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文忠 等玄奘与时代精神玄奘与时代精神(1)钱文忠玄奘与时代精神孟宪实唐太宗--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蒙曼解说武则天康震唐诗的人生境界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1966年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19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1996年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著作有《瓦釜集》、《季门立雪》、《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记》等。玄奘与时代精神◆ 钱文忠因为能够根据历史事实来讲,毫无疑问唐僧是个很适合的人物,所以我就把它讲成《玄奘西游记》,现在《玄奘西游记》已经讲完且重播了好几次,前几天我在中央电视台录制新的节目,回过头来反思,我觉得《西游记》还是值得一讲,今天和大家请教叫讲演也好叫讲座也好,我还是想先从《西游记》讲起。...
《母亲的路》作者:佚名第1节:目录幸福、快乐的成功6引言7第一章“全家福”10一、父亲:榜样的力量10二、母亲:全家的支柱11三、孩子:我们的骄傲13第二章丰收“试验田”13一、起跑线上开始赢14怀孕:偶然中有必然14父母可以给孩子什么15让孩子身体健康15让孩子学会微笑15培养孩子动手能力16二、走好关键那几步16习惯的培养16玩具分类16信守承诺17注重细节17培植成功的“种子”--兴趣、执著17兴趣做引导17做事要坚持18安全教育19过马路19骑车19与人争斗19走散以后20安全用电20三、配合学校行家教20学问的含义20师生间找个平衡点21惩罚有技巧22夏令营中苦与甜23吃苦也是福23择校有学问24英语学习24爱上英语24熟记常用词汇25口语练习25成绩和名次25锻炼好身体26孩子的兴趣和爱好27电脑27形象设计27演讲27...
作者:吴运铎作品相关吴运铎同志简介: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出生于武汉蔡甸。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全国抗战爆发后,吴运铎不远千里,奔向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问等职。是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十届执行委员,第三届共青团中央委员。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
作者:毛泽东《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六日)林彪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毛泽东思想是在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的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反对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因此,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国人民的头脑,坚持在一切工作中用毛泽东思想挂帅,是我党政治思想工作最根本的任务。广大工农兵群众、广大革命干部和广大知识分子,都必须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做到人人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后,生活迫使我们不得不分道扬镳和挥别轻狂的魂灵。一别,几近三十年。这中间,时断时续地听到灿荣汲汲营营于事业版图的攻掠,而远离了他所挚爱的文史领地。事业腾达了,可我知道他的内心是困窘的,因为偶而显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张木然没有表情的生命容貌,我深知这是灿荣的成长之痛!我一向以为,商场上不断地争斗会使人庸俗化。那样的碰撞,对于一个文学青年来说,毋宁是一种生命的刑伤。日前,灿荣寄来《向历史借IQ》的手稿,读后才恍然惊觉,原来,这些年俗世的磨难并没有让灿荣失去潜藏的光华。在走过人生干...
李叔同作品及墨宝集:索性做了和尚 作者:李叔同都说李叔同做人做得太完美,风骨、才骨、傲骨一样不少,作诗作得雅,起文起得正,又会书画又懂篆印,编曲演戏样样在行……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 论因说佛 前 言 李叔同,“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 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丰子恺语)。 都说李叔同做人做得太完美,风骨、才骨、傲骨一样不少,作诗作得雅,起文起得正,又会书画又懂篆印,编曲演戏样样在行。在中国,如此面面俱到之奇人罕有,而才子却于中年顿悟佛门之精妙,决绝入空门专心研佛,其一生恍若两世。 现今,大师之天津故居已湮没于房地产开发热潮中,是时候重捡精神粮草,向物质的无限蔓延说暂停了。编者欲以此书让很多人得一点清净、宁静和澄静,让我们不致忘了曾经的禅灯梦影依...
