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第11期 - 每期一星杨平灯光要足够暗,作者说,要暗到你可以看到星星。读的时候是个夏夜,这点一定要牢记。夏夜是忧郁的,永恒的,如同那如梦的星空。最好在手边放上一瓶酒,不时抿上一口,这可以使你抛弃理性。还有,把表藏起来。要有音乐,雾般飘渺的音乐。让它在你的周围盘旋、上升,幻化成层层薄纱。读者坐在他的对面,感到有些不安。还有什么要求?没了。作者说,故事发生在一艘绕着木星不断旋转的飞船上。飞船中只有一个男人,他一直透过那扇大窗户望着无尽的星空……他回头望着她,望着她那柔美的身体。屋里很暗,只有窗外透进些微的星光。她在沉睡。他听着她轻微的呼吸声,忽然有些想笑。她是谁?他不知道,可却和她一起享受欢乐,又在这里欣赏她的睡姿。窗外,繁星似尘。巨大的木星在冷漠地转动,大红斑犹如一只严肃的眼睛,窥探着那些气体、石块在茫茫虚空中飘移、碰撞、爆炸,然后消散。他看着那只眼睛。...
作者:[英]道格拉斯·亚当斯第一章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许多种族相信宇宙是由某种神所创造的。但是,维尔特沃德尔六号星上的加特拉瓦蒂人却相信,整个宇宙是在一个叫做“绿色巨怪阿克雷斯艾尔”的生物打喷嚏时,从他的鼻腔里喷出来的。加特拉瓦蒂人生活在一种永恒的恐惧中,他们称之为“白色大手帕撸鼻子”。加特拉瓦蒂人是一种蓝色的小型生物,每个个体都有超过五十只胳膊,因此成为宇宙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在发明车轮之前先发明胳肢窝除臭剂的种族。然而,在维尔特沃德尔六号星之外,“绿色巨怪阿克雷斯艾尔创世论”并没有得到广泛承认。像宇宙这么扑朔迷离的东西,自然会吸引...
1998 第3期 - 科幻之窗王东福亚瑟·特伦特拿起听筒,清晰而激愤的声音连珠炮般传了出来。“特伦特,你跑不了!两小时后我们的运行轨道就要相交。你想反抗,就把你轰出太空!”特伦特微微一笑。他没有武器,也没有必要跟他们打。不出两小时,自己的飞船就要跃过外太空,他们永远也别想找到他。飞船上有将近一公斤的克里姆,足够组建数千个机器人智能线路,还有价值千万的存款可供他在盖拉西星系的任何一个星球上花消而不会被盘查。这全是布伦梅尔老家伙的谋划。他花了整整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可说是费尽了心机。他曾对特伦特说:“我们要逃走,年轻人,这就是我找你的原因。你能从地面驾飞船上太空,而我不能。”特伦特回答说:“到太空并不那么容易,布伦梅尔先生,不出半天工夫我们就会被抓回来的。”布伦梅尔狡猾地说:“不,如果我们跃过外太空,呆在几光年远的地方,就没事。”...
作者:倪匡有一个相当特别的会,叫「奇事会」,参加者的资格没有甚麽限制,要由原来的会员介绍,然後,在当晚出席的会员之前,讲一件事。用「讲一件事」,而不用「讲一个故事」,这是会章明文规定的。讲述者必须讲述其亲身经历之事实,而不得凭想像编造不可信之故事。当然,所讲的事,一定要极其离奇,超乎知识范畴之外,近乎不可思议,而不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事。在讲了这件事之後,再由所有听了这件事的会员,投票决定这个讲述者,是不是有资格参加「奇事会」——奇事会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会员,必须经历过一桩或超过一桩奇事之谓。常常,讲述者本身,自以为经历十分曲折离奇,兴冲冲地讲述出来,但是却令得听的人呵欠连连,一点不感兴趣,当然在投票的时候,也被否决了。所以,奇事会的会员不是很多,只维持在二十位左右,每次聚会也不是所有会员都参加。原振侠成为奇事会的会员,是苏氏兄弟介绍的。苏耀西和苏耀东两人,在入会的...
