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 >

第61章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第61章

小说: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弃田为商,或是到镇上做工,收入绝不会比耕种少。你说那时候他们还算不算是农人?若是户籍混杂,人的迁徙相对自由,农人,商人,匠人又何来高低之分?”
  宋明礼瞪大了眼睛,显然从未想过刘靖升说的事情,半晌,他忽而一笑,肯定道:“不会,绝不会有你说的这种事。农人明知道自己的地位比匠人商人高,又怎会放弃田地去做比自己低贱的人?如果真的废除丁税,摊丁入亩,朝廷定会鼓励开垦荒地,降低荒地的赋税。贫农可去开垦荒地,只要多耕种,自会充盈收益。数千年来,我中原王朝皆是推行农本商末的政策,岂能有你说的这种情况出现,实在可笑。”
  刘靖升笑道:“是啊,可笑,就当我胡言乱语了吧。”他向来不是一个要与人论个你死我活的倨傲者,不过他忽而想到什么,竟有些凝重起来,正色道:“明礼,我们今天说过的这些话,忘了就好,未来的事情不可知,以我们目前的身份也左右不了。你就算推崇曹秦盟,也别忘了他现在已无官身,能不能被朝廷再度启用可说不清。毕竟改税法要威胁很多士族的利益,多少人可恨着曹秦盟呢。咱们这次是去赶考,可不像在书院里能高谈阔论,莫被有心人抓住了把柄。”
  宋明礼点点头,知道刘靖升是真心为自己好,想到刚才自己与他争执,蓦地有些后悔,心里又回荡起他说的,我们目前的身份,什么也左右不了。是啊,什么都左右不了,寒窗苦读,就算一朝得中,没有根基,没有人脉,你又能如何?
  宋明礼被引出满腹心事,想到刚直不阿的曹秦盟竟是那般结局,自己也颇有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感。
  刘靖升怕他被刚才的话题搞得心情不佳,影响应考,便笑道:“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还记得我前阵子跟你说的那卷观风题吗?我爹托关系从京城搞到一份。策论那里我们得好好看看,我还有问题要请教你呢。”
  宋明礼压下心事一笑,接过了刘靖升递过来的试题。
  车马悠悠,踏过微微泛黄的草地,不知不觉就行了半日。车夫有些疲惫,又将旱烟燃了起来。小厮知道接连赶车的辛苦,也不阻止他,只是把车帘子紧了紧,怕那烟味飘进车厢里,扰了少爷和少爷朋友探讨的雅趣。
  听到车厢内不时传来笑声,小厮方松了口气。
  夕阳微斜,路边有灿漫的野菊,微红的枫叶,早开的金桂蔓延一路芬芳。马蹄哒哒,成为这初秋静景中唯一一抹翻飞的灵动。
  ……
  转眼已至八月十四,午间,阿媛照例是在百工村,瞧着颜青竹在自己苦口婆心的提醒下,终于细嚼慢咽吃完了一顿饭。
  阿媛将碗筷收了起来,认真和颜青竹商量起一件事。
  “明日就是中秋了,我在想,今年定是来不及了,往后家里可置一个烤炉,明年我也试着做些月饼卖。最近好多人来问卖不卖月饼呢,你说这是多少生意?除了烤月饼,有个烤炉还可以做其他花样的糕点,现在家里做的这些,都是蒸制或煎炸的,就怕做来做去,给人吃腻了。”
  颜青竹觉得这事可行,便道:“行,回头你再琢磨琢磨做成什么样的,百工村这里匠人多,定有会做烤炉的。”
  阿媛应下,颜青竹又笑道:“到时候是不是还可以给做点烤鸡,烤鸭,烤鱼吃?”
  阿媛笑着捏了捏他的嘴,“就知道吃!”
  两人欢笑打闹着,阿媛斜眼瞥到有几个人正在前方小路上行走着。深怕人家看到了,以为他们为人轻薄,便停了下来。
  侧头去看,却发现小路上是几个乡野汉子,阿媛每日都来这里,一下便认出他们不是这里的匠人。
  待走得更近了,阿媛竟发现这些人似乎是冲自己和颜青竹走过来的,面上还颇为不善,难道是来找麻烦的?
