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 >

第50章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第50章

小说: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筠生皱眉,“进来罢。”

    如美人与萍美人乃是双生姐妹花,父亲乃名将伍三郎。因着伍三郎早年战死南疆战场,自幼便教养于皇宫内院,也不曾承过宠。如今与其余八名美人同赐给了周筠生,皇帝心思,自是不言而喻的。

    如美人窈窕醉美,红纱膝裤扣莺花,行坐处风吹裙跨,酥胸半露,如一枝红艳露凝香。

    萍美人晶莹如玉,斜戴一朵并头花,排草梳儿后押。难描画,弯月眉衬着两朵桃花。

    如美人与萍美人先是见了礼,“妾身等参见王爷。”

    周筠生也不正眼看她们,只随意道,“夜深了,你们来此所谓何事?”

    如美人一张樱桃口笑脸生花,“妾身来了东山也有几日了,可不见王爷来寻我们,便自作了主张来王爷这里瞧瞧。”

    萍美人口出异香兰麝,脉脉含情道,“正如姐姐所说,妾身冒昧来访,也是想着王爷舟车劳顿,一路辛劳,身边也该有体己的人儿侍奉着不是?”

2 第八十四章 东山封地(二)

    周筠生只笑着,对如美人与萍美人道,“你们父亲可是伍三郎?”

    如美人与萍美人面面相觑,皆道,“正是家父。”

    “你们父亲,倒曾在我手下出生入死,可谓骁勇善战。若不是因着当年,本王年轻气盛,硬要贪胜,想来你们父亲也不会如此早便去世了。说起来,本王是要担一些责任的。”周筠生边说边走到了殿门边。

    这门边的石柱,冰冰冷冷,仿若诉说着别样心事。

    如美人不曾想,这河阳王今日好好的,竟会说上这些话来,因而又道,“王爷言重了,家父去世时,妾身等年纪尚小。自记事起,便是在宫墙内院,这些个过往,又哪里还会有人提起。”

    萍美人亦道,“既是妾身等的父亲,曾是王爷旧部,那妾身等如今还能服侍王爷,也算得一段佳话不是?”

    周筠生缓缓开了殿门,冷风灌入,两美人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走吧,夜里凉,都回屋歇着去罢,这里也不需要你们来伺候。”周筠生复又下了逐客令。

    两美人知晓今夜若是再纠缠,怕只有讨嫌的份儿了,想着便告了辞,垂头退出了殿外。

    周筠生此番应了皇帝恩赏,也不过是为了面上稳住皇帝罢了。双生美人刚赐下的时候,他便知晓,这是周昶景做的一个局,让他便是想拒,也得思量这背后的利害来。

    这恩赏的美人,自是没有退回的道理。前朝倒是有那么一个张大人,因着家有悍妻,而不得不婉拒先帝美意。没想着美人回了宫,便一头栽进了冷宫里头,不过半年的光景,悄然无声便没了小命。

    论旁的,伍氏姐妹,也算是故人之女,周筠生想着,即便不愿恩宠,至少也不能怠慢了她等。

    如美人与萍美人回了屋内,床边幔帐轻纱,灯火摇曳,一时显得明暗难辨。

    灯影下,有一人端坐在案前,两眼直盯着伍家姐妹,“怎生如此快便回来了?可是哪里有不妥?”

    如美人道,“诶……若不是王妃您亲自来说,妾身姐妹俩,是决计不敢这夜里,只身去主殿拜会王爷的。不过这王爷也真是有柳下惠之风,我等使出浑身解数,也坐怀不乱,亦步亦趋,倒是位真君子。”

    闵氏听了,心下大喜,想着,这王爷确实不是有意要纳侧妃,才受了皇帝的恩赐的。心下一块石头也算落了地,登时面上也恢复了几分和悦。

    再往里想,看王爷此番表态,想来是这十名美人,不管有多美艳,也是决计入不了王爷的眼了。想及此处,闵氏笑道,“漏夜倒是辛苦你们两了,这屋里缺什么用度,只管遣人来说便是。”

