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掌家娘子 >

第109章

掌家娘子-第109章

小说: 掌家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想要攀着三嫂的娘家,将来让婉如嫁得好些,老爷也能有个前程,可……我们如今都已经落得这样的地步,”寿氏抬起脸看张氏,“三嫂就说句话,给我们条活路走吧!”

姚宜闻惊诧地看着张氏,张氏也是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六弟妹你为了给自己脱罪就怪在我身上,这是疯了不成?这些年我在姚家怎么样,老爷心里清楚,到底有什么事不能坐下来慢慢说,闹得家里不得安宁谁又有什么好处?”

“我母亲在哪里?”是承章的声音。

张氏不说话,静静地等着承章、承显进屋,她就是要让寿氏知道,别在这时候昏了头,免得让承章、承显没有了依靠。

跪在地上的寿氏也向门口看着。

承章先冲进来,看到寿氏立即扑倒寿氏怀里,“母亲这是怎么了?您快起来,”发现拉扯不起寿氏,这才慌乱地去看姚宜闻,“三伯,三伯,我母亲怎么了。”

紧接着是承显的脚步声,张氏想要转身将承显拦住,柔声劝说承显几句,却发现承显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只穿了半新不旧的藕色袄裙的婉宁。

婉宁跟着承章、承显一起过来,后面还有惊慌失措的姚婉如。

姚婉如穿着绿色的褙子,外面是粉色蜀锦氅衣,打扮得整整齐齐。

寿氏看着女儿、儿子,再看看站在一旁的婉宁,没有谁比她更清楚沈氏走了之后,被送到族里的婉宁过得是什么日子。

老爷被关在大牢,她也没有亏着婉如和承章、承显,不管是新旧秋冬的衣服都备好了,早早就上了身,婉宁呢?身边没有长辈给她操持,虽然有大伯护着她,毕竟是个男人,哪里有女人仔细,她经常看到婉宁穿得比谁都单薄。

婉宁身上穿的那袄裙,还是用给婉如做衣服时剩下的料子做的。

如果她出了事,要将子女托付给谁?老太爷还是张氏。

见识过了老太爷对亲生孙女的狠心,张氏的手段,她怎么能放心。

这次婉宁不过是出个门还遇到危险,这还是在三哥的眼皮底下,生父在还是这样,如果父母都不在身边会怎么样?

所以为了孩子,她就算拼尽全力也不能离开他们。

“我知道老爷的罪名小不了。”寿氏道,“显德二年,建宁府倒卖漕粮。提调部粮官、押解漕粮的官员都处了死罪,先皇在位时也有这样的情形,最好的也是充军、流放,就算是降一等处罚,老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都是我的错,”寿氏死死地握着承章的手,“是我一时贪图财物才会如此。要不是为了几个孩子,我是死的心都有了。”

姚婉如顿时哭起来。

寿氏说完看向姚宜闻,“有句话说得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次我就算是不死,往后的日子也可想而知,这些日子我也看透了,因果报应无非如此。”

“沉香当年的事三哥还记得吗?都说是沈氏害了沉香。其实沉香被害的时候。我的一个下人看到了沈氏,沈氏是在沉香摔了之后才赶到的。”

没想到会在这时候提起这件事。

姚宜闻愣在那里,“你说的是……”

寿氏低下头,“当时人人都说沈氏,我也只是提了两句就没有再说下去,现在轮到了我,我才知道百口莫辩的滋味,沉香出事两天前。沈氏还没有到族里,沉香那时候就拉着我。说有件秘密的事要告诉我,”说着看向张氏,“那时候三嫂和亲家夫人正在我们家做客,我忙里忙外也就没有听沉香说什么,谁知道后来沉香就死了,家里还找到了一只绣给男人的荷包,后来查到了姚宜先的女儿姚婉慧身上,姚婉慧因此进了家庵,前些日子二房的老太太已经将姚婉慧从家庵里接了出来,姚宜先一家都说那荷包根本不是婉慧的,到底是谁和男子私通不得而知,倒是因为这件事沉香死了,沈氏和姚婉慧都受了冤枉。”