  阿媛蓦地心里一紧,与颜青竹对视了一眼。
  颜青竹侧头轻声道:“别怕,你先进屋去。”
  阿媛道:“我不怕,周围都是认识的人,喊一声不怕没人帮忙。”
  颜青竹点点头,仍旧把她护在身后。
  那几个乡野汉子已大步流星地走进了他们的院子,明明看到草地上都晾满了伞,带头一人仍旧多余地问了一句,“你是伞匠?”语气生冷。
  颜青竹也冷冷的回了一句,“不错。”
  那带头人哼笑了一声,上前跨了一步,后面几个人也抱起臂膀,一脸凶煞。
  带头人道:“你在这里私自建作坊,违了我们伞帮百年来的规矩!”

☆、第57章

  颜青竹冷笑一声; “我又不是伞帮的人,我在这里建作坊; 一不占耕地; 二不占私产; 连官府都不管,伞帮来管我?”
  带头人挑挑眉毛; “你小子姓颜?你爹是颜本益?”
  阿媛心道; 看来这些人是有备而来; 连青竹哥的身份都打听得一清二楚。
  不等颜青竹回答; 带头人道:“你爹是伞帮的人; 你自然也是伞帮的人。咱们匠人都是一代传一代的手艺,你敢说你不是伞帮人?真是忤逆!”
  听到此处; 颜青竹捏紧了拳头; 强自压下怒火; 寒声道:“我爹当年乃是被迫入了伞帮,伞帮偷师学艺在先,背信弃义在后。我爹早就不属于伞帮; 我就更与你们伞帮没有关系。”
  带头人目光一凛; “你敢说出这等疯言疯语!我告诉你; 一日入得伞帮; 没有帮主首肯; 哪能轻易就退出了。你现在仍是我们伞帮的人,当受我们差遣!”
  站在后面的人也道:“就是!你私自在这里建作坊,按照帮规; 当罚钱五百文!”
  “不错!不交罚款,我们就拆了你的作坊!”
  “按帮规罚你,天经地义!”
  阿媛蓦地感到一丝好笑,说来说去,原来就是为了五百文钱。这个所谓伞帮,看着气势汹汹,内里到底是有多寒酸落魄,连五百文也要敲诈。
  颜青竹道:“好,你们要按伞帮的规矩罚我,那就先让你们的帮主亲自来找我。如果帮主说我该认罚,我就把罚钱亲手交给帮主。”
  他这么一说,几个汉子倒愣怔了。半晌,终有一人走到带头人旁边道:“姜大哥就是我们的头儿,你把钱交给他就行。”
  众人纷纷附和。
  颜青竹向带头人道:“哦?姜大哥您就是帮主?”
  带头人蓦地有些脸红,“不是……我不是帮主。”又咬咬牙,鼓足气道:“你少废话,把钱交给我就行。帮主哪有那么多时间找你一个小伞匠。”
  颜青竹道:“那可不行,要交我就交给帮主。你们是伞帮什么人?我凭什么交给你们?”
  几个汉子都捏紧了拳头,怒不可遏。
  阿媛心想,要是他们敢动手,她就马上叫喊起来,正在这时,却见王山泉与几个附近的匠人都拿着锄头,锤子,火钳等工具赶了过来。看来这些汉子闹出的动静太大,附近的匠人都被惊动了。
  顿时,颜青竹的作坊前站满了人。
  “怎么了?要帮忙吗?”带头的王山泉急切道,又瞥了瞥几个像铁柱般立在那里的汉子。
  颜青竹笑笑,“王大叔,你们泥瓦匠有没有什么帮派组织,不许你在这里私建作坊?”
  王山泉一听就明白,这是遇到吃烂钱的人了,他道:“老子十多岁就入了行,从没听说过这等事!”
  颜青竹又问旁边拿着锤子的徐铁匠,“徐大叔,你呢?”
