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266章

调教大宋-第266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由笑骂道:“臭小子,一天天也没个正经,为庸就是跟着你学的,越来越没个样子。”
  唐奕回道:“那小子就是欠揍,回头,您得狠收拾!”
  宋庠哈哈一笑,心下也是得意。
  宋楷吊儿郎当不假,可是交下唐奕这个好兄弟,却是他的福份,将来也不用他这个当爹的再多费心神。
  笑罢,面容突然一肃,“与大郎说句正经的。”
  “宋伯伯,尽管吩咐便是。”
  “为庸此趟就交给大郎了,还望大郎多多照顾,管着点他,别惹了什么麻烦。”
  当爹的当然还是不放心儿子出这么远的门儿,而且还是去宋辽夏三国纠缠的虎狼之地。
  唐奕回头看了宋楷一眼,回过头苦着笑对宋庠道:“我也觉得他不靠谱。要不?您把他领回去得了,省得给我添乱。”
  “莫要贫嘴!”
  宋状元是守着什么人说什么话,与唐奕说话也仿佛年轻不少,不客气地催促道:“且上路去吧,莫耽误了时辰。”
  唐奕一拱手,“听您的。”
  说着,转向吴育,“相公,请上船吧。”
  吴育还沉浸在这一老一少之间仿佛忘年知交一般的交谈之中,唐奕要他上船,方愣愣地点点头,与宋庠拱手话别。
  “公序保重,育去也。”
  。。。。。。
  吴育上了船,众人也不迟疑,槽船缓缓离岸,顺汴河逆流而上,离京而去。
  身前身后都是年青力壮的大小伙子,而且观澜的儒生还一点儒生的样子都没有,黑不出溜的,倒像是军汉,更加让吴育有点无所适从。
  左右一看:“怎不见杨将军?”
  唐奕道:“杨二哥在后面的船上。”
  吴育了然,此去西北,带了整一厢的禁军,还不得装个几船。
  这也是他有点闹不明白的地方,就算是巡察,就算是唐子浩去西北有什么目的,也不用带整整一厢的禁军拱卫吧?
  。。。。。。
  与吴育也不熟,唐奕也不知道该怎么与这位交流,索性让人带着吴相公入仓歇息。
  他则同宋楷这帮同龄人搬了两坛子好酒,就往前甲板上一坐,一边吃酒,一边领略沿岸风光。
  汴河在开封上段,是从正西方一路入京的,所以,船行也是向西而去。
  正是三月春暖农忙之季,两岸农事正忙,到处可见干农活的大宋百姓。
  有的农户河边汲水,见河中几艘大船顺河而上,还不禁驻足观望。
  船上众位也不由感慨:“庆历八年的大水这才过去几年,却是一点都看不出遭过灾的样子了。”
  确实看不出。
  出京几十里,放眼望去,不但耕农们的精气神全无半点萎靡,两岸的村乡农舍也都是墙泥澄黄、搧草鲜亮,一看就是刚盖了没几年的新房。
  唐奕欣慰道:“咱汉家的百姓,是天下间最有韧性、最吃苦耐劳的百姓,一场洪灾又怎能挡得住百姓过好日子的心气儿呢?”
  “那倒是。”庞玉心生自豪道。“虽说京畿路占了京师之利恢复最快,但是,河北两路也不落后。据说,那数十州的灾地,现在也已经恢复元气,一片蒸蒸日上的盛世繁荣呢!”
  “还是咱大宋的朝廷有本事啊!”宋楷感叹道。
  “文扒。。。。。。文相公、富相公等几位相公当真是不世能臣,腾挪辗转,却是为灾区出了大力。不然,也不能只五年光景就百废俱兴、万物回春。”
  。。。。。。
  唐奕认同地点头,畅快地灌了一大口,这样的欣欣向荣的大宋,才是他甘心为之付出的大宋。
  正要说话,却闻身后一个声音响起:
  “朝廷再好,也要有米下锅才行。若无子浩之助,就算朝堂之上有万般本事,也没这么大的能耐,仅用几年时光,就消灾于无形的。”
  唐奕坐着拧身回望,却是吴育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了仓,站在几人身后。
  连忙起身:“相公,谬赞了!”
