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278章

宋王-第278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刚刚接到消息,宋朝庆州知州李复圭叛国了,逃亡来了西夏。最初的时候,梁乙埋并不知道李复圭套过来的原因是什么。也不曾在意。只是想到,李复圭可是宋朝边军中的高级军官,军事布防,粮草分布等诸多关键的事情都是知晓的。

而今来了西夏,便可以想办法从他嘴里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对于接下来西夏进攻宋朝的谋划是大有帮助的。排兵布阵,进攻防御无疑会是事半功倍。

姐姐刚刚交待自己,要在此番出战中好好表现,好事便送上门来。只要控制了李复圭,必定能够一路无敌,所向披靡。本来没有带兵打算的梁乙埋突然信心满满。更加的想要跃跃欲试一番。

高兴之后,一个大大的问号浮现在他心头。好好的,李复圭怎么会叛变呢?除非是……

李复圭的级别他是知道的,林昭那件事他也有参与,故而多少知道一些情况。

而今这个当口,李复圭在宋朝呆不下去。只有一个可能,那便是……前后略加一联想,答案呼之欲出。

突然之间,梁乙埋的笑容凝固了,心里咯噔一下,有种很不好的预感。正如他所想的那样,很快就有人向他奏报。林昭被无罪释放了。

无罪,也就是死不了。

听到这个消息,梁乙埋当真有种乐极生悲的感觉,心中所有的喜悦在一瞬间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郁闷。

他已经是恨极了林昭,最近一段时间许多的压力已经完全被归结到了林昭身上。之所以能承受住,便是想着林昭必死,能够报仇。

可是倒头来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即便是赔上了姐姐的名节,最终依旧是失败了。梁乙埋的挫败感。怕是不低于王雱和吕惠卿。

无奈,当真是无奈!心中无限的仇恨也宣泄不出来,压抑着让他十分难受。尽管他很想报仇,可林昭而今已经身在汴京,自己鞭长莫及。除非他再来西北。只要他来了,一定让他有来无回……

而今说这些都是空话,如此情况下,只有将满腔的仇恨全部转移到宋朝身上。那么进攻宋朝的行动势必要更加的卖力才是,一定要找回丢在大顺城的颜面……

冷静下来的梁乙埋想着,掌控李复圭才是当下第一要务。

此刻的李复圭就如同是丧家之犬一般,仓皇出逃到西夏境内,整个人无比憔悴,苍老了虚度,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甚至还有几分疯魔的感觉。

没想到汴京那边竟然失败了,没有道理啊!

有王相公在,王元泽更是亲自参与其中,怎么会有闪失呢?何况林昭问斩的罪名已经确定了,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李复圭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难不成是有人针对自己做局?王相公过河拆桥?心术不正的李复圭首先想到的便是别人身上的问题。他压根不会想到,板上钉钉的事情,却因为太皇太后的突然出现而发生根本性的转折。

他安排的人并未料到有这么个情况,故而送消息有所延迟,以至于李复圭毫无提防。也是巧合,王韶的时间把握十分绝妙,一举将他拿下。

“王韶,没想到这厮竟是这般货色,平日里谦虚恭敬,今日却这般狠辣!”李复圭一路上骂骂咧咧,根本就停不下。或许只有这等方式,可以排解他内心之中的惶恐不安与剧烈的挣扎……

他原以为最严重的后果不过是罢官,流放都没有可能,却没想到王韶这边直接就动手了。连军队都调动了,已经动了刀剑,事情的严重性跟在不断上升,意味着什么他能想到。

“将军,事已至此,能保全性命已经是幸运了。”陈桥平日里像是个沉着的读书人,实际上骨子里却有股子狠劲,铤而走险还是很有一套的。

他之所以冒险,是因为看清了局势和后果。王韶的决定,代表了朝廷决议收拾李复圭,只要大顺城的真相曝光,必死无疑,而作为深入参与的他岂能幸免?

与其如此坐以待毙,还不如直接叛逃西夏,还有活命的机会。至于迎接李复圭,或许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是心腹的忠诚之举。也有可能只是想要增加些许分量而已。一个幕僚不会引起西夏人的注意,但一个关系重大的将军完全就另当别论了。

“陈桥啊,多亏你了!”不管怎么着,至少是保住了性命。至于在大宋的权势地位,荣华富贵,甚至是名节,此刻都已经不重要了。

“应该的!”陈桥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声。

“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呢?去找梁乙埋吗?”李复圭虽然也意识到以自己的身份,在西夏想要有口饭吃似乎不难。只是此刻,脑海中一团乱麻,什么都理不出来。

“只怕不用我们去找,已经有人来找我们了!”陈桥直勾勾地看着远处,李复圭一回头直接西北方尘土飞扬,正有人疾驰而来……

第三三九章吉时已到

汴京,威远伯府张灯结彩。

太皇太后赐婚之后,皇帝赵顼便顺水推舟赐了一座伯爵府。毕竟之前的亏欠林昭太多,尤其是判问斩一事,险些“错杀”好人,赵顼有些抹不开面子。

既然伯爵已经封了,赐给一座府邸有算得了什么?就算作是一点补偿吧,多少也可以挽回一点面子。以示皇恩浩荡,体现了对臣子关心的同时,也可以冲淡自己判冤案的不良影响。

一座府邸想要收买林昭,忘记那段屈辱,忘记对赵顼的记恨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既然皇帝赏赐了,咱还是要拿着的,毕竟汴京人多地狭,地价居高不下,一座偌大的府邸也值钱不少的。同时也是荣宠的象征,何乐而不为?许多人都对林昭无比羡慕。

