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伪君子 >

第161章

明朝伪君子-第161章

小说: 明朝伪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阁和司礼监之间相处还算愉快,谢迁对司礼监几位太监也比较尊重,听得王岳这一席话,谢迁拱了拱手,道:“王公公的意思是说,陛下身边出了佞臣?”
  王岳淡淡一笑,道:“陛下一直很懂事的,可自从登基之后,却屡屡做出昏庸失当之举,比如朝会,昔日先帝每日一朝甚至两朝,陛下却连一朝都很不耐烦,多次叫宦官传话说龙体不适罢朝一日,比如批奏本,昔日先帝事事躬亲,每本必阅,如今陛下却已完全将批红权给了司礼监,内阁递进宫里的奏本,陛下翻都没翻便交给了司礼监处置,若非身边有佞臣唆使,杂家实在想不出别的原因致令陛下怠政懈朝了。”
  看着几位大学士惊愕难看的脸色,王岳笑了笑,继续道:“远的不说,便说说陛下悔婚一事吧,诸公可知陛下为何突然欲毁婚约?各位每日忙于朝政,疏于消息,这也难怪,可杂家除了司礼监秉笔,另外还领着东厂,消息比各位多一些……”
  刘健拱了拱手,肃然道:“还请王公公详细告之。”
  王岳脸上的笑容渐渐充满了一股森然味道,缓缓道:“前几日陛下换了一身小厮衣裳出了宫,东厂番子回报说,陛下那日在东宫几名近侍太监的陪伴下,爬上了夏儒府外的围墙,窥视我大明未来的皇后,瞧了小半个时辰才走,回了宫陛下便改变了主意,命人召见王尚书,欲毁婚约……”
  三位大学士和礼部尚书王琼闻言倒吸一口凉气,众人的脸色顿时变得非常难看。皇帝私自出宫,偷窥未成大礼的皇后容貌,这简直是昏庸混账透顶,无异于给这些整天宣讲着儒家礼仪的朝臣们脸上狠狠扇了一记耳光。
  皇帝昏庸没什么,多劝谏多教导,昏君总会变明君的,昔年弘治帝刚登基的时候也并非那么的英明神武,终究干过几件糊涂事,但后来在朝臣们不停地劝谏下,弘治帝不也成了一代英明君主么?
  刘健等人并不担心朱厚照昏庸,他们有信心让朱厚照慢慢朝他们所希望的方向改变。
  然而若皇帝身边突然多了几个蛊惑君王,谗言媚上的佞臣,事情的性质便不一样了。
  明着不敢跟大臣们对着干,私下却怂恿皇帝干出一件件昏庸残暴的不仁不孝之事,佞臣之祸,内患之首,甚于外敌千军万马犯境,甚于大明四地流民聚集成兵,弑官造反,外敌可击退,流民可镇压,这些不足为虑,然而皇帝身边佞臣的破坏力却比外敌流民更大,他们的每一句谗言,每一句蛊惑,都在直接破坏着大明王朝的根基!
  刘健等人神情渐渐凝重了,脸上不时闪过几分杀机。
  大明正值中兴,谁想破坏先帝和他们一齐创下的大好形势,他们都将毫不犹豫地将其除去!
  “王公公所言佞臣者,莫非指昔日东宫几名太监,如刘瑾,谷大用,张永等人?”刘健缓缓问道。
  王岳笑道:“昔日东宫,随侍陛下者一共八人,诸公不可小觑此八人,虽说如今他们无权无势,可陛下自小便由这八人服侍,情分日积月累,可谓亲若家人,他们的一句话,抵得几位大学士千百句……”
  砰!
  首辅大学士刘健终于也忍不住拍了桌子,浑身气得直颤,腾地站起了身子。
  “好个内侍太监!竟敢蛊惑君上,乱我祖宗成法,简直是八条野心昭昭的狼,……不,不是狼,他们是虎,内宫八虎!诸公,随老夫入宫……”
  “慢来,刘公且慢,杂家话还没说完呢……”王岳笑吟吟地拦住了怒不可遏的刘健。
  刘健强忍住怒气,拱手道:“王公公还有何见教?”
