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79章

宋王-第79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阿拉伯的朋友,欢迎各位到来。”

“你是宋朝的官员?”见林昭穿着绿色的官袍进来,终于有个长袍阿拉伯人出声询问,虽然腔调古怪,说的确实汉语,以至于连专程负责的翻译的“舌人”都用不上,倒是方便了许多。

“你会讲汉话?”林昭看着左边的说话的男子,饶有兴趣地询问。

那阿拉伯人总算是识趣点,站起身来道:“会的,经常来往于贵我两国之间进行贸易,学会贵国语言很重要。何况,鄙人十分仰慕贵国文化,所以便尽力学习。”

这个理由很充足,这厮的汉语也说的颇为流利,学到这个程度也不容易,倒真是难为他了。

“你们是大食的使臣?”林昭轻声询问。

那人立即朗声回答道:“是的,伟大的哈里发派我们前来宋朝,购买精美的丝绸和瓷器。”

“哦!”林昭点点头,又问道:“那你们带来了什么呢?”

“我们……我们途中在古里遭遇了海盗,货物都被劫走了,只有我们几个人侥幸逃了出来……对不起……”这阿拉伯人没了神气,说话也吞吞吐吐,尴尬至极,表情也恰到好处,看着似乎很真实。

古里是印度半岛南端,在那里遇上海盗了?林昭并不知道,这个时代海盗是否有这么猖獗。从这个人口中得到最直接的信息是:他们没有证明自己身份的凭证了,甚至连见面礼都没有。不过兴许是真的,古代这种事也并非没有,不能因此而有所偏颇。

林昭点点头,旋即又询问右边人:“你们也是阿拉伯的使臣?”

这伙人明显更为高傲一些,根本不为所动,林昭示意舌人翻译。对方为首之人才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压根听不懂。

舌人翻译道:“他们说自己是大食使臣,而这边的不是,是奉苏丹之命前来贺喜大宋皇帝陛下登基的,我们带来了亚历山大的香料,还有宝石,以及诸多礼物。”

噢?这个听起来更诱人啊!

恭贺皇帝陛下登基,这个理由让天朝上国的官员们听到,一定会很受用,很有优越感的。香料,宝石很精美,很值钱,相对都不那么重要,最关键是尊严。只是赵顼已经登基两年了,这些人才来祝贺,似乎……

还有,一个说奉苏丹之命,一个说奉哈里发之命,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到底叫什么来着?这难免让人有些奇怪。

右边之人又用阿拉伯语道:“阿拉伯与哈里发虽然都存在,但是已经今非昔比了,因为我们塞尔柱人已经占领了巴格达……哈里发只是一个象征,整个帝国都是我们苏丹说了算……”

左边一听,脸色微微一变,旋即又竭力恢复正常,说道:“胡说,强大的帝国是由伟大的哈里发统治,塞尔柱人如何是阿拉伯勇士的对手?”

这是怎么回事?林昭依稀记得,前是看过一些关于阿拉伯帝国的纪录片,11世纪却又貌似波斯人入侵阿拉伯,然后……

没错,公元1055年,塞尔柱人攻入巴格达,消灭了波斯人建立的布韦希王朝,赶走了波斯人。因此被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视为救星,并册封其为苏丹,帝国权力落入此人苏丹手中。至于哈里发则成为的精神领袖和象征,情况要是再恶劣点,有可能沦为傀儡了。

如果是这样,那这两路使臣的身份就耐人寻味了!

林昭向右边的阿拉伯人提问道:“你们说来祝贺我国皇帝陛下登基的?”

舌人翻译那人的回忆道:“是的,听闻贵国那位仁爱的皇帝陛下去世,新的皇帝登上帝位……苏丹命我们来表示祝贺!”

林昭疑问道:“仁爱的皇帝,是说仁宗陛下喽?”

“对,他是一位仁厚和蔼的老人,现在他的儿子是贵国皇帝吧?”

仁爱的老人,那自然只能是宋仁宗了!