作者:纪连海第一章 神秘的王国引言她是中日之间一个小小的岛国,却汇集万千瞩目。她的这个位置那真是“万国津梁”,也是世界的桥梁。她与钓鱼岛有着明确的分界,却被刻意混为一谈。沈复的记载,比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对钓鱼岛的记载还早76年。她与中国海天相隔,却有着相同的文化追求与民间习俗。琉球人结婚也跟中国人一样,鼓乐小轿。在今天日本冲绳县博物馆陈列着一口铜钟,这口古钟的名字叫“万国津梁钟”,上面铸有如下的几行汉字:“琉球国者,南海胜地也。钟三韩之秀,以大明为辅车,以日域为唇齿,在此二中间涌出之蓬莱岛也。以舟楫为万国之津梁,异产至宝充满十方刹……”“琉球”,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名字,但她可不是我们小的时候玩的琉璃球,而是一个神秘的王国。这口“万国津梁钟”原本属于这个神秘的王国,但时至今日,为什么会挂在日本冲绳县的博物馆里呢?这口古钟背后拥有着哪些神秘的故事呢?...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第一章祸起萧墙窝里斗开始郑庄公跟他亲妈和弟弟都翻脸了。1这事发生在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即春秋的第一年。也就在这年,立国二百年的以色列被亚述灭亡,只剩下犹太王国苟延残喘。但,亚述灭以色列是见惯不怪的外族入侵,郑国这边却是地地道道的祸起萧墙。春秋史以母子兄弟的窝里斗来开篇,虽然要算碰巧,却也意味深长。先看人物关系。本案的男一号,当然是郑庄公。庄公是郑国第三任国君,郑武公的嫡长子,名叫寤生。武公的正妻是申国的公主,史称武姜。武,是丈夫的谥号;姜,则是娘家的姓。申国据说是伯夷之后,姓姜;郑国则是厉王之后,姓姬。武公娶武姜,不过姬姜两族长期通婚之一例。武姜给武公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寤生,老二叫段,都是嫡子。刀兵相见的,就是这哥俩;翻脸不认人的,则是寤生和武姜...
自序 .. 第一个问题就是光绪皇帝的死。很多传说的故事当中,懦弱的光绪是被慈禧给害死的,在一些号称史料的文章中也是这么描述的。但是也有一些史料说光绪就是病死的,光绪的死 跟慈禧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慈禧与光绪的死亡时间又是那么机缘巧合,这就又给了人们可以猜测的口实。 另外,就是珍妃的死。很多人都认为珍妃就是慈禧派人推到井里的,并且沈易羚口述的《宫女往谈录》里也有崔玉贵的现身说法,珍妃被慈禧害死似乎成了一个定论。但是在珍妃的侄子回忆姑姑的文章中,则明确说明是从瑾妃那里听说:在慈禧与珍妃的冲突中,慈禧让珍妃去死,于是珍妃就跳了井,崔玉贵去拉珍妃但没有拉住。虽然珍妃的死与慈禧有关系,但珍妃并不是慈禧下令害死的。这与我们家的说法有些一致。 到如今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说法,但是事实总是有真相的,而且我也相信这些问题总是会随着真相的大白而会被公之于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
作品:山口百惠自传 作者:山口百惠 内容简介: 正文 序章 横须贺 横须贺—— 只要谁嘟嚷起这个地方,我就感到魂牵梦亲般的怀念。 离开横须贺,八年了。 我不是出生在那个城市。从我小学二年级末期到初中二年级结束,尽管我在那里仅仅度过了六年,然而我如此依依之感,究竟类似什么呢? 与思念恋人的痴情不同。 虽说如此,可是与人们思念故乡之情也不同。 如今,我没有重返过那座从东京市中心出发,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到达的城市。我的心虽然离它远了,然而我并没有忘记了它,可是,不知为什么,它却渐渐地渐渐地离远了…… 横须贺;还记得我吗? 薄暮时分,我从私塾的归途中,在回家去的陡坡道上,经常遇到肩挑豆腐担子的那小贩难耐辛劳的脸;上理科课时从老师那里分到了蚕,为这些蚕去采桑叶的夏日清晨;上学时走过的那条山路,路旁那露珠晶莹的草;欢乐的喧嚣和水花飞溅的气息洋溢...