作者:[美]L·罗恩·哈伯德前言(作者序言)L·罗恩·哈伯德几年前,为庆祝从事写作50周年,我写下了《地球杀场》一书。该书将近50万字,比我50年作家生涯中写下的其他作品部头都大。因为那毕竟是我的50周年纪念作品啊,所以我要尽情地发挥一下。讽刺并不局限在西方世界。事实上,汉语中讽刺一词可以理解为嘲讽、讥讽和鞭挞。而且,我们的“讽刺”一词并不源于“尖刻”(sharp)。它源于拉丁文(satura),意思是“大杂烩”或“混合物”,而且它似乎曾是形容食品的词汇,用来描述一种“不同东西的混合物”,如一碗杂烩或各种时鲜水果的拼盘。它丰盛,有益健康,令人愉悦而且充满乐趣。通常,“satrua”被用来代表那种表演给那些总是吵吵闹闹的罗马观众看的,采用通俗的即兴表演手法的讽刺剧。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或情节,而是随心所欲地混合运用歌曲、散文、诗歌和对白等形式,用赞美和嘲讽来取悦人们。...
1994 第11期 - ’94科幻征文李学坚人类现在已不再祷告“上帝保佑”,然而,却存在着一个威力比上帝还大的造物主:人口电脑。仙居星,位于仙女星系边缘。人人过着神仙的日子:男不耕女不织,整个社会完全依赖于工业制造。山水湖泊天空地层,处处融汇了人类的文明,被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如今,依靠无所不能的工业制造,人类所要做的只是“一按电钮”:要吃什么,按一下电钮即造出来,保证原汁原味;要穿什么,按一下电钮即造出来,保证天衣无缝,要玩什么,按一下电钮即造出来,保证让君尽兴……就是几个世纪以前被誉为“爱情结晶”的孩子,现在也“一按电钮”了——一是女人怕生小孩痛苦,二是精子和卵子自然结合会带有许多基因缺陷,三是人口电脑要改进受精卵的基因,确保每个人都一生无病,健康长寿。经过人口电脑修改过的受精卵,发育成人后确实可以活上二百多岁直至机体自然衰老死亡。但是,为了避免衰老带来的疾病...
1991 第3期 - 作家与科幻王逢振布赖恩·奥尔迪斯任何作家的作品都不可能脱离他的经历。也许正是因为这点,奥尔迪斯的科幻作品缺乏踏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但谁也不会否认,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出发,他的作品具有相当高的价值。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文学现实的敏锐判断,使他1981年成为最重要的英国文学布克奖的五人评委之一。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使他的许多作品受到严肃作家的赞赏,例如他最新出版的《忘记了的生活》(1988),就受到著名作家艾丽丝·莫道克的高度称赞。弗雷德里克·波尔阿克曼和布雷德伯里从作家方面讲,我想写布雷德伯里;但若写布雷德伯里,我不能不写阿克曼。毕竟,还是通过阿克曼,我才认识了布雷德伯里和许多美国科幻作家。阿克曼是个宽厚而幽默的人。记得有次我给他打电话,他的电话记录器发出这样的回答:“我到火星上去了,很快就回来,请留下你的姓名、电话。”还有一次吃饭,他把两根胡萝卜条塞在嘴里,扮成...
1999 第4期 - 科幻之窗罗德·谢林克 孙维梓太平洋联合公司的铁轨蜿蜒曲折平行向前,从内华达州直贯正南,爬进一望无垠的大片沙漠,酷热烤人的莫哈夫斯基沙漠。 那一天,流线型特快列车“圣路易号”隆隆驶来,进入火山岩形成的丘陵地。远处是高耸入云的锯齿形群山,近处类似干涸的海底,杂树丛生。这时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骤然发生:列车与大地之间的铁轨轰隆一声,顿时尺断寸裂,飞往两侧沙坡。爆炸的巨浪打破了沙漠的沉寂,机车和车厢一节连一节倾覆在路基旁,“圣路易市”号像一头濒死的钢铁巨兽,只剩下15节破碎不堪的脊椎横亘于沙漠之上。 他们干得实在十分漂亮,有如天文钟一般精确:这是复杂的计算机加上逻辑推理和高超技术的结果。一切极为顺利,超越了原先最乐观的估计。现在他们用轻便货车运走价值连城的灿灿金砖,一路颠簸,登上了沙漠边缘处山坡的一块平坦场地。 领头的是已不太年轻的一位学者,脸庞清秀,...
