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

第737章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737章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到时候,攻打京津还是可以的。只是唯一可虑的是关东军以及日本的援军。这个似乎国际上有所变动了。”唐药师猜测道”但他对于国际形势不是很熟悉,不敢妄下结论。

“日苏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双方都在陈兵边界。日本侵略华夏”苏俄是肯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困顿日本的。要不然,日本得了华夏的资源,苏俄是最感觉到危险的。英美不要指望,他们正盼着日苏再打一场呢!运往日本的美国船就没断过,现在美国国内也是只允许日本人公共场合庆祝,而不允许华夏人集会抗议。若不是你们孟司令使了钱,只怕消息灵通的美国人依旧不知道南京屠杀的事情。这还不如苏俄人的实打实的用来度过难关的援助,虽然这也是利用。但若是先锋军占据了燕赵之地,你们的利用价值就大多了,苏俄人是肯定要来的。中央命令黄河以北的官兵不得退缩过黄河,但没有庞大的支持力量,我只担心这么多的士兵时间长了,可就散了心,只怕都要变换阵营了。到时候”可是要华夏人打华夏人了。”蒋百里一气说了那么长,似乎有些累了,但他还是竖起食指对范种说道:“日本人的怀柔能力很强,国人又多软骨之徒。最多一年的时间,超过了一年”日本人站住脚,那时候就很难反攻了。除非是外部大局变动,但两三年之内,日本人忙于消化华夏的资源,应该没有外战的打算。不要指望他人,你们有这个实力。只要先锋军打过了黄河”天下共鸣。到时候燕赵京津之地任由你们驰骋,损失是有的,但收获更多。”

孟享顾虑到其他的问题,在没有猜测到蒋百里的意图的时候,不敢心中妄下结论。但处理好根据地的事情”练好内功才是根本。

“那我再去关注一下农业问题!”孟享笑道。

在先锋军的军垦农场中,牟平阳和张长工又凑到了一起。

“张大叔,你种的田好啊!这一个夹队就没比得上你,我看就是整个农场,种田比得上你的也不多。”牟平阳赞扬道。

“伺候了四五十年的地,手熟了!”张长工蹲在地头敲了敲黄铜嘴的烟袋堆笑道。

“看来我这种田,还是不得法,空有一身力气也没用!”牟平阳看了看张长工地里的庄稼羡慕道,先锋军这个农场是采用了多收多得的方式,租子不高,还提供一应农具,只需要卖力气就行,但卖力气也得需要法子。

“这个要注意几点,咦,那边来了很多人啊!”张长工正要给牟平阳指点一下,但田头小路上,来了几十个人,让他赶紧压低了声音提醒牟平阳道。

&nbā生、甘薯、马铃薯等美洲作物在同等条件要比本土作物产量要高一些。”陈翰笙给孟享解释道。他刚从美国被周白拉回来,但他却早早的就加入了红产国际了。对此,孟享也知道,但他从二十年代就开始组织对华夏农业状况的调查统计,在研究北方农业这方面可以算是权威了。

孟享不言,继续倾听。

“36年,在山东省做的一份调查报告就显示,小麦的平均亩产只有冈来斤,水稻仅有109斤,谷子和高粱的亩产稍高一点,可以达到250斤左右。虽然玉米也只有200斤,但花生却可以亩产三百斤以上,甘薯更是平均亩产1300多斤以上。况且,花生和甘薯的藤蔓枝叶等获余可以专门用来饲养牛羊。阳历四月中旬,也就是这个时候,甘薯的幼苗栽秧是最合适的了。这种作物最是高产抗饥。”

“就整个山东来说,很多地区都是春种,一年收获一季,若加上玉、米,可以两年三熟,甚至有些水土好的地方可以达到一年两熟。如此,产量就一下子提高了。只是土地肥力缺失很快,需要多追肥。”

&nbā生、玉米这些耐旱、耐瘠薄的作物。”

