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名侦探 >

第366章

唐朝名侦探-第366章

小说: 唐朝名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礼过后,李沧海便立即命皇甫坤等人收拾军队,只等明日一早,班师回朝。

当晚,用过晚膳之后,李钰来到了李沧海的房间。

“王爷,你这么晚前来,不知所为何事?”李沧海问道。

李钰坐下之后,盯着他直接问道:“先生,我来是想问你一件事。对于齐云鹤,不,应该说是秦鹤,你打算如何处置?”

李沧海给他倒了杯温热的茶水,道:“王爷为何突然会问起这个?”

李钰脸色凝重,他气急败坏地道:“秦鹤这厮竟然是逆贼首领,这让我如何能忍?依我之见,就该直接杀了他,以儆效尤!”

李沧海没想到李钰会如此愤怒,他淡然一笑,道:“王爷何须动怒,如今秦鹤已然落网,还怕他跑了不成?可他毕竟是逆贼首领,不是说杀便杀的,此事还须交由圣上处置才行。”

“你打算将他带回长安?”李钰皱眉问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

“可是‘逆鳞玄武’尚有许多高手,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前来营救他的啊!”李钰眉头拧成了一团,颇为忧心地道。

“王爷不必担心,这点我早有盘算。此番班师回朝,有数万大军随行,逆鳞玄武纵然有天大的神通,想要在数万大军手中劫走秦鹤,也绝非易事。”说到这里,李沧海嘴角微微上扬,淡淡地道:“说实话,我还真希望他们会来营救秦鹤,这样我就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钰愣了下,他看着李沧海,狐疑地道:“先生,这就是你的打算?”

李沧海笑了笑,说道:“难道王爷以为,还有比数万大军护送更为安全的方法吗?”

李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水,他想了想之后,觉得这确实是最为稳妥的方法,于是也不再说话。

“罢了,既然你已有打算,那我也不再多说什么。可恶的秦鹤,竟敢利用本王!等回到了长安,本王定要他好看!”李钰气急败坏地道。

李沧海淡然一笑,说道:“王爷,时间也不早了,您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明日天一亮,咱们就要启程返唐了。”

李钰点了点头,他站起身来,伸出手想要拍一拍李沧海的肩膀,可手伸出一半的时候,他犹豫了下,随即又给收了回去。

李沧海有些古怪的看着他,问道:“王爷,您有心事?”

李钰苦笑了一声,叹道:“无事,无事。只是想到自己被最为信任之人利用,心中有些苦涩罢了。先生早些休息吧,告辞。”

说完,李钰对着李沧海微微拱手,便转身离去。

李钰离开之后,李沧海一人坐在空荡的房间之中,手中把玩着茶盏,陷入了沉思。

新罗之事虽然解决,但回到大唐,却是有着更多的麻烦事在等着他。

趁着这个空闲,他仔细梳理了下即将面对的麻烦。

一,逆鳞玄武之事。

二,对付杨国忠。

三,三大神器之谜。

这几件事情可以说一件比一件麻烦。

‘逆鳞玄武’首领落网,但这并不代表这个组织就从此而溃散。

还记得鸿雁曾经说过,这个组织最为神秘的乃是‘八卦主’,这八个人是支撑整个组织的核心,只有将他们铲除,‘逆鳞玄武’才算真正瓦解。

对于‘逆鳞玄武’,李沧海心中已有盘算。

而接下来要对付杨国忠,却并非是件易事。

杨国忠位高权重,深受玄宗信任,势力遍布朝野,想要对付他,除非能够找到其要害,给他致命一击,让他毫无反手之力。

否则,只会让他倒打一耙。

李沧海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胜算,他手中有张闻远,土肥原,唐傲等人证,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能够证明他们与杨国忠有所关联。

第六百三十一章班师回朝惹众议

毕竟,他们之间所有的联络都没有书信留下,而这也是杨国忠精明之处。

即便是他们暴露,杨国忠也可以否认与他们之间的合作。

由此可见,杨国忠是个异常精明之人,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给自己留了可以全身而退的后路。

而被他利用之人,则是可有可无的棋子罢了。

“唔,杨国忠此人阴险狡诈,该如何对付他呢?这厮好像无论犯了多大的错,唐玄宗都会原谅他。除非他所作所为真正让唐玄宗为之震怒,否则他还真是难以对付啊!不过,唐玄宗在意之事又是什么呢?”

李沧海躺在床上,将脑袋枕在双手之上,思索了起来。

忽然,李沧海猛地坐了起来,他想到了一个词:长生!

唐玄宗最为在意者,自然是长生不老!

而长生不老之秘,就藏在三大神器之中。

更为巧合的是,杨国忠竟然也想抢夺三大神器,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三大神器,长生之秘,杨国忠……。”李沧海眯了下眼睛,心中逐渐有了应对之策。

正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敲门声。

李沧海忙走了过去,将房门打开。

一身黑衣劲装的吕季同走进房门,对着李沧海欠身行礼:“属下参见大人!”

李沧海他谨慎的扫了眼周围,压低声音道:“吕兄,准备的如何了?”

“回大人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大人指示。”吕季同恭敬地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郑重地道:“好,明日大军会从南门出城,到时你们就从西门离开。此人身份特殊,一定要将他安全押送至长安!”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不负大人所托!”吕季同正色道。

“路上当心。”李沧海说道。

“多谢大人关心,若无他事,属下就先告辞了!”

