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上林春慢 >

第6章

上林春慢-第6章

小说: 上林春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婆子是卢老夫人特意让留在府里替她镇着不安分的下人的,她是老夫人心腹,有她在,既当了老夫人在府里的眼睛,又可帮王氏辖制起了坏心的奴才们。

孙婆子就知道老夫人这般精明的人,一回来就能发现不对。可是如何回话可确实愁怀她了。

原来,老夫人当年要带走元曦,王氏固然是万分不舍得的,这个孩子她盼了好几年,寄托了太多的希望,老夫人要带着可以说是带走了她的命根子。然后婆母所命,王氏柔顺惯了又不管忤逆,只得含悲答应了。

等到孩子走了,王氏本来性情就敏感,素日里好好的也会伤春悲秋一下的,只看丫头名字都起了减兰、半月这样的字眼就能知道。

这下是日思夜想,每日里心情抑郁,对恭礼也没个好脸。恭礼初时还哄哄劝劝,可时日久了看她不回转,难免也心里不快,觉得妻子满心里都只有女儿,把他这个丈夫丢在脑后了。

跟她说去把女儿接回,王氏又下死劲哭着拦住不肯,说自己已然答应了,这下又闹着来接,必让二老觉得这个媳妇两面三刀、挑拨离间;说那就不接了,由祖母养着也好,可王氏每日悲悲戚戚又让人看不过眼。恭礼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自己每日的庶务本就烦心,渐渐地也没了耐性哄人,夫妻起了嫌隙,变得比以往冷淡起来。

老夫人听了孙婆子遮遮掩掩地告诉她缘由,不禁抹泪不止,“我原是想着我们回乡也带着孩子,府里就只是他小夫妻二人的天地,让他二人好赶紧给我生下个孙儿来。谁知竟是我耽误了他们,这让我老婆子如何自处呀…”说完捶胸顿足不已。

孙婆子赶紧劝道,“这也是一人一个性子,老太太如何能顾虑那么清楚。老太太原是好心的,再说,谁家媳妇入门八年无子婆婆不给纳个妾的,更何况我们这样的人家。照我说,老太太实在是天下第一慈爱的婆母。这次老太太回府了,夫人一高兴指不定即刻就有了呢。”

老太太这才回转一点,自家收了泪,只是还是面有戚戚然,“我还到媳妇三年没怀上是上次生元曦伤了身子,这次回府还收罗了一车好药材带着,谁知竟是我的缘故”说着又抹了抹眼,“要不是老婆子糊涂,没准我元曦丫头早有了弟弟妹妹了,哎,都怨我!都怨我呀!!!”

********************
老太太这边伤心抹泪,王氏倒是几年来最畅快的一日。元曦抱了回屋,到底是母女连心,一会就熟稔起来了,只认王氏抱她,一口一个娘叫得极甜,连奶娘也不要抱了。

王氏看着女儿的小脸,满是笑模样。这些年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常常梦到女儿,初时眉眼还清晰,几年下来也不知道女儿到底变成什么样了。这下见女儿生得这样好,小胳膊小腿这么有力气,性子也好,见人就笑,也不怕生,心里只觉得志得意满。

元曦正新鲜着呢,母亲的正屋可比老宅大多了,种种摆设也很精致,都是从前没见过的,自己玩得不亦乐乎。看见屋角摆得一排兰花正在盛放,就上前蹲下,伸出小胖手指揪揪这个、拔拔那个。

王氏平时里最着紧的大花蕙兰被元曦揪得不成样子,王氏也只是在旁边笑着看着,一点责备的意思都没有,丫头们都看得啧啧称奇。

可惜不出几日,全府里都被元曦弄得人仰马翻,小家伙精力无限,个头也还小,虽然丫头婆子不少,可是一个不小心元曦就跑了。小孩子也不管危不危险,假山里、水池边尽管乱钻,每次一不见都是全府下人出动地毯式搜索,将府里一干人折腾得够呛。

后来王氏无法,干什么都将元曦拘在身边,减兰稳重,就让她带了几个小丫头专门看着元曦。

卢老夫人来看孙女时笑得不行,“圆丫头这回可找着克星了,从前亏得老宅小些,也没有大院子,我和太爷还看得住她。这在府里也真得这么着才能把她管住了。”

