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文学小说人气周排行榜

说戏讲茶唱门歌:江南旧事里的小 |热度 307 | 文学 | 上传: 巴乔的中场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谈正衡【,】第一章 卖肉的胡屠夫那时,上河街小高埂有个杀猪的胡屠夫,五短身材,一脸虬髯络腮胡子,厚嘴唇,蒜头鼻,双目圆睁,生得颇为异相。初一照面,常叫人心头一凛。人家杀猪都是有帮手,摁蹄子的、揪尾巴的、拽耳朵的、掀屁股的,一起把嚎叫的猪架到板凳上,然后白刀子捅进红刀子拔出来……这胡屠夫杀猪却是独一无二,只一人就把猪搞掂。他把猪赶出来,用一个大锤子照头一家伙砸下,那猪就软软地晕倒,不会嚎叫挣扎,而猪血是一样可以放出来。然后就是在猪蹄上豁开个小口子,给猪吹气,抓起因鼓胀而撑起的猪腿把猪拎进装满滚水的木桶里,拿瓢往没有浸没的地方浇开水。氤氲的水汽弥散着,趁热先用手扯下猪脖子和背上的鬃毛,放到篮子里,再用一个铁刮子将猪身上的毛刮掉。当毛刮得差不多了,无论黑猪花猪,都是白白净净的优越胴体。猪的胴体被搬到案板上,用铁刮子别下蹄壳,从腿膝往上剁下四蹄打垛捆在一处。再拿刀在... 
十年忽悠 |热度 306 | 文学 | 上传: 痛罚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艾米1艾米从中国飞到美国的过程,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写的,一是她没有看到什么令她触景生情的影片,二是她一路昏睡,几乎没有清醒到能回忆从前的地步,至少是没有清醒到能回忆出几万字、几十万字的地步。可能是上飞机之前的那几天,兴奋过度没睡好,所以上了飞机就开始猛睡。即使是没睡着的时候,她也是脑子空空如也,所以这一趟国际飞行,对她来说,就像中国巨龙一样,“昏睡百年”,到了底特律,才“国人渐已醒”,不由得套了一下那个谁的名言:那个谁说:“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成了名人。”艾米篡改为:“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到了美国。”(读书人,窃个名句,不算偷,更何况还篡改过了,好歹也加入了自己的心血,至少是拥有联合版权了。)接机的当然不是Jason,如果是,故事就不是这个写法了。而且对五六年前刚从中国到美国来的艾米来说,Jason这个名字毫无特殊意义,因为她所认识的那个男孩,英文名并不叫Jason,而是叫All...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年 |热度 305 | 文学 | 上传: 淋雨 |更新时间:2019-03-19
..序 真实幽默的毛泽东 何建明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毛泽东不仅是昨天的20世纪,也是今天的21世纪,并且将属于永远……以文学的形式叙述毛泽东,是我们中国作家的职责。《毛泽东在1925》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以人性化视角来描绘毛泽东的文学作品。作品虽然反映的是毛泽东1925年回韶山200多天的故事,却把青年毛泽东惊人的智慧和超人的胆略展现得淋漓尽致。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不仅尊重了客观事实,在塑造伟人毛泽东形象的手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描写毛泽东早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幽默、智慧、真实的早期毛泽东形象。因此我认为,真实幽默是毛泽东更显伟大之处。  1  写毛泽东的书已经很多了,杨华方先生的这部作品则是众多毛泽东传记和纪实作品中难得的一部精美之作。首先是它的内容来自于上世纪20年代毛泽东青年时期在韶山的故事,这是以前记述特... 
中国震撼三部曲 |热度 305 | 文学 | 上传: 天净沙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张维为《中国三部曲》分别是:《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引言现在我把自己远足世界后写下的第三本思考型著作《中国超越》呈现给读者,力求在“触动”和“震撼”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国内不少人被西方话语忽悠得厉害,连抬起头来看西方的勇气都没有,哪里敢想象“超越”西方。但我在西方生活过20多年,实地考察了所有的西方国家,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在越来越多的方面赶上和超越西方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从“文明型国家”的视角出发,探讨和论述了中国自己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我认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制度安排,关键是要确保政治、社会和资本三种力量达到一种有利于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平衡。“美国梦”今天之所以风光不再,主因就是美国的资本力量似乎已经压倒了政治和社会力量。相比之下,中国模式尽... 
