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戏雪 >

第37章

戏雪-第37章

小说: 戏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东隅把枪收回枪匣,环顾四周,“痛苦的活不如痛快的死。”
  戴笠坐在一堆资料后头,高积如山似的资料已经把他原本就不伟岸的身躯完全埋没。他快速看着那些资料,一张张的白纸,一个个的黑字,有的看完就烧掉,有的交给下属处理,剩下的分门别类放在各个不同的保险箱里。
  他一直在处理这些机密要事,因为情报经过的人越少越好,前段时间军统再一次泄露情报,蒋介石雷霆大发,戴笠吃了不少苦头,所以现在重量级情报处理工作,他都一手遮天了。戴笠有这个本事,不然也不会做到现在这么高的位置。
  半个月前,李韫珩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大敌当前竟然还办了一个为期两周的“抗日军政大学”。6月24日,李韫珩还大肆铺张地办了一个隆重的结业典礼,邀请了16军各级军官和当地士绅参加。
  日本军方就是得到了这个情报,才顺利地抓住时机一举攻下马当要塞。
  说来戴笠也是冤枉,军统怎么会把一个“毕业典礼”当做军事机密保密呢?
  6月24日凌晨,幸亏防守马当要塞长山核心阵地的海军陆战队2大队没有派人参加结业典礼。在总队长鲍长义的指挥下,2大队顽强抵抗,打退了了波田支队的三次大规模集团冲锋。鲍长义这边打得昏天暗地,李韫珩那边结业典礼则开得隆重得很,讲完话之后又有用餐,喝得一塌糊涂。见16军暂时指望不上,鲍长义赶紧发报给在武汉的老上司谢哲刚。谢哲刚一看电报,吃惊不小,立马报告了蒋介石,同时还紧急请空军出动。蒋介石看了谢哲刚送来的电报,更是大吃一惊,马上打电话给在田家镇视察的白崇禧,让他想办法。白崇禧很快就反应过来,看了一下地图就马上打电话到彭泽的167师,要师长薛蔚英立刻率部增援长山。这边李韫珩和鲍长义通过电话后也反应过来了,这么巧也一个电话打到167师。薛蔚英一下子接到了两个不一样的命令,白崇禧命令他从公路火速驰援,李韫珩则叫他走小路。面对两个不一样的命令,薛蔚英想了很长时间,最后出于对老杂牌白副总长的鄙视,选择了听李韫珩的走小路。这边鲍长义的2大队在坚持了两天后,伤亡已经过半,而且炮弹也打光了。为了避免全军覆没,2大队不得不撤离阵地。日军占领长山阵地后,16军一度反击,但很快就失败了,连马当炮台也跟着丢了。蒋介石见自己希望能守一个月的马当竟然连一周都没守到就丢了,连夜把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叫过去骂了一顿。陈诚立马命令16军和49军反攻马当。日军依托马当坚固的一级国防战备工事顽强抵抗,使中国军队的进攻屡屡受挫、伤亡惨重,陈诚不得不命令停止进攻,退守彭泽。
  蒋介石对这个结果实在是太不满意了,李韫珩被撤职查办,薛蔚英被枪毙。作为军统的头头,戴笠也跟着倒霉,吃了哑巴亏。这之后,戴笠暗地里使了各种阴招打击李韫珩,李韫珩后来的仕途不顺命运多舛,多拜戴笠所赐。真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戴笠交到蓝东隅手上的东西,确切的说,和前方作战没有直接的关系。蓝东隅拆开白线一看,不可置信的又看向戴笠。戴笠摊开手,带着无奈口气说道,“阿隅,你应该能理解我的。”
  “我……”蓝东隅很想果决地说不,但是他沉默下来。
  拿在他手上的是军备组的入组通知。
  他知道,这一定是戴笠费尽心机弄来的“好事”。当官的都知道,捞油水最好的地方,一个是稽查处,一个就是军备处。
  “这次我提前得知军购消息,马上动用了所有能动的关系,好不容易抢来一个名额。”戴笠激动起来,手挥动着说,“这件事很重要,非常重要。”
  “为什么要我去?”蓝东隅为难说道,“老板,你明知道我不擅长官场那一套,我觉得叔逸更能胜任这次任务,与人交际是他的长项。
  “布莱恩特先生很希望再见到你。”
  “老板,我不明白,美国不是已经放松政策了吗?据我所知,也有民船恢复从美利坚运输军火来华。”蓝东隅说道,“我们空军,已经接受了苏联的帮助,我们的军备物质虽然缺乏,但不至于现在漂洋过海去英国购买那些刚刚研发出来就连英国人自己都不知道效果如何的武器装备呢?”
  “我说你呀~”戴笠笑着指了指蓝东隅,“你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说来说去不就是孔家挟着军购之名中饱私囊!凭什么他们四大家族人光明正大的捞钱,我们军统为党国卖命出力,你知道上头批给我们的经费一年才多少吗?”戴笠比了个数字,愤而道,“我对委座是一片忠心,可我们军统也是要吃饭的是不是?”
