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斩邪 >

第175章

斩邪-第175章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咔嚓!
  剑落手断。
  铁冠道人浑然不觉痛楚,张开大嘴,其嘴里竟长出了森森利齿,如同一头发疯的野兽般扑过来咬陈三郎。
  “可怜,可叹……”
  陈三郎侧退一步,反手一剑,却用上了仗剑术的精妙,剑锋不偏不倚地就刺入了铁冠道人的胸膛,光华爆发,邪祟辟易。
  铁冠道人眼眸的红芒一点点熄灭,最后恢复成正常人的眼睛,他喉咙“咯咯”声响,望了陈三郎一眼,仿佛得到了解脱,并无多少痛楚之意,随即倒了下去。


第两百六十五章 后山断崖,宝藏风云
  斩杀铁冠道人后,诸多修罗煞影没了主心骨,显得一阵慌乱。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平安进入地窟,逍遥富道施展秘法开启了那七窍锁魂阵。该阵法平时隐藏于地下,非得特殊媒介不会触发,而这个媒介,只有逍遥富道掌握。
  阵法开启,将整座道观都笼罩其中,一举把所有修罗煞影给灭杀掉,神坛崩塌,供奉滚落,那尊邪神像当中炸开,化为满地碎块,再寻不着丝毫灵性魔力。
  做完这一切,逍遥富道跪地痛哭,成了个泪人。
  道统破落,道场被邪神占据,闹得乌烟瘴气,血腥盈鼻,作为唯一嫡传弟子,逍遥既感到悲愤痛心,又觉得负疚不安。
  哭了一场,他起身开工,里里外外,花费了一个多时辰将道观收拾得整齐干净。
  陈三郎也不在边上闲看,帮手干活。
  弄好之后,陈三郎洗了把手,问:“道士,你是不是决定留在崂山了?”
  逍遥富道却摇了摇头:“我不能留在这里。”
  陈三郎一怔,有些不明白。
  逍遥缓缓道:“众矢之的,不可为也。”
  陈三郎想了想,明白过来。如果逍遥回归崂山的消息传扬出去后,很可能会引来诸多门庭的觊觎,必生事端。再说了,与青城结下来的梁子已是死仇,那逃走的青城道士说不定什么时候便会找上门来,以逍遥现在的修为实力,根本守不住山门。
  “书生,师尊临终曾有托付,说天下大乱在即,让我下山寻找机缘,或有光复门庭的希望。无奈我寻来寻去,终无所获,倒是与你结识。有时候我就想,你会不会就是我的机缘?”
  逍遥富道说着,斜眼瞥来。
  陈三郎干咳一声,挺起胸膛,倒做起了高人风范。
  道士看多几眼,始终觉得迷惑,瞧不清楚,叹息一声,不再多言。
  都说天机隐晦,不可揣测,不可泄露,就连青城龙虎那些专注气运研究千年的门庭,都不敢说了若指掌,尽在掌握,自家一介修者后生,又怎能洞悉明了?不如随缘也罢。
  陈三郎摸了摸鼻子:“我说道士,门户清理完毕,是否做正事了?”