马可波罗游记 travels of marco |热度 2155 | 文学 | 上传: 辣椒王 |更新时间:2019-03-19
欢迎访问: ..引言马可.波罗,伟大的旅行家和亚洲文明的探索者,他以自己的亲自经历,使欧洲人认识了东方,认识了中国.他为欧亚两大文明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他在人类历史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可.波罗125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1260年,马可的父亲尼可罗和叔叔马飞阿从君士坦丁堡到黑海沿岸经商,来到钦察汗国都城萨莱,后因战乱影响,他们索性东行至不花剌,随旭烈兀派去朝见忽必烈的使臣,于1265年夏到达上都,又受忽必烈的派遣,作为蒙古使臣出使罗马教廷.1269年,他们向教会复命后回到威尼斯,此刻尼可罗从未见过面的儿子马可已经15岁了.1271年,马可随父亲和叔叔,奉教皇格里戈里十世之命,再度开始了东方之旅.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所走的路线大致就是古代东西贸易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他们爬山涉水,克服了无数难以想像的困难,先后穿越叙利亚和两河流域,横越伊朗全境,穿过中亚大草原,翻过帕米尔高原,经过罗布大沙漠和西域,终于胜利抵达上都.... 
谁认识马云 |热度 301 | 文学 | 上传: 低诉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刘世英彭征【由.[. ]整理,】《谁认识马云》 内容简介在2000年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的一场论坛上,我初识马云,他给我留下三点印象:一是马云长相很“酷”,“酷”得有点像天外来客,演外星人基本不用化装;二是“自由主义”,作为主讲嘉宾,别人演讲时他应该在主席台做认真倾听状,正襟危坐的,他却悄悄跑到观众席后面的台阶上独自愣神;三是他在演讲中一反创业型网络公司对投资者低眉顺眼、恭敬小心的常态,放言“投资者最多是舅舅,主人是我们自己”,引发诸多议论。后来,我们逐渐熟悉了,对马云了解多了,交流越深,我反而越觉得疑惑,像马云这样一个已经光芒四射的天才创业家,像阿里巴巴这样一家唯一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中国可与微软、GE、沃尔玛匹敌的企业,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对之表现如此冷漠?是不是我们判断力出了问题?一直到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的推举过程中,当我对着镜头说到“就像比尔·盖茨已... 
生与死的对抗 |热度 301 | 文学 | 上传: 精灵王 |更新时间:2019-03-19
- 1生与死的对抗〔美〕诺尔曼。布朗 著冯 川 伍厚恺  译韦铭  校LIFEAGAINSTDEATH-- 2生与死的对抗1编者的话现当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注重人的主体性研究。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意在寻求到人类和人类文化所依据的先在的根,由此而重识、重铸人与世界、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研究是从两方面入手的:一是对人的宏观研究,即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各个侧面,如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宗教等的研究;一是对人的微观研究,即立足于人的主体性,致力于探求人的深奥莫测的精神世界和千变万化的行为表现。为了帮助国内学术界及广大读者了解现当代西方学术研究的主潮,以便纵观全局,我们选编翻译了现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对人进行微观研究的一批有代表性的著作,作为丛书出版。这些著作从各个领域的不同角度对人的本质、人格、本能、潜能、情感、价值、需要、信仰等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力图揭示现代... 
起飞:柏林的指令 |热度 298 | 文学 | 上传: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日]佐佐木让译者:张文颖前言我之所以到处收集关于零式战斗机的飞行记录是因为结识了一位老技师。在六十年代,我对Fl很感兴趣。逐一采访了当时参赛的本田车队的相关人员,询问了赛车从研发到参赛的经纬。我当时与本田有一些工作上的接触,最重要的是出于职业好奇心,对当时的赛车赛事及周边大环境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但是,自从听到了原本田技术研究所浅野敏彦董事的一席话后,我的关心由原来的汽车转到了飞机上。浅野董事是本田赛车出征世界项目的核心人物、赛车发动机的主要负责人。二战期间曾任海军技术校官,在横须贺海军航空技术工厂承担了各种发动机的改良和研发工作,是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技师。第二次拜访他时,他跟我聊起了与Fl项目无关的往事。主要是他在欧洲各地的一些奇妙、令人十分感兴趣的见闻。那以后我经常去他那里,听那些充满谜团的故事。浅野董事于一九八五年因胃癌离世了。他把许多备忘录、书信、公文的... 