  蓝东隅捏紧了手里的通知,再次说道,“我依旧认为,叔逸是最合适这件事的人选。”
  戴笠背手踱步道,“你是我为之骄傲的学生,我知道,这个时候不让你在军统工作,陪着军备处去英国军购,确实大材小用。但是,只有你——”
  戴笠停下来上下打量蓝东隅,“我带你入蓝衣社时,你在国父脚下发的誓,还记得吗?”
  蓝东隅用平静来掩饰自己心里的澎湃,他举起右手,“青天白日,誓死效忠。”
  “蓝衣社的《纪律条例》哪几条是处以死刑的?”
  “不得违背主义和领袖;不得违抗命令;不得泄露机密。”
  “很好,一直以来,你都做得很好。现在,我命令你,放下手中一切事务,在重庆学习专业知识,等候出发英国的指令。”
  “是!”蓝东隅脊梁挺得鼻直,头高高昂起,目光却是向下,看着戴笠的鞋子处。
  戴笠又开始左右踱步,“在特务培训中,“色/诱”这门课程安占江开始授课了吗?”
  “……”蓝东隅微微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
  “好了,我想她教这门课时不会让你们知道。”戴笠挥挥手道,“我们要多学习学习人家苏联,你看他们培养的‘乌鸦’‘燕子’们(靠□服务获取情报的特务别称),满世界飞。”
  蓝东隅心里一阵发悸,涌出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听到戴笠说道,“我记得临训班有个女学生叫杨镜如长得挺漂亮?”
  “是的。”
  “她现在英语学得怎么样?”
  “不错。”
  戴笠点点头,“我准备让一些特务去临训班挑‘工作太太’。”
  “这是不是太快了?”
  “这哪里还快?你看看共/产/党,好几次我们人赃并获,他们都是以‘夫妻’组队工作,掩人耳目。人家聪明的地点,我们得学着点。”
  “那……”蓝东隅停顿了下,犹豫问道,“刚才您说,我要留在重庆学习?”
  “是的。”戴笠对他投去了鼓励的眼神,“我专门为你聘请了两位老师,一位是苏联的‘乌鸦’,一位是上海的‘倌魁’。”
  蓝东隅懵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戴笠的弦外之音,他气急攻心,脸腾地一下烧红起来,“老板!你到底要我去英国做什么?!”
  “怎么?你觉得很丢脸吗?”戴笠一下子凶了起来,他手指着桌子后面高高挂起的党旗,“别人能为国家献身你不可以?”
  “我……”蓝东隅一时语塞。
  戴笠拍桌子道,“你是聪明人,多学点总归有用,我又不是非要你去干那些事!你有本事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就更好,万事大吉!”
  戴笠还在说着,“你看夫人,我们高贵的夫人,照样为了国家抛头露面、鞠躬尽瘁。你这点委屈算什么委屈?”
  蓝东隅看着戴笠暗紫色的嘴唇一动一动,但是自己心烦气极已经听不到他在说什么,耳边嗡嗡作响,口腔里冒出了血腥味,原来是他自己咬破了下唇,但他感觉不到疼痛。
  蓝东隅现在只觉得自己犹如被扒光了衣服丢到了大街上,被人指指点点、唾弃讥笑。
  “那么临训班怎么办?”蓝东隅艰难地吐出这句话。
  “我会叫叶默暂时代理你的工作。”
  “可他是带兵军人!”
  “正好。”戴笠不顾蓝东隅难看的脸色,反而得意的笑笑,“他的部队从长沙一直驻扎到常德,一来可以保护我们临训班,二来我们军事小组可以回归奎星楼(临训班设立在奎星楼县中学)。”
  戴笠伸出一手作了抓东西的动作,“一切尽在掌握。”
  抓牢的手形成了拳状,戴笠不轻不重地打在蓝东隅胸膛,“振作点!”
  蓝东隅本就头昏脑胀,被戴笠一拳招呼了,愈发觉得胃里的酸水都在往上涌,他摇晃了一下,后退一步站稳,“我会接受命令,尽力而为。我不会对不起国家不会对不起军统。我……”
  “有要求尽管提。”戴笠微笑道。
  “我必须回去一趟常德。”
  “为什么?”
  “我必须回去。”
  戴笠思量半分钟,才缓缓说道,“好,我向来是信任你看好你重视你的,阿隅。”
  走出朝天宫,外面被飞机轰炸的尸体、坍塌的公共设施,已经被清理得起码车子能在道路上行驶通畅了。
  蓝东隅撕碎了通知单,抬头看了看青灰色的天空,万里无云。
  他在心里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必须回去呢?
  就因为有一个人,在临走时对自己说“墨秋,我等你回来”吗?
  作者有话要说:  