左边那阿拉伯人立即哈哈大笑道:“仁宗皇帝已经去世好几年,继位的儿子英宗皇帝也已经去世了,他的孙子已经当皇帝两年了,你们才来祝贺,哈哈!”

“呃……怎么会这样?”右边使臣叹息道:“真是不幸,愿安拉保佑贵国!”

林昭转身看着左边的使臣,笑眯眯道:“看来阁下对我国很了解啊!”

“那是自然……”话一出口,那人便意识到一个问题。

阿拉伯与宋朝相隔万里,消息竟然如此灵通?虽说仁宗皇帝去世已经五六年了,但在交通不便,通讯极为落后古代,不代表远在中东的他们都能得到消息。

北宋初年,宋太宗用年号乾德,不想数年之后灭后蜀之后,才发现此年号前蜀后主王衍已经用过。同时在华夏之地,不过是隔着巴蜀群山,皇室年号,如此重要的消息尚如此闭塞,更不用说远隔万里的异国了。

因此左边这位使臣虽然反应快,却反而让人生疑。

果然,右边使臣解释道:“抱歉,我国与贵国远隔万里,最近两年古里一带海盗猖獗,商船经常有来无回……这次我们来贵国,除了祝贺之外,有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为了重新恢复通商。”

随即还拿出了一系列的文书凭证,证明自己是受官方派遣,显得真实有效,可信度自然大为上升。

最近几年有多少阿拉伯商人来往于港口,各市舶司都是有据可查的,谎言很容易被拆穿。如果是这样……

结果似乎显而易见!

林昭倒是没有当场插穿,他决定再试探试探!他更为好奇的是,为什么有人要假扮使臣?到底目的何在?

第一零七章新发现

市舶司大堂上,林昭并未做出决断,毕竟线索与证据都还不是很充分。

所谓来的都是客,随后林昭设宴款待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臣。菜式主要是东方口味的,凸显大宋特色,当然了,大食人的民族禁忌肯定是要照顾的。

席间林昭故意与双方套近乎,热情款待,一视同仁,但是得到的反馈却有很大差别。

一直居左的那些阿拉伯人吃的很开心,兴许是因为刚才言语不慎引起怀疑,故而这会一直尽力表现,与林昭沟通的很好。可谓是客随主便,宾主尽欢。

至于另外一批人,反应却很冷淡,只是简单用了几口,便不再动筷子,形成显著差别。

宴毕,林昭看着诸多阿拉伯人,有的眉头大皱,愁眉苦脸,有的酒足饭饱,开开心心。

“大宋官员,你是否有判断了?我们不能容忍这些假冒……”

左边之人话说到一半,林昭便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说道:“决断自然是有了,老实说吧,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假冒使臣?”

那人大惊,立即辩解道:“我们是真的,我想阁下是弄错了,难道就凭他们有文书吗?那可都是可以伪造的!”

林昭淡淡道:“没错,文书确实是可以伪造,但是习惯呢?”

“习惯?”那人心里咯噔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

“习惯是要很长时间才养成的,而且难以改变。你们的习惯出卖了自己!”林昭轻轻一笑,轻描淡写。

“你什么意思?有什么凭证。可以说明白些吗?”

林昭道:“当然可以了,第一嘛,我国仁宗与英宗两位陛下驾崩,你知道的很清楚,显然是对我大宋十分了解。可市舶司的记录,已经至少三年没有阿拉伯商人往来大宋,那么请问,你是如何知道两年多前我国英宗皇帝驾崩的?”

“我……这个……”

林昭笑道:“倒是他们。消息闭塞,全然不知,反而显得更为真实。”

“舌人”将原话翻译过去,右边的一群阿拉伯人听闻之后,不由连连称赞,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不止如此!”林昭续道:“刚才招待诸位用餐,你们吃的很香。可是他们难以下咽,为什么呢?阿拉伯与我大宋远隔万里,水土不一,食品口味也不一样。即便你以前来过大宋,可毕竟是好几年前,突然换个口味。竟然接受的如此之快,吃的津津有味,简直就是习以为常,这未免有点奇怪吧?还有我大宋的餐具是筷子,有别于贵国。我见阁下使用的倒是很顺手啊!”