亲爱的安德烈 |热度 298 | 文学 | 上传: 莫莫言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龙应台【,】内容简介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龙应台序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我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十四岁。当我结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时间过日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是高校学生了。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你。... 
富甲美国 |热度 298 | 文学 | 上传: 辣椒王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Sam Walton作者简介萨姆·沃尔顿 (Sam Walton, 1918-1992年),沃马特百货公司创始人, 美国首富,曾获布什总统颁赠的自由奖章,1992年逝世。约翰·休伊 (John Huey),现任 《幸福》杂志资深编辑,曾任《华尔 街日报》欧洲版编辑、 《南点》杂志创刊编辑。从事商业报道多年。富甲美国──零售大王沃尔顿自传1 学会珍惜每一美元一天夜里我难以入睡,打开收音机,听到广播宣布,萨姆·沃尔顿是美国当今最富裕的人。于是我想, “萨姆·沃尔顿。不就是过去我班上的学生吗!”我激动不已。——海伦·威廉斯,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希克曼中学前历史学和语言学教师我想,任何成功总要付出代价,而我经历艰难困苦学到这一教训是在1985年 10 月,当时, 《福布斯》杂志称我为所谓的“美国第一富豪”。好极了,不难想象所有报纸和纽约的电视观众都会问 “他是谁”和“他住在哪里”。接下去的事情我们知道,就会有大批新闻记者和摄影记者... 
狐狸缘全传 |热度 297 | 文学 | 上传: 无边的寒冷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清)醉月山人第一回 周太史隐居归仙阙 贤公子祭扫遇妖狐  话说此书乃青石山一段故事。细考此山形势,原在浙西宁波县城外,乃是个清静地方。四面远近虽有些村庄,较那居民稠密、城郭繁华之处,别有一种明秀幽雅气象。因此便引动一位告退的官宦,此人姓周,名斌,字艺全。年将花甲,夫人已故。膝下只有一子,名唤信,号鸿年。年方十八,生的聪明文秀,体态风流。又有一仆,姓李名忠,因他上了年纪,都以老苍头称之;生有一子,名唤延寿,年方十二,亦在周府伺候公子。  这周太史原籍乃金陵人氏,因慕宁波青石山玉润珠肥、山清水秀,便将家眷移在宁波城外太平庄居住,以娱桑榆晚景。自移居之后,即将宦囊置买田宅铺户,以图久远之计。迁来一载有余,周公忽染重病。公子侍奉汤药,日夜勤劳。谁知百方调治,总未痊愈。周公自知阳寿不永,大限难免,便对公子说道:"我当初移居至此,原为博览此地山川美景。今乃天禄不永,有限... 
这个历史挺靠谱 |热度 296 | 文学 | 上传: 嘟嘟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袁腾飞自序各位读者朋友,呈现在你们面前的这套书,是由我在精华学校的网络课程授课视频整理而成。以前曾被命名为《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由别的出版公司出版过。由于这套书是由讲稿辑录,因此应该把口语书面语化,以使之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当时出版公司的编辑和我讲,我只需改正书中的史实错误,口语变书面语的工作,则由他们完成。我当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乐得省事。而且,书中的小标题,包括书名,都是编辑代劳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面世后,我顿时誉谤满身。有很多读者对书的内容提出了质疑。有些史实错误,确实是由本人才疏学浅,讲课时记忆不清,加之审稿时只求速度、忽视质量造成的。但也有很多地方是出版方没和我沟通,擅自改动的结果。比如把宋真宗时的殿帅高琼写成宋徽宗时的高俅;把方孝孺写成是明成祖的谋士;为了方便编标题,竟想当然地把渤海国叫成北诏国……而这些,虽不是我的失误,但确有失察之过... 