  吴育一笑,“老夫说的是事实,确无半点恭维之意。”
  要不是唐奕当年及时出资、出力的救灾,灾区数十州府也不会那么平稳地度过最艰难的时期;若不是唐奕这几年极力帮朝廷改善财政,文彦博也没那么多闲钱大把大把地撒到地方。
  这里不得不说,大宋对百姓,或者赵祯对百姓,真的没得说。
  朝廷这几年把财力极尽所能地向灾区倾斜,不但赈灾粮钱从不吝啬,还出钱帮灾民修葺房舍,重建家园。更是出人帮他们整理田地,从西北多牛之地征调耕牛来帮百姓恢复生产。
  就连每年疫病多发期的药石花费,赵祯也都考虑在内,皆由朝廷出医出药,免费给灾区看病就医。
  要知道,那可是数十个州啊!
  可想而知,大宋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是怎么挤出这么大一笔开销来的。
  “要不是子浩尽心竭力,朝廷就算有心,也是无力啊。所以,京畿路、河北、京东各路的百性当好好谢谢大郎才是!”
  吴育说的唐奕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这都是应当应分的。换了谁,也不能眼瞅着咱大宋犯难不是?”
  吴育摇头一笑,看向岸边的农田,“瞪眼看热闹的,当然还是大有人在的。”
  “比如。。。。。。”
  “比如,被你压下去的那一家。”
  唐奕笑了,没有接话。
  吴育当然不知道他笑什么,可是,唐奕自己知道。
  面对那么大的财政缺口,谁都得瞪眼看热闹。因为,个人的那点财富放到小半个大宋的耗费面前,谁都无能为力。
  那家人?
  那家人就算想出力,他也得有唐奕这么大的摊子才行。
  。。。。。。


第426章 疯子和傻子
  出京百里,船过板桥,汴水亦从正西流向折道西北。再行一百二十里,即是阳桥镇。
  到了此处,汴水一改之前的水深岸固,水势变得极缓,两岸也再无良田铺陈,到处是河塘、浅滩。
  河面虽宽阔无比,却是越走越浅,河中星布着长草的沙洲、滩涂。
  宋楷指着马上就要触到船底的河面道:“再往上就走不了船了,大河天水,三分水七分沙,把黄泥烂沙冲到汴水之中,从这里到汴口(汴水上游的黄河河口)都是这般的浅滩。”
  唐奕点头,疏通通济渠,通的就是从汴口到阳桥,还有洛水从西京河南府(洛阳)到黄河这两段水道。
  “汴水这边都是这般情形,那河南府那段还不得更加严重?”
  这一段是黄河水势入汴河,由于汴水上下游落差不大,导致河沙在河口淤积,阻塞航道。
  而河南府那边,比这边更加的严重。
  那边本来是洛水汇入黄河,洛水的地势高,黄河势低,本无淤沙之患。
  但是,自唐以来,上游黄土高原的泥沙不断顺河而下,于河中府开始地势放缓渐渐淤积,致使黄河河道一年比一年高,形成地上悬河。
  如此一来,稍有水情,洛水就要倒灌,淤积症结更为严重。
  。。。。。。
  还没下船,众人就见码头上已经有人翘首在望了。
  船行靠岸,不等搭上跳板,唐奕就迫不急待地纵身上岸,宋楷等人也是呼啦一声跟上,看得吴育直咧嘴。
  怎么说他也是名义上的巡案使,能不能给我留点面子?
  可是,唐奕他们哪还管这个,故人重逢,分外亲切,唐奕已经率先冲过去了。
  “存中,好久未见了!”
  岸上的,正是沈括,沈存中。
  沈括一见唐奕,也是兴奋地迎了上来。
  “就说你们今天会到,果然让我猜着了!”