  王岳笑容依旧,眼中精光闪烁,看着怒气冲冲的外廷几位大臣,心知火候已到,于是缓缓说出自己真实的目的。
  “刘公可知蛊惑君上者,并不止八人……”
  “什么?”刘健环眼怒睁。
  王岳笑道:“东厂番子报说,那日陛下做出爬墙头窥视皇后的荒唐之举,当时内宫那几名太监都老实待在围墙下,唯独一人陪着陛下一同爬上了墙头,二人一边看一边说着话,回了宫陛下便改变主意想悔婚,他们说了什么东厂番子无从得知,但陛下悔婚的决定,大约与此人脱不了干系,再说……陛下与皇后未行大婚之礼,为人臣者竟敢和陛下一同窥视未来的皇后,单说此举便足可砍头抄家了。”
  刘健出离愤怒了,白发白须怒张,牙齿咬得格格直响,谢迁,李东阳和王琼三人神情好不到哪里去,文华殿里沉默无言,却酝酿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杀机。
  萧敬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看着娓娓而谈的王岳,眼中不知怎的竟露出讥讽之色,仿佛看着一个博人娱乐的小丑。
  “王公公所言之人,……是何人?”刘健语若寒霜,缓缓问道。
  王岳哂然一笑,悠悠道:“锦衣卫指挥同知,秦堪。”
  殿中众人脸颊一齐抽搐了一下,李东阳的眼皮不易察觉地跳了跳。
  又是一阵压迫人心的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谢迁语气带着杀意,森然道:“如此说来,陛下身边佞臣不止八虎,而是九虎?”
  王岳继续道:“九人之中,秦堪的地位最为超然,八名太监侍身以奴,尚不敢太失分寸,唯独秦堪是外臣,陛下却对他言听计从,二人交情之深,天下皆知,天子待之以兄弟朋友,此人深谋远虑,野心昭昭,刘公可还记得陛下登基大典那日,陛下一开口便要封秦堪为王么?若非此子背后教唆求爵,陛下怎会不顾礼仪,于大典之上说出这句大违朝纲礼仪之言?诸公应该明白,内患甚于外患,今日内廷之患,患在九虎,九虎之患,秦堪即为祸首,诸公若为我大明千秋万世宗业计,秦堪不可不除!”


第235章 杀身祸起
  “秦堪不可不除!”
  王岳铺垫许久,终于说出他最真实的目的。
  老王岳憋屈太久太久了,从秦堪在南京抓着他干儿子刘琅的把柄开始,久经风浪的王岳便被这个仿佛从斜刺里杀将出来的年轻人逼得一步一退,节节败退,围攻千户所被反咬一口,江南织工案被闹得灰头土脸,这个年轻人仿佛是他的克星,一次又一次的冲突里,王岳这个老江湖却从未占到丝毫便宜,反而眼睁睁看着这个平凡出身的年轻人在冲突中取利扬名,一步一步爬到权势的峰顶……
  不仅是秦堪,王岳对内宫里日渐红火起来的刘瑾,谷大用,张永等八人也生出了深深的忌惮。
  盼了多少年,好不容易盼到萧敬准备告老了,王岳喜滋滋地盘算着坐上司礼监掌印这个内廷最显赫的位置时,却不料异军突起,情势生变,曾经的东宫近侍刘瑾,谷大用这帮人随着陛下入主禁宫皇城,他们也跟着高调起来。
  曾因杜宏一案而跟朱厚照闹得很不愉快的王岳忽然有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他意识到萧敬就算走了,司礼监的位置恐怕也有点悬,还有八个小杂碎在背后冷冷地盯着他呢。
  悔不当初的同时,为了司礼监那个他垂涎多年的位置,王岳不得不出手了。
  王岳算不得坏人,从政治角度来说,他甚至可以算是一代功臣,大明弘治中兴的煌煌功绩里,有他王岳浓重的一笔功劳,然而功臣不一定任何方面都是完美无缺的,王岳有他的缺点。
  他为人太过刚愎,而且心眼儿不大,得罪过他的人,他会记得死死的,然后等待机会,时机到了突然出手,给予仇人致命的一击。
  眼下机会来了。
  王岳表情不变,但心里却有一丝激动,看着刘健谢迁等人愤怒至极的面孔,王岳知道他已成功挑起了他们的怒火。
  李东阳的表情却有些犹疑。
  说实话,李东阳是比较欣赏秦堪的,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而且临危不乱,任何危机都能平顺度过,三位大学士中,李东阳与秦堪打的交道最多,他特别注意过秦堪的眼睛,秦堪的眼睛清正无邪,温儒如水,让人看得很舒服,一个有着无邪目光的人,不可能是坏人,秦堪给他的印象一直是不卑不亢,他实在无法想象秦堪印帕吃诒菹旅媲把杳纳系难印
  “王公公,你之所言,好像只是臆测,并无真凭实据吧?”李东阳捋着胡须缓缓道。
  外廷几位重臣被挑拨得怒气冲天时,唯独李东阳最冷静,他察觉这似乎是一个针对秦堪的阴谋。
  王岳笑得有点冷:“西涯先生,秦堪与陛下交情如何,朝堂天下皆知,与陛下一起窥视皇后是事实,与内廷八虎沆瀣一气是事实,当初登基大典,陛下公然欲封其为王也是事实,这些加起来,秦堪其人是忠是奸,还用置疑吗?”
