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凤凰劫 >

第8章

凤凰劫-第8章

小说: 凤凰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太后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安心,“你放心吧,我会帮你的。你是个好姐姐。”

心中恐惧尽退,郑太后的夸赞让锦段羞涩地抿嘴轻笑。但是很快,她便由妹妹想到了锦家,她轻声问郑太后:“那……锦家……”

“锦家啊……”郑太后的眼睛眯了眯,遮住了眼中的寒芒,面带微笑,“我不怪罪他们,他们也是无奈才做了这移花接木之事的。我便权当不知道罢了。”

锦段彻底放心了,她想要妹妹好,也不想毁了锦家,郑太后的这个决定,是她最想要的。

“不过,”郑太后话锋一转,渐渐收敛了脸上的笑意,“你妹妹却不能再留在锦家了。”

锦段心头一慌,忙问:“为什么?”

“因为……我既然明知道你不是锦家的女儿,又怎么会让你留下把柄在锦家,以供他们利用呢?谁知道他们会利用你做些什么事情呢?我可不能太过放心了。你说是不是?”

锦段眨了眨眼珠,想要替锦家辩白一句“他们不会”,但一想起崔氏冷厉的眼神,那些辩白的话,便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了。

看出了锦段的犹豫,郑太后道:“你放心吧,只要锦家不起歪心思,我便不会动他们。”

锦段双眼一亮,“真的?”

郑太后点头,“真的。”

锦段又迟疑,“那我妹妹……”

“你妹妹……我将她也带到宫里来陪你,好不好?”

闻此言,锦段先是一喜,但立刻想起她在宫中这几个月担惊受怕的日子,便迟疑起来。但转念一想,有了郑太后的保证,她以后就再也不用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了,那妹妹自然也不用如她一般提心吊胆的,便当即又欣喜起来。

与妹妹在一起,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欢喜的了。

于是,她重重地点头,轻快而响亮地回答:“好!”

只是十四岁的锦段却不知道,郑太后的这个提议,她的这个决定,将会令她终生悔恨,亦改变了她往后的整个命运。

事后锦段也曾想过,郑太后为什么要突然拆穿她的身份,而且是在崔氏入宫之后。这是不是与崔氏入宫有关?还是她不在的时候,崔氏说了什么得罪郑太后的话?

但是,既然得罪了郑太后,为什么郑太后事后没有迁怒锦家?甚至连皇帝都不曾告知?难道仅仅是因为锦础元手握天朝大半兵马,郑太后心存忌惮?若连郑太后都心生忌惮之意,那皇帝为什么还要容忍锦家?难道不该早早地卸了他的兵权才是吗?

太后对锦家、对皇后甚至对程洛山的容忍,已经到了出人意料的程度。这些处处都透着反常。

锦段将这些问题想了又想,也没能弄明白,便也就不再理会,一心一意地想着她即将入宫的妹妹李夜茗。

共同的秘密总能最快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也许正是因为郑太后将她心中隐藏的秘密给挑出来见了阳光,并许诺将为她保守秘密,在心理上,锦段便对郑太后又多了几分亲近。与她说话时,虽然仍旧恭谨,但却多了许多与之前的胆小谨慎截然不同的明朗与自然。

她趁着素青、素红不在时,悄声问郑太后:“那我妹妹入宫,要去服侍哪个宫的娘娘?”

郑太后却笑着反问:“你想她去侍奉哪个宫的娘娘?”

这个锦段有仔细想过,椒房殿是定然不在选择之列的,木皇后性情难测,她可不想妹妹去椒房殿受苦。余下的那些皇子、公主或娘娘那里,不管是哪儿,只要妹妹是郑太后赏过去的,而她又是锦家名义上的大小姐,如今虽是宫女,但绝不可能永远是宫女,那些人就算不看在锦家的面子上,为着郑太后的面子,想来也不会太过为难妹妹。

她这边尚在思虑应将妹妹送往哪个宫去,郑太后却已先笑开,“真是个傻孩子!难道你不该说‘太后娘娘不论将妹妹送往哪个宫,都是对锦段的恩典,锦段先谢过太后娘娘’吗?让你妹妹去哪个宫又岂是你一个小小的宫婢可以选择的?本就胆子小,如今倒是越发的傻了!”

