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441章

唐朝好地主-第441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的一点,就是不能卷入到皇子们的争斗中去。

    现在太子和秦王之间的事情,已经够让他烦心了,他绝不容忍那些大臣特别是那些武将们公开卷入。

    李艺跋扈骄横,这些都不是李渊要动他的原因。李渊动他,皆因他公然的投入东宫,李艺又不是东宫官员,他是朝廷重臣,却为太子奔走,这就是犯忌。

    李艺是愚蠢的,张超是聪明的。

    李渊喜欢聪明的,讨厌蠢货。他知道张三跟太子关系不睦,也知道张超跟秦王现在关系好,但只要张超不要太过了,他也不会怎么样。

    端起酒杯,李渊又喝了一杯。

    喝完后,李渊又头疼了,自己该怎么选择呢。废太子还是保太子?废太子,那就换储,立秦王为太子,把建成和齐王分封到蜀地或者岭南去。若是保太子,那就得尽削秦王之权,也要把他分封到岭南或者蜀中去。

    可是李渊犹豫不决。

    他想保太子,宰相们也是保太子,但天下还未太平,此时把世民封到蜀地,这于大唐江山也不好。

    天下还未稳固啊。

    有世民在京,就算不给他实权,可万一有事,也还能马上就启用他。就如平刘黑闼,比如陇右防吐谷浑。

    再等等吧,等再过几年,灭了梁师都、苑君璋,等朝廷和突厥决战,等到大唐的江山稳固之时,那时再给世民封到蜀地或者岭南去。

    李渊端着酒杯来到一边,那里地上铺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由多张羊皮拼凑而成,天下山川尽在其上。李渊脚上只穿着袜子,手里提着一根龙头杖来到这幅占了半边殿的地图上,走到了长安北面。

    在横山以西,那里就是夏州,夏州在延州、庆州之北,在横山山脉西北。

    那里的地形已经完全不同,是戈壁、荒漠,沙洲,往西和往北,是西套和东套。

    在这片布满沙漠、戈壁的地方,夏州、盐州、宥州、胜州等地分布其间。

    梁师都也正占据着这片地方。

    梁师都本是夏州朔方人,世为当地豪族。隋时为鹰扬郎将,大业末,被免官回乡,于是交结党徒起兵造反。占据朔方,与突厥连兵,后攻占雕阴、弘化、延安等郡,于是自称皇帝,国号为梁。

    突厥始毕可汗特送狼头大旗,赠以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称号。

    梁师都又引突厥兵占据河套,攻拔盐川。

    此后几度进犯灵州,占据了西套。

    虽然李渊也曾经借过突厥兵,但李渊现在最讨厌的也就是突厥,和突厥人的狗。

    本来梁师都也败于唐军之手,可这个无耻之人,派人向突厥可汗声称,“隋亡之后,中原裂为四五小国,势均力弱,全都争先依附突厥。如今唐灭刘武周,国势益大,兵马四出。师都不久将亡,但下次就轮到突厥了。望可汗像魏孝文帝那样,率兵南下,师都愿为向导。”

    若不是处罗可汗突然去世,兵马未出,突厥早两年就已经南下进犯了。

    “梁师都不除,卧榻不安啊。”李渊想到张超那句话,觉得非常不道理。

    “下一个目标,就是梁逆!”

    李超出了太极宫,老爹他们已经在那里等候许久了。

    “恭喜三郎,得赐国姓,无比荣耀,从此与国休戚,荣耀永固!”

    韦云起笑着拱手,苏定方等人也齐声称贺。

    老爹脸上也笑呵呵的。

    看来他确实没有想错,这时代的人,对于赐国姓还真是非常愿意的。

    李超笑笑,“也恭喜大家了,渭河边虚惊一场,回头就是金殿加官!”

    韦云起升了定西都护,苏定方升了洮州都督,马周升了洮州刺史,其它许敬宗、李守素等也都因此跟着升了官。

    连程处默、崔琰他们,也都因此得到了上金殿的荣耀,出来时得到通知,他们也都升了本品。实职没变,但阶官升了,以后俸禄也涨了。

    老爹现在改叫李铁枪,他还是宁民县开国伯,这次还得了一百户的实封。老爹很高兴,伯爵了,全是沾儿子的光啊。

    “走,回营去!”

    来时大家担心不已,回去时则是骑着高头大马,一路上春风得意。

    马周骑马与李超并行,“恭喜三郎,升大都督了。”

    “其实要是可以,我倒更愿意留在洮州。那里好不容易弄出样子来了,以后能坐享其成了,陛下却调我去陇右了,还是个校检,到了那边,两眼一摸黑,又得重新来过,劳碌命啊。”

    马周呵呵。

    他对张超是真挺感激的,没有张超的知遇之恩,就没有他的今天。他一个寒门士子,今天能成为一个上州的刺史,三品的官啊。这几乎全是沾了三郎的光。

    “三郎,我其实倒挺想跟着你去凉州的。”

    “别,以你的才能,足够主掌一州了。洮州你也熟悉,那里的人也还是我们先前那些人,暂时一两年内朝廷也不太可能把人全换了,你在那里主政,能适应的更快。再说了,我在洮州也还有不少的产业呢,不在洮州当官了,可也还想在洮州赚点钱呢。何况,咱们灞上那么多老乡如今都在洮州安家落户,你在那里当刺史,怎么说也是自己人啊。”

    “三郎,谢谢你。”

    “说这种客套话干什么?”