王氏也纳闷这孩子的性子,跟婆母说,“娘说的是,我每常里也纳闷,老爷与我都是稳重的性子,怎么圆圆这孩子竟简直是孙悟空转世的模样。”

老夫人听了也笑得不行,“这还罢了,她那会抓周你没看见,一张两丈有余的大毯子,放满了太爷与恭礼四处搜罗来的好东西,结果这孩子那么亮眼的玉髓芍药凤簪也不要、珐琅妆盒也不要,倒把她爷爷的乌金马鞭抓在手里不肯撒手。”

老夫人边说边高兴地直比划,“你不知道,那么重的东西,也亏得这小家伙劲大,拿在手里还比划了比划。后来困了,睡觉还抱在怀里,我想悄悄给她拿走,结果刚一拿开她就哭起来了,必要让她抱着睡才安稳。把她爷爷乐得,直说她呀,是天上的武曲星错投了女胎了!”

话音一落,满屋子的人都笑个不停。正乐着呢,孙妈妈肃然进来禀报,外院传话来,圣驾提前了,估摸着三日后就到长安城中。

作者有话要说:




、接驾

圣驾到的那日,崔老爷早早率官员立在朱雀门前候着,他是亲封的渭国公,又领着太子少师之衔,虽然都不是实缺,但到底是地位尊崇的西北第一人,自然领头站在第一位。长安太守领着治下官员退后一射之地站了。

大家空心早起,站到未初时刻终于见小黄门飞马来报圣驾已在一里之外了,此时年龄大的饿着肚子晒了一早上太阳,早已摇摇欲坠了。

圣驾因是微服,排场并不算大,一行只二十来人,全都骑着马,很快就飞驰而来,激起一层黄土飞扬。

众人早就跪下预备恭迎圣驾了,一听皇上下马,齐齐的在恭礼的带领下高喊“恭请我主圣安~~~~”喊完了,也不敢抬头,理应皇上发话才能起。

恭礼看到明黄的靴子越走越近,终于停在自己面前。虽然没有抬头,但恭礼却感到定是有人狠狠地盯着自己,放佛要将他的后背烧出两个洞来。

好一刻,圣上才叫众人免礼。恭礼一站起身就对上了皇上的目光,早春时节里,皇上的眼神却透着阴沉,让人望了一眼就似乎是坠入了寒冬腊月的冰窖里。

两人对视只一瞬间,转眼间皇上就又回复了他温煦的表情,含笑着勉励西北众官员,只有恭礼清楚他面具下的真实面孔。

太祖皇帝是开朝立都的伟人,向来是大刀阔斧惯了;可太宗皇帝从做太子起就是以仁孝出名的,登了基也向来以勤政爱民的面孔示人,一直都表现得像个谦谦君子。

如今太宗皇帝已经人到中年了,身体发福的厉害,更是看着如佛爷一般,面露慈祥。可是只有真正交过手的人才知道他的老辣,崔老太爷也是一方雄主,因惹了太宗猜忌,硬生生被逼到蛰伏家中寄情诗词的地步。

恭礼领头,地方官员在后,簇拥着太宗皇帝行进了朱雀门。太宗皇帝一路神情愉悦地与恭礼寒暄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一进朱雀门,就看到一顶簇新的八人大轿和几顶给皇子准备的六人大轿早已等候在侧了。轿夫们统一穿了青色棉布袍子,远远地见到皇上一行,立刻谦卑地跪下叩头请安。

皇上一行到了轿前,长安太守躬身上前请太宗上轿至行辕歇息。

可是太宗却笑呵呵地对恭礼言道:“我们李氏与你们崔家也是姻亲,寡人记得你妹妹不就嫁去我赵郡李氏,为嫡支长媳吗?既然是亲戚,寡人又只带了几个儿子微服到此,我看,就不必住行辕了,便去爱卿府中叨扰几日罢了。爱卿看可好?”

