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356章

执宰大明-第356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由于朝贡贸易是大明唯一的海外贸易途径,使得沿海百姓生活困顿,导致走私频繁,海盗猖獗,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归根结底,大明并没有真正地把朝贡贸易当做一种贸易手段,对大明来说除了维持宗主国的威严外就是耗费国库的资金,导致大明黄金白银大量外流,既是百姓们的一种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大明经济的长远发展。
  故而,李云天这才趁着交趾叛乱的机会,从宣德帝那里请来了恩旨,打着讲武堂的旗号以官方的名义与海外诸国进行贸易。
  当然了,他的这种贸易自然不是朝贡贸易,而是像唐宋时期那样,是国与国之间的正常商贸,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大明从海外赚取到黄金白银,用来进行大明的国家建设,减轻百姓负担,完善大明的经济体系。
  “大哥,那个山下元道可是犯了大明的禁海令,你要是这么用他的话会不会引起外界的非议?”
  雷婷对大明的朝贡贸易并不怎么了解,平时也接触不到,但她相信李云天既然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想到山下元道是一个由大明商贾假扮的倭人,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试探性地问道。
  “既然山下元道刚才说他是倭人,那么他以后就是倭人了。”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地说道,他并不怕有人拿山下元道的身份作文章,山下元道既然从事了走私这一行,以其的精明想必能很好地掩饰住真实身份。
  况且,山下元道的身后站着李云天,有人想拿这件事情来整山下元道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不过,李云天现在还不知道山下元道是否愿意为他所用,毕竟像山下元道这种胆敢提着脑袋从事海上走私的人都非常忌惮与官府打交道。
  “妹子,你告诉伙房,中午摆上一桌好菜,大哥要宴请山下元道。”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拿定了主意,微笑着向雷婷说道。
  “大哥是要给他摆鸿门宴?”雷婷忽闪了一下长长地眼睫毛,随后娇声问向了李云天。
  她和李云天在一起共过患难,对李云天的性格非常了解,李云天中午设宴,肯定不会是想跟山下元道喝酒叙旧,更不会是给山下元道接风洗尘了。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对付山下元道这种人只有智取才能将其收服。”李云天笑着点了点头,双目闪过一道精光,他决定将这个山下元道收为己用,为他开拓出一条南洋经商的航路。
  中午,明定号上的伙房按照李云天的要求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
  山下元道忐忑不安地被人带进了李云天的船舱,见到桌上摆着的酒菜后微微一怔,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此时,山下元道已经从船员的口中知道了李云天的身份,他万万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李云天竟然会是大明新晋的镇武伯,宣德帝御封的定南将军,不仅担任广西和交趾的总兵,而且还肩负巡抚广西和交趾的重担,可谓重权在握,总揽广西和交趾的军政大权。
  由于去年黑牛镇一役开打的时候山下元道并不在大明,因此他根本就不知道大明这一年来所发生的事情,万万没想到大明竟然会出现李云天这样一号人物。
  虽然李云天年轻,但山下元道丝毫不敢轻易他,毕竟上午的时候他已经领教到了李云天的厉害。
  况且,能在黑牛镇以少胜多,与汉王叛军精锐决一死战的统帅,足够山下元道重视。
  将山下元道送进房门后,跟在他身后的骁武军军士就退了出去,将房门关好,
  “小民叩见总兵大人。”山下元道连忙上前,规规矩矩地跪在了坐在书桌后看《史记》的李云天面前。
  “起来吧。”李云天闻言放下手中的《史记》,冲着山下元道向上抬了一下手,然后起身走到餐桌旁坐下,伸手一指对面的座位,不动声色地说道,“坐。”
  “谢大人。”山下元道见状犹豫了一下,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现在就不配与李云天同桌,随后躬着身子走过去坐在了座位上,忐忑不安地坐在那里,暗自猜测着李云天的意图。!^!


第424章 试探(一更)

