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879 >

第40章

穿越1879-第40章

小说: 穿越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中的第三艘潜艇偷偷地运走了。霍兰痛心疾首,与“芬尼亚社”分道扬镳,暂时停下潜艇的研究而到一家汽枪公司担任描图员。不过霍兰没有放弃他设计潜艇的梦想,不久,在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他兴办了“肛鱼潜艇公司”,与炮兵上尉扎林斯基合作,建造了他的第四艘潜艇“扎林斯基”号。但很遗憾,失败的厄运还没有放过努力的霍兰。1886年,“扎林斯基”号建成下水,滑道倒塌,全艇被毁,沉入了茫茫的大海。霍兰的公司破产,朋友们也离他而去,他陷入了绝望。

这时,席幕兰在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招聘信息,年薪五万美元找潜艇设计师,霍兰从绝望中抓住了这救命的稻草,连忙带着自己的潜艇图纸去应聘,带着妻子和女儿漂洋过海来到了天津,为北洋水师设计潜艇。

李经述见了霍兰,也大为高兴,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专门给霍兰成立了潜艇设计团队,一起解决那些潜艇史上阻碍潜艇发展的问题,反复研究并数易方案。

更让霍兰感动的是,李经述十分体谅霍兰以前的失败,亲口对霍兰说:“我们中国要研发世界一流的潜艇。你尽管试验,一切失败的责任都由我们来承担。”

在研发团队的努力下,霍兰终于建成“潜龙号”一代潜艇,该潜艇长15米,装有45马力的发动机,海面航速可达每小时7海里,续航力为600海里。在水下潜航时,航速可达每小时5海里,续航力50海里,共可乘5名艇员。武器为一具艇首鱼雷发射管,可发射3枚鱼雷,前后各一门火炮,火炮瞄准靠操纵潜艇艇体对准目标。

李经述还在北洋水师学堂里面增开了潜艇专业,让霍兰授课,培养中国的潜艇人才,中国的海防力量更加强大了!!

第56章击沉日本军舰

那日,李经述刚从旅顺口回天津,北洋水师副提督、英国海军上校琅威理就找上门来,用生硬的中国话焦急对他说:“提督大人,你去旅顺前让我紧盯日本海军在英国购军舰的动向,我收到消息,最近日本海军大臣桦山资纪派人到了伦敦,洽谈订购两艘快速装甲巡洋舰。这两艘军舰不仅速度快、火力也猛,威力无与伦比,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巡洋舰。我们必须抢在日本人之前下手买回来,方能克制日本海军。”

李经述一听,知道日本人在长崎受“定远”号、“镇远”号的刺激,开始购买军舰了。他这时也收到了哥哥李经方的电报,说日本海军大臣桦山资纪和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想教训中国人,但日本政府当时财力有限,海军不给力,他们两人连夜到明治天皇面前汇报,痛哭流涕,要求找西方列强购买铁甲战舰。明治天皇也深知当时的日本海军不是北洋舰队的对手,大为震动,宣布从即日起,到彻底击败中国人为止,一日只吃一餐,节衣缩食为军舰筹经费;明治天皇的母亲,也就是日本的皇太后,也捐出了自己的金银珠宝首饰,给海军作经费。日本天皇和皇太后的举动,激起了日本民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众踊跃捐款给海军购买新军舰,商人自发发起募捐会,竟然募集到四百多万两白银,小日本也开始买军舰了。李经述心里有点急躁,连忙问琅威理:“日本人要买的军舰有多快?火力怎么样?快给我讲讲这两艘铁甲军舰的参数,越详细越好。”

琅威理拿出一张军舰图纸,在李经述前面的案子上铺开,说:“这是我从英国海军那拿到的情报,这两艘船是新锐穹甲巡洋舰,排水量在四千吨以上,舰长约110米,比‘定远’号铁甲舰还长,它的优势还在于惊人的动力和速度,两台立式四汽缸往复式蒸汽机,采用强压通风技术,配合十二座高式燃煤锅炉,可以获得超过两万马力的澎湃动力,航速最高超过24节,是现在世界上航速最快的水面军舰之一。”

李经述一听,“定远”号的吨位虽然比这新舰多出三千吨,但动力只有6200马力,最大航速15节左右,落后于日本人要买的军舰,要是火力还不够,在海上打起仗来就更容易吃亏,皱了一下眉头,追问琅威理道:“这新舰的火力怎么样?”

