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大明 >

第266章

锦绣大明-第266章

小说: 锦绣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前有送十万银票,继而又有送大宅子的,那这一份最后的大礼应该也不会比前两份差吧,杨震倒也对此颇感兴趣。其实不光是他,就是胡、蔡二人,虽然认为他收受贿赂不是好事,却也对接下来的东西很感兴趣。

  而当发现这份礼物不是由李常随身所带,却是由他拍手命人送进来的后,两人对此的兴趣就更为浓厚了,忍不住就朝楼梯处张望过去。

  片刻工夫,几声轻盈的脚步就从下面响了起来,待看到来的是什么人后,蔡鹰扬倒是没什么变化,胡戈的呼吸却是陡然一粗,脸也红了起来。

  因为走上来的,竟是三名姿容甚为艳丽,穿着一袭薄薄的纱衣,玲珑身段若隐若现的年轻女子。又因为她们是从下面上来的,领口又开得颇低,胡戈居高临下地看去,正好看到她们胸前的那一片丰盈与雪白,这对一个少年郎来说刺激自然是不小。

  那三名美人儿轻盈地来到席前,然后朝几人款款拜倒,用婉转如莺啼的嗓音娇声道:“小女子见过几位老爷……”说是见过几位老爷,其实她们的目光更多的只在杨震身上打转,因为她们知道自己此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李常作为这三女的主人,此刻并没有急着让她们起来,而是就叫她们这么跪伏在地,让坐在上面的杨震能清楚地看到这三女的本钱——无论容貌还是身段,那都是极出色的。

  片刻后,他才笑着对杨震道:“杨大人,比起常老板来,鄙人自然没有大宅子可送。但所谓金屋藏娇,既然大人得了一处宅子,就当配上这三名美娇娘才是。大人以为如何?”

  潘镶锋此刻也在旁抚掌附和起来:“李老板果然是个妙人,竟会想到送出如此绝妙的礼物。英雄美人正是世间绝配,而像杨大人这等英雄人物,普通美人自然难以匹配。但既然质量上比不过,那咱们就以数量来配,大人可还满意吗?”说着很有些期待地也看向了杨震。

  在他们想来,像杨震这等年轻男子,在见到三个如此娇滴滴的美人儿时,必然会大为心动,就是一时把持不住,露出迷恋的神态来也属于正常状态,毕竟谁不是从血气方刚的少年时候过来的呢?

  但杨震的反应出乎了他们所有人的意料,自这三个美人儿出现,杨震只是很随意地扫了一眼,就没怎么当回事了,更别提他们自以为的什么色授魂与了。

  这几位可不知道,别说前一世的杨震曾接触甚至是那啥过不少美人,就是这一世,他也有两个远比面前三女要美得多的红颜知己。或许张静云和洛悦颍在穿着上没有此三女这般诱人,但杨震的心理年龄早过了只看皮相色相的时候,岂会被这种红粉阵仗所迷惑?

  在淡淡一笑后,杨震才开口道:“李老板所说的厚礼就是这三名女子?”

  “正……正是。”感觉到杨震对此并不是太有兴趣,李常突然有些尴尬起来。说实在的,为了准备这份礼物,他可没少花心思和钱财,可现在看来,似乎效果很是惨淡哪。

  杨震轻轻一摇头,语带歉意道:“那本官可就要说声抱歉了,这份厚礼还恕我不能接受。当然,李老板的好意,我还是心领了。”

  “啊……这却是为何?”潘镶锋忍不住插嘴问了一句。说实在的,若是换了自己,有人送这么三个娇滴滴的美人儿来,怕也不会推辞的如此坚决吧。

  “实不相瞒,本官早已有婚约在身,并不想让她伤心。故而,此三女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领受的。”杨震给出的解释虽然会被有些男人所不屑,但他们却也不好反驳,专情一人终归不是坏事嘛。

  当然,杨震并不光因为张静云或是洛悦颍的缘故才不肯接受此三女。实在是因为此三女身份来历他都不知,如何感接到身边来?要是她们有心要对付自己,或者只是把一些情报送出去,就够他喝上一壶了。

  “大人如此专情倒是叫人意外与佩服了。不过男子在外逢场作戏总是难免,若大人觉着此三女不宜带回京城,何不暂且收下,就在我大同先享用一番呢?想必也没人会将这事告与夫人吧?”潘镶锋自然不会那么容易作罢,就想到了这个退一步的说法。

  他说话间,那三名女子也楚楚可怜地抬头望向杨震,就好像真个特别钟情于他,就是只是杨震在大同时跟随一段时日也是好的。

  换了其他男子,比如那边坐着的胡戈,这时候只怕早就心软,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了。但杨震这次却格外坚持,即便对方如此劝说,几个美人儿眼巴巴看着,他依然大摇其头:“那就更不妥了。本官住在华严寺中,那可是佛门圣地,带几个女子同住却成何体统。各位就不必再劝了,这份厚礼,本官是敬谢不敏的。”

  见他说得如此坚决,潘镶锋知道再劝也没什么用,反而会让他不满,就只好不再说话,挥手让三女退下,然后几人重新喝起酒来。

  但因为这么一来,几人喝酒的情绪反倒没有之前那般高涨了。于是在又喝了几杯,说了会儿闲话以及带着些深意,让杨震为大同百姓着想的话后,这一场酒宴也就草草结束了。

  在与几名大同官员告别之后,杨震便带了蔡鹰扬二人往华严寺方向走去。走了不一会儿,他就发现身旁的蔡鹰扬面色有些纠结,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笑了起来:“鹰扬你可是有话要说吗?你我兄弟,有什么就说什么,别憋坏了自己。”

  “二哥,这可是你让我说的,说错了你可莫要怪我。”蔡鹰扬明显是憋得难受了,在说了开场白后,也不等杨震表态,就立刻接道:“你今日接下那些人的厚礼实在是太不该了。虽然我没什么见识,却也知道拿人家的手短。现在你接受了那一处宅子,接下来还能好好办差吗?”说完,有些气鼓鼓地瞪着一双眼睛看向杨震,等着他给出回答。

  胡戈听他如此说话,心里就不免有些紧张起来:“这鹰扬说话也太直接了吧?他会不会因此得罪了大人,我又该怎么办呢?”