☆、第47章

  47
  昏暗的房间里,散发着油墨味。一排排的横线上吊着长方形纸片,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摩尔斯电码。对面的墙上用小木夹夹着的就是各种电码翻译过来的图像。
  水洗完之后的照片已经晾干。
  蓝东隅小心翼翼地用戴着塑胶手套的手取下相片,他扭开荧光绿的台灯,灯光直直地打在相片上。
  看清楚了每一个细节,他很平静。把两张照片对比放在一块,左边的小男孩相貌平平,瘦小干枯,眼睛很大,感觉整张脸的三分一都是他的眼睛,很惊悚目光,明显是农村的孩子害怕照相机的模样;右边的男孩,比左边小男孩略大,看得出拍摄这张照片时已经有个十多岁,穿着海军衫,白长裤,典型的那时候日本男孩的着装打扮,笑得很开心,后面的大厦上的广告招牌是日语“东京百货”。
  这很明显,不是同一个人。
  蓝东隅感觉全身力气都被抽空了似的,他扶着椅背缓缓坐了下来,他靠着后背,关上了灯,让自己沉默在昏暗的房间里。
  房间最上边的右角,换气扇呼呼地打转,这是此刻唯一的声音。
  来之前蓝东隅就与身在美国的孔令侃通了电话,当时在香港时蓝东隅帮过他,现在他应蓝东隅要求,也帮蓝东隅细查了商华在美国的档案。
  孔令侃在电话里说,商华确实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他的国籍也确实是美国的,只不过他所有档案的资料都填写的是他的英文名字,Jetem。一开始因为年龄问题差点被遣送回国,后来杜月笙砸了些钱,又动用了些关系,这才使他的义子商华在美国落地生根。 每年杜月笙都会给商华一大笔钱,这些钱后来成了商华走上军火生意的资本。引导商华从事军火的背后推手是一位日本海军高官,名叫佐藤一卫。商华硕士毕业后,没有继续高深学业,选择了回国发展,定居香港,常年往返于香港、南京、重庆,与美、日两国之间。
  蓝东隅根据孔令侃提供的线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