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世家贵妾 >

第5章

世家贵妾-第5章

小说: 世家贵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宠爱贵妃,又怜她丧女,所以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了,连带着皇后都没敢借题发挥去斥责贵妃。至于旁人,就更是半句话都不敢说了。
  那两人的确是有罪,可又何至于到要用命来赎的地步?可皇城之中,人命本就是极轻贱的东西,没有公平道理可讲,只能自求多福。
  沈瑜的态度很平静,声音却有些发冷:“你们若是想死,我不拦着,可别带累了旁人。”
  如莲瞪大了眼,似乎是难以置信,那神情看起来有点可怜。
  红玉则是低着头,又认了错:“此事的确是我的错,任凭姑姑处罚。”
  “去院中跪着。”沈瑜道。
  沈瑜并没说什么时候让她们起来,红玉略一犹豫,老老实实地向外走去,并没有多问。如莲的反应慢了半拍,但也认了罚,慢慢地向外走去。
  “如莲你留一下,”沈瑜忽而又叫住了她,“我还有话要问你。”
  沈瑜这话一出,如莲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倒是红玉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眼,触及沈瑜审视的目光后,又连忙回过头去,出了门。
  如莲转过身,小心翼翼地问:“姑姑还有什么吩咐?”
  “我留你,是想跟你确认一下。你方才数次提到的,所谓红玉下药的事情,”沈瑜顿了顿,在如莲还没来得及高兴的时候,话锋一转,“我并不准备管。所以你今后最好也不要再提,更不要再因为这件事,闯出什么祸端。不然到那时,我可不会再留情。”
  “可是……”如莲想要去质疑,但一见着沈瑜的神情,又不敢多说什么了。
  其实沈瑜本不必跟她多费口舌,只不过见着她这可怜的模样,又忍不住有些心软,故而才专程留了她来提点两句。
  “这一宫有一宫的规矩,我管你们在尚宫局的诸事,却管不着先前在掖庭之时的事情。”沈瑜道,“若你早些时候在掖庭之时就提出来,说不准嬷嬷们还能去查一查这件事,可现在我却是爱莫能助。你明白吗?”
  这件事情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沈瑜并不清楚,她也没有这个权限去查。
  这批宫女给掖庭选送过来的,若是谁犯了错,她倒是可以将人给遣回去,这是她的权利。但她却不能去质疑掖庭选人之时的标准,那就是手伸得太长了,就算她是尚宫局的人也不行。
  如莲跟红玉之间各执一词,这桩公案她断不了,只能息事宁人,以观后效。
  说完这些,沈瑜也没再等如莲说什么,直接扬了扬下巴:“你也出去。”
  如莲紧攥的手慢慢松开,低声应了句:“是。”


第6章 
  打发了如莲与红玉后,沈瑜将茶壶中的残茶倒去,重新沏了新茶。茶团在水中舒展开来,慢慢浸出淡淡的茶香,雾气蒸腾,她低头抿了口热茶,又想起先前的事情。
  永巷遇着宋予夺实在是凑巧,她拿捏不准宋予夺究竟是怎么个心思,只能咬死了装作不认得他的模样。宋予夺与她实在是云泥之别,高攀不起,虽说皇后与锦成公主如今尚没有跟她计较的意思,可若是她“不识好歹”,还要跟宋予夺有什么牵扯往来,那只怕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今日之事是偶然,没多少人见着,跟着她的宫女一点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也没有那个机会去搬弄是非……想来应当不会有什么妨碍。
  沈瑜漫无目的地想了会儿,又将从掖庭拿来的名册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后,带着令牌去向晴云复命。
  晴云身为司记,又是相当于是个代尚宫,是有自己单独的住处。沈瑜到时,她正在同另一位女史点青商量事情,眉头紧锁,一副不胜其烦的模样。
  见了沈瑜,她将面前的画册一推,笑道:“你这是从掖庭回来了?”