  “你干这行有多久了?”等山下元道落座,李云天端起桌上的酒壶先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将酒壶伸向了对面的山下元道,看似随意地问道。{d}{u}{0}{0}。{c}{c}
  “禀大人,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山下元道见李云天亲自个自己斟酒,不由得受宠若惊,连忙站起身,双手捧着酒杯凑了过去,恭敬地回答。
  “这种离家弃子的滋味不好受吧。”给山下元道倒了一杯酒后,李云天放下酒壶,不动声色地望着他。
  “说不想家是假的,可小民这也是讨口饭吃。”山下元道双目闪过一丝黯然的神色,颇有些无奈地说道。
  “太祖皇帝的药下猛了,禁海之举对我大明可谓是利弊犹存,长此以往沿海百姓必然生变!”
  李云天见山下元道的眼神中对家人充满了不舍的神色,于是沉吟了一下,自言自语地感叹了一句。
  山下元道闻言顿时怔在了那里,神情有些愕然地望着李云天,虽然私下里沿海局面对洪武帝的禁海令不满,但官府中却没人敢当众评论,否则不仅要丢官罢职,而且还要被以大不敬之罪投入大牢。
  在此之前,山下元道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身为大明的朝廷重臣的李云天竟然当着他的面委婉地表达了对禁海令的批评。
  显而易见的是,平民百姓和国之重臣对一件事情的影响力有着天渊之别。
  山下元道自然不可能去接李云天的话头,李云天是高官显贵,谈论禁海令是关心国事,而他只是一介平民,要是敢说三道四的话可就要大祸临头了。
  “你去一趟南洋的话收获如何?”李云天见山下元道神情诧异地端坐在那里,显得颇为局促,知道他被自己刚才的那番话吓住了,随后语峰一转,谈论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回大人,收获颇丰,通常会有两三倍的利润。”山下元道回过神来,连忙一躬身,满脸堆笑地回答。
  “只有两三倍?”李云天闻言故作意外地问道。
  海外贸易是一门暴利生意,在海外那些国家很廉价就能收购来的物品,运回本国后往往是市面上供不应求的稀缺商品,价钱通常都能翻上十几倍。
  按照常理,除去路途的开销,山下元道赚得钱远远不止这么少才对。
  不过,由于山下元道做的是走私生意,不可能光明正大地拿到市面上去卖,因此他要把一部分利润让给那些销售货物的下家,以及贿赂当地的官府人员。
  再加上为了安全通过海盗们控制的海域,山下元道还要向沿途的那些大海盗进贡,买水路的通行权。
  由此一来,山下元道到手的利润无疑就分薄了许多。
  但是,李云天并不认为只有两三倍的利润,至少也有四五倍才对,否则值不得山下元道冒着生命危险来干这一行。
  “大人有所不知,小民路上要向盘踞在南洋水道上的几股海盗交买路钱,还要花钱打理各方面的关系,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山下元道以为李云天不清楚海外贸易,因此禁不住诉起苦来,他还指望着李云天能给自己那两船货物一个好价钱,肯定要压低获得的利润。
  “你觉得,要是有大明水师护航的话,那些去南洋做生意的商贾愿不愿意交纳一笔护航的费用?”李云天清楚山下元道的心思,也不点破,不动声色地问道。
  “水师护航?”山下元道闻言再度怔在了那里,脸上满是惊愕的神色,李云天的这个说法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先不说洪武帝的禁海令禁止了大明百姓出海从事贸易,单单调动水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没有为商人护航的往例。
  虽然郑和已经六下西洋,但他此行的目并不是与海外诸国贸易,而是宣扬大明国威,威慑海外诸国让其到大明前去朝贡,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因此里面并没有民间的商船,也不许民间的商船尾随。
  归根结底,大明的士大夫阶层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根本就没有将海外贸易当成一项充盈国库的措施,使得自唐宋起就异常活跃的海上贸易遭受了重创,进而拖累了国内的经济发展。
  因此,在山下元道看来,要想让大明的水师给南下经商的商人护航,无疑于难上加难,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禀大人,小民以为,此举会深受商贾们的欢迎,大家一定心甘情愿出这笔护航的费用。”随后,山下元道回过神来,见李云天望着他连忙躬身说道。
  有大明水师护航的话,表明朝廷已经解除了海禁令,那么不仅可以正当光明地在大明做生意,而且还免去了沿途海盗的侵扰之苦,可谓是一件众望所归的大好事。
  要知道,海盗们可没有什么仁义可讲,最擅长的事情就是黑吃黑,不少从事南洋贸易商人在交了过路费后依旧被抢去了货物,运气好的人能得一条生路,运气不好的人只有把小命留下,尸体推进海里喂了鱼虾。
  如果不是山下元道聪明,再加上幸运地遇上了李云天的船队,这次他就就要被海盗们给黑吃黑了。
  而且,与交给海盗的过路费以及在大明上下打点关系的花销相比,交纳给水师的护航费用和大明的税收无疑要少上许多,又能过上安稳平定的日子,正是那些商人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多少年没有回乡祭祖了?”李云天知道山下元道现在还无法相信他所说的事情,因此也没有多言,沉吟了一下后,意味深长地问道。
  山下元道顿时怔在了那里,他的脑子完全跟不上李云天这种可谓是跳跃式的思维,先是表示海禁令不妥,接着说到了南洋的贸易,现在又提及了祭祖,使得他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完全猜不到李云天这次宴请他意欲何为。
  况且,李云天的这个问题山下元道也不好回答,他现在的身份是倭人,而李云天口中的祭祖很显然指的不是他在倭国的事情,这让他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山下元道清楚,李云天之所以要支开那些骁武军的军士单独见他,是有事情要跟他说,如今李云天冷不丁地打探他的底细,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就起了戒备的心理。
  说到底,李云天是官而山下元道是走私商,现在并不信任李云天,一旦李云天清楚了他的来历而翻脸的话,那么他不仅成为砧板上待宰的鱼肉,而且也会害了家人。
  根据洪武帝颁布的《大明律》,山下元道这种假扮倭人经商、并且向倭寇交纳过路费的行为会被视为勾结异族谋反,将被株连九族,这也是他费尽心机隐瞒身份的原因。
  不过,山下元道清楚李云天早已经看穿了他的身份,这次又是单独宴请他,他要是不向李云天坦白的话必定会引发李云天的不满,使得李云天心生怨隙,后果难以预料。
  “大人恕罪,小民罪该万死!”留给山下元道权衡利弊的时间并不多,面对着目光炯炯地瞪着他的李云天,山下元道把心一横,起身跪在了李云天的面前,以头触地向李云天请罪,原本半生不熟的江南话变成了流利的宁波话。
  “罪从何来?”李云天见状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不动声色地问道。
  在他看来山下元道不仅是个聪明人,而且行事果决,这或许就是其能从海盗手中逃脱的重要原因,也是他所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