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一触即发by张勇 >

第36章

一触即发by张勇-第36章

小说: 一触即发by张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讯传来,夏跃春譬如百死中觅得一生,暗地里感激阿初,要分他一分股份,阿初辞谢了。不过,叫他一定要请“办事人”喝杯茶,夏跃春敢不欣然从命,一切均由阿初一手操办。
  他们一行人是上午就到了“国际大饭店”,交际应酬了两三个钟头。本来,就要散了,阿初提议到一家日本茶室来听一段日本“歌伎戏”,大家乐一乐。夏跃春原本不肯去,被阿初给硬拖来了,来了才知道,原来阿初的这个建议不止于“助人为乐”,其实“利己”的因素占了很大的嫌疑,他们安安静静听了一场“屏风后的大戏”,完全被动地知道了阿初的家族隐私。
  当然,如果阿初单纯跟他讲这件事,自己一定不信,太过“天方夜谭”。
  不过,现在,就算阿初一个字不说,他也大约知道事情的全貌了。
  无论如何,他绝不愿意阿初伤害韩禹的父亲,虽然他知道,韩正齐在阿初眼里积罪尤多。
  “Toerrishuman。Myadviceisthatit'sbesttoforgiveandforget。”(人是会做错事的,我的建议是做好原谅和忘记)夏跃春对阿初说。阿初微笑,不答。“Ihopeyouwillgivefavorableconsiderationtomysuggestion。(你可以适当考虑我的建议)”夏跃春继续坚持地说。“你不妨想想自己常说的一句话。Toerrishuman,toforgivedivine。”
  “这不是错,跃春。”阿初说。“这是罪孽!”
  “阿初有分寸的,我们别管人家的家事。”汤少过来打圆场,并客气地对韩正齐说:“祝您好运,伯父。”汤少就势拉过夏跃春,索性就往门外走。“阿初,我们在下面等你。”
  “好的。汤少,跃春,替我送黄先生。”阿初貌似和蔼地安排汤少和夏跃春先送黄三元走。
  茶室里再一次彻彻底底地安静了下来。
  “先生,请您放过我儿子。”韩正齐憋在喉咙管的一句话,终于挤出来了,他的汗水一直不曾停止过。
  “我没有蓄意绑架韩禹,是我的人,从徐玉真的人手底下把韩禹抢回来得。你不再受人胁迫,应该感谢我,而不是害怕我。”阿初平静地说。
  “那么,先生的意思,肯放我父子一条生路?”
  “我不是慈善家。”阿初冷酷地笑了。“自己的儿子,当然得由你自己救。”
  “那么,先生的意思是?”
  “真相!真相是什么?我要知道全部真相!”
  “真相?我不是已经跟您说过了吗?唯一保留的,就是,就是,不堪入耳的肮脏的被人嫁祸的故事。”
  “你,阿岳嬷嬷、我姐姐,包括徐玉真,你们所陈述的过去的故事,我从头至尾一遍又一遍、认认真真地梳理过去你们告诉我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环节。坦率地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在撒谎!撒不同程度的谎!包括我最亲爱的姐姐。她在我面前也隐瞒了部分'真相'。”
  “先生?”
  “老实说,我无法平静,平静不下来。每当午夜梦回,睡意蒙眬之际,所有隐藏的画面都联翩而至。所有支离破碎的记忆都重新粘合在一起。你知道,我看见了什么吗?”
  “您?”
  “出卖你的人往往是你最亲近的人。”阿初突然反手给了韩正齐一茶壶,他动作狠毒,攻势凌厉。紫砂茶壶在韩正齐的额头上崩裂,他被打倒在地。“你最信任的人,寄予厚望的人,往往是在背后伤害你最深的人!”阿初的面色因过激而潮红。“你在穷途潦倒之际,承我杨氏恩惠,得以安身立命之所。我父亲待你不薄,你也亲随有年,你怎么敢跟我父亲的女人有染?一度春风,你就出卖了灵魂,默许罪恶发生,像一个路人一样袖手旁观!可怜我姐姐,只身突围,一路惊险。不得已,向死而生,下嫁朽木之夫,做人堂下之妾!可怜,她到死,到死心中仍然藏着对情人诚挚、热烈的眷爱;她到死的那一刻,也不知道情郎远在二十年前就背叛了她,选择了厚禄高官!你因循苟且,岌岌顾影,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啊?”阿初酣畅淋漓地发泄,导致韩正齐脑海一片空白,心底一阵抽搐。
  “先生!”韩正齐知道,一场不可逆转的噩梦终于变成了现实。这场梦,绝对不像午夜梦回后,你可以轻易地在脑海里删除掉、消灭掉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触目惊心的往事,不,完全不可能。“您不了解,先生,有些事实,是无法说清楚的。”
  “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想说的'事实',没有说不清楚的'事实'。您说是不是?您一直在撒谎!弥天大谎!你们给我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我诧异的是,你们居然当真以为我会全盘接受?你们考验我的耐性,以为我很有耐性!我现在告诉你,我是一个完全没有耐性一遍遍听谎言的人。”
  “可是,可是真正的真相,是残酷的,是无法见光的,对您而言,不知道比知道要好一万倍。真相一旦揭发,您未必有心理准备啊,先生。”
  “既然不能光明磊落地摆在桌面上说,自然有你们不敢说、不想说、不愿说、不能说的苦衷。这苦衷到底是什么呢?”
  “我是走投无路,无以为计。”
  “我要听一听,一个走投无路,无以为计的人,当年是如何背信弃义的?”阿初接近冷漠地说。
  韩正齐知道任何徒劳的辩解,在事实明确、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在这种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激怒对方,以实言相告,是唯一解脱困境的办法。“我告诉您真相,所谓的真相,其实只有一句话。”他的喉管再次发出一种抑扬颤动的声音。“徐玉真是您的亲生母亲!”
  讳莫如深,讳莫如深。
  原来如此。
  阿初轻蔑地讥笑。
  这一次,韩正齐真真切切地感到阿初的可怕。他原以为,此言一出,山崩地裂。阿初的正常反应,应该先是震惊、继而震怒,或者进退维谷,或者惊心动魄。
