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公又是一叹,缓缓踱开步子,熟料一动之下,衣端下摆忽觉一紧,接着便是什么东西落地摔碎的声音,再看,却是死者发上的玉簪,当下俯身捡起。
玉簪甚轻,细看之下,其内原是中空,似乎塞着什么卷成细条状的东西。
“大人,这是……”林慕水怔怔地看着狄公将其取出,展开,见是四五张寸大的四方薄纱,纱色各不相同,皆在当中书一楷字,却又连不成句,只让人一头雾水。
狄公略一沉吟,“慕水,你去把其他死者的玉簪取来!”
啾——,一声鸟鸣,打破了沉寂的空气,待看时,那鸟儿早已舒然展翅向西边飞去,晴空碧远,让人不由凝神。却不知,天的那边,是否也有人,远远地望向神都……
……
北地沙漠,一片无垠的碎金,天地就那样坦荡而静默的相对着,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大漠更纯粹的了!策马西风,一吐胸中豪气,他李元芳不是不想,但他更清楚的明白,使团代表着什么,而前路面对的又是什么。
大漠正午,阳光灼灼似火,然而背阴之处,却又是冷的彻骨。水深火热,不过如此了吧?李元芳觉得胸口闷闷的,似总有一口气提不上来,那日的不适还没褪尽么?这对他李元芳着实不算正常,亦或是……只是此时,他的心思完全不在这里。
李元芳望着茫茫无边的沙漠,眉心浅浅地显出一个“川”字。当下微紧马缰,放缓速度:“子归,我们进大漠几天了?”
“整两天”身旁之人朗然答道,“怎么了?”
“不对,我们走的是大漠边缘,不该这么久还走不出去!”
“元芳,会不会是你记错了?”慕子归疑道。
“不会,我出身甘南道游击将军,这些年虽然随狄大人四处办案,但还不至于记错。”李元芳蹙眉道。
“那就怪了”慕子归微一顿,“大漠中没有什么标示,地图对我们没有太大用处,可是,使团却一直严格按照罗盘所指方前进,怎么会出问题?”
李元芳不再多言,凝眉思忖,片刻,忽似想起什么:“罗盘?”
“什么?”
“罗盘!”李元芳语音一沉,“子归,令全军原地休整,我们去看看罗盘。”
一辆乌漆矮车,当中置一圆盘,圆盘绘以星式图样,刻着精细的花纹,正中一玄色磁针,静静地指向一隅。
“没错,我们正是往正西而行!”
慕子归笑道,转头,却见李元芳一言不发的盯着罗盘,似欲将之看透一般。方欲言,却见李元芳突然拔出随身的幽兰,直直插入黄沙之中,当下一愣:“这是——”
“现在是正午时刻,太阳投影最短,应当略偏正北。”语调一顿,却是再次看向罗盘,那指针所处直线,与地上幽兰剑影所在,分明差出了了一个可大可小的角度来!
“这罗盘有问题!”慕子归一惊,却看李元芳依旧不多言,只是探身摸向罗盘底部。
手触处,是什么微扁儿适手的柱体,似乎不属于罗盘车的构造,稍作用力,那物体也随之微颤,竟似是,吸附在上面的样子。李元芳眉间一紧,索性加力,“哧啦”一声异响,什么东西从罗盘下抽出,磁针随之猛然一颤,偏过一个角度后再次归于沉寂,而看那抽出之物,却是一柄——军刀!?——开什么玩笑?
李元芳只觉胸中气结,沉声喊道:“这是谁的刀?不知道佩刀不能靠近罗盘吗!?”
军中一时寂静,众人各自摸向腰间,配刀具在,却不觉一人刀鞘已然空荡。李元芳目光扫过,忽见队中上前一人,单膝居地道:“李将军,是卑职的佩刀。”
“张环?”李元芳甚感诧异,“怎么回事?”
“卑职,也不清楚,可能是,是,不小心不小心吸上的?”
“具铁器不可随意靠近罗盘,这点常识你都不知?”李元芳诘道,却也无可奈何,半响,唯有一叹,“倘有下次,军法处置!下去吧!”微顿,又命道,“众军亦当引以为戒,自今日起,罗盘两侧将士皆退佩刀,专人看护罗盘,一天一检!”
“是!”
“元芳,你来看”说话间,慕子归已取了地图展开,“若从进沙漠起即按此偏差来算,我们应该是临近沙漠中央了。”说着,伸指比划:“好险,差点进了突厥境内!”
“不能再耽搁了。”李元芳果断道,“全军听令,即刻南折!”
……
作者有话要说:
☆、(八)惟念桂魄子夜寒
篝火燃起的光亮,如疏星般弱弱地亮在旷地之上,极力撕扯着这黑夜,却又无可奈何的被吞没其中。
篝火之前坐着一人,月色长衫,点尘不染,远远望去似一尊玉像。
“李将军”远处有人迎上来。
“张环,你怎么来了?”李元芳微微侧身笑道。
“李将军,慕将军说将军脸色着实不好,万不可大意了,还特地嘱咐了卑职。哦,李将军,您还是去休息吧,今夜卑职来守。”
“真难为他”李元芳微微一笑,只是不答张环的话,“哎,慕将军呢?”
“哦,慕将军去查看行军配置了”张环顿了一顿,又道,“要说慕将军一介武将,这等仔细上心,可是连曾大人都不及的!”
李元芳一笑,倒也不说什么。
“李将军……”张环似乎还想再说什么,“李将军,中午之事,来的奇怪,卑职也着实不知,身上的佩刀怎么就到了罗盘下面。”
抬眼,却见李元芳似乎在笑:“像这样?”定睛看时,李元芳右手中不知何时已多了一把佩刀,连忙去摸自己的那把,可哪里还能摸到?却听李元芳的声音响起,“张环,昨晚,佩刀还在你身上么?”
