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郡主的邪夫们 >

第243章

郡主的邪夫们-第243章

小说: 郡主的邪夫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

“没银两,出府时,没有料到这笔开销,所以没有多带银票,带来的银票都用来买原料了。我们已经没有银两再到店铺去买绳子,更换新的护栏。”

张伯斟酌着字句,劝慰着:“公子,今日就算了吧!你为此桥已经花了不少银两了,公子尽力了,余下的官府会解决的。”

紫薇拿着桃子,一直望着俊逸的背影,衣衫飘飘,墨发飞扬。对他眼里一闪而逝的阴郁感到有些无法化解,她清楚的看见公子与张伯的互动,张伯一脸的敬畏,而公子一脸的淡然,两人之间的关系绝非主仆的关系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更深一层的关系,这些思绪在她脑子里不断打滚着,令她无法释放。她对与公子的巧遇更是好奇了。

众人围着两人,紫薇也收拾好了心情,跟上来,站在众人的后面,听见了张伯述苦:“没有银票,建议公子放弃修桥。”

紫薇手里捏着桃子,桃子在掌中化成了一颗心,她感受着这一颗心在跳动,农夫把自己的爱送给了她,她现在体会到了他的渴求和失望。

她站在一边默然了一会儿,芊芊玉手伸进袍袖里,指尖轻轻划过银票,这些银票是在赌坊里赢回来的,如果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意义会更大。

想到这里,爱财如命的紫薇忍痛可爱、抽出银票,用手拉拉他的衣衫,趁他转身的空挡,毫不犹豫的把银票塞给他。

公子神色一滞,视线从众人的身上挪到紫薇的身上,柔顺的青丝在身后轻扬,略显单薄纤细的身材,站在人群中,直达人们的肩头,腰上系着一个同色的腰带,显得腰身纤细柔美。

紫薇把玩着红艳艳的桃子,脸上爬上了两团红晕,她眨着水光潋滟的大眼,扬起额头,颈项线条弧度优美、柔韧婉转,长长的睫毛颤动着,含笑迎接着公子诧异的目光:“公子,修桥造福百姓,我也愿意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公子目光如织,声音婉转悠长,把银票递给紫薇:“姑娘,这一笔银票数目不小,还是你留着自己支配吧,修桥的事情日后在说。”

紫薇瞧着众人炙热和期待的目光,不悦的翘起嘴巴:“你是看不起我吧,为百姓做事不分男女,大家都可尽一份绵薄之力。”

公子瞧着紫薇,似是从她的清亮的大眼里,看出一丝端倪,一双清亮的大眼像两颗黑宝石,在浓密的睫毛掩映下光彩夺目。

黑白分明的眼仁乌黑乌黑,似要把他吸进去,让他看出她是一个洗去人间铅华,没有任何伪装,不趋炎附势、不懂做作的女子。

在尘世里,惟留一颗朴实的芳心,是一个温柔善良,极为可爱的女子。

这就是我,你认识吗?

他近距离的观察着紫薇。

突然,他似不认识她一样,天真自然不做作热情奔放似火,如同未打磨的璞玉一般,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没有心机与目的,让人时刻感到亲近;

在她的身上,有着一颗悲鸣之心,她是一个综合体,身上透着迷,诱惑着让人忍不住靠近,相熟后又不失孩子气的惹人感叹:世间竟是有如此真性情的女子?

一双探究的眼光追随着清雅的身影,一颦一笑牵动着跳动的目光,紫薇的目光从他的身上移到了桥上,只见前面的护栏上挂着几根断绳子,绳子搭在桥头上,'。 '被风吹得左右摇摆,路上的行人纷纷往桥中央行走,避开危险的桥边,这时,远远传来了咯咯的笑声。

“哥哥,哥哥,慢一点跑,等等我。”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红杉绿裤,圆滚滚的身子,从桥头边探出来半边身子,挥着胖胖的小手,朝着前面跑得呼哧呼哧的小男孩叫唤着。

紫薇站在小男孩的前面,清楚的看清小男孩的一切,小男孩跑着跑着。脚下踩着绳头。

“呀,危险”她暗暗的大叫不好,惊出一身的冷汗,又怕吓着了小孩,换上笑脸,笑眯眯的用红艳艳的桃子诱惑着小孩:“小弟弟,不要跑,过来到我这边来,我给你桃子吃。”

小男孩谨记母亲的教诲:不要与陌生人打交道,不理睬这位大哥哥,继续奔跑着,断绳在鞋尖滚动着,脚尖随着断绳挪动着。往桥边移动着。

众人睁大着吃惊的眼睛,屏住呼吸不敢大声呼叫,生怕未经事故的小孩受惊落水。

紫薇摇动着手里的桃子,继续哄着:“小弟弟,这一只桃子很甜,送给你,你到姐姐这里来拿,好吗?”

