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斩邪 >

第281章

斩邪-第281章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妖拼斗了一场,元气受损,正需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但缚妖索带着土地金身追踪而至,断了它所有的念想。
  没有悬念,一番徒劳的挣扎后,巨鳌阴神同样被金身吸纳进去,失去了阴神,潭边那尊本体从此以后就真正成为一块坚硬的石头了。
  由于土地金身不好藏匿,陈三郎干脆先把它沉在潭水中,他隐隐感觉到,先后吸取了蛇妖和巨鳌的阴神后,这金身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近乎于妖。所以缚妖索还得继续将它绑住,等于是镇压。
  现在,陈三郎是来取走它的。
  土地金身其实并不算大,一尺来高,不过因为是金子铸造而成,入手颇为沉甸。
  陈三郎拿出一块布,把金身包裹住,打成个包袱——他们本来就有些行装包袱,里面装着换洗衣物等。当下等于瞒天过海,除非解开来看,否则都不知道此中装着什么。
  过了一会,阿武和大魁拖着树干下来了,一人五根,都是如陈三郎要求的,碗口粗细的直木。
  “公子,你要的木材。”
  陈三郎瞥了眼,不置可否,道:“把这些木都扔到潭里吧。”
  “哦!”
  虽然一头雾水,但两人不敢怠慢,纷纷把树木丢进龟潭。他们哪里知道,陈三郎只是故意找点事,支开他们而已。
  “大魁,你背上这个包袱,看好了,不许打开。”
  陈三郎把包有金身的包袱递过去。
  “是。”
  大魁赶紧接过,感觉一沉,立刻便知道里面不可能是衣物,倒像是包了块石头。难不成公子在这里寻到了奇石,要带回去?他也不多问,背好包裹。
  这时候,随着那十根树木如水,也不知如何,潭水哗啦啦泛起涟漪,随后嗖嗖嗖的,一条条鱼便争先恐后地飞跃出水面,直愣愣地落在岸边上。
  这一幕,瞧得阿武和大魁嘴巴张得大大,都能塞进大拳头了。
  还真得不用任何钓具呀,这鱼就自动蹦上来了,端是神奇无比……咦,莫不成是那十根树木产生的作用?
  两人想到陈三郎与逍遥富道相交莫逆,而逍遥富道道法高深了得,在崂山府那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的,所谓近朱者赤,也可能陈三郎跟逍遥富道学了什么法术之类的。
  那样的话,解释便通了。
  只有道法,才具备这般玄妙,怪不得呢。
  “还愣着干嘛,赶紧把鱼收拾好,我们回去。”
  陈三郎轻喝道。
  “好嘞!”
  阿武回过神来,立刻来捡鱼,没有桶装,便随手从附近拔来野草,用草茎来穿。
  上岸的鱼就一阵子,数下来,有二十多条,胜在每条都肥硕长大。
  这么多鱼,他一个人还提不过来,直接弄回根树木当扁担挑着。
  三人不再逗留,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到石林那边。
  此际洪阿大已经开始指挥,让人开工了。整理的整理,砍柴的砍柴,狩猎的狩猎,还有一队人拿着各种工具下水,看能否捕捞到鱼。
  阿武挑着这么多鱼回来,引起村民们一阵眼热,现在每一个人,都饥肠辘辘的,看见能吃的东西都忍不住双眼发光。
  哪怕,众人明知这是来自龟潭的鱼。


第四百五十二章 别无选择,举村迁移
  “阿大伯,快过来帮忙呀!”
  阿武笑呵呵地叫道。
  洪阿大一愣神,迅速反应过来,赶紧上去拿鱼——如果不是对方主动叫唤,他哪里好意思去?算起来,已经吃了人家两三顿了。不过眼下,的确到了闹饥荒的地步,一些孩子饿得嗷嗷哭叫。
  昨晚洪水来势汹汹,众人慌忙撤退,虽然携带了些东西上山,但杯水车薪,连煮顿早饭的食物都不够。再这样下去,唯有摘树叶来果腹。当下之计,只能寄望洪铁柱他们狩猎有成,才可暂缓危机。
  陈三郎他们带回来的鱼不少,洪阿大当即叫女儿,和几个妇人来帮忙杀鱼,清洗,再摆上铁锅,生火来烧。
  这些琐事,自然不用陈三郎他们操劳了。
  陈三郎来到洪阿大身边,开口问道:“阿大伯,你们商议得如何了?有甚打算?”
