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名侦探 >

第367章

唐朝名侦探-第367章

小说: 唐朝名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国忠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意,他大声道:“陛下,为防止李沧海图谋不轨,臣请陛下下旨,让其交出兵权,并将其押解入城!”

崔涣闻言,顿时急了起来,杨国忠这搬弄是非的本事实远非他们所能及,几句话就能够将一名功臣说成图谋不轨的逆臣,可偏偏皇帝对他还极为信任。

“陛下!万万不可啊!李大人出生入死,击溃东瀛倭寇,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若是将其押解,怕是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崔涣跪在地上,大声泣泪道。

李隆基坐在龙椅之上,他面沉似水的捋着胡须,似乎在衡量着什么。

这时,高力士低声说道:“陛下,依老奴之见,不如让李大人交出圣玺,并让他独自入宫面圣,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隆基眼睛一亮,点了点头,说道:“就依爱卿所言,让李沧海交出圣玺,独自入宫见朕!”

“老奴遵旨。”说着,高力士便退了出去。

却说长安城外二十里处,李沧海和李钰等人在营帐之中静候召见。

等了许久也未见有消息传来,正当众人等的有些不耐烦之时,突然有侍卫前来通秉,说高力士带着圣旨前来宣旨。

众人忙前去迎接。

“高将军,别来无恙啊!”李沧海对高力士抱拳道。

高力士对他点了点头,随即展开圣旨,李沧海等人忙跪了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征大军浴血奋战,劳苦功高,特赐御酒三百坛,牛羊各五百只,犒赏三军!命东征大元帅李沧海交出兵权,即刻入宫面圣,钦此!”

“臣等谢主隆恩!”

李沧海起来之后,接过圣旨。

“李大人,走吧!圣上正在等着你呢!”高力士说道。

“高将军,圣上为何要李大人交出兵权?”皇甫坤觉得有些奇怪。

按照惯例,打了胜仗回来,这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嘉奖才对,还从未听过,先解其兵权的。

高力士看了他一眼,说道:“皇甫将军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出了其中关键。不过此事说来话长,李大人还是随我前去面圣吧,路上我会对李大人细说。”

李沧海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有劳高将军了。”

“高将军,皇爷爷有没有说让我前去?”一旁的李钰忙问道。

“我也要去!沧海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狄晴快步走到李沧海跟前,大声说道。

高力士微微眯了下眼睛,说道:“陛下让李大人入宫面圣,不过却并未说明不许王爷和郡主同去。”

李钰和狄晴两人眼睛顿时一亮。

“事不宜迟,咱们这就进宫吧,可莫要让陛下等的久了。”高力士说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随即带着李钰和狄晴几人,跟着高力士进了长安城。

作为当今世上最大的都城,长安城的繁华简直令人惊讶的合不拢嘴。

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

城内南北十一条大街,东西十四条大街,将整个长安城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齐的一百一十坊,其形状近似一个巨大的围棋盘。

而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则将长安城划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称为东市和西市。

长安城内,人口鼎盛,往来客商行人络绎不绝。

大街之上,随处可见佛道僧尼,各国客商,以及少数民族。

即便是有着前世的记忆,李沧海也不得不承认,这长安城的富饶繁华,一点不输于前世拥挤的都市。

皇城太极殿。

李隆基依旧坐在龙椅之上,大殿之中,群臣各自肃立,也无人说话,气氛极为古怪。

“启禀陛下,李沧海奉旨前来面圣!”高力士大声道。

“宣!”

群臣纷纷转身,朝着殿门看去。

一身戎装的李沧海等人在群臣注视之下,缓缓踏入了太极殿。

“臣李沧海参见陛下!”李沧海行礼道。

“李爱卿平身!”李隆基淡淡地道。

“谢陛下!”李沧海起身之后,从怀中掏出螭龙玺,说道:“臣李沧海奉命东征,幸不辱命,而今归来,前来上交兵权!”

高力士忙走了过去,将印玺接过,交还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掂量着印玺,忽然盯着李沧海道:“李爱卿,听说你杀了朕派去的监官?”

崔涣等人心中骤然一紧,心中暗叫不妙,李隆基若是揪着此事不放,李沧海恐怕会有麻烦。

第六百三十三章封侯拜相慰辛劳

杨国忠等人更是摆出了一副看戏的架势,乐滋滋地等着看李沧海如何吃瘪。

然而,李沧海却是面无惧色,他点了点头,平静地道:“回陛下,此事确实是臣所为。”

李隆基的脸色瞬间耷拉了下来,他盯着李沧海,厉声道:“李沧海,你好大的胆子!你可知私杀监官是何罪名?”

“陛下,臣并没有私自杀他!而是,奉陛下圣谕所杀!”李沧海异常平静地道。

“朕何时让你杀他了?”李隆基愣了下,皱眉问道。

“陛下赐臣螭龙玺,并予臣便宜行事之权,臣所做之决策,亦等同圣谕。鱼监官因泄私愤,勾结倭寇,致使数千将士罹难,似这等不忠不义之徒,不杀不足以平众军之愤!”李沧海正色道。

李隆基看了看手中的螭龙玺,顿时有些哑口无言。

而在这时,杨国忠却又突然跳了出来,指着李沧海的鼻子,厉声道:“李沧海,你好大的胆子!圣上赐你印玺于便宜行事之权,是让你处理东瀛使节团之事,你竟仗着圣上对你之信任,杀害朝廷命官!我看你分明就是想要造反!”

李沧海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杨大人,圣上尚未说话,你倒是有些急不可耐了啊?莫非,你想越俎代庖,替圣上处理朝政不成?”

杨国忠似乎没想到李沧海的言辞竟然如此犀利,他忙对着李隆基跪下,道:“陛下!李沧海仗着自身战功,不仅污蔑老臣,还言辞嚣张,根本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啊!求陛下替老臣做主哇!”