琅威理说:“日本人要买的军舰主炮是4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6寸40倍口径速射炮,有效射程8600米,每分钟射弹7发,在首楼末端主甲板两侧的耳台内,还有两门主炮,这一独特设计,使得船头对敌作战时,获得最大火力,前向射界更为开阔。”

这设计确实比较新,李经述更加担心,追问道:“就这六门火炮?”

琅威理回答说:“当然不是,在新军舰两舷至尾楼之间还有8门耳台配置射炮,形成密集的舷侧火力,除此之外,新军舰还密布22门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以及多达5具的14英寸鱼雷发射管,这舰还配备刚刚问世不久的专用火炮测距仪,使得舰火炮的瞄准、测距将更为准确、便捷,战斗力倍增。”

李经述一听,这火力够猛的,几乎是“定远舰”的两倍了,这种军舰要是落到小日本手里,对北洋水师是巨大的威胁,便下决心抢先买回来,便问琅威理:“我们要买的话,是不是可以优先?这两艘军舰要多少钱?”

琅威理说:“当然,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老板和我是老朋友了,中国人是大客户,有优先购买权。我问了一下,两艘战舰一共二百四十万两白银左右。”

李经述一听,和定远舰的造价相比,这价倒是不贵,但北洋水师经费里能拿出来用的钱,只有六十万两白银,这还是李凤苞上次购军舰拿回扣的钱,但这军舰无论如何不能让日本人买去,便问琅威理,你可不可以去跟英国海军部门交涉,便宜点,让中国把这两艘新军舰买下来。

琅威理说:“英国海军不便干涉商业公司的生意。不过我跟老朋友问过了,这两艘新舰最少也需要二百万两白银。”

李经述说,“你先联系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老板,说北洋水师买了这两艘军舰。我去想办法筹钱。”

李经述到李鸿章的官邸作了汇报,把话说得比较狠,道:“一旦这两艘军舰落入日本人之手,中国海防就会被撕开一道大口子,我北洋水师将难以拱卫京师,望朝廷大力支持购舰为盼。”

这时,帝师翁同龢又重新见用,主管户部,李鸿章也便亲自上京找户部要钱。翁同龢掌户不久,遇到财政危机,币值改革受挫,收支调配捉襟见肘。他对李鸿章屡次要钱购舰很不满,打官腔拒绝道:“不是本官不愿意拨给你们水师购舰经费,只是这几年国库确实是空虚!”

李鸿章大怒,去见醇亲王寻求支持。醇亲王找来翁同龢,翁同龢还是一脸为难,对醇亲王大吐苦水,说光绪皇帝即将亲政,之前要成婚,婚礼估计要耗费白银五百万两,亲政大典估计要花二百万两白银,而且清漪园还要修葺一新,供慈禧太后居住,预计耗资一千万两。

醇亲王也很无奈,李鸿章便说要去见慈禧太后,这时翁同龢这才松了口,说户部支持二十万两白银。

李鸿章表示不满,道:“区区二十万两白银,也就够买五门克虏伯重炮。”

翁同龢双手一摊,说:“老夫也没有办法了,这二十万两还得去牙缝里抠。”

李鸿章回天津后,从陆军军费里拨出二十万两白银,对李经述说:“现在只有这么多钱了,剩下的去上海找商界筹款吧。”

李经述听李鸿章讲翁同龢不给钱,心想日本天皇和皇太后都节衣缩食筹款购舰,翁同龢这老王八蛋却卡着北洋水师的购舰经费,真是误国误民,不搞掉他将来必是中华民族之祸患,不过当务之急,是去上海筹集剩下的一百六十万两白银购舰款。

