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上林春慢 >

第5章

上林春慢-第5章

小说: 上林春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氏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整个人呆愣愣的,也不说话,两眼无神地望着前方。

刘婆子一看她不理,闪身站到她面前,又大声说了一遍,“老奴来伺候姨娘喝药了。”

杨氏的眸子这才有了聚焦,看着刘婆子,语气微颤道,“这…这是什么药……”

“姨娘何必明知故问?”刘婆子嗤笑道,“咱们这样的人家,嫡长子还没出世,这自然是给姨娘喝的避子汤了。姨娘请!”

杨氏最不愿相信的答案,终于j□j裸地呈现在她面前,她脸色刷一下就变做惨白。杨氏就像一只被激怒的母狮子一样,三两下扯过衣裳套上,跳下床站在刘婆子面前,劈头盖脸地骂道:“放肆,也不看看我是谁,正经皇家御赐的贵妾,当我是你家不值钱的毛丫头呢,喝药?简直放屁!”

说完上前一步去,一把将刘婆子手里的药碗掀翻了,药汁子洒了刘婆子一身一手,将刘婆子好好的松江布外裳染得一塌糊涂。

刘婆子大怒,她是外院管事娘子,就是王氏见了也称一声妈妈的,老夫人跟前也有她的坐处,何曾被这样没头没脸的骂过,还被泼了一身水,外面还有几个小丫头候着呢,这让人听见看见,几辈子的老脸都要丢光了,以后还怎么教训人。

刘妈妈心下不爽,嘴上也对她再不客气,“姨娘小门小户的,难怪不懂规矩,哪家的小妾在主母没生下长子前不喝着避子汤的。就是姨娘你自己,听说前面也是生养过的,难道你自家女儿之前还有庶长子站下了。不对呀?要是那样姨娘也算有儿子,哪用寡妇再嫁跑到我们家来?姨娘,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杨氏听了她嘴里不干不净的话,句句讽刺她寡妇再嫁、进门做妾,剜得她心窝子生疼,只是到底没说错,也没法辩解。杨氏心里第一次后悔为何要走这条路,守着女儿再夫家过活也好,寻个好人你情我愿的改嫁也好,怎么会受这样的恶气。只是奈何已经如此了,如今也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杨氏红着眼、哑着声道,“即便如此,夫人成亲五载才生育了大小姐,理应停了妾室的避子汤了,难不成她一辈子不生,崔家跟着绝后不成?”

“哎呦呦,姨娘这是诚心诅咒主母不成?”刘婆子夸张地叫道,“不是我说你老,这实在不是你老该操得心呀,不过一个妾室,主子做什么哪用你插嘴,只乖乖听主子吩咐就是了。”

“我知道了,必是夫人恼了我,让我服药的。我这就去给她叩头赔罪,求她收回成命就是了…”杨氏变哭着变向门外冲去,一副要找王氏理论干休的样子。

被刘妈妈一把上前拦住了去路,“你老消停些吧,夫人是个最仁慈的,哪管这些事。夫人这碗药还是老爷吩咐准备下的,不然哪用婆子我亲自端来。老爷吩咐要看着姨娘喝下的,姨娘刚才闪了手不要紧,熬着一锅呢,再给姨娘送碗来就是了。”

说着就朝窗外吩咐下去,看见杨氏颓然伏在地上呜咽,还自顾自的絮叨,“要说老爷实在是对夫人疼得紧,夫人成亲几年没身孕急得要死,硬要老爷给姬妾们停了避子汤,是老爷下死劲拦了,说他的长子只能托生在夫人腹中呢。妇人都是第一胎艰难,这下有了小姐,先开花后结果还不是转眼的事,哈哈哈。姨娘,我劝您还是把心思收收,安心过日子吧!”