《彷徨》作者:鲁迅祝福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
作者:强世功“行政吸纳政治”的反思——香江边上的思考之一强世功/著 原载《读书》2007第9期关于港英时期香港的政治体制,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比如刘兆佳称之为“仁慈独裁制”,这种体制形成了“隔离的官僚政治形态”;英定国(G. B. Endecott)称之为“咨询性政府”;夏利斯(Peter Harris)称之为“无政党的行政国家”;金耀基称之为“行政吸纳政治”;关信基则干脆称之为“非政治化的政治体制”。在这些概括中,最有影响的恐怕是 “行政吸纳政治”之说。这个概括不仅影响了后来许多人对港英政治体制的认识,而且影响到对大陆政治体制的认识,比如康晓光就用“行政吸纳政治”来解读中国的政治运作,无疑是一场美丽的误会。从金先生的理论诉求和政治关怀入手,首先要考虑的是,“行政吸纳政治”所说的“行政”是什么,“政治”又是什么。尽管金先生并没有给出完整的定义,但通观全文,所谓 “行政”就是政府管理体制,“政治”就是...
作者:老舍一 小坡和妹妹哥哥是父亲在大坡开国货店时生的,所以叫作大坡。小坡自己呢,是父亲的铺子移到小坡后生的;他这个名字,虽没有哥哥的那个那么大方好听,可是一样的有来历,不发生什么疑问。可是,生妹妹的时候,国货店仍然是开在小坡,为什么她不也叫小坡?或是小小坡?或是二小坡等等?而偏偏的叫作仙坡呢?每逢叫妹妹的时候,便有点疑惑不清楚。据小坡在家庭与在学校左右邻近旅行的经验,和从各方面的探听,新加坡的街道确是没有叫仙坡的。你说这可怎么办!这个问题和“妹妹为什么一定是姑娘”一样的不能明白。哥哥为什么不是姑娘?妹妹为什么一定叫仙坡,而不叫小小坡或是二小坡等等?简直的别想,哎!一想便糊涂得要命!妈妈这样说:大坡是在那儿生的,小坡和仙坡又是在那儿生的,这已经够糊涂半天的了;有时候妈妈还这么说:哥哥是由大坡的水沟里捡了来的,他自己是从小坡的电线杆子旁边拾来的,妹妹呢,是由香蕉树...
作者:莫言文集序言 莫言我一起羞于编文集,因为编文集,就如同回头检点超过的道路。走十里八里,可以努着劲儿,保持良好的姿态,做到一步也不歪斜,但走三百里,就任凭是铁打的汉子,也难确保没有一个歪脚印。写几年文章,可以抖擞着精神,保证篇篇都是精品,但写三十年,就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了。因此,编选这种总结性的文集,最大的羞愧就是面对着那些当初草率付梓、如今不堪入目的文本。当然也可以将这类文章剔除出去,但既是阶段性的全集,剔出去又名实不副;当然也可以将不满意的文章大加删改,但如此又有不忠实自己的写作历史之弊。因此,三十年中发表的文字,几能总集到的,还是统统编进来;除了技术方面的错误,其余的尽量保持原貌。以前发动过的,以最后一次定稿为准。通读旧稿,感慨良多。一万个个日日夜夜,凝固在其中,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行文字,都能引发美好或痛苦的记忆。实事求是地说,我为年轻...
作者:老舍保民杀寇 谁给我的枪? 谁给我的粮? 还不是百姓的血汗, 供给我这身武装?! 我为谁打枪, 我为谁吃粮? 还不是为保卫百姓, 我才舍身上战场?! 上战场,上战场, 弟兄们,为保民杀寇,去洒这热血一腔! 载一九三八年十月一日《扫荡报》保我河山 高山大河,伟大中国! 祖宗开创, 万代安和。 我们的土地, 我们的山河, 谁敢来侵犯, 谁敢来夺? 中华土地好, 中华好汉多, 命可舍, 头可碎, 要保住伟大中国。 载一九三八年十月四日《扫荡报》壁报诗 哪条道路都能达到南京,哪条道路都能达到北平,打回南京!打回北平! 只有那没有血的路啊,须得膝行! 看到了春花,想起老家! 想到了老家,咬紧钢牙;插上春花,打回老家! 只有那骨头软的人哪,...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 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展现出的大国姿态,侵略者内心的无望与煎熬,一切尽在万历朝鲜战争。--------------------------------------------------------【由..【】整理,】--------------------------------------------------------------------------前言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
作者:老舍AA本篇由弥松颐同志注解。一假若我姑母和我大姐的婆母现在还活着,我相信她们还会时常争辩:到底在我降生 的那一晚上,我的母亲是因生我而昏迷过去了呢,还是她受了煤气。幸而这两位老太太都遵循着自然规律,到时候就被亲友们护送到坟地里去;要不然,不论我庆祝自己的花甲之喜,还是古稀大寿,我心中都不会十分平安。是呀,假若大姐 婆婆的说法十分正确,我便根本不存在啊!似乎有声明一下的必要:我生的迟了些,而大姐又出阁早了些,所以我一出世,大 姐已有了婆婆,而且是一位有比金刚石还坚硬的成见的婆婆。是,她的成见是那么深, 我简直地不敢叫她看见我。只要她一眼看到我,她便立刻把屋门和窗子都打开,往外散 放煤气!还要声明一下:这并不是为来个对比,贬低大姐婆婆,以便高抬我的姑母。那用不着。说真的,姑母对于我的存在与否,并不十分关心;要不然,到后来,她的烟袋锅子 为什么常常敲在我的头上,便有些...