“呃——,在”张环回想了一下,继而肯定地点点头。
“我知道,不是你。”李元芳一顿,缓声道,“罗盘偏转,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更不要说偏得如此恰到好处。
“将军,您是说……”
“张环,往后多多留意小心,切不可再大意了。”
“是”张环点头应着,又看向李元芳,“将军,您不去休息?”
“嗯”李元芳笑应,声音末了却陡然一促,似乎极力压制着什么。
张环微觉异样,抬眼,却见李元芳紧抿嘴角,额上已然浮出一层水色:“李将军?!”
半响,看李元芳淡淡一笑,一如往常从容:“没事”
“真的没事?”张环不放心,又小声追问一遍。
那副神情,直让李元芳哭笑不得:“我说没事自然没事。”
不见得吧?张环心下嘀咕,终于算是憋着没说出口:“李将军,您对谁都好,可偏偏对自己的身子,那简直就是——蛮不讲理!”
“嗯?”
李元芳闻言一顿,忽又一笑,直笑的张环莫名其妙:“将军您笑什么?”
“我笑狄春这小厮,人没来,话就先到了!”笑罢,便又正色,“我真没事,时候不早了,你也早些休息吧。”
“那,卑职就先回去了?”张环深知李元芳的脾气,知道拗不过他,却又是放心不下:“将军,您要是觉得不舒服,就叫卑职——”
“好了,去吧。”
李元芳目送张环离开,下一刻,眉心重又聚起,凝目面前那一团跳跃着的篝火。
“究竟,是谁?”
……
甲更已末,边关之夜,愈发清寒。一场秋雨初过,浅浅地润湿一层浮土,空气中还漫着似散未散的薄雾,和着泥土的清香,漫漫地连成一片。
月色倒还清明,只是全散在浮云的上层,幻化出一层极清浅的玉色。月下的大地,依旧昏暗而寂静。
远远地,隐约见着一座城楼模样的轮廓,待到临近,方见其上高挂一墨绿色牌匾,匾上直书“西庭”两个斗大的金字。原来此处,就是西凉边境了。
城垛之上,一排朱色矮旗,城头无风,旗面也只是静静的垂着。城头两侧,每隔十步,便有一士卒站哨,个个挺直如松,不露丝毫怠意,另有游岗定时巡视,布排甚是严密。粗看之下,便知绝非一般军队。岑大将军一手带出的队伍,西凉的雄鹰,可是虚名么?
“校尉您看!”瞭望的士兵突然发现什么,抬手一指。
顺其所指方向看去,正见一队黑影在夜雾中渐渐清晰起来,似乎,是支商队的样子。边关之门,甲更初时即闭,此时前来,是想做什么?但看那队黑影逐渐缓下,最后停在距城门三箭远处,再无动作。
校尉心中诧异,当下道:“你先盯着,我下去看看。”
“驾!”伴着一阵促急的马蹄声,城内长街尽头陡然现出一骑马的玄色身影,正冲破夜雾,向城门这边过来,再看时,人已到了门前。
“什么人?”守城士卒一声断喝,交戟拦住来人去路。
来人也不下马,左手一紧马缰,右手已然亮出一块方牒:“打开城门!”
那值夜校尉下到城门前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而那人手中的方牒,分明是璞玉所制。边关之地,几人用得起玉符牒!
见士卒未有反应,来人眉间一蹙:“怎么,半支残梅的图案,不识得吗?你们值夜将军呢?”
“原来是大阁领”见那人所持之物,又听其语气,那值夜的校尉自知来者何人,当下忙以军礼参拜,转而又向一旁道:“还不快开城门?”
“是”
未及城门完全开启,那玄衣人已然策马而出,却是停在了那队黑影之前,几句话的功夫便又调转马头,引着那队车马进入城内,不多时,便没身于那雾气弥散的长街中。
值夜校尉目视一行人远去,转而回身,又看一眼大开着的城门,正欲命人关上,却见那夜幕中再次浮现出一队人马来,遂高声问道:“前面又是什么人?”
“我,岑天幕!”来人回道,声音不高,却是沉稳有力,远远传来,只觉沉而不凝。
“岑将军”一语未落,那人已策马来到面前,其人一身驻军将军装甲,墨色披风,坐下胭脂骏马,傲然却不显凌人,正是大将风度。
看随行之人尽数入城,岑天幕翻身下马,示意将士关闭城门,又转向那校尉:“刚才有人来过?”
“是,刚刚有人叫开了城门,引城外一支商队模样的车马入城。此人持边关符牒,开口便道出‘半支残梅’,想来是那边的大阁领。”
“此人什么形容?”岑天幕又问。
“看不清楚,不过一色玄衣,行动利落干脆,气度不俗。”
“呵,还是老毛病。”岑天幕不置可否的笑笑,不再多问,“今夜之事,除我之外,不可再对旁人说起。”
“末将明白。”
岑天幕微微点头,无意垂眼,见那微湿的地面上几排清晰整齐的车马印记。商队?商队行走会如此整齐划一?岑天幕心下暗暗摇头,又看那马蹄印,皆是大掌,步伐隽长,便知不是凡种,又安是普通商队可得?倒是这马蹄印记——好生熟悉,岑天幕眉心不由一蹙,当即俯下身去,打着火把,细看那排印记,神情愈发严肃起来。
“大将军,怎么了?”校尉似觉异样。
“哦,没事”岑天幕应声起身,从容地递过火把,“你去叫几个人,把地上的印迹拓下来。”
“是”
待其走开,岑天幕又回身看那印记。火把跳跃的红晕,在雾气中明明灭灭,化作眸心一抹微焰。
“突厥骑兵?”一声几乎不可闻的轻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