太皇太后赐婚,皇帝封爵位赐府邸,这份荣宠少有人及。羡慕归羡慕,却没有几个人嫉妒,都觉得这是林昭应得的。

在西北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却险些被陷害,险些被杀,给人家一些补偿也是应该的。本来汴京百姓对林昭的声讨一浪接着一浪,不过通敌叛国的罪名一旦做不得数,自然就另当别论了。那么有负罪感的太学学子不遗余力的宣传,林昭蒙冤一事已经在汴京传开,几乎是人尽皆知。

同时,在有些人刻意的安排之下,林昭被宣扬成大英雄,尤其是几位美女法场相救,感人至深,这些最容易触动小百姓,更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英雄蒙冤,才子佳人的故事不断传扬。俨然已经是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林昭也被百姓所熟知,名声更是广为传颂。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威远伯林昭即将成婚,并且一次迎娶三位美女,其中包括了汴京第一美人柴敏言。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果然是英雄配美人,第一美人的情归何处自然受人关注。

林昭俨然成为汴京男子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不过又有几个人能抢得过林昭呢?人家那可是太皇太后金口玉言赐婚的。同时还有另外一则传言也不胫而走,据说官家胞弟雍王赵颢也曾垂青柴敏言,却败给了林昭。堂堂亲王都落败了,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腊月初八。乃是黄道吉日,宜婚假,林昭成婚之期便定在这一天。

太皇太后等着抱孙子呢,自然希望儿子尽快成婚,赐婚之后也曾加以催促。柴家这边自然是没什么问题,派去府州折家的人也回来了。

折克行听说林昭无罪。折家也不曾受到牵连,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可以放下了。由此可见小妹的决定一点都不错,折家的那些反对者的被打脸,一个个都默然不语。折克行抓住这个难得的好机会,彻底将家族大权握在手中。

如此一来,府州折家的实力更胜于往昔。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折文芯的婚事,折克行虽然知道小妹喜欢林昭。却没想到婚事如此突然。

太皇太后的懿旨已经到了,折文芯赐婚给林昭为平妻。虽说折家嫡女是该为嫡妻的,不过有一位出身更为高贵的柴敏言,何况是太皇太后赐婚的,折克行也不好说什么。最为重要的是,小妹一心喜欢林昭,姻缘美满幸福也是好事。

虽说与林昭素未谋面,还不知道这位妹夫到底是个怎生模样。不过从他做的事情上看得出来,人品和能力,尤其是前程还是相当不错的。小妹眼界甚高。她能看如眼的自然是错不了。

有这么一位前程远大的妹夫也是一件好事,将来对折家多少就有些好处。折克行万万不会想到,折家遇到的会是一件怎样的大好事?面临的又是怎样的风险?妹夫究竟会给折家带来什么,他又该如何抉择?

长兄如父,折克行一点头。婚事自然顺理成章。只是府州太过遥远,让折文芯回来出嫁自然不大合适,于是便让小妹直接在汴京成婚,瞅机会与新姑爷一同回来就是了。

孟若颖这边也是同理,江宁距离遥远,况且他们已经当着孟老夫人的面订婚了。老夫人年纪大了,冬季运河封冻,车马劳顿是万万承受不起的,故而并未来汴京。

这并不影响婚礼的进行,于是乎便选定了腊八这日。除了是个好日之外,也是为了照顾柴敏言的心情。

她首次对林昭动心便是熙宁元年江南居的腊八宴上。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拜堂成亲,无疑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不用多说,柴敏言自己便知道,一种感动油然而生。三女之中,孟若颖与林昭可谓是青梅竹马,从江宁到汴京摘到杭州,一直在一起,日久生情,感情最为深厚。

此番西北之行,折文芯与林昭一道,早就情愫暗生。尤其是几次相救,并肩作战,感情自然非同一般。此番从法场营救林昭,折家承担了多大的风险,折文芯又需要多大的勇气不言而喻。他们之间也算是患难见真情,也情意深厚。

相对来说,柴敏言有些自惭形秽。她与林昭在一起的时间是最短的,接触的次数也不是很多,感情基础相对最单薄。

无论是当年辨认毒药,帮助林昭破案;还是江南居,为了他为了自己拳打亲王。大多数时候是柴敏言自己的心动,有些单相思的成分在内。

林昭对她唯一的表示便是那首《鹊桥仙》,除此之外便显得有些苍白。这也是柴敏言最为担心的地方,林昭是否真的爱她?她并不是十分确定。可是自己的一颗芳心已经交给他了,一切就只剩下忐忑的等待了。

至于这次,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是她请动了太皇太后,可是她本人最清楚不过,故而内心之中还有种无功受禄的歉疚。她甚至在想,如果林昭是为此才迎娶她的话,难免有些……

柴敏言的奢望不多,说实话。嫡妻的身份她并不是很在乎,她更希望得到的是林昭的怜爱。而今,只是一个婚期,就让人十分感动了。从细微之处便可见林昭对自己十分有心,是在乎自己的。这无疑使柴敏言芳心悸动。放心不少。

转眼间便婚期临近,这日威远伯府张灯结彩,按着这个时代婚礼的要求装饰一新,道出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威远伯府是最近才赏赐的,仆役家丁什么的都没来得及购置。不过并不打紧,江南居的伙计侍女全部出动。保证了伯爵府的运转,尤其是婚礼的准备更是不能出差错。柴家,甚至是国舅府曹家都担心人员不够,专门派来了许多的帮手。

这方面的事情有于玄操心,处理的井井有条,林昭自然不担心。至于婚宴的准备。由阿云亲自掌勺,江南居的全部大厨归位,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林昭是崛起的新贵,青年翘楚,加之又是太皇太后赐婚,故而自然要浓重一些。

孟家的财力有没的说,各方面的准备那是一应俱全。算不上铺张浪费,但距离奢靡已经不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