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伪君子 >

第162章

明朝伪君子-第162章

小说: 明朝伪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堪无奈苦笑,却也不出言制止。
  对爱玩爱闹的朱厚照来说,仅只穿穿百姓的衣裳,出宫游玩几个时辰,算不得多大的事情,秦堪跟那些正义凛然的大臣们不同,只要不祸国殃民,朱厚照爱干什么都是他的自由。
  八虎和秦堪在殿内笑闹了一会儿,然后九人簇拥着朱厚照兴高采烈地出了殿门,朝宫外走去。
  朱厚照很兴奋,用小厮家丁的身份拜访秦堪的如夫人,顺便在街上挑几件礼物,回头送给母后和太皇太后,嗯,还有几位内阁大学士,每日帮他打理朝政,辛苦得紧,给他们买一把热乎的糖炒栗子,想必他们也会很感动……
  心里盘算着种种计划,朱厚照的心情很美妙,扶着宫里的白玉栏杆蹦蹦跳跳地走着,刘瑾等八人众星拱月似的将朱厚照捧在正中,人人脸上一副阿谀谄媚的样子,将朱厚照的心情哄得愈发开心,而秦堪则隐隐落后几步,面含微笑静静看着前面那个雀跃欢喜的少年。
  乾清宫外狭长的回廊里,刚入宫的刘健,谢迁等五人迎面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画面。
  五人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这幅画面他们从未见过,但他们博览群书无数,类似的言语描述却见过太多,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出行,大抵便是这般情景,穿着一身自以为是大悖礼仪的百姓服色,一群奸佞在身边马屁赞歌如潮,昏君一脸陶陶然,自得于其中……
  瞧朱厚照的样子,分明是被身边的人蛊惑,欲微服出宫。
  英明的君主微服出宫,是为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但打死刘健他们也不相信,朱厚照出宫是为了这个目的,——除了尽情玩耍取乐,他出宫还能有什么目的?
  两拨人狭路相逢,皆停下了脚步。
  朱厚照仿佛逃课被逮住的小学生似的,脸蛋一红,嘿嘿干笑不已,旁边的刘瑾谷大用等人陪着干笑。
  刘健等人两眼喷火,带着杀意的目光一一扫过朱厚照身后的刘瑾等人。
  李东阳面无表情,看着朱厚照身后微笑如故的秦堪,不由无声地一叹。
  刘瑾等人浑然不知今日撞见刘健的后果多么严重,甚至连秦堪都不清楚,此刻他和刘瑾等人已在刘健心中正式打上了“佞臣”的标记,他们已引来了内阁大学士和司礼监等诸重臣的浓浓杀机。
  朱厚照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道:“我……朕真打算出宫给太后和太皇太后以及各位先生买点儿小玩意,呵呵,竟被你们碰上了……”
  刘健等人面色铁青,抿唇不发一语。
  朱厚照终于察觉不对劲了:“刘先生,你们怎么了?脸色怎地如此难看?莫非发生了什么大事?”
  刘健深吸一口气,也不答话,只朝刘瑾和秦堪投去怨毒的一瞥,然后嘿嘿冷笑数声,拱了拱手,告辞转身离开。
  从头到尾,刘健等五人一句话都没说,然而杀气却在空气中久久弥漫,越来越浓郁。


