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大明 >

第265章

锦绣大明-第265章

小说: 锦绣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酒已过数循,寒暄客套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潘镶锋这才举起酒杯,意味深长地道:“来,下官再敬千户一杯。之前下官对千户之敬意只来自你我的同乡身份。可就在今日,下官却听说了千户在京城的种种事迹,心下就对大人是真个五体投地了。像千户大人这样敢作敢为之人,怕是满朝都没几个。”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并亮了亮杯底。

  杨震见他模样,就知道对方要入正题了,心里也是一提,随即笑着拿起酒杯,只浅尝了一口,静等潘镶锋把话说下去。

第三百三十五章    财色动人心(上)

  看到杨震这一副作派,潘镶锋明显迟疑了一下。在他想来,像杨震这样的年轻人,只要自己着意地吹捧几句,说几句好话,对方必然会很是得意,然后接下来便好办得多了。但现在看来,他显然是把事情,或者说是把杨震这个人想得过于简单了。

  好在潘同知可是在官场中打滚多年的老手,在察觉杨震反应过于平淡后,便迅速有了针对的说法:“看来杨大人有些不信下官刚才的那番话了?想来也是,下官身在大同,而大人之作为都在北京,下官那么似乎确有奉承之意。但下官在这儿却可以发誓,下官所言句句是实,绝不敢说那违心之话。”

  “哦?那潘大人倒还真是有心了。”杨震依然是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情,也不说信,更不说不信。

  “大人在北京先是几次与当地恶霸为敌,将那在你辖地的帮派势力和纨绔子弟打得满地找牙。之后又为了替百姓出头而当众斗杀一名倭人,并因此而身陷囹圄。在出狱后不久,大人还智断元宵节的纵火案……这种种件件,让人听了都难免感佩,下官身为大人同乡更是与有荣焉哪!”眼见杨震还是没有多少表情,潘镶锋便索性将事情摆开来说了一遍。

  “没想到杨千户竟在京城做下如此多的大事,实在叫小人等佩服哪!”其他几个陪客听完这番话后,也一个个面露钦佩之色,两名商人更是避席而起,冲着杨震拱手施礼。

  对方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表现得如此尊敬了,杨震自然不好再如刚才般冷淡应对,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后道:“几位太客气,些许小事,也算不得什么。我既食朝廷俸禄,自当为官府分忧,为百姓做主。”

  “好,杨大人这句话实在是道出了为官者的心里话,真说起来,哪一个当官的不希望为百姓,为朝廷一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呢。下官虽然不才,也是一直如此要求自己的。”潘镶锋立刻就抓住了这个机会,把话题扯向自己希望发展的方向,说着神色又是一黯:“奈何下官职分卑微,很多事情都做不得主,有时候也是有心无力哪。”

  “潘大人这话实在过于自谦了,你乃堂堂一府同知,何来卑微无力之说?”身旁几人很是识趣地“劝慰”道,但落在杨震眼中,这分明就是他们早已串通好了表演而已了。

  “各位你们不在其位,自然不明白本官所担忧的是什么了。”眼见机会已到,潘镶锋便不再藏着掖着,直接指向了真正目的:“想必各位身在大同是知道最近咱们这儿所发生的兵变一事吧?”

  “那是自然。兵变一起,各处商家因为担心道路被乱兵所占,连进出货物都几乎停滞了,我的生意自然大受影响,如何不知?”常捷抢先叹气道。

  “是啊,我那盐业生意最怕的就是道上遇到什么问题,故而只有尽量维持而已,至于进出货物,只有先看看了。但库存实在有限,这日子确实难过了不少。”李常也点头道。

  其他几名官员对此事虽然不是紧密相关,却也说自己在兵变后是如何提心吊胆什么的。但他们的神情落在杨震眼中,就浑不是所说的那样了,他完全没有从这几人眼中看出对此事的担忧,也就潘镶锋七情上脸,还演得有些模样。

  不过他也不点破,只是不动声色地道:“本官正是为此而来,此事确实对大同各方之人有着不小的干系。不知潘大人对此又有何忧呢?”说着一双眼睛已盯向了潘镶锋。

  潘镶锋又叹了口气:“其实这次兵变虽然来得突然,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对我大同来说也未必真有那么可怕。各位不在其位或许不知道吧,在抚台大人和郭总兵的调度之下,几路叛军已被平定得差不多了。只是因为尚有余烬未曾扫灭,为了不致产生不必要的伤亡损失,官府才一直将此事秘而不宣。”

  “还有此事?”两名商人一听,顿时面露喜色,然后赶紧夸赞了官府几句,说他们办事果然可靠迅速什么的。

  杨震见他们一唱一和,心下也犯起了疑惑,他们这只是为了让自己知道刘应箕他们在平叛一事上立了功劳吗?还是另有其他打算尚未表露出来?

  就在他有些疑惑的当口,潘镶锋终于将最终目的给道了出来:“杨大人,你我既是同乡,又一见如故,下官有几句话即便知道说了可能会让你不快,也必须要说上一说了。

  “本来,要是继续由官府这么平叛下去,平定叛军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但是现在,因为朝廷派了钟钦差前来大同查案,这事情便又多了几分变数。一旦钟钦差因为听信某些人的谣言,相信抚台大人他们有什么问题,从而拿问他们的话,对几位大人的不公倒在其次,下官只担心,这会导致原来已大好的平叛之事出现反复,甚至让蒙古鞑子有机可趁,对我大明边境产生威胁,那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下官身为大同官员,一心想为这儿出把力,做出贡献。虽然明知这些话可能会得罪杨千户,但身为大人同乡,实在不想大人在此事上有所偏差,而毁了你的英明哪。”说完这些,潘镶锋便从席位上站起身来,深深地朝杨震施下礼去。