    周筠生躺在榻上,孤枕难眠,一时辗转反侧。他小心翼翼取出袖中藏了多时的荷包,这一路上,他都不曾想过要去打开,这并非他不想,而是。。。。。。心下生了一丝莫名的怯意。

    他只小心翼翼打开系子,借着微弱烛光,直取出几瓣桃花瓣来。周筠生一眼便认出,这是那日桃花坞后院,茱萸捧回的落红。一时间心下涌出酸楚之情,却无人可相诉。

    周筠生又瞧着里头还有一张黄纸,便也拆开了看,只见着是一张佛国寺的签文,上头写的正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犹记殷勤风月事,耳边软语深盟。一朝离别等闲轻,遥夜竟起相思意。

    灭烛怜光满盈,披衣觉露滋扰。不堪盈手相赠,还寝梦来佳期。

    那厢未央宫玉堂殿,淑妃正带着昊然,在看园中的景致,一步步行来,同为赞赏一二。

    猛然间,从假山后走过一个人来,那人向前,对着淑妃说道,”给淑妃娘娘请安。”

    淑妃猛然见了,将昊然往身后一藏,说道,“这是戚管家不是?”

    戚管家挠头笑说,“娘娘连奴才也不认得了?奴才可不就是戚大么。”

    淑妃方才松了口气,“不是不认得,只是猛然一见,不想是戚管家从这处出来了,可不是吓了一大跳。对了,你不是该在合欢殿内候着么,怎么来了这儿?”

    戚管家躬身道,“娘娘殿内的侍女说,娘娘这会在园子里,奴才着急,便寻了来。也该奴才和娘娘有缘,这才出了合欢殿,在这个清净地儿,略走了走,不想就遇着娘娘从前头来了,这可不是有缘么?”

    戚管家一面说,一面不住的用眼睛觑着昊然,“这是大皇子吧,如今模样这样俊俏了,真是有娘娘的风骨。”

    淑妃心下亮着,见他这个光景,如何猜不透这是娘家有事找来了呢,因而向着戚管家含笑道,“怨不得母亲来宫里探视时,常提起你,说你很好呢。今日听你说这几句话,我倒是真放心许多,这家里有你在照看,也是和顺。”

    戚管家道,“娘娘是个聪明人,奴才也便不拐弯抹角了。老爷遣了奴才进宫来,也便只有两样事。一则是年前没送过年礼来,老爷命奴才送了一车来补上。二则是……咱们家小少爷近日同忠棣府的大少爷来往甚秘,前几日两人一同去酒肆喝酒……”

    淑妃瞧他吞吐,便道,“有何事,你且一次便说全了,我倒是见不惯这吞吐模样。”

    戚管家道,“少爷两人一同在酒肆喝酒,喝着喝着,不知怎的起了口角,两人扭打作一处,可不得那李家大少爷被打的不轻。说是小少爷拿长椅砸,可不得砸断了一条腿……”

    淑妃听了,登时怒道,“这不争气的东西,跟谁厮打不好,偏偏打残了忠棣府的人。贵妃娘娘若是知晓了,你看我这还能怎么交代?若是贵妃记恨上了,我都吃不了兜着走,竟还有脸面来求我……”

    戚管家磕头道,“老爷说了,今日若是娘娘这讨不着一个主意,等奴才回了,可不得也得打断奴才一条腿。”

    这事若是闹大了,闹到皇帝耳里,就瞅着歆贵妃如今得宠的架势,只怕是她的儿子在这宫里头又呆不久远了。想到此处,淑妃顿时觉得头痛的紧,直叹了声气。

2 第八十五章 元宵(一)

    想着再不济,这弟弟还是弟弟,总归总要给娘家一份交代。淑妃只得应了戚管家,只说会帮着看看,也不把话给说死了。

    戚管家才走,淑妃心下便多了一桩心事,也无心再与昊然游园了。

    才过了假山,绕过一个小坡,只见着两三个婢女面色匆匆而来,见了淑妃忙道,“淑妃娘娘,可算见着您了。这太后、歆贵妃,诸位主子等,都在前头宴席久候了。太后见淑妃娘娘只是不来,可急得不得了,叫奴婢等再来请娘娘过去呢。”

    淑妃边走边笑道,“可叫太后她老人家久等了,倒是我的不是了。方才带着大皇子游园,一时兴起,忘了时辰了。这前头的戏可是唱到哪出了?”