  李东阳脸色有些难看,王岳没说错,这些都是事实,原本不相干的几件事串联起来,寻常人谁不将他看成是陛下身边的奸佞?
  至少此刻刘健,谢迁和王琼已完全信了王岳的话,他们的神情已愤怒得扭曲了。
  深吸一口气,刘健不愧为内阁首辅,他不能因王岳的一面之辞而加罪于人,这点政治头脑他还是有的。
  “诸公,秦堪此人如何,我等暂且不说,现在最重要的是,陛下欲悔夏家婚事,此事万万不可,传出去是桩大笑话,我等这些辅佐先帝和陛下的两朝老臣以后恐怕也抬不起头了,不如我们此刻进宫劝陛下收回成命如何?”
  众人皆点头。
  一直沉默不语的司礼监掌印萧敬忽然站起身,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揉着眼角浑浊的泪花儿,懒洋洋道:“诸公欲进宫径自去便是,杂家年老体衰,怕是走不动路了,诸公自便,杂家回司礼监打个盹儿……”
  说完萧敬在两名小宦官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离开了文华殿。
  王岳脸上闪过一抹嘲讽般的冷笑,待萧敬走了之后,王岳哂然一笑:“萧公公大约想平平安安告老享清福,不想蹚这摊浑水了。”
  李东阳神情犹豫地看了刘健和谢迁一眼,叹息不语。
  ※※※
  三位大学士和王琼,王岳五人联袂入宫。
  他们怀着一个正义的理由,他们要制止一桩大明皇室的天大丑闻发生,他们要在朱厚照面前跪地劝谏,拿出两朝老臣的威望也好,以帝师的身份威压也好,至不济还可以用致仕告老的理由来威胁,总之,朱厚照若欲悔婚,除非从他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除了王岳,每个人心里沉甸甸的。
  天子刚登基,身边便出现了佞臣,以后怎么办?该用温和的方式劝陛下亲贤臣,远小人,还是用激烈的方式,直接将那些佞臣拿下,清君之侧?
  大明的历史重任仿佛并没有压在那个荒唐昏庸,不负责任的皇帝身上,而是压在他们这些为大明操劳奉献了一辈子的老臣身上。
  然而老臣只是老臣,臣不是君,不能代君做任何事,否则便不能称作臣了。
  ※※※
  乾清宫,朱厚照穿着大户人家的小厮衣裳,青衣青帽的形象愈发显得唇红齿白,模样分外俊俏,刘瑾等人也穿着青衣青帽,八人上前将朱厚照一顿猛夸,相貌英俊,顾盼风流,英武不凡等等,一串儿的褒义词狂风暴雨般砸到朱厚照身上。
  朱厚照颇为受用,这套衣裳他刚穿上时便对着镜子照了许久,他自己都觉得很满意,只要不穿龙袍,穿什么他都乐意,这身青衣看着伶俐洒脱,令朱厚照找到了一丝不同以往的异样刺激。
  秦堪无奈苦笑,却也不出言制止。
  对爱玩爱闹的朱厚照来说,仅只穿穿百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