  “是,刚让新来的宫女们安置下来,先来向您复命,等到过会儿再去教她们规矩。”沈瑜行礼落座,向着点青道,“我并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你若是有什么事情要回,尽管说就是,不必顾忌我。”
  沈瑜与点青是旧相识,早些年她在尚宫局之时,两人就算是同僚,一同在晴云手底下办事,因而并不用客气见外。
  许久不见,点青先是问候了她一句,而后叹道:“我这是也算不上什么要紧的,只不过有些麻烦,若是办不好,说不准就触怒了主子们,所以来跟姑姑讨个主意。”
  诚然尚宫局的人比掖庭宫女的待遇要好了不知多少倍,可相应的风险也大,万一有什么事情办不好得罪了主子,那可就是后患无穷了。
  沈瑜道:“是哪宫的事?”
  点青先是看了眼晴云姑姑,见她微微颔首,方才向沈瑜诉苦道:“是昭庆殿。”
  昭庆殿是陈贵妃的住处。沈瑜一听这名字,就不由得有点替点青头疼了。
  陈贵妃出身高门世家,这些年来荣宠不衰,膝下原是有二子二女,在这深宫之中地位稳固得很。贵妃这个人是个惯有小性子的,心情好了敢拿御赐的东西来赏人,心情不好了,顷刻之间就能翻脸,手段也称得上是狠辣了。
  偏偏皇上就吃她这脾性,就算偶有争执,过不了多久就又和好如初,便是皇后再怎么看不惯她,也拿她无可奈何。
  今年盛夏之时,陈贵妃那视若珍宝的小公主突发恶疾,深夜着人去请太医。可偏生不巧,太医院的两位院判都被皇后派去了母家为许国丈诊治沉疴,宫门下钥,及至一番折腾将圣手请来之时,已经误了最好的诊治时候。
  小公主到底没能撑过去,第二日晌午,就咽气了。
  因着这件事情,陈贵妃几乎发了疯,跟皇上大闹一场,连带着恨上了皇后。
  其实当时宫中也不是没有其他太医,而那两位院判就算真能及时赶到,也未必就一定能救得了公主,可偏偏就是这般不巧。陈贵妃满腔怨愤无处发泄,迁怒了一众宫人太医后,也只能咬上了许皇后。
  只不过皇上虽有心偏袒陈贵妃,可许皇后到底也没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也不可能动真格处罚她。陈贵妃为此郁郁许久,心气一直不顺,近些日子才出来走动,宫人们皆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触了她的眉头,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前几日,贵妃要裁制新衣,我带着两位典衣女史到昭庆殿为她量了尺寸,回来之后也是片刻不敢拖延,催着尚服司赶工制出新衣。”点青如今管着尚服司,这件差事一派下来,就提心吊胆地筹备着,生怕出了什么纰漏。只不过她虽没做错什么,可耐不住陈贵妃要找事,“可偏偏昨日,昭庆殿又来了人,说是贵妃对这几件新衣另有要求……”
  说到这里,点青眉头紧皱着,一脸无可奈何,忍不住又长长地叹了口气,方才说道:“至于什么要求,我就不详述了。总而言之,就是两个字——逾矩。”
  沈瑜料到贵妃必定是为难尚宫局这边了,却没想到她竟然会这么刁难。
  “逾矩”二字,在宫中一向是可大可小的罪名,若是不追究倒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了,若皇后动了怒追责下来,不但贵妃遭殃,尚宫局也必定是要遭罚的。
  点青一听就知道那些要求是僭越了的,昭庆殿中的嬷嬷宫女又不是死的,难道会不知道?那就只能说明,贵妃这是“明知故犯”,就算她明知道逾矩,还是要这么做。
  陈贵妃虽然素来张扬跋扈,可也不会去踩皇后的底线,这次已经算得上是太过了些。对于这这种情况,沈瑜愣是半晌没说出话来,这事儿实在是没法办。神仙打架,凡人就只有遭殃的份。
  点青苦着脸道:“昨日贵妃宫中来人,我一听,就说了不成。但那位嬷嬷偏不听,只说这就是贵妃娘娘的意思,让我们看着办……这我能怎么办?”
