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掌家娘子 >

第111章

掌家娘子-第111章

小说: 掌家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风波才暂时告一段落,听说蒋家人临走之前撂下话说,老太爷现在不肯放人,将来定然要后悔。

开始大家还在私下里议论,后来蒋姨奶奶搬去了庄子上,蒋家人也没了什么消息,整件事慢慢被人淡忘了。

现在蒋姨奶奶娘家人上门,不知又是为了什么事。

下人上前撩开帘子,蒋姨奶奶一眼就看到帘子后面的蒋静瑜。

“姑奶奶。”蒋静瑜上前行礼。

好长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的娘家人,蒋姨奶奶有些恍然,半晌才道:“就你自己来的京里?”

蒋静瑜道:“和族里的七婶一起来的,七婶将我送到姚家门口。”

自从出了那件事,蒋家一直不愿意和姚家来往。

“药方我带来了。”蒋静瑜看向身边的丫鬟,丫鬟立即将手里的药方递过去。

“姑奶奶让太医院的太医看看,这治热病的方子到底能不能用。”

蒋氏颌首,这才想起来,“快,屋子里坐坐,我让人倒茶过来。”

两个人坐下来,蒋氏才问起哥哥,“家里都好吗?你四伯在西北好不好?”

“四伯要调进京了,”蒋静瑜笑着道,“听说要疏通河道,朝廷看中了四伯的奏折,就召了四伯进京,族里陆续会有人进京打点,二伯说,希望这次四伯不要再回去那么远的地方。”

看着蒋静瑜扬起的眉毛。

蒋氏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你呢?你现在怎么样?”

第一百三十八章安宁

蒋静瑜点点头,“侄孙女跟着外祖母学了些医理,平日里多数在家里看书,这次接到姑奶奶的信,正好我们蒋家族人也要进京,外祖母就让我将方子拿过来。”

光是拿方子不可能这样千里迢迢的进京里。

蒋氏看着蒋静瑜,“是为了你祖父平反的事吗?”

蒋静瑜颌首。

蒋氏脸上顿时浮起笑容,“这就好,这就好,蒋家说不定这次又能重新兴旺起来。”

从前伯父因弹劾上峰被诬陷贪墨,父亲为了救伯父也被牵连,蒋氏两兄弟就这样一起被流放出京,到了流放地不久,身体不太好的父亲就去世了,族兄上下打点也没能让伯父和父亲的案子起死回生,直到族兄遇到了端王重新被启用,本以为蒋家从此之后会扬眉吐气,谁知恰逢先帝驾崩,紧接着是万太妃和端王矫诏乱储,族兄因是端王提拔,也就多少受了牵连,被发去了西北做了个养马的小官。

如今皇上的皇位已经坐稳,端王的事总算烟消云散,趁着朝廷整肃漕粮,说不定族兄真的会被朝廷启用修治河道。

姚老太爷咳嗽的声音传来。

蒋氏看向内室。

蒋静瑜道:“姑奶奶能不能将老太爷这几日吃的方剂拿给我瞧瞧。”

贺老太太很喜欢静瑜这个外孙女,蒋家出事之后,贺家就将静瑜接过去住,静瑜跟着和老太太学医理,有时候还会开开方剂,贺老太太得了风疾,都是静瑜在床前侍奉。

蒋氏点点头吩咐下人将方子拿来。

蒋静瑜坐在锦杌上仔细地看着,丫鬟过来剪了灯芯。

看着蒋静瑜。蒋氏的目光越来越柔和起来。

……

“蒋家小姐过来了,给老太爷送了方子。”张氏听着银桂禀告。

张氏点了点头,等着丁妈妈过来说话。

半晌丁妈妈才进门。“七小姐将孙妈妈和丹桂送去了柴房,让从泰兴过来的婆子审问。”

用泰兴过来的人。这样她就不知道柴房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形。

“孙妈妈和丹桂可怎么办?”银桂不禁着急起来。

“怪她们自己,”张氏皱起眉毛,“我说了多少次,在我身边做事,不要出什么差错被人抓住,既然是我身边的人,就要比别人更谨慎……”