锦段慢慢白了脸。郑太后这番话虽是笑着说的,看似无意,却是足以要她一条命的!自从郑太后道明她的真实身份,并许诺会保护她起,她便不再如初入宫时的那般胆小谨慎,甚至已经忘了自己原本的身份,变得有些……恃宠而骄!

这才是最要命的!

思绪翻转间,锦段不禁冷汗淋漓。

“奴……奴婢知错了……”

郑太后冷眼看着她的脸色先是青白交替,而后更是又惊又悔又羞的样子,便知她已想透,笑意盈盈地道:“知错就好,我就喜欢知错能改的!”说着微微凑近锦段,笑,“你说,我若将你妹妹留在我的身旁侍奉我,可好?”

锦段先是一惊,而后大喜过望,忙伏地谢恩:“奴婢谢太后娘娘恩典!”她说得又急又快,生怕头点得慢了,郑太后会反悔。

若妹妹能与她一起在福明宫侍奉郑太后,在她的身边,由她护着,自然是再好不过的。这对于她来说,可不就是天大的恩典?

然而还没等她惊喜完,郑太后又道:“但是你不能留在福明宫。”

锦段一怔,“为什么?”

郑太后微挑眉梢,“怎么,你是忘了我说过的话了?”

锦段想了想,抿起嘴角不再言语。

没错,郑太后确实说过,要将她送到东宫,去侍奉太子。她,将会是太子的人。那个温柔的,笑容美好又好脾气的,送了她一池荷花的太子。

她抬头,望着高高坐于榻上的郑太后,轻声道:“奴婢记得。”

郑太后满意地点头,“记得就好。皇宫不比外头,想去哪儿便是哪儿。在这儿,行的是体制,守的是规矩。若是不听话,有个什么行差踏错的,谁来保你的命?锦段,想要在皇宫里头活着,且活得好,你需要牢牢记住,且履行的,只有两点,”缓缓地,一字一句地,从郑太后薄薄的双唇中吐出来,“一,本分;二,忠心。”

本分?忠心?锦段细细抿着唇,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郑太后。为什么她要告诉她这些?这不是一朝太后该告诉宫婢的话。这些话……不该是宫里的教习嬷嬷们说的吗?为什么郑太后要告诉她这些?

尽什么本分?该对谁忠心?

“还不明白吗?”郑太后看着她的眼睛问。

锦段眨了眨眼,定下心来,沉声道:“奴婢明白了。太后娘娘是奴婢与妹妹的再生恩人。从今以后,奴婢自当谨守自己宫婢的本分,全心全意服侍太后。”

郑太后突然似好气又好笑地叹息:“你这个孩子,我是该说你聪明呢,还是该说你笨呀?我是谁?皇帝的生身母亲,我天朝的皇太后!呵,我要你一个小小的丫头的忠心有何用?要说到‘再生恩人’,将你从芫荽村中找出来的,可不是我。”

锦段抿紧了嘴角,沉默不答。

郑太后支起左臂,放在桌上抵住额头,闭目道:“去仔细想想吧,若是想明白了,便来与我说说,我亲自领了你,去锦家带你妹妹入宫。”

锦段默然起身,慢慢往暖阁外退。刚走了两步,回头看了看郑太后闭目假寐的安然神情,咬了咬牙,反身又跪了下来。

“太子殿下不以奴婢身份卑贱,反而赏了奴婢一池荷花,奴婢心中感激太子殿下恩德。在此立誓,从今以后,无论生死,奴婢都是太子殿下的人,奴婢的心,只忠于太子殿下一人!”

闭目假寐的郑太后闻言,慢慢睁开了眼,看着跪在地上尚且年少的姑娘脸上的那抹决绝与坚定,眼睛里露出满意的神色,微微笑了笑,道:“现在去歇着吧,我这里不用你侍奉了。”

锦段知道,她的回答让郑太后满意了,便垂首应是,慢慢退出了暖阁。

只是,她始终想不明白,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宫婢罢了,能给太子什么?郑太后何必如此逼迫她?就如同太后自己说的那样,她是天朝的皇太后,根本不在乎一个小小的宫婢的忠心;同理,成郢是天朝的皇太子,就算需要忠心,也是宫外朝臣们的,她这个小小的宫婢的忠心,太子要来何用?