中国足球内幕 |热度 296 | 文学 | 上传: 辛苦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李承鹏,刘晓新,吴策力第一部分高尚的假球时间:1978年到1994年>>>劳玉晶千里寻夫2009年10月19日这一天,是个星期一。空气中散发着卤水拼盘的味道,和每个星期一一样,这座城市的人们一脸疲惫和热烈,加入到从黄沙大道至瘦狗岭的车水马龙里。劳玉晶也在里面。这一天发生了一些事情。广州所有的报纸都在报道政府打击有组织犯罪,“水产黑帮”辛氏兄弟落网,辛氏兄弟拥有开山刀、仿六四手枪甚至还有AK47冲锋枪,每年控制着千万以上的海鲜水产。这一天,CCTV的新闻联播罕见地播放了足球新闻,胡锦涛主席在全运会上讲话,“继续发扬志行风格”。这一天的天气预报,还宣布了“气温将骤降12℃,沈阳今年提前入冬”。劳玉晶不会认为这和她有什么关系,还是如平日那样正常上班、下班,接听杨旭的电话。杨旭说准备几件厚衣服,要去北京。劳玉晶习以为常,自搞上足球以来,杨旭总会突然出差。... 
男人的伎俩,女人的道行 |热度 296 | 文学 | 上传: 红色风帆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赵永久【,】序1爱情是一种能力弗洛伊德说过,精神病从本质上说,就是爱的能力的某种缺陷。所以,在一个缺乏“爱的能力”的社会,我们会觉得“大家都有病”。的确,爱情是一种能力、一门学问。爱情是每个人都要经历和拥有的。可惜这门学问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从未有一所学校会开设一门必修课讲解这门学问。我们关于爱情的知识,大多数来源于自己的经验和道听途说。共浴爱河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但如何在爱河中游泳,又不得不靠我们自己摸索。在河里呛了水,我们会向旁边游泳的,或是向岸上休息的家人朋友请教,他们会告诉我们一些游泳的技巧。其实这些技巧也是他们自己摸索出来的,可能泳姿不正规,动作“不给力”,搞得我们继续呛水!这时候,我们多么需要一名专业的游泳教练,教教我们正确的泳姿和换气技巧啊!翻翻世界家庭史,会发现只是在近百年来,爱情才和婚姻密切联系起来。在此之前,婚姻更多的是以经济利益、家... 
南明朝那些事 |热度 296 | 文学 | 上传: 没事找事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月明羌笛前言:祖国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除了长城、运河、故宫这些物质财富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这些精神财富。两者至今仍在充实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开阔着我们的视野。但还有另一种精神财富——气节,在千百年岁月之后,通过教育的传递,她的基因,已牢牢地沉淀我们血液深处,平常时份,静静潜伏,非常时刻,她将激起热血喷涌、生命沸腾,唤起我们这个民族为了世间的正义、美好的理想,奉献出自己一切的所有!在当年明月娓娓道来的笔墨中,《明朝那些事》那些气节故事,让我心潮澎湃,让我掩卷长叹!在讲述完1644年3月18日夜晚崇祯帝自杀后,当年明月停下了笔。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于是独自去寻找。在寻找我发现,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更精彩,更感人!李自成的暴兴骤亡、吴三桂的名利抉择、弘光帝的游戏人生、史可法的疾风劲草、多尔衮的一意孤行、隆武帝的壮志难酬、钱益谦的去留俳徊、夏完淳的少年铁血、... 