李沧海眼中顿时露出一股厌恶之色,他冷哼道:“我是不把圣上放眼里,圣上是要放在心里的!我可不像某些人,整日里只将圣上挂在嘴边,心中却根本没有圣上,没有这大唐!”

李沧海的态度让李隆基有些生气,但这番话,却是说的他极为受用。

他捋了下胡须,淡淡地道:“杨爱卿,李爱卿所言正是。朕既赐予他便宜行事之权,他所做之决策,也就表示经过朕之同意。鱼贤竟敢勾结倭寇,即便是李爱卿不杀他,朕也不会放过他!”

杨国忠顿时愣了下,他没想到李隆基竟然开始向着李沧海说话,这让他感到了一股危机。

“皇爷爷,李大人此番东征,不仅将东瀛十二万大军全军覆没,更是收服了百济,新罗。而且,他还成为了新罗摄政王!”李钰趁机走上前去,大声说道。

此言一出,群臣又是一阵骚动。

李沧海竟然成为了新罗摄政王,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钰儿,你所说的这些,可是真的?”李隆基突然站了起来,诧异地问道。

李钰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钰儿所说,句句属实!皇爷爷若是不信,可亲自向百济王询问。”

这时,众人才注意到跟着李沧海而来的一名中年男子。

“扶余慈见过唐王陛下!”百济王走上前去,对着李隆基行礼道。

这百济王自从被李沧海虏获之后,就一直被李沧海留在军中,以防止百济再次造反。

这段时间,他真切见识到了唐军战力,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大唐若想踏平一个国家,简直轻而易举,只是大唐过惯了安逸的日子,懒得再去攻打其他国家罢了。

李隆基却是见过百济王的,他一眼就认出来,眼前之人正是百济王扶余慈!

李隆基顿时喜上眉梢,李沧海可是给他送了一份大礼啊!

百济向来不服大唐统治,可以说是历任皇帝之心病。

可如今,百济王竟成为了俘虏,这块心病也就自然而然的消除。

“扶余慈,你可愿臣服于朕?”李隆基捋着胡须,威严地问道。

百济王叹了口气,对着李隆基跪拜道:“小王愿意臣服唐王陛下!”

“好!朕封你为归义王,赐你宅院,永驻长安!”李隆基拍着双手,兴奋地说道。

“小王……谢陛下隆恩。”扶余慈又岂会不知,这是留他做人质,但他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了下来。

“钰儿,你方才说,李爱卿成了新罗摄政王,这又是怎么回事?”李隆基兴奋地问道。

李钰对着李隆基行礼之后,随即绘声绘色地将新罗发生之事,对着他描述了一遍。

从初到新罗的固城御敌到再到王宫命案,以及金熙元继位,尊李沧海为亚父,李钰都讲的是清清楚楚。

听完之后,群臣纷纷称奇。

李隆基更是忍不住连连称赞,对李沧海瞬间看重了许多。

李隆基毕竟是个皇帝,没有人比他更知道一个唐人成为他国的摄政王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那个国家将永远臣服于大唐!

李沧海此番东征,不仅打的东瀛气焰全无,更是收服百济、新罗两个国家,但就这份功劳,就足以封侯拜相!

“李爱卿此番东征,劳苦功高!朕心甚慰!朕今赐你为开国郡公爵位,领光禄大夫、同大理寺卿之职!另赐宅院一座,黄金千两,以表忠心!来人,传令下去,摆宴华清宫!朕要为李爱卿接风洗尘!”李隆基心情极好地说道。

这急转而下的情况让杨国忠有些错愕,他看着李沧海,却发现李沧海也正在看着他。

两人目光相对,杨国忠的心中没来由的一紧。

他在李沧海的目光中看到了一股淡淡的杀意,尽管那股杀意隐藏的很深,但杨国忠依旧能够清晰的察觉出来。

杨国忠恨的牙根痒痒,李沧海不仅没有受到责罚,反而加官进爵,从三品大理寺正卿,一跃而成了二品公爵,这是杨国忠万万没有想到之事。

与此同时,他对自己那帮废物手下也是恼怒之至。

魍魉二人乃是顶级杀手,可却对付不了一个李沧海!而最让他恼怒的是,魍魉二人行刺失败之后,竟然从此不知所踪。

他又岂会知道,新罗发生之事,已经被李沧海严密封锁,就连李钰都不知道唐傲的下落,他由如何查的出来?

华清宫水榭台,台前空地上放着近百条低矮条桌,条桌之上放满了山珍海味,珍馐佳肴。

第六百三十四章雪林设伏救麟主

?群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等待李隆基的到来。

“王爷,别来无恙!”李沧海对着李倓抱拳行礼。

李倓笑了笑,说道:“沧海,你还真是令我惊讶,没想到你竟然还精通兵法?此番东瀛被你打的元气大伤,怕是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不敢染指中原了,你可是大唐天大的功臣啊!”

李沧海淡然一笑,不以为然地道:“王爷过誉了,我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此番东征能够取得胜利,全是将士们之功劳,沧海实在不敢居功。”

“胜而不骄,沉着冷静,单就你这份心力,放眼群臣,也找不出几个来。”李倓称赞道。

“此番还要多谢王爷和几位大人相助,否则我早就死在了新罗。”李沧海感激地道。

李沧海深深地扫了眼远处的杨国忠,眉头顿时拧了起来。

“沧海,你怎么了?”李倓见他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

“没什么,我只是在想该如何对付他。”

李倓瞥了一眼杨国忠,说道:“杨国忠权倾朝野,想要对付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你也莫要太过着急。”

正在这时,柯南和伏见裕仁走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