杨氏越听心里越冰凉,老爷夫人成亲几载都没有孩子,原以为是夫人借着娘家势大,拦着老爷不抬举身边人,哪知道是老爷自己不愿意。她比夫人还大上几岁呢,等夫人生下长子,哪里还有她的地方。

自己的千般打算、万般谋划就这样成了空,杨氏只觉浑身发冷,满腔委屈,伏在地上痛苦个不停。心里恨极了恭礼心狠,先让她承宠给了她希望,又将她打入了十八层地狱,永世没有翻身的机会。

也怨恨自己的妹妹,自己当着贵妃,接自己进宫作陪几遭,看皇上对自己有意,就设计哄得自己入了这火坑来。原以为妹妹是好心,谁想到是把自己当了眼中钉了。

如今自己要生不生,要死不死的,只恨自己当初贪心,被妹妹三言两语哄得迷了心,两眼只看见崔府的富贵,却忘了这不是自己这样身轻命薄的人能享的福。

杨氏受此打击,从此倒是着实安静了一段。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能让杨氏安静一阵子,下章元曦小朋友就要长大一点了。




、远行

等到三月里冰雪初融的时节,老太爷就寻思着要渭南老家住段时日去。一则长安城里整日端门拜访的络绎不绝,太过喧嚣,扰了他的清净;二则人老了,总有些落叶归根的心思,老太爷近日里总想着能回老家去,跟族里的老兄弟们念叨念叨年轻时的岁月。

恭礼夫妇苦劝了几次无果,也只得由着老太爷的意思去。看着老太爷有常住一阵的意思,老夫人放心不下丈夫,是肯定要跟着回去的。

王氏已出了月子,养好了身体,再接回管家的担子去也不成问题。虽然王氏性子过于宽和,不过崔家的奴仆都是几代的家生子,在加上各层管事相互辖制,倒不大会出现欺上瞒下、奴大欺主的事来。再着,王氏虽然好脾气,不过毕竟大家出身,从小耳濡目染,该如何打理家事还是门清的。

老太爷、老太太定了要回乡去,王氏每日里也忙碌起来,帮着打点行装、礼物,整日里脚不沾地的,元曦白日里也就放在老太太的荣寿堂里养着。

这日,王氏抄了准备的药材单子,拿去给婆母过目,卢老夫人这日一反常态,极好说话,王氏准备了什么都是说好,一点要修改的地方都没有。

王氏陪坐了一会,喝了半盏茶,跟老夫人唠了唠家长里短的闲话,正是其乐融融之时,只听婆母顿了顿,开口说道:“慧娘,你看这次回乡去,我将元曦带上如何?”

王氏闻得此言,愣了一刻,按说老太太要选个孙辈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也是寻常,不过一般都选幼子带着,那时儿子媳妇孩子多了也没精力鼓着,祖母带去教养一是帮儿子、媳妇减轻了负担;二来也不至于膝下荒凉,有孩子陪伴总是热闹些。

元曦是王氏的第一个孩子,虽不是男孩,但也是寄托了无限希望的,自然不舍得老夫人带去老宅,母女分离个几年。而且老宅毕竟不如长安城中繁华,万一孩子有个小病小痛,让她如何放心。

可是婆母开口,王氏从来不敢回绝的,虽然万般不愿,也只是答应了下来。将女儿的行装忙忙地打点好了,跟随祖父祖母一起出发远行。

**************************************
元曦随祖父母一去老宅,可是足足有三年才回长安城。

这三年住在乡下老宅,元曦可是成了脱了笼头的野马,整日里田间地头、房前树下随意玩耍,因为老太爷老太太溺爱,谁人也不敢多管,简直成了四下里的小霸王。

老太爷、老太太带着孙女在身边,有这么个活力无穷的孩子,也觉得老怀开慰,所以只要规矩道理上无错,也就不太拘束她。

元曦三岁多了,走走跑跑得很稳当,话也说得流利,正是最好玩的时候。这孩子性子活泼开朗,每日里奇思妙想冒个不停,见了人也不认生,不用人逗就叽叽咕咕自己说个不停。

小模样也张开了,大大的凤眼很灵动,忽闪忽闪地看得人心软。圆圆的小脸,白生生的皮肤,配上大眼睛和红菱似的小嘴巴,年纪小小已看出绝色的模样来。

崔老太爷上了年纪,渐渐不爱出去走动,每日下午就是抱着孙女在怀里,教她念念诗词、哄哄她玩,消磨消磨时光。

这日里崔老太爷正抱着孙女在躺椅上,边摇晃着边教她念“大漠孤烟直…”。只是小孙女元曦坐在祖父膝盖上扭来扭去的不安分,眼珠咕噜噜的转,一门心思想去捋捋爷爷的胡须。

管事进来回事时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景象,不由暗自好笑,想那崔老太爷年轻时也是叱咤一方的大人物,敢去捋捋他老人家虎须的,可能普天下也就是这个小孙女了。