  “原来图穷匕见是在这儿!”杨震心下了然,面上却是一副惶恐的模样,赶紧也站起身来,把依旧弯着腰的潘同知给扶正了:“潘大人多礼了。你之心意,本官已然明白,对你这片为大同的拳拳之心,也是深有同感哪。”

  “多谢大人的理解……”潘镶锋似乎有些激动,眼中甚至还带上了一些泪光来:“若是大人能让钦差大人也明白咱们这些大同官员的苦心,那下官真要感激涕零了。”

  没等杨震表态呢,那几名陪客也都纷纷起身行礼,说着相似的话,也就是希望杨震能以大同地方的平靖为念,让钟裕太过刁难云云。

  杨震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摆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来说教了,只好把他们一一搀扶正了,然后向他们保证自己会尽力去与钟裕沟通的。

  这一番下来,直看得下面坐着的胡戈和蔡鹰扬两人都有些傻眼了,怎么自家大人竟会被这些人给说服了呢?

  其实此时若是换了个意志不那么坚定,同时又自命正义的官员,还真说不定会被他们的这番言辞给打动了。毕竟他们所言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只是他们把一些最关键的问题给隐藏了而已。

  但这些手法对杨震却几乎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他心性坚韧,认准了的事情就会一做到底。比如想对付张居正,即便知道双方实力悬殊,即便知道张居正对大明朝廷意味着什么,但只要他已做了决定,就断没有更改的可能。与此相比,大同这里的事情就根本算不得什么了。

  潘镶锋他们可不知道杨震的真实想法,只道他已被自己精湛的演技与说辞给说动了,所以接下来的情绪就明显比刚才更是高亢些。几人不断轮流给杨震敬酒,口里也不时有着奉承之话喷涌而出。

  对此,杨震倒也不反对,显得很是受用地和他们推杯换盏,言笑晏晏起来。至此,酒席上的氛围已到了顶点。

  在酒意上来之后,那常捷突然道:“杨大人能如此为我大同着想,我这个大人商人无以为报,只有……只有以区区铜臭之物以表敬意了。”说着,只见他在自己怀里一阵掏摸,便取出了一张纸来,摇摆着身子来到杨震跟前。

  杨震只道他也是拿银子行贿的,便只是一笑,也不说拒绝。可在接过那张纸后,他的面色就是一变,那不是之前所见到的银票,而是一张房契,一张京城的房契,从地理位置上看,这房子所在可不便宜,占地更是不小。

  “还请杨大人莫要嫌弃在下的这点心意。”把房契呈送过去后,常捷眼巴巴地看着杨震,似乎很怕他不接受。

  如果是银票什么的,杨震倒还未必会接受。但这房契却不同了,随着兄长杨晨进京,杨震就想到了住宿问题。而且张静云一个女人这么没名没份地跟着自己,自己也过意不去,也曾想着在京城置下地产来,也好成个家。但北京城里的房子即便是五百年前的大明也不是那么好买的,即便他是锦衣卫千户,想买一套属于自己的大宅子,也不是光有钱就成的。

  不想这个问题现在竟要被解决了,看着这张房契,要说杨震不动心那自然是假的。

  见杨震在接到房契后便一脸深思的表情,潘镶锋几个却有些紧张了起来,别是弄巧成拙,他是个洁身自好之人吧?但随后一想又不对,自己之前送的十万银票他不是收得很是痛快吗,那这套宅子他也不会推辞哪……

第三百三十六章    财色动人心(下)

  眼见杨震沉默不语,不见喜怒之色,潘镶锋也不禁有些慌了,试探着叫了一声:“杨千户,这宅子……”

  听到这声招呼,杨震才从自己的思绪里回神,淡淡一笑,冲常捷一点头道:“常员外的这份礼物实在叫我受宠若惊哪。本来,我身为朝廷命官实在不该接受这等厚礼,但我看得出来,这也是大同官民的一分心意,不收也怕伤了各位之心,那就收下吧?”

  “大人所言甚是,以大人过往之功绩,我等送一套宅子那也是应该的。”虽然心下对于杨震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说法很不以为然,但常捷面上却堆上了欢喜之色,就好像是自己得了一套宅子般,还得吹捧杨震几句。

  见杨震收下了房契,潘镶锋几人脸上的笑容便更盛了,态度似乎也更亲近了些。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你肯接受贿赂,那就一切都好说话了。与他们的感觉截然相反的,是敬陪末座,一直只顾着自己吃喝的胡戈和蔡鹰扬两人,此刻却面露惊讶,甚至是带着点气恼之色,自家大人怎么会接受他们的贿赂呢?难道他真打算帮这些大同官员了吗?

  这两人的神色自然没有瞒过杨震的眼睛,对此,他只给二人打了个稍安勿躁的眼色,而后才端起酒杯朝常捷敬道:“常员外如此客气,本官也实在难有什么能回馈的,就借花献佛,敬你一杯以表谢意吧。”

  常捷不敢托大,赶紧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才道了声谢,又回敬了杨震一杯。

  眼见席上的气氛已更见高涨,潘镶锋便朝李常也点了下头。后者会意,端着酒杯敬了杨震一杯后道:“既然常兄都向杨大人表达了自己的敬意,那鄙人也不能缺了礼数。不过鄙人可没有在北京的房产,只能给大人一点别的玩意儿,希望大人莫要嫌弃才好。”说着便轻轻拍了两下手掌。

  既然前有送十万银票,继而又有送大宅子的,那这一份最后的大礼应该也不会比前两份差吧,杨震倒也对此颇感兴趣。其实不光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