作者:陈渠珍第一章 成都至察木多援藏军出师计划,经长时期之筹备,颇极周密。讵一经开拔,障碍横生。尤以夫役逃亡一事,最为骚扰。军行所至,四出拉夫,人民逃避一空。三营殿后,夫役逃亡尤多,行李一沿途遗弃,虽出重资,不能雇一夫。纪律废驰,非复从前节制之师矣。读唐人应役出塞诸诗,苍凉悲壮,非身历其境者,不知其言之酸而词之切也。自成都四日而至雅州,风景与内地同,自是以后,气象迎殊,山岭陡峻,鸟道羊肠,险同剑阁,而荒过之。沿途居民寥寥。师行于七月,时方盛暑。身着单服,犹汗流不止。过雅州,则凉似深秋,均着夹衣。愈西愈冷,须着西藏毪子衣矣。过大相、飞越诸岭,皆重峰叠嶂,高峻极天,俯视白云,盘旋足下。大相岭,相传为诸葛武侯所开凿,故名。经虎耳崖陡壁悬崖,危坡一线;俯视河水如带,清碧异常,波涛汹涌,骇目惊心。道宽不及三尺,壁如刀削。余所乘马,购自成都,良骥也,至是遍身汗流,鞭策不进。...
━━━━━━━━━━━━━━━━━━━━━━━━━━━━━━━━━━━岛8·天王海王卷首语文/郭敬明2006年的夏天,我改写了《1995-2005夏至未至》。时光又退回到2004年的夏天。上海的白光依然泛滥滔天。连续几日的高温让人觉得夏天永远都不会结束了。可是还是有一些情绪缓慢地生长在心里,那是2004年夏天再也无法重回的心境。有些情绪,只能发生在我们最透明的少年。那时头顶的蓝天永远是一张寂寞的脸,浮云将一切渲染上悲伤的釉质,在天空里发着光。那些光芒将我们这些平凡的男生女生,照耀成将来的传奇。在完成《夏至》的那一年里,我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像是台风过境,悲伤一片荒草伏倒般辽阔。而在过去两年之后的夏天,当一切过去之后,所谓的悲伤,也已经被重新枯荣过两季的高草覆盖得看不出一丁点痕迹。时间是最伟大的治愈师。再多的伤口,都会消失在皮肤上,溶解进心脏,成为心室壁上美好的花纹。...
作品: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作者:[德] 曼弗雷德·马伊 王泰智 沈惠珠 译 内容简介: 正文 前言 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凡是经常读报或看电视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不知道犹太人和巴勒斯坦民族的历史,又怎么能够明白中东的冲突?或者,如果不知道殖民历史,又怎么能够理解非洲的形势? 曼弗雷德·马伊 2002年1月,于温特灵根 最初的人类 我们的地球,大约已有50亿岁的年龄。30亿年前开始有生命,1500万年前开始了人类的发展。到长到像我们现在这个模样,它走过了无以数计的历程。尽管在这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清楚,但科学家们却可以大体描绘出其发展的轨迹。出土的遗骨和工具为他们提供了特别有益的见证。 大约在500万年前,估计就出现了可以直立行走的“猿人”。他们的前肢从而解放了出来,逐渐发展成为双手。在后来的300万年里,这种生物的脑量增长了三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