原来那件事真的不是沈氏做的,姚宜闻一时茫然,今天发生的这些事,都是他没有料到的,从张氏到六弟妹又提起沈氏,每个人每件事都不是他从前心里想的那个模样。

姚宜闻有些不敢去看站在一旁的女儿。

“父亲,六婶在族里确然是对我不好,将我关在绣楼里,任下人怠慢我,每年的衣裳不过做几套,有时候还会吃冷饭,我想要给父亲写信,六婶也不答应,每次都搪塞我说,只要我好好听话,父亲就会来接我,我等了一天又一天,却没能等到父亲。”

姚宜闻听得这话不禁脸红,寿氏也再也没有往日嚣张的神情,而是低下头来。

“但是我觉得这次的事不能武断,就想女儿当年被冤枉推了母亲,父亲也不曾好好盘问,推己及人,若是冤枉了六婶,以后五姐、二哥、四哥要怎么办?父亲还是先不要和崔大人说。”

寿氏眼睛里顿时满是感激的神情。

连承章和承显都有些动容。

张氏不禁心跳加快,要是婉宁将寿氏的事捅出去,日后承章、承显就会恨婉宁,她利用这一点也会更好行事,可是现在婉宁却将这件事压下来,寿氏定然会猜到一切都是她安排,日后在家里就像多了一双盯着她的眼睛。

这就是姚婉宁的算计。

寿氏就这样上了姚婉宁的当,连老爷也像是默许了一般。

张氏看向姚宜闻,姚宜闻皱起眉头。

“老爷、太太,寿家那边来人了,想要请六太太回去一趟。”

寿氏脸色顿时更加难看。

婉宁看向童妈妈,童妈妈上前去搀扶寿氏。

寿家人已经进屋来回话。

见到寿氏狼狈的模样,寿家人先是一愣,然后又是惊骇又是焦急地道:“姑奶奶,您回去一趟吧,老太爷病倒了,三太太趁着大家不注意自缢了。”

寿氏听得浑身瘫软,差点又坐在地上。

……

放了寿氏和承章、承显去寿家,婉宁也带着童妈妈回去院子里歇着,屋子里只剩下姚宜闻和张氏两个。

姚宜闻坐了一会儿看向张氏,“我问你,六弟妹说的可是真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找到你了

张氏眼泪一晃就掉下来,“老爷,您不信妾身,就听六弟妹一面之词,她贪了我们送去泰兴的东西,就说是我授意,我生了欢哥之后可是连泰兴都没去过,我一直都在老爷面前说婉宁的好话……”

“你也没少说婉宁像沈氏……”

张氏愣在那里。。。

姚宜闻道:“你知道我厌恶沈家的商贾之气。”想想寿氏说的那些话,有一股怒气冲向额头,看着张氏红着眼睛的模样,不知怎么的没有了往常怜惜之情。

张氏讶异。

“不光是六弟妹这样说,之前我也抓到了那个乱嚼舌的婆子,你若不是慢怠了婉宁,为什么一个两个都这样说?”

看着姚宜闻怒发冲冠的模样,张氏立即委屈的大喊,“我这些年将家里上下打点的妥妥当当,照应着老爷和欢哥,如今婉宁回来,老爷就听婉宁和六弟妹说这些闲言碎语,一下子将我当做了那种黑心人,老爷可对得起我吗?”

姚宜闻皱起眉头,“我只说婉宁,你扯欢哥做什么?”

不知怎么的,看着眼前的夫君皱眉瞪眼,嫁人之前那种不甘忽然之间压在她的胸口,让她面红耳赤,喘不过气来。

“老爷这样责备妾身,是因为老爷心里觉得亏欠长女,又不愿意承认,才将所有的过错都怪在妾身身上。”张氏脸上挂着泪水,一只手抚着胸口,目光迷蒙地看着姚宜闻。

姚宜闻忽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半晌才道:“要不是你说婉宁推倒了你,我心里怜惜你和欢哥,决计不会将婉宁送去族里。从你嫁进姚家开始,我事事都听你的,信你说的话,从今往后……”

姚宜闻看着张氏苍白的脸,没有接着说下去,冷哼一声,站起身拂拂袖子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屋子。

半晌银桂上前道:“太太。老爷已经走了,太太坐下来歇一会儿?”