银桂跟着点头。

是她们疏忽了,可谁都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

“婉宁那边还有什么消息?”张氏问过去。

“七小姐在忙着做茶叶的生意。今年的茶选就要开始了……”丁妈妈说着看向张氏,“沈家几个铺子都要改成茶铺。”

真的要靠着茶叶赚大钱。

张氏不做声,谁都想要在盐和茶上发家,可不是人人都能将路子走通,沈家曾是扬州府有名的盐商,现在怎么样,还不是家业日渐衰落。

京里卖茶的铺子已经不少,不管用出什么花样都不新鲜,她就看姚婉宁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将沈氏都没有做起来的铺子做火了。

张氏擦了擦眼角。“去跟老爷说,我亲手熬了莲子米,请老爷回来吃。”老爷最喜欢吃莲子米。尤其爱她熬的味道,她这样让人去请,就等于是放低了姿态,老爷应该明白这里面的意思。

丁妈妈从屋子里退出去,张氏看向银桂,“将我那件银红四合如意的小袄拿来换上。”

她置办冬天的衣裙,老爷看上了那银红色的蜀锦料子,她依着老爷的心意做了件小袄,就压在箱子里还从来没穿过。

张氏换好衣服。丁妈妈也从书房里过来,“太太。”丁妈妈道,“老爷从七小姐屋子里出来又去了老太爷那里。现在就叫了幕僚在书房里商量政事。”

丁妈妈婉转地表达着意思。

也就是说,老爷不会过来。

张氏道,“秦姨娘、杨姨娘那边说一声,让她们早早歇了。”

姨娘那里不能去,老爷最后还是要到她屋里来,只要老爷过来,她就有法子将老爷哄住。

丁妈妈下去安排。

张氏就坐在暖炕上做针线。

缝的是欢哥的小衣服,小小的衣衫看起来是那么的精致,灯下的张氏也变得柔和起来,张氏慢慢地做着,耳边传来银桂的声音,“太太,太太您去歇了吧,七小姐那边的下人伤的厉害,让老爷请了两次郎中,听说七小姐也受了些伤,老爷让人才送了伤药过去。”

姚婉宁这是在她头上浇油,为的就是让老爷时时记得这次的凶险。

“老爷让人在书房里准备了被褥,要在那边睡了。”

张氏看向沙漏,方才还昏昏欲睡,现在一下子就精神起来。

……

婉宁将郎中拿来的药粉给落雨上好,落雨很快就睡着了,婉宁这才放心回到暖阁里歇下。

刚刚躺在床上,就听到外面童妈妈的声音,“小姐刚刚睡下。”

然后是管事妈妈的声音,“老爷让奴婢送来压惊的药,若是小姐睡不安稳,妈妈再将药给小姐吃下,保准能让小姐睡到天亮。”

童妈妈道:“小姐若是还不能安睡,我就拿过去用。”

管事妈妈点点头,“辛苦妈妈照应。”

婉宁听着管事妈妈离开时的脚步声,片刻功夫童妈妈就进来道:“小姐,人已经走了。”

这下可以落栓了。

“您怎么知道老爷会让人过来。”

父亲的神情很是自责,为了让他自己心里舒坦些,定然会多关切她,这一直都是祖父、父亲思考的方式。

她不是母亲,没有对寄予幻想,所以看得更清楚。

“也不知道贺大年那边怎么样了。”婉宁低声道。

“小姐放心,定然不会出差错。”童妈妈掖了掖婉宁的被子。

婉宁笑着闭上了眼睛,暖暖的被窝让她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

贺大年没有睡觉,两只眼睛熬得通红,不停地倒茶来喝。

“你去歇着吧,这里我盯着就好。”焦无应说着向四处看去,伙计们都已经昏昏欲睡。

贺大年抿了抿嘴,“不行,小姐交代下来的,我哪里能假手旁人,小姐跟这小老儿打了赌,我到底看看这小老儿有多少的本事。”

焦无应不禁失笑,“是小姐吩咐的,让你去歇着,我在这里等,这两日铺子都要开了,小姐定然会来看,你没有精神怎么护着小姐,别又出了昨日的事。”

贺大年的眼睛顿时瞪起来,很快却又低下头,焦掌柜这话说的没错,贺大年站起身,“那这里就交给焦掌柜。”