  但杨震的反应却大大地出乎了胡戈的意料。只见他脸上的笑容都没有减少半点,拿手拍了拍蔡鹰扬的肩膀道:“能说出这番话来,说明鹰扬你确实成长了。不错,若是换了别人,在此事上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他们的好意,然后与之同流合污,要么就是拒绝他们,一心与之为敌。

  “但你想过没有,我们做事为什么非要被这两个选择所左右呢?为什么我就不能拿了他们的好处,同时还站在正义的那一边呢?这两者有什么矛盾吗?”

  “啊?”听了这番话后,蔡鹰扬就不觉有些傻眼了。在迟疑了半天后,他才道:“二哥你的意思是,钱照拿,事情不办?那是不是太卑鄙了些?”

  “哼,对付那些卑鄙之人自当用非常手段。”杨震冷然一笑,显得很不以为然地道。

第三百三十七章    困难与压力(上)

  “对卑鄙之人,当用非常手段吗?”钟裕重复着杨震所说之话,目光却落在了桌子上那一叠银票和房契之上,脸上露出了些微的惊讶之色:“这些大同官员还真是好大的手笔哪!”虽然他之前曾向杨震提起过有人会给他不小的好处,但这好处也着实太大了些。

  同时,对于杨震在得到这么多好处的情况下依然坚定之前所想,没有被财帛所动,也叫钟裕感动,对这个年轻人又高看了几分。也正因如此,钟裕反而更为杨震考虑了:“杨千户你就不怕一旦他们得知你这种做法后会恨你入骨吗?”

  杨震脸色一肃,点头道:“这个我自然考虑过了,但只要我行事小心些,真待他们觉察到什么,只怕已经晚了。而且大人以为若我不接受他们的贿赂,这些人就不会想着如何对付我吗?既然横竖都会得罪人,那还不如拿了他们的好处,这还能暂时麻痹他们一会儿,从而为咱们的察访多点时间呢。”

  “你这话倒也有些道理。”钟裕点了点头,随即又皱起了眉来:“这两天里,你可曾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吗?我在明面可没有任何收获哪。”

  杨震把手一摊,无奈地一摇头:“至少现在也没有什么收获,我虽然已知道那些乱军的家眷以往多在北城一带,可去打听之后却发现那些人家早就不知所踪了,故而想从这边入手查出兵变原委怕也有些困难。”

  “什么不知所踪,明显就是被官府拿了去。他们既然要应付朝廷的查察,自然会有所警惕的,那些乱军家眷乃是一个大问题,自然不会放过了。”钟裕很有些不安地揉了揉眉心:“只是不知道那些家眷会被如何对待,希望他们还没有丧心病狂到把他们全数……”

  “这个倒不至于,要杀害这么多人,一来他们没有这胆子,二来也没机会,所以大人不必担心。不过我觉着他们应该会将这些人关在我们找不到的所在,直到我们无功而返,离开大同后,再将这些家眷与被俘的乱军一并处置吧。”杨震推断道:“但即便如此,对我们也很是不利,除了这一点,我实在想不出其他能破解当下迷局的方法和线索了。大人可有什么见解吗?”

  “在大同想要找出他们所说之外的线索确实不易,可我相信他们还做不到一手遮天,总会有机会的。”钟裕看向杨震正色道:“正因事情难办,才需要你我全力以赴。我会在官场中继续找机会,我就不信大同这么多文武官员都会与他们沆瀣一气,不顾朝廷制度与正义;至于杨千户你,就依照既定之策继续在民间寻找线索,我们总能寻到一些破绽的。”

  杨震深深地点头。这两人都是坚忍之辈,即便看出自己面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难题,依然一心想着将这黑幕冲破。但两人可不知道,接下来他们所要遭遇到的困难将比想象还要大得多。

  虽然杨震已接受了来自大同官府的“好意”,他甚至还在潘镶锋面前说过自己会帮他们劝说钟裕莫要一直纠缠此事。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接下来一段日子里继续在大同城各处,尤其是北城一带游逛,打听消息。

  即便这时候潘镶锋突然走到他面前,指着鼻子说他背信弃义,杨震也有充分的理由加以解释——我只是受命行事而已,话也已带给钟大人了,他不肯接受你们的安排。至于我这么做会不会给你们带来麻烦?你们大可放心,我也只是虚应其事,不会真全力去查的。——当然,是不是真全力在查,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不过这番说辞杨震明显是有些准备得多余了,因为之后几日里,虽然他外出查线索时依然有人在背后跟着,但却并没有一人站出来斥责他的背信弃义,就好像对方完全忘了有之前那番结交一般。

  开始时,杨震只道对方是在隐忍,是在等待什么。但在连日的劳而无功后,他就知道浑不是这么回事了,那些大同官员所以没有心急火燎地制止自己的暗查,只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办事能力而已,他们相信杨震就是再怎么查,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找出任何对他们不利的线索来。

  几日下来,别说是找到什么乱军家眷的身影了,就是与他们相关的事情都几乎没打听到什么,就好像这些人压根就没有在大同城里待过一般。但杨震确信,即便不是全部,也应该有不少乱军家眷曾是城里的居民,只是被人用极其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