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药女淼淼 >

第79章

药女淼淼-第79章

小说: 药女淼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跟马小草一个院子住着,马小草常去赵兰家还送东西,渐渐反应过来。
  赵六风今年五岁,每天脏兮兮,开口没说几句就是骂脏话,跟赵五风站在一直,根本不像亲兄弟。
  刘氏自是希望赵六风也能识字习武,日后能有出息,就让赵六风常去赵兰家。
  赵五风教赵六风认字,也教武功,但是只要到了饭点,无论赵六风怎么央求,定要把他赶回赵林家去,不会留他在家里过夜,更不会把他带进许家。
  赵兰跟许淼淼学道:“五风指着六风鼻子说,你爹娘想省下你的口粮,让我姐再替他们养你,没门!”
  许淼淼笑道:“这个五风,你对他好,他心里知道,你养着他,生活不易,他也知道,真是个人精。”
  转眼到了六月中旬,赵明正从集福楼带着月钱回来,也带来了许氏父女期盼已久的金城的消息。
  原来端午节那日,静王一家从陆路返回金城,途经峡谷时几百名黑衣人从天而降刺杀。
  静王妃为救静王重伤。骑兵队护送静王一家冲出重围,被黑衣人追杀几里,终于与出城迎接的军队汇合。
  静王盛怒之下回到金城,派人去传禁闭的三个儿子李武陌、李文泽、李夜琰问话,结果发现人去楼空,不但是他们,包括他们的妻妾儿女都不见了。
  静王亲自审问抓住的几个黑衣人,顺藤摸瓜,找出了幕后主使者,竟是他的嫡五子李文泽。
  李文泽不但派人刺杀静王,还派人煽动北地的大族及读书人联名告静王没有按新皇的旨令在北地开季秋季科考。
  静王派人找到李文泽,当时就直接一杯毒酒毒死李文泽。李文泽的家眷包括儿女也全部赐死。
  与此同时,从朝廷及边防传来密报。
  庶二子李武陌与庶七子李夜琰联手,两家的家眷现在金城与边防之间的一个小镇。
  李武陌手里有三万大军。李夜琰一万大军。
  李武陌、李夜琰一边向朝廷新皇上了奏折,告静王无法无天、蔑视新皇、蔑视朝廷、私结党羽等十大罪证,一边派手下的四万大军攻打金城,要取静王而代之。
  静王为了给自己正名,也为了迅速安定金城及边防,不得不亲自写奏折上报朝廷。
  一是恭贺新皇登基,二是请朝廷降旨罢除李武陌、李夜琰的官职军职,三是新皇册封最小的儿子也是由静王妃亲生的嫡子李文琰为世子,待他百年之后,由李文琰继承王位。
  “金城要打战了?”
  “边防的军队离开边防,边防城门无人看守,马上要到秋收,匈奴军队必会趁机攻打进来,抢边防百姓地里的粮食。”
  “李武陌、李夜琰的军队会不会打到咱们县城?”
  “这可不得了,北地要大乱了。”
  “子弑父,天打雷劈,李武陌、李夜琰要杀静王,不得好死!”
  “静王不能战败,金城绝对不能落入他的两个儿子手里。”
  小梨村的村民都在村口激动无比的议论着政事,甚至有村民问能不能去金城参军守护城门。
  全村上下都笼罩着战前的紧张气氛。
  许南站在人群里倒不多言,等到了家里的书房,跟许清林、许淼淼激烈探讨政事时话就很多了。
  许南感慨道:“新皇真是有福之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静王的臣服。”
  许淼淼道:“你爷爷料事如神,之前说过静王的庶子李武陌拥有三万军队是个祸端,现在他就联手庶弟李夜琰攻打金城。你可得好好向你爷爷学学。”
  许清林却是淡淡道:“李静是真的臣服吗?”
  许南反问道:“爷,静王已经向朝廷写了奏折,这不就是臣服吗?”
  许清林摆摆手,“北地各地衙门前至今没有张贴新皇登基的告示,这难道就是静王对新皇的臣服?”
  许淼淼点点头道:“不错。明正侄子说的新皇登基的事是从酒楼的酒客嘴里听到的,不曾说是县衙门口贴了告示。”
  许清林坐下来,蹙眉冷声道:“静王纵容几个儿子拥兵自重,养虎成患,北地兵祸是他一手造成。如今几万大军兵马上兵临金城城下,他想要得到新皇的支持,占住大义,却对新皇一点诚意都没有,只是上了份奏折,就想堵住悠悠之口,把世人想得太过愚蠢。”
  许南陷入深思。
  许淼淼星目一转,低声道:“爹,我觉得静王是想在这个时候看看新皇的态度,也是试探李武陌、李夜琰起兵攻打金城,是不是新皇暗中授命?”
  许清林问道:“南儿,你认为呢?”
  许南抬起头来,“我要是静王,一个儿子谋反就算了,两个、三个、四个儿子接连这样,还有儿子来刺杀我,肯定会对新皇起疑心,得证实此事,才能真正的臣服于新皇。”
  许清林点点头,担忧道:“北地局势如此混乱,静王的四个儿子在半年之内先后出事,一切都逼迫着李静臣服新皇。不知道新皇在这里面是推波助澜,还是幕后指使者。”
  许淼淼问道:“爹,新皇在长安离金城很远。您先说说,北地的仗打的起来吗,若是打了,静王与他的两个儿子,谁胜谁负?”
  许清林摇摇头道:“打不起来。”停顿一下,又道:“就算打了,也是静王必胜。”
  许南疑惑道:“爷,静王年近六旬,身体一直不好,这样的状况,也能打赢他的两个儿子?”
  许清林淡淡道:“李静天生神力,得异人传授武功及军法,是千年不遇的兵事大才。他十几岁时只带着两千人就大败匈奴两万人。不但本朝,就连朝外各国也没有对手。”
  以前姑侄只是从村民嘴里听说过静王的事情,还是头一次听许清林说。
  许南有些激动的道:“爷,你快接着讲。”
  许清林不带任何感情的道:“李静最擅长的是就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匈奴、土蕃、回纥部落多次联兵都被他打得惨败。北地边防得以太平。”
  许南失声道:“可是他老了。”
  许淼淼便道:“你没听过老当益壮、宝刀未老吗?”
  “北地的军队只听他一人号令。他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不会打败仗。他的两个儿子起兵,不会成功,注定失败。”许清林右手轻拍了一下桌面,却是欲言又止。
  “静王抵御外族侵略本国,就是本朝的民族大英雄。他若能与新皇和平共处,对本朝只有利无一弊。”许淼淼一直疑惑许清林为什么对李静没有半点的尊敬。
  许清林幽幽道:“你说的不错。”
  几日后的中午,一天当中天气最炎热的时候,突然间小梨村里响起惊天动地的锣声,两个汉子不约而同的大声高喊。
  ------题外话------
  现在我更新的是V章节。六一当天本文会倒V。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06 父子相残君臣说豆食

