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514章

贞观攻略-第514章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只能学习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说白了有什么用?!没有强大的国家这些东西就是废的!

高句丽心急如焚,倭国也不好受,前隋时代就数次派遣遣隋使来中原学习科学技术和政治,学有所成之后有意按照大唐的模式改造倭国,使得倭国变得更加强大,这回正要来学习先进的冶铁技术和农业技术的时候,遣唐使准备出发的时候,却被大唐颁布的消息给惊呆了。

同时传来的还有大唐政府研发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使得造纸成本大幅下降,以至于唐政府放出豪言要让天下无一人不识字,无一人不知书,这样的消息更是惊呆了高句丽和日本,对于游牧民族和南方蛮族这些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的部落国家,这样的消息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高句丽和倭国而言,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消息。

身为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宗主国大唐帝国,长期以来连他们自身都没有足够的书本学习,这让跟在大唐身后的高句丽和倭国更是一书难求,他们明白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一直以来也都致力于此,但是毫无所获,现在猛然间知道了大唐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哪里能不激动?哪里能不关注?

好不容易挤进了人山人海的朱雀门售书现场,却被告知只有大唐人才可以购买书籍和纸张,外族人一概不许,别以为长得像大唐人就可以,这个口音,这个样子,我们分辨的出来,也别指望找大唐人代替你们买,每一本售出的书我们都知道它去了哪儿,在皇帝陛下没有下令你们可以购买书本之前,劝你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否则,大唐不会手软!

使节们呆若木鸡,同时向国内发去请示的消息,告诉他们大唐已经变得相当排外,他们在大唐除了正常的生活,几乎难以接触到大唐任何一个深层次的领域,派去的学生都被驱赶出来,要么被赶走,要么被送到鸿胪寺大课堂中集中学习诗书礼仪,成天摇头晃脑的读书,却得不到最重要的技术!

五百七十二千年未有之大变革

瘟疫给大唐带来的伤痛和恐慌被书籍和纸张带来的狂喜给冲得无影无踪,长安大瘟疫就像是一段被刻意忘却的历史,再也无人提起,受到了失去亲人伤痛的百姓得到了朝廷的补偿和抚恤之后,也重新面对生活,失去了战友的士兵在痛哭流涕发誓照顾战友亲人之后,也随之回归正常。

日子还是要过的。

书籍的大量发售和极其低廉的价格让全大唐的文人士子和百姓都认为这是天堂,这是梦境,但是实实在在的书本和散发着墨香的文字,还有一张张白如雪却价格低廉的令人发指的纸张,却是实实在在的告诉所有人,这不是梦,这就是现实。

几乎所有人都在不顾一切的买书买纸,若不是规定了每个人限购多少书多少纸,估计一个巨富商贾就能把整个长安的书本买空,可是他们只是知道买,却不知道该如何读,连字都不认识,谈何读书?可他们并没有这个意识,只知道买书和纸,拥有书和纸,几千年的穷困,一朝可以颠覆,他们都疯了,不管有没有用处,只要拥有就是好的。

揣在怀里,藏在衣服里,睡觉垫在枕头下面,手里还抓着一本,抱着自己刚会走路的小儿子,如数家珍一般把书从怀里面掏出来,然后左右看看有没有人,防贼一样的保护书本,接着翻开一页,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东西叫做书,祖上多少代人都没有读过。可是现在可以读了,你要知道啊,读书可以让你做大官,书读得好了,咱们这十几代人务农的功德也就到头了!

面对大唐百姓疯魔一般的抢购现状,大唐政府终于意识到了民间对于文化的渴求程度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限度,开启民智,让文化平民化已经无法逆转,谁要和它作对,就是在找死。世家大族一直都在逆流而上。他们的灭亡是注定的。

朝堂上仅剩的三个大家族的官员和部分门生故吏这些日子每一天都是面色发青,低着头走路,走到哪儿都觉得后背发凉,朝堂廷议的时候一句话不说。低着头。往日的趾高气扬已经看不见踪影。就连大唐政府谈论起和他们息息相关的现有世家大族的特权该如何应对的时候,他们也只是瑟瑟发抖,冷汗直冒。并不敢出言有所干预。

李二陛下这些日子感到自己的快乐是以往所有快乐的总和,朱雀门售书的事情已经被史官载入史册,必将大肆美言,而以孔颖达为首的清流文人集团和寒门文士更是激动的流泪不止,纷纷撰文赞美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作为一个军人出身的非纯汉血统的帝王,李二陛下一直都是被文人辱骂和瞧不起的对象,一朝翻身做明君圣君,他的心情想不好都难。

当然,他也意识到了民意的力量,他开始关注民间声音,每做一件事情都要遣人询问百姓的意见,百姓反映良好则喜不自胜,百姓反映冷淡则忧心忡忡,朱雀门售书的十万民潮让他不仅激动,而且害怕,他头一次真正的认识到了百姓的力量,他终于明白了,山东士族之覆灭不是他的功劳,也不是苏宁的功劳,山东士族已经走到了尽头,自绝于天下。

商鞅变法到了最后,贵族无力改变,只能妥协,即使商鞅已死,但是天下大势不容违抗,守旧势力再强大,再怎么玩弄权术,却依然难以对抗悠悠之口,百姓的力量,由此可见,李二陛下还在朝会上三番五次叮嘱群臣一定要注意,还不惜说出自己数次梦中惊醒的事情来告诫群臣,欺压百姓,没有好下场。