&nbā生这些经济作物都被削减了耕种面积,对于先锋军来说,此时以粮为纲一点不为过。首先要保障吃饭的问题。

&nbā生七八成以上的是要出口的,走出口的大宗货物。花生榨油后的花生饼、花生秸、花生壳都是营养丰富的牲畜饲料,老百姓从产量高的花生身上得到的实惠更多,所以大规模的开始种植花生,有些年份,花生种植面积占到了耕地的三分之一。

&nbā生也能饱肚子,但不能顿顿当饭吃。所以,孟享在先锋军控制的耕地上大副的削减了花生的种植面积。

&nbā同样的道理,若不是需要供应棉纱厂的开工,只怕到减的也更多。

出口通道被阻,孟享也不打算靠关税支撑财政,所以保住粮食的底线才是根本。

“大叔,你这是种的什么啊?”孟享看到张长工地头上出的苗比别人看上去要好一些,便走过去亲切的问道。

“这个,这,这是春麦!”张长工有些手足无措的站起来,烟袋往腰里边插了两次都没插好。

“来吸根烟!”孟享掏出了硬壳的胜利烟,递给了张长工一根,顺手又给了一直摆手的牟平阳一根。

“大叔,你这麦子长得很好啊!”孟享笑夸道。

“一般,一般!”张长工唯唯诺诺道。

孟享看到他这么拘谨,想起了后世那些的剪辑处理镜头,不禁放缓了语调又问道:“大叔,贵姓啊?”

“小的叫张长工,弓长张,长工的长工。”张长工一口气把自己的名字都说了上来,他此时已经看到了农场的负责人都跟在后边,就知道眼前这位肯定也是个大人物。手脚更是不知道该放哪儿了,手中捧着那根香烟,有些哆嗦着回答道。

“长工?”对于他这样子,孟享也是无奈。

“张大叔给人家做了四十多年的长工,他那个早早跑路的老爷给他取名叫张长工。”牟平阳看到孟享说话很和气,不由插言道,“张大叔现在可是我们农场的第一流的庄稼把式。”

“第一流的庄家把式,那大叔对这个农场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说一下。”孟享一边说着,一边坐到了地头上,并拍了拍旁边示意张长工也坐下。

张长工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蹲了下来。看着孟享满脸亲切的笑容,不由狠下心来说道:“都挺好的,不过就是有些秧苗种的太密了。就像那边的那些番薯,苗种的太密,长不出好庄稼。”他犹豫着看了后边不远的那个农场负责人,没有再多说。

&nbā,没想到自己随口一问,竟然有了个好结果。刚才陈翰笙还在惋惜撂荒的山坡地上,没种作物,而最好的培育秧苗期已过。张长工的话接着就提供了秧苗的来源。太密好办,间出去,就不密集了,而且有了现成的秧苗。

第二卷扬帆,38到39第225章拖拉机

第225章拖拉机

“多询问几个农业专家看一看,这种情况是否属实。全文字小说如果属实,去查看一下,各地类似的秧苗密集的有多少。趁着这个时侯正合适,该挪的就挪出去。到时候,争取把所有的撂荒空地都利用起来。”孟享吩咐跟随的鼠二道。

这类种苗密集的情况看来也不一定常见,尤其是个人种植的。但先锋军手中已经积攒到了八百万亩土地中有三分之一是种了甘薯,种植的密度标准都差不多。如果这种情况属实,一下子就可以分出不少秧苗来。

孟享其实也不想着过多的利用山坡地,后世的退耕还林宣传了很多,多个论坛上也有介绍。山坡地应该是自然植被的王国,正是由于类似美洲作物这等耐干旱、耐贫瘠、高产、效益高的外来经济和粮食作物侵占了山坡上的土地,才导致了本土植被体系的被破坏,有些植被甚至灭绝。连锁式的影响到鸟兽等,进而影响到整个生物圈。