1994 第1期 - 每期一星何宏伟一.线索太多了局长一进屋就扔给我一摞资料,他几乎是在咆哮:“记住,你是第四个!那三位都被抬到医院去了。知道病因吗?全一样:用脑过度导致的轻度精神分裂。我可是把底牌都告诉你了,以后别来怪我。”我不作声,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个小老头象耗子一样在我的办公室里乱窜一气。我知道他不想我接这件案子,他和我爸爸是多年的老朋友。过了一会儿,小老头停下来压低了声音说道:“我说韦文,咱们把这案子挂起算了,估计再过一百年来破可能会有希望。”我还是不作声。小老头总算看出我是下定决心了,他安静下来,脸上的五官很庄重地凝固在了一起。一看这表情我便知道老家伙怕是要用最后一招了。果然,他开口了:“我是你上司,对吧?”我点点头。“上司之所以成为上司,总得有点理由吧?”我一下子想到一个现成的马屁已经递到我嘴边了,让人不拍心头怪难受的:“理由就是您老破的案子比我从生下来起犯的错误...
作者:竹笛声声作品相关莱茵号的历史距今六千多万地球年,按照地球时间计算年仅一万岁的哈里斯.莱茵伯爵为了建功立业,也为了自己的爱好,购买了当时最好的“星”级探索舰,并起名莱茵舰,装上充足的物资,辞别好友与家人,决定向河外星系进发。当时与他同行的是他忠实的跟随人员共计一百多人。当时的设想只是在邻近的河系光蝎星系探索,虽然也有其他家族前往,不过自己家族中还没有组织过探险船队,所以星路,星域慨况,星域矿产以及智慧文明发展情况都是家族需要掌握的地方。无论任务完成与否,也只是计划在五百到七百地球年之间返回。一开始都是那么的顺利,在经过一百二十年的航行,来到了光蝎星系。这个河系的文明都不超过五维文明,完全不具有威胁性,因为文明的限制也就无法发现莱茵舰的存在。一切都在莱茵舰悄无声息的探测与观察当中。同时也采集了很多珍贵的物种样本与矿物样本,搜集了很多奇特的基因。并同时发现和记录了...
姜云生1 “躺上去,把头盔戴上。”教授说。“要脱鞋吗?”我问。教授笑了,他身边那个女助手也笑了。“很象在给你做老式X光检查,是不是?”“是很象。”我说。我顺从地躺到那张金属活动床上。女助手走过来,轻轻地扶着我的脑袋,把一支金属头盔套进我的头部。我仰视着天花板,那上面有那么多电线,活象一张彩色的蜘蛛网,蛛网上几十个闪亮的光点从一端流向另一端,恰如舞台上旋转的彩灯,每当最后一个光点熄灭时,蛛网中央的小小屏幕上就跳出一串数字来。“血压?”教授问。“正常。”黑暗里有个声音回答说。“脉搏?”“正常。”“呼吸?”“正常。”我笑笑。教授探过身子来,问道:“有什么好笑的吗?”“确实象在老式医院里作体格检查。”我说。“不过你可是在最现代化的时空实验室里做最了不起的幻觉试验。”教授说。...
2000 第7期 - 银河奖征文刘慈欣刹车时代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地球自转刹车用了四十二年,比联合政府的计划长了三年。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最后一个日落的情景,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当然,以后没有“天”也没有“夜”了,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十几年吧)将处于永远的黄昏中,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下并没落深,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长的日落中,我出生了。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一万二千台,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从我住的地方,可以看到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你想像一个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
作者:倪匡----------------自序这个故事甚多隐喻,有些地方故作神秘,但其实也不过如此,窃钱者诛,窃国者侯,自古已然,于今犹乃。大权在手,成群结党,为所欲为,谁会说这个“不”字?一旦失势,鸡碎般小数,也就成了大罪名。不过,这种帐,总是要算的。中国流行的说法是“秋后算帐”,秋后,是表示一个一定的时间吧!历史会向任何人算帐的,逃不过,躲不了,等著吧!倪匡 一九九五年八月九日三藩市 花开又一年望月几回圆第一部︰尸虫不久之前,记述了一个叫作《病毒》的故事,有一个朋友从极远的一处地方(还在地球上)打电话来问︰“怎么好像没有完?”是的,是没有完,那位公主,提出了她的设想,也一直在进行研究,在她的研究还没有确切的结果之前,情形就像叙述的那样子,不可能另有进展。倒是我和这位朋友之间的一番对话,可以作为《病毒》这个故事的后记。...