眼看着李二陛下似乎有些反应过度了,群臣由此上奏,将历朝历代的事情都说了一遍,以此缓解李二陛下的担忧,山东士族因百姓而亡,大唐会不会也如此?李二陛下的担忧就是这样,群臣连番上奏,多少安抚了一下受惊之人的内心,之后苏宁入宫,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话对李二陛下说了一遍,当天晚上,一副整齐的大字就挂在了李二陛下的床头……

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李二陛下恢复了自信,他坚信,只要自己对得起天下百姓,天下百姓就不会对不起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利于民,万民不会背叛他……

这家伙还是怕了,真的是怕了,若不是真的怕了,他定然不会说出君舟民水的话,原先的时空中到底是什么人什么事让李二陛下说出了这样的话,苏宁不清楚,但是苏宁明白,那个时候的李二陛下和这个时候的李二陛下是一样的,他对他统治下的万民产生了恐惧感。

这种恐惧感控制的好了,就是一个明君圣君诞生的见证,把握的不好,只会引起腥风血雨。

伴随着贞观革新再一次步入正轨,又有几件事情要提上日程,第一件就是长安大瘟疫之后的论功行赏,长安大瘟疫虽然没有造成太多伤亡,但那是所有有功之臣努力的结果,为了封锁疫区,长安大将尽出,将四面八方把守的密不透风,瘟疫始终没有越过军队封锁圈……当然,除了长安的人口稠密区,卫生条件就要好一些,加上苏宁的提前警告,没出现那是正常的。

参与封锁的诸位将领各自得到了赏赐,都是钱财物品,并无官职爵位的赏赐,这让一些人觉得奇怪,不过这也不是军功,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接着以孙思邈为代表的长安总院诸位功勋医者上朝接受李二陛下的赏赐和亲自接见,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医者上朝堂迅速传遍大唐,医者的地位在无形之间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不过还是没有官位和爵位的奖励,功劳最大的研究出特效药的孙思邈也没有获得爵位奖励。这让大家有些不理解;最后,主管长安治安,提出防疫条例的苏宁也被奖励,作为第一功臣,获得了大量的钱财和物品奖励,但是也没有获得其余的奖励。

要说这次的瘟疫能够以最小的代价予以解决,苏宁和长安总院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波及范围如此广、最初势头如此凶猛的瘟疫最后却只有不到一万人丧生,而余者尽皆康复,真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特殊的奖励,实在是说不过去。

正当群臣疑惑之时,李二陛下抛出了重磅炸弹——爵位制度改革。

爵位制度改革从贞观七年年初就提了出来,群臣反响不错。都认为这就是多了一些安全的保障。尤其是一批国公。更是这样想的,但是一直未曾付诸实施,这个时候。李二陛下终于颁布圣旨,下令将大唐爵位制度进行改革,除去王爵之外的七等爵位扩充至十五等爵位,最第一层爵位为三等男爵,最高一等爵位为一等公爵,一共十五等,王爵不变,由是如此,并且立刻就按照原先的功劳改封了一批功勋。

以李世绩和程咬金为首的一批中生代国公重臣全部封为二等公爵,原先国公名号不变,待遇加上三成,以示奖励;苏宁被封为一等侯爵,待遇加三成,以示奖励,孙思邈被封为三等子爵,以示奖励,长安总院十一名功劳最大的著名医者获得了三等男爵的赏赐,是为国朝开国以来头一回大封群臣,还带上了一群医者。

被封为一等公爵的人很少,不是老臣,就是功劳太大,或是不堪驱使,比如李靖,比如秦琼,被封为一等公爵,待遇加一半,以示荣耀,大家心里明白,这是皇帝给群臣的一次特殊奖励,二等公爵,那就是还能往上走,还能继续立功,而且想做一等公爵肯定很难,说不定要等到死后追封,但是胜在踏实,大家还有办法继续立功,往上走。

这就是一个信号了,一旦被封为一等公爵,那就是人臣之路走到了顶端,就可以考虑去军事大学混日子养老了,而其余臣子,继续努力吧,你们还有机会,还有时间。

十五等爵位分封制度得到了群臣拥护,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得到了改封,苏定方被封为二等侯爵,薛仁贵封为三等男爵,孟雨封为三等男爵,其余众人大多被封为二等和三等爵位,至于每一等级的一等爵位,都被认为是下一等级的预备军,对于此,苏宁有些意外,他认为自己也应该是二等侯爵,谁知李二陛下给了他一个一等侯爵,那不就是说,下一步就要做公爵了吗?

可是这是喜事,这真的是喜事,被封为二等公爵的诸多大臣心中欢喜,背着李二陛下弹冠相庆之事甚多。

安抚了群臣之心,安抚了百姓之心,李二陛下一下子获得了巨大的声望,这才有底气在朝堂之上正大光明的开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就是教育改革,一口气下达数十条教育改革法令,放出豪言要在二十年之内在大唐国内每一个乡都设立乡学,号蒙学;每一个县都设立县学,号小学;一个州都有州学,号中学;大唐都城长安设立最高学府大唐政法大学,具为官办之学。

改革科举制度,将大量的官位名称下放,每三年开一次科举考试,将所有需要的职位都明文写上,善于哪个职位,想考取哪个职位,就直接报名,专门考取这个职位,一旦考上,通过面试,就可以得到这个职位,参考者只要是大唐子民就可以,没有其他要求。

这是教育革命,一场影响到千万年以后的教育革命,官办教育一直到宋代才逐渐成规模,逐渐成型,而唐代之前就别提官学了,私学都不兴盛,而官学的消息一传出,立刻激起千层浪,民间广泛议论,文人争相发表言论,讨论该措施的可行性,可无论如何认为,没有人反对这样的做法,朝廷先是售书售纸,而后下达教育改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