但此时,这一切都顾不得了,没亲身体会饥荒的人是无法想象饥饿对人的威胁有多大。

孟享的案头堆积着的各地关于饥荒的报告,时时给了他危机感。加上从胶东运来的粮食,根据地能够支撑到六七月份。但若是夏粮出了意外,下半年的粮食缺口可就没处找落了,日军必然对先锋军封锁的更加严密。

“那个人是谁啊?”张长工等到孟享等人走了,他才询问农场的一个管理员李福根。

缺了一根胳膊,受伤复员的李福根面带羡慕之色笑道:“这个可是咱们先锋军的孟大帅。你可走运了,你这一个建议,孟大帅就要奖给你一千个大铜圆。”孟享当场就嘱咐人等一会儿给张长工奖励,也算是买骨之举吧。反正给铜圆,成本很低。

“什么?这就是孟大帅?”张长工没在意那个一千大铜圆,他只是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的那根香烟,嘴里不断嘀咕着,“他就是孟大帅啊”

“张长工”在车里,孟享也在念叨着他的名字。

“陈先生,在山东地区,农村的农民划分是不是按照地主、富农、中农、贫农来划分?”孟享试探着问了一句坐在身旁的陈翰笙,对于他的身份,孟享很是警惕。

“现在农民的分法,我们一般是分为佃农、租农、佣农、自耕农和地主。”陈翰笙也没有注意孟享话中的禅机,只是看到孟享在侧耳倾听,继续解释道,

“所谓佃农,就是没有土地代耕种他人之田,按照收成来与地主分配的农民。佃农亩数少的十亩上下,多的四十亩以上。分配收成时,地主得七成,佃户分三成。也有对半分配的,叫大种地,到时候,丁漕附捐由地主担任外,其他的诸如牲口,种子,肥料所需则由佃户来承担。

租农就是按照每亩多少钱,直接事先约定好了租金,到时候收成的好坏与地主无关了。前两年的普通土地的租金是每亩一元至二元不等,每年按两季缴付,荒了则免缴,年限一般的为三年。到期按照行情续订。

佣农多数是贫农受雇于人而为之工作,有长工短工二种。长工一般是按年算。忙忙碌碌一年,吃喝用的全部是从地主那里拿,但他除了种地外,还得砍柴喂牲口,比佃农更累。那个张长工就是这样的,熬了四十多年很不容易啊。

短工都是以日或月来计数,每到农忙时节,城镇乡村里多有临时工市,由主佣两方协订佣金数额,一般按日给付。

还有就是自耕农,也就是自耕自田的农民。

其中还有一类叫做半自耕农,一个是田地较多自种一部田,招租或雇工来种另一部分;再一个是田产不足自给,另租种他人之田。类似这种半自耕农,一般占的数量最多。

当然,也有类似你说那种分法,还有大农、中农、小农、佃农的分法。

这个五百亩土地以上的大农就是其他分类的地主。”

“那地主多不多?”孟享继续问道。

“就山东而言,地主不算多。西元1934年做的一份调查显示,土地占100亩以上的户只占1。6%。但同时10亩以下的占到了39。3%。但这个仅仅是一家之言。调查面也不是很广泛。”陈翰笙没有犹豫直接说道,做学问首先是要讲究认真。

“那自耕农有多少呢?”孟享一直在分析着这个问题,这个可是牵扯到未来的他的一些举措。

“就山东而言,这几年一直在稳步提高,33年我研究的时候,还占了70%,36年就达到了75%了。这个与工商业的大力发展也有关系。就整体而论,占据大面积土地的地主比清末时候是越来越少了。近百年的战乱,财产多次分配,把前清时候的大地主打散了很多。清末工商业的兴起,让他们也把资金投入到更加赚钱的工商业上去了。再一个就是我说的美洲作物了。我看到过一个美国人的报告,美洲作物对荒地废地的随意性使得农民可以离开地主,利用少量的土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