张氏茫然地坐在锦杌上。

“走……”

银桂不明白张氏这话是什么意思。

“带着欢哥走……我要回娘家……”

银桂傻站在那里,“太太。您说……要……要回公爵府?”

张氏闭上眼睛冷笑,“这里哪里还有我容身之地。”

这个时候走,那不是将整个姚家都留给了七小姐?

太太一时气愤,可不能着了七小姐的道。

银桂忙道:“太太。您别动气。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都要有您打点,您走了岂不是丹桂她们都要听七小姐摆布。”

张氏瞪大眼睛,她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说着话,门口有人道:“太太,八爷和范妈妈过来了。”

帘子撩起来,欢哥蹦蹦跳跳地进了屋,见到张氏就笑起来。“母亲,母亲。我会踢球了。”

范妈妈笑容可掬,“太太,八爷会踢球了,能连着踢两个。”

欢哥挺起胸膛,一副十分骄傲的模样,“母亲您瞧着。”说着将小小的笼球抛起来。

张氏听着铃铛声响,却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欢哥有些不满意地撅起嘴。

范妈妈看了一眼银桂,银桂哄着欢哥出门,屋子里没有了旁人,范妈妈转身端了杯水给张氏,“太太准备怎么办?”

张氏摇摇头,“让人给我收拾东西,我要回家。”

“回哪里?”范妈妈压低了声音,“哪里是太太的家?公爵府?太太已经嫁人了现在只有一个家。”

“太太别忘了,为什么要嫁给老爷,这时候离开,日后怎么办?如果是平时太太使使性子也就罢了,反正这个家里没有当家主母,老爷过不了两天就会求着太太回来,可现在,家里多了一个虎视眈眈的七小姐,太太走了,她会更加为所欲为。”

张氏看着窗台上的花斛,上面的牡丹花开的正艳,这几年她就耗在了姚家,“那我就等他休了我。”

范妈妈气定神闲,“太太是一时气急,太太现在应该想着怎么才能将老爷拉回来,不管是太太还是八爷,现在还要靠着老爷。”

她还要靠着姚宜闻,张氏不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她还要忍,要忍到什么时候,她觉得她已经没有了力气,要不是为了欢哥,她真的不想这样撑下去。

范妈妈扬声吩咐银桂,“快,扶太太回去屋里梳洗。”

……

崔奕廷喝着茶水,看着手里的书,自打从审案开始,他还没有这样闲适过。

姚宜闻推开门,看到的就是悠闲的崔奕廷。

崔奕廷仿佛将这里当成了自家宅院,大大方方地坐在那里,这样一来,他仿佛才是个客人。

明明看到他进屋,却没有出声,仍旧翻着手里的书,姚宜闻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这个不按理出牌的崔奕廷。

“让彦明久等了。”

彦明是崔奕廷的字,这是崔奕廷进京之后姚宜闻才知道的。

崔奕廷站起身来。

姚宜闻只觉得那双眼睛落在自己身上,那种看人的方式,上上下下地扫过来,看得时间不短却让人看不透其中包含的意思。

“姚大人。”这一声不冷不热。

姚宜闻道:“衙门里有几封急要的奏疏……”

话说到这里,崔奕廷却没有接下去,“姚大人可问了家人?”

径直就问这个。

姚宜闻点点头,绷起了脸,“没想到家里会出这样的事,一时半刻也问不出什么来,能不能将邹婆子留下,我们也好慢慢审问。”

这是要将这件事归结为家事。

崔奕廷站起身,“那就等姚大人查个清楚再说。”说着眼角轻翘,“姚大人可认识寿家?”

寿家是姚家的姻亲,崔奕廷不可能不知晓。

崔奕廷道:“锦衣卫的兄弟们在宫门外审了半天。总算是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