  他在惦记神蚕丝。
  逍遥富道回答道:“这就来。”
  崂山虽然道统破落,门户不保,但终究经营千百年,留有不少后手招数。对此陈三郎颇有体会,别的不说,光是五方玄雷阵与七窍锁魂阵两座阵子便足见一斑。可笑那铁冠道人盘踞崂山许久,都不曾发现。由此可知,崂山的阵法禁制,确实有独到之处。
  逍遥富道带着陈三郎来到后山。
  崂山甚大,峰峦多座,这后山却不是主峰的后山,而在另一座山峰上。
  此山比主峰要矮得多,不过十分险峻,山上多石头,块垒如潮,大块大块的岩石遍布山体。岩石裂缝间生长着一些灌木丛,绿色郁葱,颇是喜人。
  石头纵横,地势复杂,要不是跟着逍遥走,陈三郎自己一个人来的话,根本绕不清楚,都不知道往哪儿钻。
  七绕八拐,一时在岩石上跳跃,一时在石洞中穿行,陈三郎相当怀疑这整一座山会不会就是一座大阵,分各种门户,不走正确的话都兜不出来。
  一路上,逍遥很是谨慎小心,时而疾行,时而缓步,还会突然间拉着陈三郎躲起来,观察好一会后,没有发现有尾巴,这才又闪出来,继续前行。
  搞得陈三郎也有几分紧张,左顾右盼,生怕突然间杀出个敌人来。
  好在一路安然无事,连野兽都不曾碰到一头。
  约莫大半个时辰,终于抵达后山。
  后山是一扇断崖,往下看深不知几许,见不到底。崖下有白云缭绕,阻隔了视线。
  陈三郎东瞧瞧,西望望,心里猜测那神蚕会生活在哪儿?莫非在崖下面?吓,下去的话可不容易。
  逍遥富道不说话,径直盘膝打坐,眼观鼻,鼻观心,神态十分庄重。
  陈三郎看了看,心里嘀咕:难不成这是开启某些禁制阵法的礼仪?
  于是有样学样。
  道释两家,对于礼仪之法都很有讲究,尤其注重虔诚。比如释家讲经,事前需要沐浴更衣,洗手焚香等,一系列的准备功夫做完善后,这才登台。道家的繁文缛节少些,但某些程序依然不可忽略。
  一刻钟后,逍遥富道睁开眼睛,见到陈三郎坐在身边,问道:“书生,你搞甚名堂?”
  陈三郎回答:“你做什么,我便做什么。”
  逍遥嗤之以鼻:“本道故地重游,突然想起幼年时曾跟随师父在此打坐,有感而发,故而缅怀。难道你小时候也来过这里吗?”
  陈三郎跳起来:“我第一次来到此地,见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遂有感而发,打坐静思,体会领略,酝酿诗情雅兴,你知道什么?”
  这也行?
  道士哑然失笑,原本抑郁的心情倒一扫而空,清朗了许多。
  陈三郎咳一声:“好了,该缅怀也缅怀了,该酝酿也酝酿了,时候不早,抓紧为好。”
  上午时分明明是个艳阳天,如今乌云隐隐,阳光收敛,竟像要下雨来。
  逍遥富道望了望天色,忽道:“好,你且在崖上等,本道先下去取东西,很快上来。”
  陈三郎答应了。
  本来计划便是如此,先让逍遥富道取门庭秘藏,拿到里面的宝贝,然后再去降服神蚕,取神蚕丝。
  逍遥富道一直没有言明秘藏的具体地点在哪里,也没有说神蚕在哪儿,不过涉及门庭隐私,不说也无妨。
  陈三郎并没有探寻别人隐私的嗜好,同理,他也不高兴别人对自己寻根问底。
  言毕,道士长袖挥舞,亮出传承符箓,光华闪耀,将身子裹挟住,整个人如同一只鸟儿便朝断崖掠去。
  “好道士,手段层出不穷呀。”
  陈三郎看着,嘴里喃喃道,不乏羡慕之色。求仙问道,人心所向,向往的除了成仙长生之外,诸多神奇的神通手段更是普通人极为渴望掌握的。陈三郎虽然是个修者,但不走寻常路,反正至今为止,距离那等乘云驾雾的传统修者甚远,倒是水遁上有造诣,可惜这边多山少水,无处施展。
  山风蓦然大了些,天色转暗,但见乌云开始浓稠笼罩,大雨将至。
  陈三郎等不多久,就见光华包裹着逍遥富道从崖下飞腾而起,他手中提着一口长条木箱子。
  取到秘宝了!
  陈三郎欣喜相迎。
  逍遥富道刚落地,目光熠熠,忽而大喝:“何方道友,请出来一见!”


第两百六十六章 龙虎天师,风云突变
  “何方道友,请出来一见!”
  逍遥富道一句话让陈三郎心里一个格楞,抬头看去,就见岩石后面慢慢走出两个人来。
  其中一个,正是“故人”,青城道士正光;另一个也做道士打扮,身材略矮,一张酱紫脸,留着短须,两道眉毛甚粗,目光有神。
  这道士身穿道袍,襟上绣着一个独门标志。
  逍遥富道识得,一字字道:“龙虎山?”
