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265章

调教大宋-第265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还是宋庠给他吃了定心丸。
  “放心,这回是真的去西北巡察,并非像以往,找个由头把人发出去就回不来了。”
  “当真?”吴育心中稍定。
  “当真!”宋庠笃定道。“只不过,你这个巡案就是个幌子。”
  吴育一听,又不干了,苦脸道:“那不还是要把我赶出中枢?我得罪谁了啊!?”
  这几年,朝堂风云莫测,他吴育小心翼翼,只想当个听话宝宝,怎么到头来还是这般境遇?
  宋庠想笑,却总要给多年老友留些情面,忍笑道:“哎呀,你就安心吧,这个幌子又不是把你踢出中枢的幌子。”
  “那是什么?”
  宋庠凑到他耳边,“陛下让我给你带个话,到了西北,且听唐子浩的便是。”
  嘎!
  吴育又炸毛儿了,“让我听那个孩牙子的?凭啥?”
  宋庠一翻白眼,这个吴春卿还真是糊涂的可爱。
  在朝里呆了这么多年,帮唐奕摇旗呐喊了这么多年,愣是还没看出来,谁才是这帮人的核心所在。
  不过,话说回来,正因为吴育这一点难得的糊涂,近七年的时候,朝堂之中,所有人都是进进出出,唯他吴春卿一个,却是稳如泰山。不管是观澜系,还是汝南系,哪一方得势,都没人动他。
  这也不失一种为官之道了。
  “公序,跟我说句实话。”
  吴育觉得还是别憋着了,他又不傻,唐奕这些年在朝中影响那么大,肯定是有什么依仗的。只不过,他为人一向小心,以前都是不该问的不问,少给自己惹麻烦。
  但是现在,已经沦为给唐奕当幌子的地步,却是不得不问了。
  “那唐子浩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宋庠看着他摇头一笑,“你我知己,也不坑害于你。”
  “就是就是。”吴育点头。
  这几年能相安无事,宋庠可是帮了大忙的,还得是交心的朋友啊!
  “快说快说,一解弟之疑虑!”
  宋庠笑道:“实话告诉你吧,我不知道!”
  “呃。。。。。。”
  “唐子浩什么底,唯两人全知全觉。”
  “谁?”
  “陛下!范公!”
  吴育一缩脖子,“那我还是别问了。”
  连宋公序都是一知半解,他还刨什么根儿,问什么底?
  还是老老实实的装糊涂吧。
  。。。。。。
  第二天,正式出发之期。
  唐奕与君欣卓,还有巧哥早早的起来,收拾停当。就见宋楷、庞玉等人一个不少的,背着小包袱,来到小楼。
  唐奕看宋楷满脸的春风得意,心下好奇,“你是怎么说动你爹的?”
  宋楷嘿嘿一笑,“这有什么难的,不就一句话的事。”
  切~~!
  众人哄声四起,现在吹的跟什么似的,忘了前几天愁的连饭都吃不下了?
  “我就和我爹说,范老三、庞老二,还有唐愣子、丁源,都跟着去,您就看着办吧。”
  “然后,我爹就答应了。”
  大伙儿闻言,一阵无语。
  丁源心道:别说,这招儿还真管用。
  宋状元的性子,怎么会让自家儿子落于人后呢?依他的眼光,不会看不出唐奕未来的潜力,而与唐奕走得最近的几个同龄人就是他们几个,宋公序是不会让自家儿子落下的。
  “那你呢?”唐奕又看向唐正平。
  “我什么我?”唐正平一梗脖子。
  “你是怎么搞定你爹的?”
  “嘿嘿。”
  唐正平蓦的就笑了,“我还没跟他说呢。”
  。。。。。。


第424章 武装到牙齿
  提一个qq书城的书友“书友1923690806”pc端显示的是这个名子,qq书城叫“一帆风”。
  兄弟,你每一条留言我都看了,有心了。
  感谢“千少殿丶”的万赏!