  洪阿大叹了口气:“能商议什么?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陈三郎瞥他一眼:“上次我就说过,不妨出山去生活,以铁柱他们的身手本领,从军亦能占据一席之地。”
  “从军……”
  洪阿大一怔。其实他也明白陈三郎说得很有道理,洪铁柱天生神力,弓箭娴熟,真得挺合适上战场拼杀的。其本身的性子,在少年时,便曾流露过出外闯荡的念头,只是投奔无门,加上村子需要,最后没有走成。
  然而现在外面局势乱糟糟的,即使想从军,也不容易,一不小心,反会被抓了壮丁,沦为苦力,根本没有施展才能的空间余地。
  “哎,这事得当面跟柱子说,让他决定。”
  陈三郎笑了笑:“好。”
  半个时辰后,鱼都做好了,一部分留了起来,要留给外出的青壮们,剩下的分开,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吃上一点。
  这个分配方案,洪阿大先跟陈三郎商量,再定下来。
  要知道鱼可是陈三郎他们带回来的,拥有分配权。
  这一点,洪阿大看得很重,拎得清楚。
  陈三郎自然没有意见,他很快就要离开,要这些鱼有甚用?吃也吃不了多少。
  今天他胃口一般,煮的鱼味道马虎,吃了半条就差不多了。
  到了中午时分,洪铁柱等人从山上下来,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神色怏怏,他们上去转悠了半天功夫,收获可怜,就射了两只鸟雀,一只拳头大,拔毛之后,剩不得三两肉,还不够塞牙缝的。
  收获惨淡,也得回来。
  洪铁柱鼻子一耸,问到了浓郁的鱼味,兴奋起来:“阿大伯,是不是阿旺他们打到鱼回来了?”
  真的话,这可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只要河域里能打到鱼了,满村上下便不会挨饿,总算能挺过目前的难关。
  洪阿大没好气地回答:“哪里,这是恩公从龟潭打回来的。”
  洪铁柱顿时失落起来,龟潭的鱼,只有陈三郎能打到,那天可是试验过的。
  正说间,负责到河域捕捞的几名青壮也回来了,一个个无精打采,两手空空,不用问,肯定是白忙活一场。
  洪阿大见到,一颗心掉落到了谷底。山上狩猎没收获,水里也无所有,这不是要把洪家村赶尽杀绝吗。
  活不下去了。
  青壮们回来,捧着鱼吃——他们上山涉水,体力消耗甚大,最要吃肉补充才行。
  吃着,一边用复杂的眼神瞄到陈三郎那边,越发觉得他神秘莫测。
  陈三郎处之泰然,蛇妖虽然已经除掉,但现在洪水未消,洪家村的人想要捕捞到鱼简直难于登天,起码得过好几天才能慢慢恢复,龟潭那边亦然。这两处地方,昨晚一战,留下极大的影响。普通鱼类,早逃之夭夭,不敢停留。龟潭的鱼是遁入到最深处,躲了起来。
  当然,对于掌握《真龙御水诀》的陈三郎来说,这不算难事。
  等洪铁柱吃过鱼,陈三郎找他说了从军之事,洪铁柱当即眼睛一亮。
  陈三郎道:“柱子,你可以跟你的伙伴们商议一下。我的建议是,让你们全村人都搬出去住。”
  “住哪里?”