韩建国文凭热方兴未艾,人们追逐不休。本来吗,一张盖了印的纸不光意味着知识,还意味着体面的工作,当干部、长工资、评职称、分房子,就连调工作、谈恋爱,文凭也几乎成为必不可少的通行证,怎能让人不追呢?我没有文凭,只是铸造车间维修班的青工,我的铁哥们儿王艾也没有文凭。我们一起发牢骚,骂厂教育科长太黑,把分配上学的名额都给了头头的子女。参加自学高考吧,一想起几年没有娱乐没有假日的苦读,就令人望而却步。三车间的小赵,几年苦读下来,文凭到了手,身体也垮了,至今病病歪歪的。说着说着,不知怎么说到知识与文凭哪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知识重要,只要有真才实学,哪怕没有文凭也能做出成绩来,比如发明家爱迪生、文学家高尔基等,王艾却认为文凭更实惠,现在不少人混了个文凭,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可照样当干部。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继续争论不休。我们的争论引起一个人的注意。此人瘦高,脸...
1999 第1期 - 科幻之窗丹尼尔·基斯 孙维梓主持人的话:最好的方式,还是读着文章,与主人公一起体验与经历。(怡雯)1、3月5日的报告施特劳斯医生说从今天起我应该把想到和发生的事情统统记下来。我不明白这为什么但他说这非常重要。是为了看看能不能用我。我希望他们用我。金尼叶小姐说他们也许能使我变得更聪明。我也希望更聪明。我叫查理·戈尔登。今年37岁。两周前刚过生日。现在我写不出更多的东西所以到此结束。2、3月6日的报告今天我有一个测验。我想我没有考好。他们可能不会再用我了。当时房间里有个善良的年轻人。他有几张满布墨斑的白卡片。他说查里你看看这些卡片。我说我看到了墨斑。他说不错。我想这该完了但当我站起来走开时他又把我留了下来。他说查里坐下我们还没有完。后来的事我记不清了。好像他让我说说在墨斑里看到些什么。我说这里面我什么也没有看出来但是他说那里面有图。而且别人也看到了这些图。我...
作者:[美]乔·霍尔德曼第一部列兵曼德拉第一章“今天晚上,我将向你们展示八种杀人法。”说这话的人是个军士长,看上去顶多比我大五岁。就算是他在战斗中真的杀过人,不管是用无声法还是别的什么花样,也绝不会比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干得漂亮到哪儿去。说到杀人,我知道的办法不下八十种,可多数都是闹哄哄的。我坐直了腰,尽量装出一副谦恭认真的样子。可实际上,别看眼睛睁得不小,其实早已经昏然人睡了。别人比我也好不了多少。谁都明白,在这些像是放松运动的辅助课上是不会安排什么新鲜玩意的。放映机发出的声响打断了我的梦境。我强打起精神,耐着性子看完了那部介绍八种无声杀人法的短片。片中的角色想必全都是些模拟逼真的电脑人,要不他们怎么会真的被统统杀掉呢?影片刚刚放完,坐在前排的一个姑娘马上举起了手。军士长朝她点了点头,她随即起身面对着其他人。这姑娘还算有几分姿色,只是脖子和肩膀显得太粗壮了些。几个月...
