的规矩,但凡是奉旨办差回京的官员在回到京城却还没向天子交旨之前是不好回家的,因为那时候你代表的依然是天子,岂能随意回自己的家?

  虽然这种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年代已没多少人在意了,但杨震这回却依然小心地遵守了这条规则。因为他知道,如今的自己已成了满朝官员的众矢之的,能不露破绽还是不露的好。所以即便他已离家数月,心里也很是想念张静云,却还是老老实实地去了馆驿投宿,只派了一名部下赶去家中报了平安。

  只不过世事难料,虽然避免了一个差错,但杨震还是出了点岔子,本打算早朝开始时就赶到的他,却来得迟了。当他急匆匆来到皇宫外边时,早朝早已开始良久,更是不准官员随意进出了。

  好在杨震毕竟身份不一般,而且曾在皇宫里当过一阵子的差事,倒还能与守卫宫门的禁军搭上话,又亮明自己是奉旨钦差前来交旨的身份,这让这些普通禁军也不敢太过为难他,赶紧派人进宫传递消息。

  照道理来说,即便杨震面子极大,能叫人进来传递消息,但到了太和殿这儿,怕也是不可能有人敢来打扰早朝的。无论是守在殿外的禁军还是寻常宫中内侍都是分得清事情轻重的,暂缓杨震的消息可能会得罪杨镇抚,但若是打扰了皇帝和群臣的朝会,却是大罪过。

  可偏偏今日这情况却有些不同寻常,在一听说杨震在宫门外求见后,守候在太和殿外的一名年轻内侍立刻就不假思索地快步来到殿门前,趁着里面肃静一片的机会就跟皇帝禀报了起来:“陛下,锦衣卫镇抚杨震在宫外求见。他说自己是来交旨的……”

  这突兀的一句话,让各怀心思的一众官员尽皆一怔:怎么这杨震也有曹操的本事了么?一提起他,他居然就到了?

  不对啊,照道理,他不应该还在千里之外的江南么?怎么就已出现在皇宫外面,还多出个来交旨的身份了?他奉了什么旨意?

  所有人都拿疑惑诧异的目光看向高坐于御案之后的天子,就差直接跟他询问了。而这时的万历,也是一扫之前不安的模样,脸上露出了一丝笃定的笑容来:“既如此,那就宣杨卿入宫来吧。”

  因为一时闹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众官员都没有反对的意思。只有梁来兴因为心里隐隐的不安而再次开口:“陛下,朝会之上让杨震这么个锦衣卫镇抚进来怕是有些不妥吧?”

  确实,照规矩来说,虽然杨震官位并不算低,但像今天的小朝会他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可这时的万历底气已然很足了,面对如此反对只是淡淡一笑:“杨卿乃是奉了朕的旨意去办差的,现在回来交旨依然还是钦差身份,怎么就不能进来参与早朝了?而且,梁卿你和几位卿家不是在弹劾杨卿么?既然如此,何不当着他的面把事情给说明白了?如此,朕也好根据事实来做出定夺嘛。”

  这两个理由一摆,即便梁来兴有再多的不情愿也无法反驳了,只能低沉地答应了声是,便不再言语。和他一样,其他那些一同参劾杨震的官员在见到皇帝如此表态后,也觉着心里一紧,隐隐察觉到今天这事怕是不那么好办了。

  而其他殿内官员,则立刻就按捺住了巴结张居正痛打落水狗的心思,决定来个静观其变,看杨震到来后会是个什么表现再做最终的选择。

  在这么沉寂了良久之后,殿外终于再次传来了一声拖得长长的报名声:“锦衣卫镇抚杨震上殿……”

  伴随着这一声宣唱,杨震步履扎实地踏进了太和殿,只到群臣排列的末尾处,便恭敬地跪了下来:“臣锦衣卫镇抚杨震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着还大力地磕了三个头。

  见他进来,群臣的脸上都露出了异样的神色,就是小皇帝万历,也是一脸的诧异,盯着他看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轻轻抬手道:“杨卿平身免礼,你且近前说话。”

  殿上众人所有会有如此表现,只因为眼前的杨震模样确实狼狈了些,别说不像是来面君交旨的,就是一般外出出门的百姓,都比他要体面些。只见他身上的衣裳沾满了尘土不说,还有着多处破损,再加上脸上胡子拉碴的模样,怎么看都跟个逃荒出来的灾民似的。若非大家都这位确是杨震,只怕都要把他看成是冒名顶替之人了。

  万历看着杨震如此模样,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杨卿你这模样可实在有失体统了,怎么不换一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