    除夕夜,这戏班子的戏演的神形俱佳,太后甚为满意,这元宵,便又请来讨个喜气。

    小宫女回道,“约莫有个六七出了,正演的出彩呢,太后又没少赏那红果子。”

    说话间,淑妃等已是到了大明宫寿成殿外,见到淑妃膝下两位公主在那里玩耍。

    这寿成殿外瞧着,里头早已是火树琪花,到处都张挂着元宵灯笼。

    这元宵灯笼,皆按着序列挂着,从“龙凤呈祥”、“三羊开泰”、“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到“国泰民安”等,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神仙样的居所。

    一路行至楼阁处,又有树之于庭,燎之为明。金窗外,铺陈无一处重叠。

    长公主芷若,见淑妃等来了,带着妹妹芷水摇摇晃晃行了一礼,“给淑妃娘娘问安了。”

    淑妃笑笑,摸摸芷若的头道,“你们俩在这玩什么呢?”

    芷若指着芷水道,“我们在玩踩影子呢。”

    听罢,淑妃不自禁笑起,“两位小公主真是有趣。”

    昊然从淑妃身后探出脑袋来,“咦”了一声,又忙将脖子缩了回去。

    芷水笑道,“小哥哥,你这样怕我们么?”

    芷若拉过芷水道,“什么小哥哥,这是我们的皇兄。”

    芷水吐了吐舌头,“淑妃娘娘,皇兄以往都不曾跟我等一同玩耍,以后可以跟我们一起玩么?”

    淑妃点头笑着,着昊然上前来,将三人的手交叠道,“你们都是皇子皇女,自是当然该在一处玩耍。”

    说话间,秧姑姑已是出来又催了一道,“太后都在里头等着呢,请淑妃娘娘这边过去吧。”

    淑妃听了,便带着昊然一道往里头去,见丽妃已是在殿外等着了。

    丽妃见了淑妃就笑道,“你们娘儿两个忒忙了些,这请了两道才来。若是还不来,我可得替太后亲自来请了。”

    淑妃带着皇子在太后面前请了安,叙了几句寒温,又靠着锦妃、丽妃前告了座。

    锦妃今日看着面上有些阴霾,也不与淑妃周旋客套。丽妃瞧淑妃略有尴尬,便附耳边对她道,“今日在前朝,说是有人参了锦妃父亲一本,说其在周地私相贿赂,结党营私,圈了不少的地儿,害得当地百姓流离失所。可不,皇上一时气恼,先给他罢了官职,说是过了元宵才给过堂细审。”

    淑妃听了,心下一时有些吃惊。锦妃的父亲虽无太师这般老资历,却也算是先帝时的旧臣了,在朝中也算有些脸面的人物。他虽与太师不在一派,却也是有些亲近,不想如今直接就被罢了官……

    孙瑶环又亲自拿了戏单来,让淑妃点戏。

    淑妃忙推诿道,“太后与贵妃娘娘都在呢,我又怎好点戏。”

    孙瑶环笑说,“我等可都轮番点过一出了,就差你呢。也想着请淑妃点一出好的,也好让我等再多饱饱耳福。”

    淑妃答应了一声,方接过戏单,从头看到尾,一时也没主意。瞧着茱萸,看戏看的正欢,便又悄声问了丽妃,“方才歆贵妃点了什么曲子?”

    丽妃低声道,“可不是《南柯记》,太后都说贵妃点的好呢。”

    淑妃心下有了主意,将戏单递给班主,说道,“现在唱的这出完了,便再唱一出《紫钗记》罢。”

    太后见淑妃点了戏,便问了一句,点的什么曲目。听是《紫钗记》,又对茱萸道,“瞧这淑妃,也是会点戏的,正应了今日元宵团圆的光景。”

    茱萸颔首,“可不是,这淑妃心思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