  拖着不肯做,就是不把贵妃放在眼里,可若真是做了,皇后追究下来,可就是大罪。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明白了也无济于事。
  晴云已经为这件事头疼了一早上,等点青诉苦后,问沈瑜:“依你看,这件事该怎么办?”
  沈瑜手中还攥着名册,她低头看了眼,说道:“我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什么好的法子,唯一能确定的一点就是,这件衣裳绝对不能做。”
  晴云也没指望她立时能拿出什么解决法子来,轻声叹道:“是这个道理。”
  “可若是不做,该怎么跟贵妃娘娘交代?”点青为难道。
  “尚服司先前是预备怎么做的,就还照着原本的去做。贵妃提的要求,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一丁点都不要碰。”沈瑜见点青还有些犹豫,提醒道,“你不做,贵妃将来问起来,也就是尚服司办事不利,责骂罚俸。若是做了,万一皇后追究起来,那就是要命的事情了。”
  陈贵妃有皇上护着,敢这么提要求也是有恃无恐,届时皇后的怒火只能尽数发泄到尚服司身上。
  沈瑜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却也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
  晴云摆了摆手:“就先按辰玉说的去做。”
  点青闷闷地应了声,就离开去办事了。
  晴云按着眉心,将手边的茶一饮而尽,而后看向沈瑜:“在掖庭那边可有什么事情?我方才见着有宫女在外边跪着,是什么缘故?”
  沈瑜将名册展平,又三言两句将方才的事情转述了一遍:“其实倒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两个小宫女不懂规矩,教一教就是了。”
  “你也就是性子太好了些,”晴云微微皱眉,“若是我,必得让她们都给我回掖庭去。”
  “今日才从掖庭调来的人,立时就逐了回去,那她们回去之后怕是要受重罚,再者,掖庭那边也脸上无光。”沈瑜笑了声,“大不了我在心里记上一笔,等到年底考较的时候,不给过就是。”
  这批从掖庭调来的宫女,原本就不可能都留在尚宫局,等到年底,其中一半都是要放回掖庭去的。只有通过考较的,才能留在尚宫局各司,或派入各宫听候差遣。
  “这倒也罢了,”晴云这才点了头,“你性情好不是坏事,可有时候却不能太心软,不然说不准会误了自己。”
  沈瑜微微倾身过去,替晴云斟了茶,卖乖道:“多谢姑姑教诲。”
  抬手的时候,她的衣袖滑下些,露出一截白皙细腻的肌肤,她肌肤欺霜赛雪般,也就衬得其上的淤青显得格外刺眼。
  “怎么受伤了……”
  晴云下意识问了句,话都说出口,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这身上的淤青从何而来,颇有几分尴尬地闭了嘴。
  沈瑜指尖一颤,放下了茶壶,将衣袖拂了上去,若无其事地抿了抿唇,笑道:“姑姑若不说我都忘了,您这里可有什么活血化瘀的药酒?我原本是有的,可从清宁宫回来时有些匆忙,忘记带回了。”
  她递了个台阶,晴云连忙顺势道:“是有的,我帮你找一找。”
  晴云到卧房去寻药酒,沈瑜则是坐在原位上,垂眼看着自己的手腕。
  其实已经过去两三日了,可她身上的淤青却没有什么消退的迹象。说来也是稀奇,她本是卑微的出身低贱的命,可这身子骨却颇有几分娇贵,时时提醒着她那夜的事情。
  不由自主地,沈瑜又想起在永巷遇着宋予夺时的场景。
  在仅有的两次相见中,她始终都是低头垂眼,没敢正视过宋予夺,以至于连他的相貌都只不过有个大致的印象而已。只知道他的确是个刀光剑影里走来的将军,力气大得很,声音低沉,仿佛始终不自觉地带着些边关的风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