  ——————————
  一句“我还没跟他说”让众人不禁目瞪口呆。
  宋楷咋呼道:“你知道你老子是谁吧?”
  唐正平想抽他,“你特么才不知道你老子是谁!”
  “唐大炮啊!”
  宋楷瞪着眼睛,根本不理唐正平的怒气。
  “你敢偷着就跑了?回来唐大炮还不扒了你的皮!?”
  唐正平决然道:“走了再说!”
  乖乖,众人面面相觑,你跟唐大炮玩先斩后奏?找死啊?
  唐正平也是没法,可不这样不行啊,他那个爹,是肯定不会放他去西北的。
  烦躁地催促道:“赶紧走,赶紧走,夜长梦多!”
  。。。。。。
  出了小楼,杨怀玉已经带着阎王营的军将在山道上等候。
  反正唐奕是没见过原来邓州营五百憨勇皆在的时候是什么样儿,但是,绝对没有现在阎王营这般的气势。
  两千多号人齐刷刷地列队而立,一水的锰钢板甲,晃得人直眼花。右臂夹枪,左手握着腰间的长刀。
  枪是新高炉炼出的高炭钢所锻,比之一般禁军好上不是一星半点儿。
  而刀,则是当年送给狄青的那种大马仕革花纹钢百炼而成。
  阎王营是大宋的试点营,更是精兵之中的精兵,所以,一切装具都是当世最好的。
  一但有新式的钢铁、兵器问世,阎王营就是试点营,所有好东西都在这儿实验列装。
  将士腰间挂着的折叠钢弩,就是唐奕和工匠们最新设计出来的一种杀人利器。
  大宋的弩箭,已经到了冷兵器的巅峰。精度之高,威力之大,已经是大宋震慑四方的一大利器。即使在后世,也足以让人啧啧称奇。
  最著名的当属床子弩,最大的床子弩需八牛之力方能上弦,一枪三剑箭(一次可发射三箭,箭如大枪,铁片为翎),射程可达一二里地。号称,洞穿数将其势不减。
  澶渊之时,一箭把辽国大将耶律休哥连人带马钉在城下的,就是这种床子弩。
  而大宋的手弩工艺也是十分精湛,禁军专设神弩营,个个都是手持劲弩的神射手。
  可是,问题来了,大宋的弓弩再先进,有后世的先进吗?
  现在,唐奕要高性能合金,有高性能合金;要制造工匠,也是马上就能从工部调来。
  他怎么看得上大宋那种笨重货色?
  于是,经过一段时间与工匠们的合力研究,唐奕设计图纸,工匠们负责制造,就有了现在阎王营腰间的折叠手弩。
  这种弩最大的优点就是,体积小。
  没错,只这一点,就让它远超现在大宋装备的常规弩。
  大宋的弩,采用的是竹木结构,弩臂是用特殊工艺处理的竹片、木片,一层一层叠加制成。
  工艺之复杂就别提了,最主要的是,弩臂不能折叠,支开足了两尺多长,再加上箭槽、弩身,一把军用手弩的体积有多大,大伙儿就可以想像得到了。
  所以,刨除弩的成本问题,军弩也是无法列装到每一个士兵。因为背了把大弩,你就干不了别的了,只能专司弩箭之职。
  而唐奕设计的折叠弩,采用的是弹性合金钢片做弩臂,左右两片分开,伸开来有卡槽卡死,与寻常军弩无异。不用时,还可以向内折叠,收起来就像一根一尺来长的铁棍,挂在腰间,或是背在身后都可以,作战、行军都不耽误。
  至于性能,也是与常规弩不相上下。如此一来,士兵远近皆有战力,近可刀枪肉搏,远可排弩齐射。
  如今的阎王营,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铜皮铁骨,可近可远。
  要不是这一身装备太贵,唐奕真想直接把大宋全军换个遍。到时,我看谁还敢来呲牙?