  徐铁匠随意地挥了挥手中的铁锤,“我只听说过茶帮,盐帮,马帮,老子一个打铁的,哪有什么帮派。”
  颜青竹没再一一问下去,看向那带头人,道:“你听见了?人家都是无帮无派的。你们说你们是伞帮,让我怎么相信?还是叫你们帮主亲自过来说吧!”
  那几个汉子见颜青竹有帮手,一时不敢发作,带头人道:“好你小子,我们走着瞧!”撂完狠话,便带着一干人匆忙离开了。
  王山泉等人看着他们走远,忙问颜青竹具体情况,等颜青竹将事情讲完,众人皆说这帮人太过猖獗,只怕不会就此罢休。
  王山泉道:“谁在自己行当里没遇到过仗势欺人的事儿?这正是我们抱团取暖的时候。下次再遇到这种事,咱们还一起过来,叫更多人!”
  众人纷纷应是。
  一来,大家都是百工村的人,互帮互助的情意理应有,二来,若百工村里的匠人被外面的人欺负到头上,甚至被拆了作坊,那便有了他们这群人都好相欺的印象。
  镇上不好立足,每个百工村的匠人都很珍惜这里和平共处的局面,帮颜青竹,也就是帮他们自己。
  颜青竹与阿媛一一向他们道谢,众人方拿了家伙离开。
  这天中午,阿媛在百工村多待了一个时辰才回去。心里担心那些人会再找上门来。还是颜青竹宽慰了她几次,她才顾念着家里的生意,离开了。
  晚间,两人在家里吃过饭,在洗碗刷碟的空档,阿媛就忍不住问道:“若是他们再找上你,怎么办?”
  正在烧热水的颜青竹赶忙走过来,搂住了她,“别担心。那些人成不了气候,百工村那么多人,还怕对付不了他们?”
  “那他们真是伞帮的吗?公公以前是伞帮的?”阿媛问。以前她听颜青竹几次提到过伞帮,可若没发生今天的事,她从没打算过细问。
  她知道,匠人行当里是有类似的组织的,一些有门路的匠人会成为工头,带领其他匠人去做活儿,也会从其他匠人身上抽取回扣。
  但帮派的话,应是有很多规矩要遵守的,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匠人就能加入,有的甚至会搞出歃血为盟这种郑重其事的仪式。工头可以有很多个,而帮主肯定是只有一个的。
  阿媛印象中,镇上还没有哪个行当有过这么雄厚的势力,厉害到能成立帮派。
  颜青竹撇撇嘴,不屑道:“说真也真,说假也假。”
  “别卖关子了!”阿媛急道。
  颜青竹方道:“你别急,这事说来话长。”
  说罢,便悠悠道来,“我家不是汐州本地的,是潭州迁过来的。我爹在潭州也是匠户,我祖父母早逝,只有我爹这根独苗。当时匠户是不允许置地置田的,因而匠籍的管理比农籍松懈。我爹听说汐州这边多雨,又富庶,想着一个人在潭州也过得穷困,便跟着一个同乡过来闯荡。
  汐州这里傍着大运河,机会确实多,我爹来了几年,小有积蓄,便娶了我娘,在南安村那处山脚下修了个小房子住下,之后便有了我。我爹技艺好,在镇上有了口碑,那时的伞帮便找了过来。我爹独自做工,有时候也会遇到人家欺负,心想入了伞帮,能得庇佑也好。
  当时还交了几钱银子才入得进去。哪知这伞帮**不堪,入前入后不是一个嘴脸,在外受了气不仅没人管,在帮里还有人明目张胆偷学我爹的手艺。我爹不甘心再受伞帮管制驱使,便卖了山下的房子,带着我和我娘搬到了南安村。”
  阿媛皱眉,“没想到你们是这么来到南安村的,从来没听你提过呢。看来,我们这些外来户,都有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颜青竹点头道:“当时的伞帮已是靠骗取帮众的入帮费度日,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情况更加不堪。刚才那几个人,竟没一个是伞匠,就算是伞帮的,也不过是打着旗号来讹人的。”
  “你怎么知道他们没一个是伞匠?”阿媛好奇道。
  颜青竹笑笑,摊开自己的双手,“看手就知道啊。”
  阿媛吸吸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