  宋楷后来居上,到了沈括面前,上下打量,“行啊!晒的比老子都像黑炭。”
  沈括一笑,捶了宋楷一拳。
  “天天在工地上风吹日晒的,哪有你们在书院舒坦。”
  贱纯礼一过来就听沈括吐槽,撇嘴揶揄道:“得了吧,你是不知道书院现在什么样儿。要不,咱俩换换?”
  “不换。”沈括笑着摇头。“咱在这儿呆的挺好!”
  从疏通通济渠的工程一开工,沈括就长驻到了工地之上。没办法,唐奕分身乏术,只能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沈括。
  这位本来就是大宋最高端的技术人才,再加上唐奕好几年的熏陶、交流,现在已经是通济渠修河之务的重要测绘人员。
  三司主管河务的属官跟他比,差的都不是一星半点。
  。。。。。。
  一边随着沈括离开码头,唐奕一边道:“这边的属官教的会吗?“
  “嗯,差不多了。”沈括点头道。“就是水泥有的人还用不习惯,严加督促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唐奕有点于心不忍,沈括为了通济渠的事情,在工地上一住就是一年多。
  过年的时候,朝官和徭役都放假回去过年了,他都没回。就守在工地上,一面测量地势,一面研究施工图。
  “那你赶紧回书院吧,下一科也没两年了。”
  沈括闻言,轻笑摇头。
  “下一科,我看就算了吧。”
  “别啊!”唐奕不干。“我把你从家里带出去,结果放到工地上当苦力,这算怎么回事儿。”
  跟沈括的老子也没想交代啊。
  沈括道:“你也不看看,咱们书院那都是一群什么牲口。我的水平比你还差点,怎么考?”
  唐奕嘿嘿一笑,“没事儿!好考,帮你想着呢!”
  伸手从君欣卓那里接过一道锦轴,往沈括手里一塞,“看看吧,别头试还能不过?”
  沈括一顿,展开锦轴一看,更是目瞪口呆。
  这是一封政事堂签发的御令,也就是皇帝拟定,正事堂签发的圣旨。
  其间赞扬沈括在通济渠疏通过程中的功绩,特恩其荫补入仕,官拜三司水部令史,从八品职衔。
  。。。。。。
  吴育也看到了那卷锦轴,又看得他直咧嘴。
  那可是官家御旨,怎么让你们塞来塞去的?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沈括看完,略一迟疑,随手一扔,锦轴又回到了唐奕怀里。
  “不要!”
  “。。。。。。”
  吴育彻底无语了,真是守得什么人学什么人,唐奕就是个异类,他身边也没一个正常的。
  不要?
  这娃到底知道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重要的不是这个水部令史的闲官,重要的是官身。
  大宋举考,名义上为了防止泄题舞弊,把有官身和爵位的举子与白身举子分开来考。名为“锁厅试”或“别头试”。
  可是,那也只是个名义罢了。实际上,这就是给有官身、有爵位的举子开的一个后门儿,别头试的中率比贡院会试高得多得多。
  可以说,水平别太洼,都差不多能中。
  主要是,能进礼部锁厅应进士的,不是官宦之后,就是有爵位在身的贵族,多多少少得放点儿水,顾及一下同僚的情面。
  吴育心说,唐子浩本事够大的,给这个沈存中要来了一个荫补之缺。可是,他还不要。。。。。。
  “怎地?”唐奕不解道。“嫌官小了?”
  沈括笑道:“大小有关系吗?主要是,现在对当官没兴趣。”
  呃。。。。。。
  吴育不懂了,还有对当官没兴趣的?
  却闻沈括继续道:“等河修完了,我就回观澜,大郎把你那些个什么化学、物理、六分仪、气压计什么的,都好好地教给我就行了。估计这些个就够我琢磨一辈子了,哪还有闲工夫当官!?”
  唐奕闻言,一把揽住沈括的肩膀。
  这可是沈括啊!
  当官儿的沈括,哪有做学问的沈括有价值?
  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