看着贺大年带着人离开,焦无应不禁笑起来,还是小姐最了解贺大年的心思,若不是小姐教他这样说,他还劝不走贺大年这个倔脾气。

焦无应刚想到这里,只听屋子里传来呼声,“出来了,出来了。”

顾不得询问,焦无应立即向屋子里跑去。

最后一样东西。

将这样东西做好了,沈家的茶铺子就要开张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蒋小姐

昨晚一夜都没安睡,两天的觉攒在一起,婉宁觉得比往常睡的更沉了些,再睁开眼睛已经日上三竿。

婉宁才从床上坐起来,外面的落英听到响动立即进来服侍。

“落雨怎么样了?”婉宁问过去。

“已经好多了,”落英脸上有了笑容,“疼得也不比昨日,正在床上歇着,小姐就放心吧。”

婉宁点点头,穿好衣服去看了落雨,然后吩咐童妈妈将花盆拿过来。

“也就是我们小姐会想要种这些东西,”童妈妈仔细地看着,“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小姐种的到底是什么。”

“花厅大,就摆在这里,过几日等养好了,再挪进我房里。”难得她今天有时间来摆弄花草。

“蓝凡五种,各有主治,惟蓝实专取蓼蓝者……这应该是菘蓝。”清脆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婉宁转过头去。

穿着鹅黄色氅衣的女子笑着站在那里,皮肤白皙而细腻,眼睛十分的明亮,氅衣上的一层白狐的领子,贴在她脸上,让她整个人都多增了暖意。

婉宁还没有见过这样漂亮的女孩子,女子见了还会觉得惊叹,不知男子见了会如何。

“那是大青,是要用做大青叶吗?菘蓝利咽,大青叶解毒化斑。”

懂得草药的人才能认出菘蓝和大青叶,婉宁点点头。

蒋静瑜先向婉宁行礼,“我是蒋姨奶奶的侄孙女,叫静瑜,家里都唤我瑜姐儿。”

婉宁还礼过去,“姚家行七,都叫婉宁。”

两个人见了面。蒋静瑜就走上前来。

“我在家中也种草药,”蒋静瑜将小小的土铲递给婉宁,“不过到冬天就没有了。你是怎么做的,现在还长得这样好。”

说是蒋家人。仔细看起来真的和蒋姨奶奶有几分的相像,只不过比蒋姨奶奶更漂亮些。

年纪相仿,有都知道药理,说话就轻松很多,婉宁道:“入秋之后就在暖房养着,屋子里有了地龙这才搬过来。”

“怪不得,”蒋静瑜笑着道,“扬州很少有人家烧地龙。”

“你住在扬州?”婉宁问过去。

蒋静瑜颌首。“其实我知道七小姐,在扬州的时候听秦伍先生说了,秦伍先生坐堂的药铺就在我外祖母家药铺的旁边,后来整个扬州城都在传,有一位小姐不用药石就能给人治病。”

原来是听秦伍先生说的。

蒋静瑜认真地看着婉宁,“昨晚进京就想去看七小姐,”说着微低下头,“我这个人存不住话,我就是想知道,不用药石也能治病。这……是真的吗?”

婉宁点头,“是真的。”

蒋静瑜的脸一下子红起来,很是高兴。蹲下神来问婉宁,“我看你还有不少盆,下人也不懂得这些草药,我能不能帮帮你。”

听着蒋静瑜柔软的声音,婉宁点头,“你不嫌脏就来做。”

“不怕,”蒋静瑜道,“我就是想知道,为什么要种大青和菘蓝。京里冬天会经常用这样的药?”

大青叶和菘蓝一起配伍用,被认为有抗病毒的疗效。来到古代的时候她还想,如果她那个死党过来一定能很顺利的大展手脚。

因为她是学中药制剂的啊。

她只是帮着死党一起复习的时候耳听目染地学了些。

蒋姨奶奶的家人。她不认识,小时候也只是听母亲说了一些,蒋姨奶奶的父亲和伯父好像是很有骨气的清流,蒋姨奶奶的母亲病入膏肓,家里已经断了米粮和药,祖父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