第236章 山雨欲来
  刘健五人一言不发地离去,包括秦堪在内,他们只觉得几位大臣脸色不好看,可能对朱厚照那身小厮装扮不满,但他们死活没想到,这一次相遇却给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除了官位和名声,在心怀正义的大明文官心里,有一种利益是万万触犯不得的,那便是整个国家的利益,江山社稷的利益。
  有了王岳那一番添油加醋的诋毁,再加上刘健等人亲眼所见秦堪和刘瑾簇拥着大明天子朱厚照,穿着荒唐的衣裳嘻嘻哈哈欲出宫游玩,前因再加目睹,刘健等人终于给秦堪打上了“佞臣”的烙印。
  对待佞臣,必须毫不手软的除之!
  这便是首辅大学士刘健的态度,当刘健双腿迈出宫门的一刻,心中悄然生起一股浓郁的杀机。这股杀机不为私怨,只为公义。
  承天门外,刘健忽然停下了脚步,转身缓缓扫视谢迁,李东阳和王琼,目光阴冷如寒铁。
  “诸公,陛下欲悔婚一事或许可以暂缓劝谏,有一桩事迫在眉睫,我等不得不为,而且必须速速解决!”
  众人似有所觉,一言不发的王岳眼中飞快闪过一抹冷冷的笑意。
  刘健语气渐渐激烈起来,为了突出语气,他甚至将一只手攥成拳头高举过顶,大声道:“弘治一朝十八年,先帝身边无论内廷还是外廷,从义宦张敏,怀恩,到内阁徐溥,丘浚,无一不是忠烈正直之臣,直到我等内阁和内廷,世人虽多有非议,然终究褒多于贬,君圣臣贤,如此方才成就我大明煌煌中兴伟业,今日陛下身边佞臣小人繁多,天子心智不开,反受蒙蔽,我等皆先帝临终受命辅佐之臣,怎能眼见大明社稷渐步崩塌之危厄?”
  谢迁,王琼和王岳凛然躬身为礼,齐声道:“愿以刘公为马首。”
  李东阳见众人情绪激动,大有为国豁命一击之势,不由暗叹一声,也跟着躬身下去。
  刘健缓缓注视众老臣,语气森然道:“祖宗江山基业得来不易,若在我等这代臣子手里由盛而衰,我们必成大明千古罪人,刘某代天下的臣子和百姓登高鼓呼,合我等朝堂内外之力,扫灭奸佞,即在今日,剪除九虎,清君之侧!”
  谢迁等人皆道:“同心共除贼佞!”
  王岳拱手道:“司礼监和东厂愿附诸公骥尾,供其驱使。”
  ※※※
  王岳的刻意挑拨,刘健的登高一呼,内阁,司礼监和东厂罕见地联起手来。
  内外合击,厉若雷霆,秦堪和八虎成了朝堂和内廷眼中的猎物。
  这是一股从未有过的强大力量,秦堪两世皆未经历过的强大敌人。
  朝堂里开始暗流涌动,内阁三位大学士手掌翻覆间,朝堂风云变动,无数文官迅速在三位大学士旗帜下靠拢,一场不见硝烟却比战场更加惨烈的争斗缓缓拉开序幕。
  朝堂和内廷联手,仿佛一头庞然大物,露着獠牙缓缓向秦堪和刘瑾等人走来。
  秦堪浑然无觉。
  不能说他斗争经验太低,实在是两个截然不同年代的价值观有很深的代沟,前世那个年代里,谁当小人谁当君子,各有各的活法,谁也不会干涉,只要没有产生直接的利益冲突,彼此各不相干。然而大明却不一样,大明的朝堂里有一群可爱又可恨的文官,他们的处世观并非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谁若破坏了国家的利益,他们敢豁出命跟人斗到底。
  秦堪不是不懂,老实说,刘瑾这种人他也不喜欢,有机会除掉他会毫不犹豫地下手。
  问题是他万万没想到,刘健等一众文官竟将他也打上了奸佞的标签。
  莫名其妙的杀机,就这样悄悄向他扑面而来。
  ※※※
  朝堂酝酿着剧变,秦堪仍穿着青衣青帽,很无奈地站在丁顺的府里,看着不远处的院子里,金柳那袅娜生姿的背影,轻轻哼着不知名的曲儿,将一件洗干净的飞鱼锦袍使劲一抖搂,然后晾在院子的晒衣竿上,每晒一件,金柳便喜滋滋地在脚下的“正”字上划一笔,这代表又有四文钱入袋。
  丁顺站在秦堪身旁,压低了声音苦笑道:“大人,您打算何时跟金姑娘说实话?”
  秦堪叹了口气,道:“我已跟她说过实话,奈何她根本不信,还说我好高骛远不踏实……”
  丁顺闻言一挺胸:“这个简单,属下当着她的面朝你一拜,她便相信你说的是真话了。”
  秦堪摇头,道:“相不相信不是关键,关键是身份的转变……”
  “什么意思?”
  “她可以爱一个落魄的书生,一个寄人篱下的仆人,因为阶级一样,所以她爱得毫无顾虑,如果我的身份忽然变成了权势显赫的大官儿,你觉得她会有怎样的反应?”
  “还能怎样反应?换了属下是她,二话不说脱了衣服钻你被窝里……”
  秦堪叹道:“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她有节操,而你没有……”
  顿了顿,秦堪补充道:“……你连贞操也没有。”
  丁顺咧嘴笑了笑,也不敢跟秦堪油嘴滑舌,很快转移了话题。
  “大人,京师昨日风声不大对劲儿……”
  秦堪一愣:“什么意思?”
  “属下千户所里的帮闲们从京师的街巷和茶肆酒楼里听来了消息,朝中隐有动荡之势,瞧这苗头,好像是冲着大人您来的……”
  秦堪眉梢一跳,沉声道:“说清楚。”
  “说是朝堂里出了奸佞,几位言官好像要上奏本,参大人您和陛下身边的近侍刘瑾张永谷大用等人,说你们蛊惑君上,擅权贪利,祸乱朝纲,其罪可诛……”小心地瞧了瞧秦堪的脸色,丁顺接着道:“那些言官还将大人您和刘瑾张永那八位公公合称为‘九虎’,寓意佞臣擅权,张狂如虎……”
  秦堪脸色渐渐发青,嘴唇紧紧抿起,愤怒的神情如乌云一般渐渐笼罩了脸庞。
  丁顺见秦堪发怒,立马闭嘴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喘。
  不知过了多久,秦堪冷冷开口:“简直是耻辱!”
  丁顺急忙附和:“对,被这帮只知打嘴仗的货参劾,对大人来说确实是耻辱……”
  秦堪冷冷扫他一眼,皱眉道:“说什么呢?我说耻辱的意思是,竟把我和刘瑾那些货色并称为‘虎’。”
  丁顺:“……”
  秦堪忿忿道:“说我是虎我不反对,这是事实,刘瑾那群货色有资格称为‘虎’么?”
  丁顺忍不住道:“他们不称虎应该称什么?”
  “驴!明明是一虎八驴,非说什么九虎,那帮言官眼瞎了?”