管事却是有要事禀报的,原来据京城里探子来报,皇上意欲打着春狩的名头带着皇子们来巡视西北,行程定了要经过长安城的,崔老爷怕应付不来,急急地请太爷回去主持大局。

老太爷听了也自心惊,西北早已是崔家的囊中物,虽然明面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西北几郡除了薄薄地交点税赋外,其他人事、财政、军政大权全都在崔家手中牢牢握着。

皇上今年选了这里春狩,看来善者不来,是来夺权的了。即使短期内没有动作,也有向民众展现皇权,实是立威之意。而且皇上明知西北是崔家掌控,还敢大张旗鼓的跑来春狩,不知藏着什么厉害的后招呢。

老太爷越想越是心惊,立刻吩咐收拾行囊,即刻要启程回长安府去。山雨欲来风满楼,府里的下人也觉得气氛凝重,各个屏气凝神安心做事。只有元曦不知愁滋味,听说要坐马车出远门,一个人高兴地跑来跑去、又叫又跳的。拉着祖父、祖母不停地说个不停,倒是略略帮两老解了些愁滋味。

众人日夜兼程,在第四人傍晚赶回了长安府,恭礼和王氏早已率众恭候在大门口。

王氏扶了老太太下了车后,还往后面张望,卢老夫人知道她想念女儿,连忙笑着告诉她,“路上新鲜,闹腾了一路,这会子已是睡着了,怕惊了风,等一时醒了就抱去给你看…”

婆媳俩一路说着体己话一路跟着老太爷和恭礼进了二门,往荣寿堂走去。进了屋,看王氏将各色物件收拾的极好,屋子早早用上用的银丝炭盆烧的暖烘烘的,还备了各色好克化的小点心给二老垫饥,一吃起来刚刚好,既不太烫,也不至于放凉了没有滋味,不由对王氏多了几分亲切,觉得儿媳很是孝顺能干。

稍事休息还没正经说几句话,就听见外面蹬蹬蹬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小小的身影拨开帘子钻到了屋里来。

作者有话要说:




、热闹

元曦从老宅回来,换了地方,一觉醒来不见祖父祖母不由得有点害怕,自己哭闹起来,奶娘告知了祖父母的所在,就再也等不得人将她抱去,自己蹬蹬蹬地跑进了屋里。

元曦抬头看到屋里除了祖父、祖母,还有两个生人,一个年轻女子看见自己激动地满眼泪花,嘴唇颤动着说不出话来;祖父下首坐得男人也是满脸惊喜,难掩兴奋的神色。

要不是还有老人在旁,王氏早就一把抱住女儿心肝肉的哭开了,自己的女儿一点点大就抱离自己身边,让她日思夜想挂念之极,此刻终于见到了,也好像在梦中一样。虽然满眼是泪,但都不舍得眨一眨眼,生怕一闭眼女儿又没了。

元曦看见陌生人还是有点害怕的,也没了平日里的活泼样子,站在那绷着小脸、瞪大眼睛不说话。

卢老夫人上前引着她叫爹叫娘,元曦倒也乖觉,听话上前行了礼、叫了人,王氏再也忍不住了,一把将女儿搂在怀里,边亲吻边小声的啜泣起来。

旁边几人看了也不由地心酸,卢老夫人见状就命恭礼和王氏二人带着女儿下去歇了,恭礼却回禀要先回前院一趟。

等二人一走,卢老夫人伺候了老太爷歇下,就即刻传来心腹孙婆子询问走后府里情况。

“凤仙,我看恭礼和他媳妇间的形容有些不大对呀,以往两人可是腻歪的紧,怎么这次一别几年,看着生疏了很多,别是府里来了哪个小妖精,勾了我儿的心思去了?”

孙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