  洪铁柱性子耿直,立刻问道。
  “近,可住进武平县;远,可到崂山府,我自有安排。”
  陈三郎淡然道。
  洪铁柱有些惊疑不定,虽然对外面局势不是很了解,但也知道一些,兵荒马乱的,难得稳定。陈三郎究竟是什么人,口气如此笃定。洪家村上下,说多不多,说少也有百多口人呢,吃喝都成问题,要找个安定的地方居住并不容易。
  想了想,洪铁柱干脆去找洪阿大和几个老人聚在一起商量。
  陈三郎也不理会,坐在那里看,见到这几人说着说着,声音都大了起来,似乎起了些争拗,不过很快,争吵的声音平息下来,应该是达到了统一。
  这很正常,毕竟洪家村已经没有选择了。
  过不多久,洪阿大带着他们过来,扑通一下跪倒在陈三郎面前。
  陈三郎忙站起:“阿大伯,你们这是做什么?”
  洪阿大道:“恩公情义,我等愿意追随。”
  洪铁柱瓮声瓮气道:“出到外面,公子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下来,我洪铁柱能做的,绝无二话。”
  陈三郎先把洪阿大扶起,又叫众人起身:“你们言重了,我的意思是带你们出去看看,觉得合适就住下来,觉得不好,也能回这边,对不对?”
  洪阿大道:“恩公,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只要有口饭吃便行。”
  既然定下了主意决心,就该表明态度,到了外面,众人举目茫然,所能依靠的,只有陈三郎了。
  陈三郎点头道:“放心,只要大伙儿努力,绝不会挨饿。嗯,现在时候还早,天气也好,大家没有意见的话,就收拾收拾,赶路出去吧。”
  “是。”
  洪阿大应声响亮,立刻叫人去收拾了。其实也没有多少东西,都是些日常用品,锅碗瓢盆之类,一些衣物被褥,很快就打包完毕,浩浩荡荡地离开石林地带,开始出山。
  到了这个时候,满村上下哪里还有人去埋怨陈三郎,都变成了信赖和指望,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出去之后,真得有地方住,有饭吃。能给予他们这一切的,除了陈三郎,别无第二个。
  人心,皆如此。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人回城,村民安置
  今天云压得很低,也很厚,阴沉沉的,要下雪。
  武平县城不大,四四方方,几条主街道交错,中心地带便是县衙。
  相比别的衙门,武平县县衙要显得简陋许多,屋檐斑驳,处处显露出陈旧的痕迹。
  公房中,陆清远有些心绪不宁的样子。案上铺开笔墨,只是他几番执笔,都写不成字。
  前天,他接到情报,说境内发现蛮军行迹。那队蛮军入侵,洗劫了一个村庄,然后不知去向。
  种种痕迹表明,对方并未离开,依然在武平县内流窜。
  一队蛮军,约数十人,战力彪悍,足以对武平县造成危险。县内有数百驻兵,一部分留守县城,一部分发散开来,负责巡逻。
  若是蛮军直接来攻打县城,陆清远怡然不惧,反而求之不得。就怕对方打游击,四下烧杀劫掠,那就头疼。
  更要紧的是,陆清远知道陈三郎在武平县。
  那天匆匆一见,便分别开来,可陆清远心思玲珑,大概也能猜测到些端倪。
  如此,便会出现个大问题——如果一不小心,那队蛮军撞上了陈三郎一行,那该如何是好?
  陆清远立刻吓出一身冷汗,赶紧调遣人手,加紧侦查搜索,务必要找到那队蛮军下落。
  然而两天过去,毫无发现。蛮军竟如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武平县地貌复杂,山多林密,一钻进去,的确很难追踪得到。而且现在县内也是人手欠缺,不少人力得应付流民之事,难以抽身。
  事关重大,陆清远想着,是不是该上报府城去,请府里发兵过来。如果此时陈三郎已经安然返回崂山府,那最好不过。
  那队蛮军犯境,应该只是前头哨兵,谁都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大军压境,事实上接到情报那天,搞清楚状况后,他已经第一时间上报,不过并未提及陈三郎的事。
  而今天,陆清远坐不住了。
  “报!”
  门子叫道。
  “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