    “三郎,以后我会继续照着你之前订下的那些政策方略实行的,我会好好的打理洮州,不会辜负你的一片心血。”

    “那不仅是我的心血,也还有你的心血,还有其它官员将士们的心血,那是大家一起奋斗努力的结果,好好珍惜。”

    一行经过长安的街道。

    赢得无数注视的目光。

    长安城虽大,但却如同一个四处透风的城池,渭河边、金殿边发生的事情并没多久,却早已经传遍了长安城。

    街头巷尾,东西两市,坊间里巷,大家都在谈论着这一最新事件。

    有人感叹张文远了得,也有人在说罗艺愚蠢的。

    “了不得啊,才二十二岁吧,已经得赐国姓,列入属籍了。”

    “可不是,都已经是县公了。”

    “何止啊,还是上柱国、陇右大都督、左翊卫大将军呢。”

    “你们说,李大将军什么时候能封王呢?”

    “我觉得不出十年,李大将军肯定封王!”

    。。。。。。

    牛见虎笑着对李超道,“三郎,你什么时候能封王啊?”

    张超瞪了他一眼,这事能乱说?

    “张三哥变成了李三哥,还真有些不太习惯呢。”

    “我自己也不习惯呢。”张超无奈的道。

    “三郎你好像不太高兴陛下赐姓?”李感问。

    张超摇了摇头,问李感,“你以前叫徐感,现在叫李感,你当初是啥感觉?”

    “挺好啊,国姓呢,与国休戚,荣辱与共,多好。”

    好吧,当他没问。

    出了长安,李超便挥鞭加快马速,还不知道崔莺莺他们有多么的担心呢。还有青鸾,那女子拼死也要护着自己,真是让人想想就心里暖暖的。

    这么好的泡友难得。

    纵马一路赶到西渭桥,过桥时,守军对他无比的恭敬。

    到了渭北,营地居然一片欢乐,似乎正在杀猪宰羊,嗯,好像还有酒香。

    营地里果然很热闹,找到崔莺莺,她丝毫没有担忧,脸上尽是高兴,激动,兴奋,脸通红通红的。

    “三郎回来了!”

    “这是?”

    “陛下派人前来犒赏,赐了许多猪羊,还有御酒呢。三郎,我们都知道了,那罗艺被免职还坐了牢,三郎你则升了官,还御赐国姓呢。你看,大家都在为你高兴呢!”

    李超挤出点笑容,“好好好,大家开心就好。”

    昨天还欠十三,今天到了五百月票,加两更,敬恒两万打赏,再加两更。然后今天更新了四章,算一下,还欠十五!

    今天晚上打算通宵码字了!(未完待续。)


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六更!)

    第六更送上,求月票、订阅、打赏!

    皇帝有诏,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

    萧瑀宣诏,北门禁军最先休兵,然后马上就把矛头对准了宫府兵。本来勉强支撑的刘弘基殷开山率领的番兵们,立即翻了身。

    两面夹击,尤其是北门禁军的突然倒戈相向,让宫府兵腹背受敌。加之建成被押上玄武门露面,宫府兵纷纷弃械。

    冯立、谢叔方还依然在拼杀,不肯放弃。但无力回天!

    此时,樊世兴、杨毛六将率领的禁军主力,和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带领的秦王府护卫,以及诸文武及他们府上的家丁也到了。

    玄武门重新打开,樊世兴和杨毛等接下了诏令,将兵权交了出来。

    李世民当场下令,让李文远程咬金单雄信等诸将,接过了长安禁军的大权。李超又受命与裴世矩、郑善果一起,前往东宫和齐王府宣诏。

    秦王府护卫,以及秦王府一众旧部们的家丁、亲卫组成的兵马,迅速的接管了太极宫八门的防卫。

    当天,李世民就重回到了承乾殿中。

    局势进展非常的好,一切如李超曾经对李世民说过的那样,只要握住了关键的一张牌,那么他们就能赢得全局。

    李世民让诸将分掌长安军队之后,又特别下令,让李超带八百洮州牙兵以及两千番兵,驻守玄武门外,接替原来屯营两千羽林军的位置。

    是夜,承乾宫中灯火通明。

    李世民在此与一众文武部下们议事。

    长孙无忌建议,“赐死建成和齐王,将他们的党羽一网打尽!”

    李世民沉默着,虽然已经掌握了局势,但并不稳固,现在的局势是脆弱的,平静之下是暗流涌动,李世民不敢大意。

    但杀建成和元吉,他犹豫了。

    “文远,你有什么看法?”李世民直接问李超。

    李超坐在一侧角落里,很低调。玄武门之变,这场大戏里他登场的次数太多了,李超也知道什么叫功高震主,玄武门不出力不行。但现在既然赢了,那他就可以低调一些了。

    只是有的时候,想低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世民就没有忘记李超,这个总是能在关键时候给他希望的人,他永远不可能忘记了。

    “如果殿下想要江山安稳,那么就杀了建成和元吉。”

    李超的话让李世民一阵意外,事前,李超一再交待他,能不杀二人就不要杀,活的比死的重要。可现在他又说杀。

    “你似乎话中有话?”

    “如果殿下只是想做一个普通的太子,将来做一个普通的帝王,那么我劝殿下杀了二人。”

    李世民盯着李超,“把话说完。”

    “如果殿下想做个英明君主,甚至为万世称载,那么陛下就不能杀他们。”

    长孙无忌反驳,“为什么不能杀,斩草不除根,必后患无穷!”

    “有什么后患?殿下把他们软禁京中,他们能有什么后患?若是觉得殿下连这样的两个囚犯都怕,那我只能说你对殿下也太没有信心了。连这样的两个人都收拾不了,那将来如何收拾整个天下,如何收拾突厥,收拾高句丽,收拾吐谷浑?”

    “殿下,杀人容易,但杀了之后可就不能再海回来了。不要为一时痛快,到时遗恨终身啊。难道殿下想被世人称为是杀兄杀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