李沧海点了点头,吕季同随即退出了房门。

而就在吕季同离去的同时,房顶上一道黑影也随之闪过,一路跟着吕季同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次日,李沧海等人收拾好了一切,准备班师回朝。

辰时,李沧海等人的马车自王宫出发,往南门而去。

自王宫连接南门的街道两侧,站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

马车缓缓的驶出南门,身后是新罗王金熙元率领的群臣和百姓,他们直送了数里远,也不肯离去。

李沧海只得跳下马车,对金熙元嘱托了几句,又对着全城百姓郑重地行礼之后,让他们不必再送之后,才回到马车之上。

金城外十里处,数万唐军已经整装待发,待李沧海一到,立即拔寨而起,浩浩荡荡地朝西而行。

十天之后,李沧海率兵经雁门关,过太原,终于来到了关内道,在距离长安二十里之外驻扎了下来。

此时,已是寒冬腊月,距离新年也不过只有半个月的时间。

长安大明宫,李隆基高坐朝堂之上,群臣百官皆躬身肃立于大殿之上。

“启禀圣上,东征大元帅李沧海已率兵来到长安,现在京城二十里外驻扎!”长安府府尹自殿外飞奔至大殿,大声跪拜道。

“真是太好了!李大人终于回来了!”

“是啊!我还担心李大人一路上会出意外,现在总算是放心了!”

……

崔涣等和李沧海交好之人,纷纷激动不已。

而杨国忠的脸色却是一阵古怪难看。

李隆基站了起来,说道:“来人,摆驾春明门,朕要亲自前往迎接我大唐功臣!”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惊讶起来。

自从改年号为天宝以来,当今皇帝还从未走出皇宫,去迎接何人。

而今,皇帝竟然要摆驾春明门,前往迎接李沧海,这着实令人感到诧异。

崔涣和李倓等人面露喜色,心中皆为李沧海感到高兴。

这大唐自开国以来,能够得到皇帝亲自迎接之人,又有几人?

而李沧海年纪轻轻,却能够让皇帝亲自前去迎接,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可就在这时,却突然横生枝节。

脸色一直难看的杨国忠走了出来,大声道:“陛下,万万不可!李沧海虽抗倭有功,但也牺牲了我数万将士之性命!况且,他不服圣谕,私自斩杀监官,此乃大逆不道之罪!而今,他率领八万将士,驻扎在长安城外五十里,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思?陛下,若是他突然率兵攻入长安,这后果可不堪设想啊!”

方才还兴高采烈的李隆基,听闻此言之后,脸色瞬间耷拉了下来,又再次坐回了龙椅。

李倓等人见状,心中暗叫不好。

这自古以来,当皇帝的哪个没有疑心?

正所谓,功高震主,何况李沧海手中还握着八万雄兵。

若是李沧海真的打算造反,这八万雄兵完全可以攻入皇城。

“陛下!李大人一心为国,忠心耿耿,绝非某些小人心中所想那般奸诈!还望陛下莫要受小人蛊惑,寒了忠臣之心!”崔涣走出朝列,正色道。

杨国忠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起来,崔涣竟然敢当着满朝文武,当众骂他是奸诈小人,这简直就是当众打他的脸!

“崔大人!你这指桑骂槐的骂谁呢?本相只是在说事实罢了!试问,李沧海若是想要造反,你们谁能挡地住这八万雄兵?”杨国忠厉声道。

“事实?好,你要说事实,那本王就来给你说一说事实!”李倓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敢问杨大人,哪一场战争不会死人?你说沧海牺牲了数万将士性命,那本王倒要问一问,杨大人明知东瀛与百济联军二十万,可偏偏只给李沧海三万余人,前去对抗东瀛,尽管李沧海借调了狻猊水师,但论起总数也不过五万,杨大人这又是什么心思?”

杨国忠没想到李倓竟又出来与他作对,他眼神骤然一冷,说道:“此事本官已经说过多次,那只是一时间调不出兵力罢了!建宁王一直揪着这点不放,却是何意?”

李倓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笑声猛然一停,冷冷地道:“杨大人!你也是带兵打仗之人,应当知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你让李沧海以五万人马对抗敌方二十万大军,却又不予增兵,这其中深意才真是真正的耐人寻味啊!”

第六百三十二章奸臣当道弄是非

“建宁王,你这是在血口喷人!本官不是又增了十万兵马么?”杨国忠怒声反驳道。

“哦?可据本王所知,你增派十万兵马的同时,还派了名监官,在进入新罗境内,几次三番的阻挠皇甫将军前去救援李沧海。而那时,李沧海已经灭了百济和东瀛联军八万余人!并成功瓦解了百济与东瀛联军,试问满朝文武,又有谁能够以五万人马,取得此等战绩?”李倓锐利的眼神扫过群臣,冷冷地道。

群臣纷纷吃惊不已,他们只知道李沧海打退了东瀛,但对于过程却并不知晓。

此时,听闻李倓说出,他们顿时陷入了震惊之中。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以断案闻名的李沧海,竟也精通带兵打仗。

以少胜多可能并不稀奇,但放在一个从未上过战场之人的身上,就显得惊奇的多。

群臣一片安静,只有杨国忠咬牙哼道:“建宁王未免太过托大了些,李沧海之所以能够打退东瀛,还不是依靠那十万大军,可王爷却将功劳全部放在李沧海一人身上,王爷心中又在盘算着什么呢?”

李倓瞥了他一眼,随即对着李隆基拜道:“陛下,是非功过,皆在人心。臣请陛下召东征将士前来问话,究竟发生何事,一问便知!”

崔涣等人也忙走了出来,大声道:“臣等附议!”

“陛下!李沧海此人向来心机深沉,那些将士难免会被他之言语蛊惑,做不得证据!”群臣之中,一名杨国忠的亲信走出来,大声说道。

“臣等也这般认为!”越来越多的杨国忠党羽走出朝列,大声说道。

杨国忠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意,他大声道:“陛下,为防止李沧海图谋不轨,臣请陛下下旨,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