  “县里张贴皇榜,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减全朝秋收税少两成!”
  “村里所有的人都出来,瞻仰新皇的画像,拜跪新皇谢恩!”
  众人闻讯纷纷走出家门,男女老少一个不少的来到了村口。
  敲锣的是县里的两个衙役,满头大满,刚从贺村、李村过来,忙得连饭都没吃。
  赵老汉一家给两个衙役送上水及玉米面馒头,许家拿来了八个煮熟的鸡蛋及两个梨子。
  两个衙役饱餐一顿之后,就把绣在明黄布上的已经被无数只手摸的有点黑的新皇的画像展开来。
  画像长半丈,宽三尺,画里的中年男子穿着明黄色绣着五爪金龙的龙袍,戴着镶大东珠的黄金金冠,身材不高不低,体型不胖不瘦,长脸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你们快来跪拜新皇。”两个衙役提着画,待全村人磕了三个头,就连忙把画像收好。
  许淼淼见画像里的人普通的很,一点都没有帝皇的皇霸之气,这幅画是谁画的,画技也太差了。
  “新皇生得面相真有福。”
  “新皇一瞧就是个仁慈爱民的。”
  “是呢。刚登基就免了南北地百姓两成的税。”
  村民都是眉开眼笑。
  许淼淼这才恍悟过来,原来画师故意把新皇的模样画成亲民,让老百姓对他心生好感。
  许清林竟是从人群里走了出来,问道:“两位官差大人,请问陛下的名号是什么,是宫里哪位娘娘所出?”
  身材略胖的官差见是给鸡蛋与梨的许家老太爷,笑道:“老先生,你问我们哥俩就问对了。”
  另一个方脸官差道:“新皇的名字是这个。”话毕,捡起一块石头蹲在地上写了一个严字,“号容惠。容,就是宽容的容,惠,就是惠民的惠。”
  许清林激动的大声道:“好!”
  许南在许淼淼耳边小声道:“原来新皇叫李严,号容惠。”
  方脸官差接着道:“新皇与先皇及静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在场的村民都有些惊诧道:“原来新皇不是先皇的儿子,而是兄弟。”
  胖官差瞧了方脸官差一眼,示意让他继续讲。众村民也用期盼的目光望着方脸官差。
  “新皇的生母就是曾经被废掉的徐皇后。若说徐皇后,你们可能不知道,但是徐皇后的娘家,那可是本朝赫赫有名的大族,在史书上都记过浓重的几笔。”
  “徐家家祖族长曾辅佐过本国开国太祖爷,他就是名垂青史的大文官徐太师徐青。”
  “几百年来,徐族光是状元就出了七个,官及一品的四位。”
  “不晓得徐皇后犯的什么错,几十年前被废时,连娘家徐族都被灭门,没有一人存活,凄惨无比。”
  方脸官差说到最后,连着长叹三声。
  赵德恍然大悟般道:“原来新皇的生母徐皇后是徐太师的后人。”
  方脸官差点点头,“是。新皇登基之后,第一道圣旨就是追封徐皇后为帝皇太后。”
  胖官差劝慰道:“老先生,当年徐族太惨了,县城里的许多读书人得知了此事跟你一样痛哭。”
  “多谢你们村赠的饭食。我们兄弟今个一天要走六个村,就此告别。”方脸官差朝众位村民挥挥手就与胖官差走了。
  “爹,新皇登基就登基了。你怎么这么激动?”许淼淼把满脸泪水的许清林扶进了许家大门。
  “爷定是很崇拜徐太师,听到徐族被灭门,心里难过。”许南摸摸脑袋,也不知道如何安慰爷爷。
  许清林坐在大堂里,目光呆滞,泪如雨下。
  许淼淼在一旁劝了一会儿不管用,便道:“爹,您看静王已经下令让北地的老百姓知道新皇登基的事了,这就是真心臣服新皇。”
  许清林微微点了点头。
  许淼淼接着道:“不知道新皇做了什么事,让静王这么快就臣服了?”
  许南忙道:“姑,要不我去县城里打听一下。”
  许淼淼立刻道:“你不能去。”
  许清林起身激动的道:“我骑着追风去县城。”
  “爹,日头这么毒,您明个一早天凉快时去行不?”许淼淼双手拉着许清林的胳膊,柔声问道:“要不,我这就让老乌去县城。”
  许清林见爱女满脸的担忧,便打消了去县城的念头。
  老乌骑着多多去县城,到了黄昏平安返回。
  许清林就坐在小院子的梨树下等消息,起身问道:“怎么样,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