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戏雪 >

第19章

戏雪-第19章

小说: 戏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成为最机密的特务,,并称‘七福神’。就像我们去年逮捕的布袋和尚,很多反华活动、暴力游行,都是他一手策划的。据查证,这七个人,各自背负使命与秘密,直接对天皇与首相负责。根据破译的密码得知,‘七福神’之‘大黑天’已经在重庆现身。”
  蓝东隅合上本子,疲惫地捏了捏自己眉心,“可惜已经被共/产/党捷足先登。”
  “柳云初是共/产/党上海地下情报组织人员之一,真名李云,代号牡丹。淞沪战役爆发后,他本是留沪人员之一,他和他们同伴手上保有一台电台,用于对外传递敌情。我们去上海秘密逮捕他后,那台电台就被他同伴销毁。李云身前掌握的最重要的情报就是大黑天的行踪。”
  “电台,情报……太可惜了。”蓝东隅懊悔道,“都是我的错。”
  “少校……”
  “叔逸他在上海举步维艰,早知道如此,我们大可利用他们的电台。可惜。”蓝东隅捏紧双拳,指骨咔咔作响,“是我疏忽大意。在李云死后,我竟然把商华投入曾囚李云的那间牢房,是我为他们的情报交接提供了桥梁。如果商华没有被关那间房,他根本看不到那句话,消息也传递不出去。我当时只顾着拿李云打击商华,没想到……”
  “这么说来,商华他真的是共/产/党?”郝嘉辕说道,“沈处长离开重庆时一再嘱咐要我严查此事。”
  “结果?”
  郝嘉辕缓了一缓,郑重说道,“据我调查,商华的背景虽然复杂,但是没有证据证明他就是共/产/党。”
  “没有证据……”蓝东隅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桌面,他先是重复,然后沉默。
  “少校,没有证据我们可以给他捏造证据。”
  “不可。”蓝东隅责备地看着郝嘉辕,“现在国共合作,就算他是共/产/党我们又能奈他何?”
  “不过——”蓝东隅话锋一转,“嘉辕,凭你的直觉,你觉得商华他会不会是共/产/党?”
  “这个……”郝嘉辕想了一想,“以他那流氓脾性来看,他还真不像是个共/产/党人。”
  蓝东隅靠在座位上舒了口气,“我宁愿他真是个流氓,也不愿他是共/产/党。”
  “为什么?”郝嘉辕觉得蓝东隅这话说得很奇怪,在他印象里,这两个人一直是不对头的。不过他转念一想,谁希望自己多个敌人呢。
  蓝东隅直接跳过郝嘉辕的提问,他问道,“共/产/党抓住大黑天关在哪里?”
  “已经押往延安。”
  “抓住大黑天的是共/产/党里面什么人?”
  “这个我们还没调查清楚,据说是个搞情报的女人。”
  “搞情报的,哼。”蓝东隅嘲笑道,“《新华日报》隔三差五要批判我们军统局的人,他们自己不照样培养一大堆特务。我们做的那些事,他们哪件少做了?简直可笑。”
  “共/产/党就是这样。”郝嘉辕说道,“好歹他们这次抓住了大黑天。”
  “说说你的事情。”蓝东隅问道,“我看了你的工作任务,你要去上海支援叔逸。”
  “是的。”郝嘉辕说道,“现在大撤退,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很好。”蓝东隅点点头,“刘小姐也在上海,你替我给叔逸带句话,电台已经建立,请他务必保刘小姐安全返回。”
  “是。”
  作者有话要说:  