“对啊,尽管大宋的食物很精致。很美味,但是我们还是有些不太习惯,请见谅!”右边那些人迅速做出解释,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至于左边那位阿拉伯人,先前还得意洋洋,这会张口结舌,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想要解释,或者说掩饰什么,可就是说出话来。

林昭续道:“不用多说,我猜想你们应该在大宋居住有年头了吧?已经习惯了我大宋的衣食住行,对吗?”

“这个……”

“还准备隐瞒到什么时候?说实话,为什么要假扮使臣?”林昭怒目圆睁,厉声质问。

身份已经被插穿,假扮使臣的几个阿拉伯人知道无法再假装下去,便立即告饶道:“我们在广州居住了好几年,几年前我们的货物遭遇海盗,损失惨重,无颜回国……无可奈何,才想出这等主意,冒充使臣,骗取贵国朝廷的贡赐!

只是没想到我国真派了使臣前来,竟然也来了杭州,运气实在不好。可已经这样,我们只好继续假扮。没想到你观察入微,聪明且善于推理,拆穿了我们,请饶恕我们吧!”

一个还算合理的解释,林昭轻轻一笑:“你们也真是财迷心窍,竟然敢冒充使臣,以为我大宋无人好欺骗吗?”

“不敢不敢,是我们胆大妄为了!”那个人连忙告饶,态度十分谦卑。

林昭冷哼道:“知道就好,念你们来自海外之国,是化外之民,又是一时糊涂,就先不追究你们了,好自为之。”

“多谢,多谢!”几个赶忙告辞离去,生怕林昭再以反悔。

“宋朝官员,你拆穿了这些假冒者我们很高兴,可为什么不做惩罚就放他们走了?如果贵国不方便,可以交给我们,带回国去……”几个骗子刚一出门,便有真正的阿拉伯使臣表示不解,出言抗议。

林昭嘿嘿一笑:“使臣阁下,不要着急,我国有句古话叫放长线钓大鱼!”

“钓鱼?”

巨大的文化差异,阿拉伯人一时哪能明白,林昭也不解释,吩咐了几个市舶司的小吏、差役悄然出门跟上。

林昭最为好奇还是这几个阿拉伯人的目的?先不说他们有没有假扮使臣的胆量,光说这个时间也忒巧合了,简直就是顶风作案,胆大妄为。林昭猜想着其中会不会有什么猫腻,便放出几人,一探究竟。

果然,放长线还真有效果。

几个阿拉伯人出了市舶司便直奔杭州城内去了,目的地不是别处,正是以前的吴越钱王府,现在的余杭郡王府。

阿拉伯人很轻松地进门了,一番通报之后见到了东阳郡公赵仲晔。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事情办妥了?”赵仲晔急忙询问。

阿拉伯吞吞吐吐道:“对不起,王子殿下,我们失败了!”他们不懂宋朝礼法制度,只知道赵宗咏是王爷,便习惯性地称呼其子为王子。

“失败了?怎么会失败了?我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赵仲晔一听,顿时勃然大怒。

阿拉伯人解释道:“贵国市舶司的那位官员太厉害了,我们只是言语习惯中有些小疏漏,没想到被他紧紧抓住不放,结果……”

“市舶司?”赵仲晔冷哼道:“林昭!”

听完阿拉伯人的叙述之后,更是哭笑不得。辛苦安排一场好戏,本以为想借此为难林昭,拖延住其注意力,没想到根本不曾奏效,从一开始就穿帮了。

原以为是这几个阿拉伯人了解大宋,假扮也会更逼真,甚至连伪造的文书货物都没弄,本色出演。没想到这些反而恰好成为其破绽,最大的败笔,真是失败啊!

“你们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