1997 第10期 - 每期一星宗峰“楼兰新娘,你将去何方?前方路太远,前面风太狂,不如停留在我的帐房……”一阵悠扬的乐曲远远传来,伴着小鼓的咚咚声响,飘飘渺渺,萦绕在我的耳旁。恍惚间,我又听到有个声音在叫:“阿西翰——”那声音很甜美,清柔如流水。“是谁?”我向四周张望,却看不到什么。突然,在我面前出现了一位身穿白色长裙的美丽姑娘,黑色的长发,清秀的面庞,周身被一团圣洁的光晕所环绕,微笑着向我走来……我从梦中惊起,大汗淋漓,气喘吁吁。那些景象全消失了,只有四周无边无际的黑暗。自从上次听完“西部梦幻”音乐会,我就常有这样的梦境,也常在梦中听到这支歌曲,是怎么回事?也许我该去看看心理医生。乔天华医生热情地接待了我。“宇飞先生,你是第一次寻求心理咨询?”他柔和地问。我便把那个梦全都告诉了他,并说:“不知为什么,我经常梦见那个姑娘,还有那首歌……只觉得说不出的亲切。而现在,几乎连白...
作者:轮回的死角第一卷 第0章 楔子——死亡之吻“这个世界疯了吗?”“还是说,它已经坏掉了?”一位面色忧郁,双瞳空洞的单薄少女站立在八层高楼的顶层天台外侧,喃喃的声音便是从她口中传出,高空强劲的风,拉扯着她的衣服哗啦啦作响,更是把她的身体拉扯的摇晃了起来,看上去就犹若风中残花我见犹怜。此时楼下已经铺开了警戒线,安置好了救生气垫,负责救援的谈判专家,正拿着扬声器,高声喊到“天静同学!有什么事,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你不要做傻事,有什么困难可以给我们说…”“天静!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你的家人,你这样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怎么对的起他们!!”“天静…”谈判专家费尽口舌,不断呼喊少女的名字,不断的灌输亲情、友情…可一旁的警员不得不提醒他一句“张专家,上面那人没有亲人!”“天静,你…嘎!”谈判专家愣了,转头看向一旁守在身边的执勤队长,小声的快速说道“小李,你怎么不早说!那资料上...
1993 第4期 - 科幻名著欣赏汤姆·戈德温 于小丽 周稼骏 译从本期起,本刊开辟“科幻名著欣赏”专栏,经广大读者推荐,首篇重新发表荣获科幻大奖“雨果奖”的美国科幻作家汤姆·戈德温的《冷酷的平衡》。《冷酷的平衡》成功之处在于把大胆的幻想(飞船、星际飞行)与人情人理的故事水乳交融,虚拟的大环境和真情实感结合得天衣无缝。由于有了细节的真实,使读者觉得某次太空飞行确实发生过这样的悲剧,由于有了大胆的幻想(特定的外太空,险恶的处境)使兄妹之情——(实际上是小姑娘对生命的渴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作者所要展示的主题是:科学规律是无情的,有的甚至是冷酷的,铁定的,人的感情只能屈从于它而难以与之抗衡。小姑娘冒犯了它,遭到令人心碎的惩处。如果我们从那艘悲剧飞船把眼光移向我们身边,看看人类冒冒失失干了多少蠢事,不正象小姑娘那样遭到科学规律的惩处吗?希望读者朋友不断为我们推荐作品,共同办好...
1995 第1期 - 中长篇科幻连载西德尼·谢尔顿主持人的话:《世界末日阴谋》从飞碟和外星人降临地球开始,展开了扣人心弦的故事。这是被评论界称为谢尔顿“最惊人、最出色的”作品。(覃白)序幕瑞士。10月14日,星期日,15:00目击者们站在空地边上,惊恐万状。面前的景象太古怪了,那是从原始人的群体潜意识最深处泛起的噩梦。目击者的反应各式各样。一个晕倒,另一个呕吐,一名妇女止不住地浑身颤抖,还有一个心里想:我快要得心脏病了!上年纪的教士抓住念珠,不停地胸前划十字。救救我,上帝。救救我们大家。别让这个魔鬼的化身伤害我们。我们终于看见撒旦的面孔了。这是世界的末日。最后的审判来临了。世界末日善恶决战的战场就在这儿……世界末日……世界末日……第一部 追踪者(上)第一天10月15日,星期一电话铃使罗伯特·贝拉米从睡梦中清醒过来。他想留在梦境中,却不得不睁开眼睛,床边的电话响个不停。他看看钟,凌晨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