☆、第26章

  26
  朝天宫电讯室里,一排一排坐着电讯员,她们有的戴着耳机,有的接电话,有的不停插换信号线,有的左右手都开工,一手发电报一手誊录,有的行色匆匆,拿着文件穿梭在电讯室与对面的破译处。
  蓝东隅的工作就是在浩瀚情报中挑出重中之重单独传达给戴笠。他通宵未眠,已经熬得目涨血丝。他不能睡,也睡不着。
  现在淞沪地区的军队正处于后撤的关键时期,每天都有大批大批的军情传到这里,又从这里传出去。
  全面撤退的命令下达后,原本出现混乱的部队大有控制之势。但有的部队,因为命令仓促、指挥失控,大撤退演变成大溃败,各路军队完全没有章法,陷入极度絮乱,日军以飞机在天上轰炸扫射,地面部队穷追不舍、势如破竹。
  本来中国军队计划撤到吴福线、锡澄线、乍嘉线和海嘉线一带,依托原有坚固国防工事,作持久抵抗,但当部队进入工事后,才发现混凝土用手可以捏碎,机枪射口大如门窗,各个碉堡间无交通壕连接,修建的三百多个机枪掩体有一半不可用等等,甚至闹出了部队要进入工事一找不到钥匙二找不到负责人三没有工事图纸的惊天大笑话。这严重导致首都南京等于门户大开。
  十一月十三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至此国军以近半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的代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话语。
  松湖战役已经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抗日实力与决心,产生刮目相看的态度,而日军久战未胜,日本的民心士气则出现了怀疑与困惑。如今中日双方已经可以确定,中日之战无法再短期内结束,那么日本就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一旦它无法再中国战场上速战速决,那么最后的溃败,就会成为无法避免的命运。
  当时国民政府发表上海撤退声明,可以说是对这场会战的过程与意义作出最好的历史见证与结论,蒋介石与全体军民的共同结论是,虽然上海作战失败,但中国决心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
  “少校,您的电话。”
  蓝东隅接过电话,“请说。”
  “阿隅。”
  电话那段传来沈醉疲惫的声音。
  “叔逸!”蓝东隅提高了声音,“你还好吗?”
  沈醉苦笑一下,“上海都沦陷了,我能好到哪去。我长话短说,你叫嘉辕带的话我已经知道了,只是,出来比进去更难。”
  “怎讲?”
  “松山健一有些怀疑,我们预备把电台悄悄转移。电台移出去容易,但是弟妹不容易出去。松山健一好像很喜欢她。”
  沈醉补充道,“我的意思是,就凭我们几个在上海的力量太薄弱,平常做做情报工作已经九死一生,想要活着带出一个人,很难。但是我知道有个人肯定帮得上这个忙。”
  “你是指孔二小姐?”蓝东隅的声音低了下去。
  “是的,就是她。她手上有一支便衣警卫,不归政府管,完全是她个人的。而且你也知道,她对弟妹的感情……非比寻常。不会见死不救。”
  沈醉说道,“我知道你对孔二小姐这样的怪人瞧不上眼,但是现在只有她能出手,她毕竟是四大家族的人。弟妹偷偷跑去上海的事如果被香港那边知道,阿隅,你会很麻烦的。”
  蓝东隅心里重重叹了口气,只好说道,“那就这样吧。我和孔家二小姐向来不和,这个牵线搭桥的任务就只好拜托你了。”
  “好。”沈醉答应。
  “叔逸,你在上海,万事小心。”
  沈醉心头一暖,说道,“阿隅,你也一样。我们都要活着,等待团聚,等待胜利。”
  我们都要活着,等待团聚,等待胜利。
  十二月,天很冷了。
  会议室里热气腾腾,烧旺的炉子,热水沏的茶,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哈出的白气。
  军政部长何应钦焦头烂额地看着一堆军官们争吵不休,他一直保持沉默,等待那些争论的军人安静下来。
  蓝东隅作为军统代表也在其内,他是除了何应钦之外另一个沉默的人。
  会议的主题是南京守与不守,如果守,怎么守,如果不守,怎么退。
  “守!一定要守!这可是我们的首都啊!”
  “陆将军说得对,我泱泱中华岂有不守首都之理?说出去不把政府的脸都丢尽了吗?”
  “成上将,你这话可就没道理了,南京虽然是首都,可是一无天险可拦,二无必守之要,我们把军队耗费在这,与送死无异!”
  “我也赞成不守,现在应该趁江阴保卫战还能拖延敌军时间,马上组织军事政事中心转移。”
  “不如我们把南京设为不设防城市?”
  “那南京百万人民怎么办?”
  “守南京是白白浪费兵力!”
  “列位!国父的中山陵就在南京!我们不守,黄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国父?!”
  “南京不守,老百姓必然指责我们懦弱怯敌,他们不懂军事,容易被舆论误导。到时民心军心都易低落。”
  “我们必须保留实力曲突徙薪。”
  争论不休之际,防空警报突然急速响起。一下子,大家都静了下来,马上有人跑过去探出窗外观察,“看样子像是虚警。”
  “又是虚警!”马上有人拍桌子,“一天内都虚警三次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防空哨的人这是在打击士气啊!”说话的人故意瞥了空军司令官一眼。
  空军总司令面不改色说道,“云层厚重时看不清楚飞机也是正常的。草木皆兵总比粗心大意好。”
  何应钦桌子上的热茶都变温了,他喝了一口,双手撑着桌子慢慢站了起来。
  “众位军官,你们吵完了吗?”
  众人屏息静气,不再多言。
  何应钦指了指最角落的蓝东隅,“刚才你们陆军空军吵得不可开交时,军统的人坐在那里安静喝茶。”
  众人的目光马上转向蓝东隅。
  “你——蓝东隅少校。”何应钦点名问道,“他们的争吵我听够了,下面让我听听你们军统的想法。”
  蓝东隅稳如泰山,从容不迫地起身,“部长,南京是我们的首都,但每一座城市都是中国的领土。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我的主张是,南京要守,一定要守,南京要退,一定要退。”
  “小兄弟,你这是什么意思?”最年长的将军喝道。
  其他人交头接耳,只有何应钦稍稍扬了嘴角,他的眼里露出赞许的目光。
  就战略意义而言,放弃南京比死守南京意义更大,就政治立场而言,哪怕明知白白送死,南京也必守无疑。军人不懂政治,委座也不喜欢军人干涉政治,但是军统的立场向来模糊,他们里面的军人是可以懂得并插手政治的例外。何应钦心里一清二楚,他要的答案已经由蓝东隅说了出来。
  临近傍晚,又是一阵新的防空警报响起。
  “不会又是虚警吧?”路人议论纷纷
  “飞机!”有人眼尖指着天上。
  “是日本飞机!”
  “小日本个王八蛋!”有人骂了起来。
  “大家躲进防空工事!”街上的警卫队马上跑了出来维护秩序。
  这时又有人说,“好像不是轰炸机。”
  话音刚落,随着飞机低空飞过,纷纷扬扬的白纸被抛洒下来。
  眼见没有火力攻击,胆大的市民跑过去捡起了白纸,看了看,破口大骂道,“狗娘养的日本杂种,我们绝不投降!”
  那一张张的纸是劝降书,日本利用空投劝降书企图给南京政府造成舆论压力,企图打击市民保家卫国之心。
  有更多的人跑到街上来,捡起地上的劝降书,一张张的撕碎。
  “我们绝不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