  示意杨怀玉带队开路,直奔回山码头。
  一众儒生看着唐奕领着宋楷他们大摇大摆地下山而去,不禁一阵吃味。
  王韶狠淬一口,骂道:“******,宋为庸那几头倒是痛快,跟着唐疯子去西北招摇过市。”
  曾巩横了他一眼,“越来越不像样子,如今飚起脏话,都不带眨眼的。”
  王韶不愤道:“老子气啊!跟范师父说了好几回也不让我去,结果却让这几头占了便宜。”
  曾巩安慰道:“正常,他们几个志不在朝堂。”
  王韶没接,倒是章惇颇有深意地看着宋楷等人的背影道:“没那么简单吧?我看是。。。。。。”
  “你看是什么?”
  “我看是,咱们还不够资格。”
  “咱们不够资格?”王韶怒道。“咱们不够,宋为庸、范老三他们就够了?他们更不够好不?”
  章惇收回目光,瞪了王韶一眼,“你懂个屁!”
  他说的资格,不是他们学的比宋楷他们差,而是还和唐奕走的不够近,没资格知道唐子浩的那些玄机罢了。
  。。。。。。
  唐奕与一阎王营于码头上船,直奔开封。
  于外城出汴水入护城河,由护城河绕到西水门,再入汴河。
  原本因为通济渠阻塞,汴水到开封就是尽头,所以,开封设计之初就没考虑南北贯通的问题,城中的州桥也设计成了平桥,把汴河拦腰斩断,走水不走船。
  可是,如今通济渠已经在疏通,汴河在开封南北不通船的问题,也就成了大问题。
  总不能让南北的货般走到开封就卸船,绕过了州桥后再重新装船吧?
  后来,赵祯与工部的官员一商量,干脆深挖护城河,让南北货船走城外就好。
  。。。。。。
  还未到西水门,唐奕站在船头,远远地就看见西水门码头之上,一众紫袍朝官已经等在那里了。
  唐奕一指,向宋楷道:“你爹也在呢。”
  宋楷瞅了一眼,“他是来送吴春卿的吧?”
  唐奕就势看向吴育,吴育这个时候也在看他,而且是眼皮直跳地看着他。
  到现在,吴育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这趟出去要听一个毛头小子的事实。
  而且,这位哪像一个出去干正事儿的主?
  不说身边跟了一群“狐朋狗友”,去西北公干,他居然还带了两个美婢。
  好家伙,那往身后一站,倒像是驾船出游的公子哥。
  不确定地偏头对宋庠道:“公序确定,陛下让我听他的?”
  。。。。。。
  Ps:看到书评有说这段没意思的。
  兄弟别急,哪本书也不可能全天候无死角的全是爽吧?就算是机关枪,你也得容我换个弹夹不是?
  有苦才知甜,有铺陈才有明天更好的爆发,近百万字了,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第425章 欣欣向荣
  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就算唐奕这几年的神通再大,在不知道唐奕底细之前,吴育也是心里画魂儿。
  关键是,看唐变在船上的作派,也不像个干正经事儿的人啊?
  。。。。。。
  在西水门码头靠了岸,唐奕主动下船相迎。
  先是对这趟出去的正牌巡案使吴育毕恭毕敬地深施一礼,“吴相公,此趟有劳您了!”
  吴育局促地回礼,“子,子浩客气了。”
  与吴育见了礼,又与一众送行朝官环首而礼,最后才到宋庠这里。
  大家也都不算外人,唐奕也就没之前的那么正式了。嘿嘿笑着对宋庠道:“几日不见,宋伯伯看上去又年轻了几许呢。”
  宋庠一听,怎么会听不出来这混小子话里有话?
  年前,家里新养了几个美艳舞姬,这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还让包拯给参了一本。后来,是赵祯给打了个圆场,事情才算过去了。
  没想到,这小子竟拿这个开他玩笑。
  不由笑骂道:“臭小子,一天天也没个正经,为庸就是跟着你学的,越来越没个样子。”
  唐奕回道:“那小子就是欠揍,回头,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