原来皇家虽然也是李姓,但却是赵郡李氏的旁支中的旁支子弟,加上居住地渐渐搬到了胡人区,与胡族通婚较多,血统不纯,一向被中原世家大族不耻。李氏打下天下后也知道自己根基浅薄,于是就自称是赵郡李氏的后裔,说了几十年假话自己都信以为真了,所以这里皇帝一开口就称自家与崔府也是姻亲关系。

恭礼一听皇上跟他攀亲戚,早一路口称“不敢,不敢”。等到听见皇上说要下榻崔府,更是心惊肉跳,连声推辞说府中简陋,不配迎接龙架天颜,行辕早已安置妥当,就得圣上与皇子下榻。

奈何皇上执意要住在崔府,最后竟不再跟恭礼推辞,直接进入轿中命令启程。恭礼没法子,只好跟在轿子后启程回府,后背已是一背心的冷汗,将官服都浸湿了。

恭礼心想,这下坏了,皇上执意住进府中,怎么看都不会是要给崔府体面,特意让崔府接驾。若是接驾早会通知崔府准备行辕,哪会这样突然袭击。

皇帝如此,不知有怎样厉害的后招等着呢。虽然崔府列位世家之首,实力雄厚、家大势大,但皇上已是坐稳了江山的,若是皇上一心与崔家为难,恐怕崔家也不好打发,最后只得以两败俱伤的局面收场。

光是想也无法,也好一边先潜人回府报信,一边自己想着府中可能有的纰漏,心想头一件,要把圆圆这丫头拘在屋里不许这几日出门,万一她跑出去冲撞了圣驾,被治了罪,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轿子一路行到崔府门前停下,府中老太爷、老太太并王氏、呈礼等几个主子早被扶着在府门口恭迎圣驾一行了。崔府中门大开,礼乐班子侯立在侧。一见皇上下轿,鼓乐立即开始奏响,府中众人跪下迎了架。

皇帝这次倒是再没拿大让众人久跪,自己笑呵呵地上去将崔老太爷扶起了,携手进了中门,众人跟着起来,在后簇拥了几个皇子鱼贯入了府。

老太爷领着皇上走向府中正式的会客厅——正德堂中,皇上进去被请入东边上手的太师椅上上座,老太爷还要请皇后嫡出的大皇子上座,大皇子却不肯,要将西边上手太师椅的位子让与老太爷。

“思勉不必过谦,快请就坐,他小孩家不敢当此位,小心折了福。”皇上金口玉言一开,众人才不敢再多推辞,老太爷斜斜地坐了半个身子在西边太师椅上。

皇上借着喝茶的功夫打量了打量正德堂,这一进宅子是崔府的门面,建的端是巍峨大气、雕梁画栋、栉比鳞次,不过从屋角瓦片上隐隐的青苔色可以看出这宅子的年头久远。

屋子里的椅子是紫檀的,木料极好,不过雕工并不见繁复,只是以端庄大气为主。屋里摆件也不多,除了一扇六开门的象牙山水屏风外,就摆了一个白玉香炉和几对旧窑的瓶子,并不见金玉等等打眼之物,却是大气低调中透着奢华,行家看了不由暗暗为崔家的富贵惊心。

皇帝心中轻叹,两相一比,倒显得皇家装饰的富贵气太过行之于外,露出几分暴发的俗气来。怪道人说“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章”。装饰摆设上都不如,这些世家积年的富贵,传下多少吃穿的讲究体统下来,皇家更是比不上。要说读书,自己虽然开了科举力图提拔寒门子弟,可中举者也多是世家子弟,崔府更是出了几个状元,不得不让人叹服。

皇上这么一想,面上倒是更和煦了。内堂女眷大门口见了礼后,毕竟男女有别,已经回内宅去了。堂上只有老太爷父子三人陪着。

皇上笑着给三人介绍自己的几个皇子,今上至今已有十几个儿子,有的并没有站下,这次几个年长些的皇子都随行了。大皇子是皇后嫡出的,二皇子是刘美人所出,三皇子是贤妃所出,之后是贵妃生的五皇子,六皇子是陈婕妤所出,七皇子又是贤妃所出。

皇上登基前子息不旺,倒是三十多岁登基后接连不断地生了儿子出来。所以大皇子也才二十出头,剩下的皇子也多是少年,这次随行的最小的七皇子才只有六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