想起那个温柔的太子,她无措的心,稍稍温暖了一些。再想一想他的处境:废后之子,上有受宠且后位稳固的皇后,下有更受皇帝喜爱的四皇子。太子他……只怕比冷宫中那些无君宠的妃嫔还要尴尬吧?

想到这里,她心中的那些隐隐的不甘,便也渐渐消散了些许。

次日,郑太后着内侍前往锦家,宣锦夫人崔氏入宫。

锦段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低眉顺目地听着郑太后和崔氏闲话家常。

第12章:不如往昔

“以前你总爱在我跟前说笑玩闹,如今不比往昔,却是再也不肯与我亲近了。”郑太后的话说得极感慨,只差没有拿帕子点一点眼角,以示伤心了。

崔氏眼睛里闪过一抹惊讶的神色,但旋即便随着郑太后的话也略带了些伤感地道:“太后娘娘爱惜臣妾,臣妾心中既是感激,又是惭愧。只是这些年在府里管着那样一大家子人,各种琐事缠身……您是知道臣妾的性子的,让臣妾舞个刀、弄个枪什么的,倒不在话下,但要说筹算管家这些,却着实是没少让臣妾为难,为这个,臣妾也是不敢常到太后娘娘面前的,生怕三两句话没有说,便又满嘴的抱怨,扰了您的好心情。”犹似归宁的小女儿向家中的老母亲撒娇抱怨一般,语气里竟还带着些娇嗔。

今日的崔氏与那日简直是判若两人!

郑太后更是如疼爱娇女的母亲一般,满目慈爱地道:“越是如此,你越要来与我说呀!我这把年纪了,不也就求你们各家都过得好,儿女们都安康吗!若得了空,便到我跟前说说话,家长里短,儿女们的糟心事……我就爱听这些!”

崔氏笑着应了一句:“臣妾日后定然常来叨扰太后娘娘,还望太后娘娘不要嫌烦才是。”

郑太后笑道:“我乐意你来烦我!”稍顿,又问,“家中琐事可还应付得来?”

崔氏答:“让太后挂心了,虽有些吃力,但还算勉强应付得来。”

郑太后点头笑道:“那就好!正好,过两日我要去永宁寺进香,你便陪我一道去吧!”

崔氏明显一怔,似有一瞬没有反应过来,问了一句:“太后娘娘要去永宁寺?”

郑太后笑呵呵地说:“是啊,我十来年不曾出过宫,皇帝与太子倒也劝过我,常出去走走看看,但我总是觉得自己老啦,哪里也去不了啦,只要守着儿女们就好了。可是前几日突然做了个梦,梦见一道金光照在了东宫,我寻思着这定然是个好梦,便想要去永宁寺给佛祖烧炷香,以求佛祖佑我天朝永世昌盛,佑我皇帝龙体康健,佑我太子能与他父皇一般有治世之才!”

锦段偷偷抬头,正好看到崔氏脸上一闪而逝的一抹冷笑。

送崔氏出宫时,崔氏果然问锦段:“太后可是察觉了什么?”

锦段摇头,道:“太后娘娘只说下个月要将我送入东宫服侍太子。”

崔氏死死地盯着她,想要自她的脸上看出些蛛丝马迹。锦段低眉,极力强忍着让自己连眼睫都不眨一下。

过了半晌,崔氏才收回目光,轻轻叹了口气:“罢了,入了东宫……你就好自为之吧!”

崔氏……极少用这样的语气与她说话。

锦段猛然抬头,看到了崔氏眼中来不及消退的复杂与伤怀。

永宁寺,建于前朝熙平年间,在宫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

郑太后法驾仪仗出宫,御金根,加交络帐裳。皇帝亲自送至开阳门,百官立于左右夹道,十步一卫,直至永宁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