第237章 决意除奸
  朝堂的暗流渐渐酝酿成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京师市井里关于奸佞九虎的传言越传越盛,丁顺大怒,命手下从坊间拿了几个散播传言的闲汉泼皮讯问,可结果不如人意,说起传言时眉飞色舞,一问传言的出处却哑了口,不是不说,而是根本不知传言从哪里传起,一传十,十传百便这么传开了。
  言官参劾秦堪的次数他已记不清了,反正落在瞧自己不顺眼的言官们眼里,秦堪怎么做都是错,侮辱斯文,行事阴毒这样的字眼隔三岔五便落在自己头上,甚至有一次进京卫指挥使司公干,秦堪官服颈口的一粒扣子忘扣上,露出里面一丝里衣,第二日便有四名监察御史同时给内阁上了奏章,说锦衣卫指挥同知有失官员礼仪云云……
  老实说,秦堪已被参成二皮脸,越来越麻木了。
  然而这一次,秦堪却闻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当一件事情已开始被京师市井的百姓闲汉们津津乐道时,谁会相信那些挑担大粪路过门口都要尝尝味道的御史言官们会无动于衷?
  ※※※
  连着几日,朝堂平静得很诡异,御史们尚在给秦堪等九虎们罗织罪状,关在自家书房里绞尽脑汁构思着如何写一篇花团锦簇的参劾奏章,除奸的同时也能给自己扬名时,朝堂传出一个惊讶的消息。
  内宫五朝元老,深得大明数代帝王宠信尊敬,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向朱厚照递了告老奏章,请求卸去司礼监掌印一职,离宫归乡安度余年。
  这是一条众人意料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的消息。
  意料之中是因为很多大臣早在去年便知萧敬有告老的意思,意料之外是因为谁也没想到萧敬竟选在这个满朝文武暗地里酝酿除奸的时候告老,有意还是无意,实令人颇费猜疑。
  萧敬是五朝元老,其中四次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名副其实的内廷第一人,历代帝王对其恩宠无比,为人谨慎低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