李经述发电报询问席慕兰龙兴集团的财务状况,当时龙兴集团还处于扩张期,一百六十万两白银也是一笔巨款,他再次去了上海找盛宣怀。

轮船行驶到黄浦江面,白色的雾气浮在整个江面上,李经述站在甲板上,心里有点忐忑,上次从上海回去,他就跟容雪订了婚,只是一直忙于北洋水师的事,没有举行完婚仪式,为此,席慕兰很伤心回了美国,席正甫有点生气。

果不其然,盛宣怀见了李经述,也面露难色,对李经述道:“一百六十万两白银不算小数目,而且,这次是要让人捐款而非借款,这几年商界的朋友们每年捐款不少,这次李公子最好别抱太大的希望。”

李经述说:“就算是去抢洋行,这一百六十万两白银我们也得凑齐,不然以后北洋水师付出的代价,就远不只这点银子。”

盛宣怀想了想,说:“即然这样,我们还是只能去找席正甫,只要他肯答应帮忙,或许这一百六十万两银子筹齐不是难事。不过席正甫是精明的生意人,亏本的买卖,他是不会做的。”

李经述说:“他要是答应帮忙最好不过,你先去谈吧。”

盛宣怀去见了席正甫,却带回来一纸空白的婚约,对李经述说:“这是老爷子的条件,你看着办吧。”

李经述摇摇头,说:“悔婚这种事,有辱家风,家父也不会同意的。”

盛宣怀说:“我也是这么跟席正甫说的,他退了一步,同意你同时娶容小姐和席小姐过门。”

“啊?同时娶两个女人?”李经述心里一愣,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但又有疑虑,道:“容闳大人会同意吗?”

盛宣怀叹了一口气,道:“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现在国内哪个达官显贵不是三妻四妾?连舜还娶了娥皇、女英呢。我去劝说容闳大人。”

李经述说:“那就有劳盛大人了,你的恩惠,我李经述永远铭记于心。”

盛宣怀说:“李公子言重了。国事要紧,你还是签了这婚约吧。”

有了席正甫的帮忙,上海本地商人认捐了一百万白银,不到半个月,钱就到位了,李经述马上命英国海军上校琅威理去伦敦接船,不到半年,两艘四千吨级的新锐穹甲巡洋舰就开到了天津港口。

李经述登舰视察,果然是最新设计,除了速度和火炮的优势,新舰前后为了交通方便,新舰在首尾楼之间特别设计了一具纵跨整个主甲板的天桥,这种高架通道的设计,使得军舰上的人员调配效率大大提高。按照李经述和席正甫的约定,这两艘军舰一艘被命名为“苏州”号,这是席正甫的老家,另一艘被命名为“洞庭”号,因为洞庭商人捐款最多。

那日,天津港风平浪静,李经述登上“苏州”号,命令军舰加满煤,十二座高式燃煤锅炉同时点燃,两台立式四汽缸往复式蒸汽机轰隆隆迅速转动,“苏州”号像一头巨大的钢铁水怪,乘风破浪,全速前进,天津港的海面上翻起了滔天的浪花,此舰最高航速竟然达到30节左右,几乎是“定远”号的两倍。

“扬威”号管带詹天佑被李经述任命为“洞庭”号管带,他指挥着新舰,紧跟“苏州”号,詹天佑指挥的军舰鸟枪换炮,全速前进,脸上笑容灿烂,志得意满。

李经述身边的琅威理,也得意地大笑,对李经述说:“有此两艘快舰,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封锁对马海峡和东海。”

李经述笑道:“我现在恨不得把这军舰直接开到东京湾,给日本人一点颜色瞧一瞧!”

琅威理购舰有功,李经述把琅威理的薪水涨到了每年4000美元,相当于他在英国海军的三倍,琅威理对北洋水师越来越尽心尽责,心向中国,道:“提督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会有机会教训日本人的。”

这机会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