慈禧曾孙口述:我所知道的慈禧太 |热度 296 | 文学 | 上传: 北方网 |更新时间:2019-03-19
自序 ..  第一个问题就是光绪皇帝的死。很多传说的故事当中,懦弱的光绪是被慈禧给害死的,在一些号称史料的文章中也是这么描述的。但是也有一些史料说光绪就是病死的,光绪的死 跟慈禧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慈禧与光绪的死亡时间又是那么机缘巧合,这就又给了人们可以猜测的口实。  另外,就是珍妃的死。很多人都认为珍妃就是慈禧派人推到井里的,并且沈易羚口述的《宫女往谈录》里也有崔玉贵的现身说法,珍妃被慈禧害死似乎成了一个定论。但是在珍妃的侄子回忆姑姑的文章中,则明确说明是从瑾妃那里听说:在慈禧与珍妃的冲突中,慈禧让珍妃去死,于是珍妃就跳了井,崔玉贵去拉珍妃但没有拉住。虽然珍妃的死与慈禧有关系,但珍妃并不是慈禧下令害死的。这与我们家的说法有些一致。  到如今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说法,但是事实总是有真相的,而且我也相信这些问题总是会随着真相的大白而会被公之于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 |热度 295 | 文学 | 上传: 绚烂冬季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宫铃【,】内容简介放下成见,让我们重新认识一次!台湾,在地图上遥远,书里很近;在影像间熟悉,却始终更像个传说。她明明白白存在,又清清楚楚的不同。她与大陆就像一个原点的两条射线,已在渐行渐远的轨道中走过了太多不同的风景。失却相同乳汁的同胞,还能否仅靠着血脉的连接亲切如初?剥除了好奇和想当然的猜测,我们究竟用过多少心力和情感,去贴近她的心跳呢?《从台北到北京》会带你走进台湾,更会带你走近台湾人——在此你几乎可以触摸到一个台湾女子梦的蒙太奇。她穿越过现代的北京和前世的北平,在陌生和出离中惊醒过,在残酷与伤害中破灭过,又在友善与希望间涅槃,成就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或许当你意识到所谓“不可分割”不只是生硬的口号,更是两岸人心灵相通后的柔软与坚定时,才能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情怀。大陆与台湾的联通,原本就不是一个海峡的距离,而是你,和另一颗心的距离。... 
我不是潘金莲 |热度 295 | 文学 | 上传: 一米八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刘震云【,】序言:那一年(一)李雪莲头一回见王公道,王公道才二十六岁。王公道那时瘦,脸白,身上的肉也白,是个小白孩。小白孩长一对大眼。大眼的人容易浓眉,王公道却是淡眉,淡到没几根眉毛,等于是光的;李雪莲一见他就想笑。但求人办事,不是笑的时候。何况能见到王公道,不是件容易的事,邻居说王公道在家,李雪莲拍王公道家的门,手都拍酸了,屋里不见动静。李雪莲来时背了半布袋芝麻,拎着一只老母鸡。李雪莲手拍酸了,老母鸡被拎得翅膀也酸了,在尖声嘶叫,最终是鸡把门叫开的。王公道上身披一件法官的制服,下身只穿了一裤衩。李雪莲除了看到他一身白,也瞅见屋里墙上贴一“囍”字,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明白王公道不开门的原因。但夜里找他,就图在家里堵住他;自个儿跑了三十多里,这路也不能白跑。王公道打声哈欠:“找谁呀?”李雪莲:“王公道。”王公道:“你谁呀?”... 
民国那些范儿 |热度 295 | 文学 | 上传: 曾氏六合网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欧阳悟道序 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了我们还出不了一个大师?”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直指中国教育的瓶颈和软肋。然而,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求解终成无解,大师依然隐匿。逝去的时代总让人感怀,即便是民国这样的乱世也是如此。对于今人来说,民国是个特殊的时代,有人曾这样形容它:“不旧不新又又旧又新,不古不今又又古又今,不中不外又又中又外,不东不西又又东又西。”那是一个思想自由、学术活跃的年代,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大师。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无不令人高山仰止。重读大师,他们高风亮节的行止也无不于此间一一复活,细微的文字将这些“大家”们所处的那个真实的时代背景予以还原,展现出他们独特的生命历程和探索精神,其间矍然触目的,是一个个“达则兼济天下”的倔强的挺拔的背影。... 
凉州往事 |热度 295 | 文学 | 上传: 左思右想 |更新时间:2019-03-19
作者:许开祯引子都说,这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土地,仿佛空旷和苍凉,就是它的写照。唐人王之涣便吟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啊……那个也曾将脚步送到过这片土地上的王翰更绝,竟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葡萄美酒都有了,居然又醉卧沙场君莫笑。大约正是因为他们的缘故,这一片土地,就格外苍凉,也格外悲壮。血和泪,便成了这片土地世世代代的主题。然而,这一片土地,又是那么的富饶,那么的多情,仿佛每一块石头,都含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于是富饶与贫瘠,粗犷与多情,就成了关于这片土地永远的争执。这片土地叫凉州。古书上说,西出长安,千二百唐里,黄河远上白云间,有好大的城池,便是凉州。司马光也写文章说,从安远门以西,西尽唐境,一路上桑树遍野,胡麻翳垄,每隔不远,就有惹客吃酒的青旗幌子;天下最... 
共1041本 当前第10/53页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