  那道士哈哈一笑,声音飒爽:“你这小道士倒还有些眼光,识得本道来历。识趣的话,把箱子扔过来,念在你我都是同道中人,本道不会赶尽杀绝。”
  正光道长冷笑一声:“张师兄,来之前咱们可是说好的,他们得交给我处置。”
  那张师兄一耸肩,不以为然:“没问题,不杀死就行,其他悉听尊便。”
  正光道长面色缓和了下来,这两人落在自己手里,杀死反而太过于干脆,不如慢慢折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方泄心头恨。
  这一趟接受师命下山,原本满怀壮志,傲气凌云,暗暗立下誓言,不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誓不罢休——师尊座下有着多名弟子,弟子之间存在着明争暗斗,一直不曾停歇。他们几个弟子接到师尊之命,分头前往各个州域,其实便是一种竞争关系,看谁的目光更准,看得更长远,辅助明主,成为潜龙,问鼎天下。
  说白了,这也是一次校验众弟子修为的一次实践。
  正光与正德两个接到的任务是先去蛮州,再转道凉州。该任务有点不讨好,周转万里。毕竟他们早就有些明确,蛮州石破军这个出头鸟并非什么好鸟,残暴好杀,也许起初之际能靠血腥威慑民众,横行一时,可戾气始终不是正道,不可持久,难成大事。
  果不其然,到了蛮州,远远一看,石破军气运如火炉,乍看旺盛,实则薪柴全部塞在了炉灶里头,烧完就没了。
  于是两人不作停留,当即离开蛮州,经雍州,前往凉州。
  凉州自古苦寒,但苦寒地往往出雄才,多猛将。加上凉州位于边疆,战事连绵,兵将无不善战骁勇,论精锐,首屈一指,独步天下。更重要的是,以前负责镇守凉州的,乃是七王爷。
  众所周知,当今圣上病入膏盲,不久于人世,而七王爷是很有希望坐上皇位的那一个。
  七王爷虽然已经奉召入京,但他的根基还在凉州。正光两个入凉州,实则就是辅助七王爷。
  这么算来,却又是一桩好差事了。
  当然,能否取得七王爷信任,入主幕僚,这就得看他们的本事。
  两名道人信心满满,青城道统,可不仅仅只会望气堪舆,帝王相术,兵韬谋略等,统统涉及。
  诸多道家门庭中,青城与龙虎可以说是入世最深的。
  踌躇满志,气扬高远,不料进入雍州,路经崂山准备打尖时,就遭到了闷棍。这一记闷棍敲得至今还没有回过神来。
  师弟被虏,生死不明,自己被打得落荒而逃……实在是平生奇耻大辱,滔滔江海都无法洗刷干净。好在他偶遇龙虎山的张师兄,两个聚头,一拍即合,再度杀上崂山。
  青城和龙虎两脉道统有些近似,因此也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不过彼此毕竟都是道家一脉,不会撕破脸。间或之际,还会进行些交流。
  正光与张师兄便是在一次门庭交流中结识的,颇有些情谊。
  龙虎一脉,所学甚杂,能驱鬼神,可役金印,还会符箓,另外炼丹也炼得相当出色。龙虎天师,在历史长河中经常被天子请入京城,担任国师一职,很得圣眷。
  然而到了夏禹王朝,龙虎天师失去了国师之位。龙虎山的失势与整个道统的式微息息相关,毕竟道门衰落,释家大兴,已是大势。
  龙虎山自此隐忍,他们施展神通,望气观运,知道乱世将起,会是一个重新崛起的大好机会。
  近年来,龙虎山弟子行走天下,活跃度不比青城差。只是他们偏向豫州、青州、冀州等地,隐隐与侧重南方的青城相对。
  张师兄出现在雍州崂山,自非偶然,其实正光正德两个到达崂山,要在此地停留,也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或游行观光的。
  正光圆睁双眼,大踏步走出来,指着逍遥富道,喝道:“我师弟呢,他在哪里?”
  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