  自己的姐姐,拿他做复仇工具,要他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虽然没有得偿所愿,但是,二十年姐弟亲情原是虚幻……他不应该难过吗?
  自己的亲生母亲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为了一己私欲,连亲生儿子也不想放过,他不应该感到悲哀吗?
  自己拼命想报复的人全是自己的亲人,他难道不应该感到痛不欲生吗?
  无论如何表现,他都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无动于衷,这样的从容自若,除非这个人是个疯子。问题是,阿初不是疯子。
  “你觉得我听到这个'真相'后的态度,十分反常?是吧?”阿初主动来解谜了。“原因只有一个,这个所谓的'真相',只是一个幌子,一颗烟幕弹,真正的'真相'是'背叛'、是'谋杀'、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精心策划的'骗局'、'阴谋'。”阿初迎着韩正齐走过来,低身俯就般蹲下,在韩正齐的耳边说:“我要告诉你一个截然相反的故事。虽然故事结构还不完善,而且乍一听起来,仿佛荒唐难信。不过,我要告诉你,我说得每一个字都是事实。无可争辩的事实。”阿初缓缓直起身来,一字一顿地说:“我的的确确是徐玉真的儿子。我不否认。”
  “先生?”韩正齐满脸狐疑。
  “但是,我的母亲应该在二十年前就已经香消玉碎了。”
  “二十年前?什么时候?”
  “二十年前的某月某日某夜,就在你跟现在这个'徐玉真'上床的时候。我的亲生母亲失踪了,她不见了,被人残忍地谋杀了,她遇害了。”
第十八章牵丝攀藤一条线
  “您说什么?”
  “我说什么?”阿初揶揄一笑。“我说的是被你们刻意抹杀的真相。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从前、过去、曾经流逝过的光阴吧。那些深思熟虑的谎言、循环不已的虚构,不仅没有扰乱我的视线,正相反,重重疑窦,为我开启了故事的机关。故事真正的情节,其实非常简单。”
  阿初神态祥和,语气平静,正是这反常的祥和与平静,令人不寒而栗,杀气在他忧郁的眉宇间弥漫,离奇的故事从阿初的唇间舌底得以展开……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姐姐对我的爱,至亲至纯,致美致善。
  直到你的出现。
  我对家庭曾经发生的惨剧,原先是一无所知的,直到姐姐告诉我“全部的真相”,我权且把它称为第一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充满了黑暗,兄弟相残,叔嫂通奸,灭门惨祸等等。第一个故事是我姐姐亲口讲述的,如同目遇。是我在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的。也是,第一个为我所认同的。你来了,带来了第二个故事,模糊的,不清晰的,残缺的。因为你来得匆忙,没有充裕的时间准备,不可避免的迷乱了故事的情节。而听故事的我,此刻却是清醒的,冷静的,绝对主动的。所以,尽管故事纷杂,我还是从纷杂凌乱的线索里梳理出主题,并给它下了定义,两个字:背叛。
  反过来说,第一个故事就相当于一个实验室,第二个故事中的所有细节都将在第一个故事的框架内,鉴别真伪。
  于是,障眼法无以蔽日遮天了。
  真正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第三个故事”呼之欲出了。
  到底是什么呢?
  四个字:色欲无边。
  第三个故事应该从我的生母谈起,也就是“徐玉真”,我父亲的小妾。
  我记得,姐姐是这样描绘我的生母的,她说:我们的父亲因为精通洋务,很受太后的赏识和宠爱,所以,我曾蒙恩诏在金门献舞,我十六岁那年,母亲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我亲爱的弟弟们,你和阿次……来到了这个充满光明、又暗藏黑暗的世界。
  还是那一年,太后心血来潮,赐给父亲一个十八岁的宫女做小妾,父亲不能拒绝太后的美意盛情,就将这个宫女领回了杨家,给了她偏房的名分,使她成为了我们杨家的新姨娘。
  第一个疑问来了。
  太后为什么要心血来潮,赐给父亲一个十八岁的宫女做小妾?而且是在母亲刚刚生下一对孪生兄弟的时候?这是不大合乎人情的。
  一个女人在经过痛苦的分娩过程后,她需要的是男人的亲切关怀和问候,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属于自己的男人纳妾。看着他在月光下搂着另一个女人进入香甜的梦乡,而自己孤零零对着月色和嗷嗷待哺的孩子。
  太后是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用这样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去虐待另一个女人的心灵,只有一种解释,她们之间有“深仇大恨”。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解释。
  我的姐姐撒谎了。
  太后之所以要赐父亲一个小妾,那是因为中国人的古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太后赐的这个宫女,是去给杨家续香火的。
  她做到了。
  她跨进杨家大门的第二年的春天,我和我的弟弟,来到了这个美丽繁杂的世界。
  我是徐玉真的儿子,一个庶出的孩子。但是,我是杨家的长子,杨家的合法继承人。
  第二个疑问来了。
  我的姐姐为什么要撒谎?
  目的是什么?
  她的目得很显然。
  她曾经亲口对我说过:我为什么要处心积虑的这样做呢?因为,我要报复!我要你亲手杀死他们!亲手杀死他们!!我要和你,看着他们这对狗男女在眼前化为泡沫,挫成灰烬。
  你也曾经告诉我,你说:大小姐曾经亲口对我说过,杨家的事,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