说完,她把桃子放在一个干净的地方,后退几步。

熟透的桃子泛出诱人的光芒,小孩不知不觉随着心的感觉,离开了桥边,朝桃子靠近。

他的视线完全被红彤彤的桃子吸引住了,忘记了自己的妹妹。

机不可失,紫薇快步冲过去,一把抱住小男孩,从地上拾起桃子塞到他的手里,然后,指着桥边的断绳温和的说道:“小弟弟,桥边的绳子年久失修危险。路上玩耍要注意安全。”

小弟弟露出一口的小黄牙齿冲着紫薇笑着,亲热的唤道:“小哥哥谢谢你。”

然后转过头对着红杉绿裤的小妹妹招招手:“妹妹,哥哥在这里。”拉着紫薇的手,过去牵着妹妹。

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蛋儿红扑扑的,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滴溜溜的转着,打量着眼前的大哥哥,不明白自己的哥哥为何与不相熟的大哥哥如此亲热。眼睛自然落在桃子上,指着桃子唤起了:“哥哥,桃子。”

紫薇冲小女孩笑笑,这时农夫又拿着一个桃子过来了:“小宝贝,这一只桃子给你。”

小女孩迟疑着,紫薇接过桃子递到她的手里:“小妹妹,这一位伯伯是好人,你哥哥的手里的桃子也是伯伯给的,快谢谢伯伯。”

兄妹两人大喜,齐声道谢:“谢谢伯伯。”农夫摸摸他们的小脑袋瓜子,叮嘱他们不要乱跑,呆在这里等家里的大人过来寻他们。

小孩啃着桃子,忙里偷闲的点点头,他就去忙去了。

紫薇沿着小女孩的头顶望着,寻找着大人的身影,人来人往,也不知哪一位是孩子的家长,不禁问道:“小弟弟,怎么就你和你妹妹两人出门啊?你家的大人哪?”

“虎儿,莉莉,你们在哪里?”一位妇人焦急的走上桥头呼喊着,

还没有等小弟弟回答,小女孩就拍着手叫起来了:“母亲,莉莉在这里。”摇晃着圆圆滚滚的身子准备跑过去,紫薇一把拉住了小女孩,牵着她的小手,一手牵着一个把弟妹交到了焦急的妇人的手里。

妇人接过孩子,把他们搂在怀里,千恩万谢的道谢着:“谢谢姑娘,谢谢姑娘,这两位孩子,调皮,一下子没有招呼到,就跑得没影子了,幸好遇上了好心的姐姐,否则,出事可叫为娘的如何活?”

紫薇微笑着,好心提醒着:“大婶,这一座桥年久失修,绳子已经断了,我怕危险,所以把小弟弟小妹妹牵住了。”

“听见姐姐的话了没有?以后不许乱跑。”中年美妇一边责怪着孩子,时不时看一眼怀里的孩子,溺爱的将风吹乱的头发捋好,脸上扬溢着遮不住的幸福之感。

兄妹两人露出一口齐整的牙齿冲着紫薇道谢着,在他们的眼里,他们把男扮女装的紫薇看成哥哥。

他们不明白,明明是大哥哥,在母亲的口里却变成了大姐姐,两人很是听话的按照母亲的吩咐,向姐姐道谢。

妇人再一次道谢着,眼底流露出满足之感,蹲下来,给孩子整好衣襟,一手一个,拉着自己的一对儿女,小心翼翼的度过此桥。

小女儿不知愁和苦,小辫子在前面一甩一甩的,虎儿伴着鬼脸吓唬着妹妹,小女孩咯咯的乐了。妇人一手牵着一个,幸福的看着一对儿女,消失在了人群中。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五章 爱心之桥

瞧,幸福的一家子。

紫薇眯着眼,津津有味的瞧着这一家子。

公子不知何时来到了紫薇的身边,见到她的脸上也受到了感染,估计她想起了自己在王府的生活,脸上露出了幸福之情,

公子转动着手中断了一截的绳子,许久闷声不语,紫薇怕他为银票烦恼,用手肘撞了撞她:“银票不用愁了,眼下有一个办法可解燃眉之急。”

公子挑起眉,别有深意的看着紫薇,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何法?”

“募捐筹银修桥。此法最快又便捷的可解决眼前的问题,马上天就要黑了。不能拖延,否则会误事的。”

紫薇在心里盘算了一番,把自己的七万两都捐出来,还差四千两,余下的空缺可通过捐款的形式补齐,在天黑之前把桥修好是不成问题的。

回府专门将此事向父王禀明,叫父王向朝廷递上奏折,希望朝廷关心百姓的疾苦,涉及到民计民生的问题,事无巨细应责成当地官府管辖治理,不能互相推诿,让百姓骂人。

张伯郁闷许久的脸,闪过一丝亮光:“姑娘聪慧,此主意甚好。”

“事不宜迟,张伯你到车上把纸笔墨拿出来,我来写几个字。”

“好嘞”张伯应着,快步从马车上把纸笔墨拿下来,将一张大纸放在一个木箱上铺开,公子上前为其研磨,紫薇弯下腰,挥毫波墨,笔走蛟龙,洋洋洒洒的在木箱上写下了“募捐修桥”

“呵呵呵,姑娘一手好字,令我开眼了,这一下余下的银两应该有着落了。”公子放下手里的墨条,看着“募捐修桥”这四个大字,心有灵犀一点通,很快明白了紫薇此举的意义。借助百姓的力量解决老大难问题。

“百姓的力量是无穷的!”

“募捐修桥”的木箱摆在路中央,路上行人走来走去望着这一个木箱,觉得新鲜新奇,纷纷围上来凑热闹。

紫薇就站在这里直指桥上的护栏,对着围观的众人说道:“叔叔伯伯,你们好,我是京城人士,今日巧过贵地,此桥因年久失修,护栏已经腐烂,给行人带来安全隐患,一年前,这一位公子也是因这个原因,绳子断裂失足坠入湖里,幸好被救起。今日公子路过此地,见此桥还无人修理,心存善念,就把自己买货的七万两银票全部捐出来,把左边的护栏给修理好了,因此项工程太大了,耗费银两过多,右边的护栏差银两修好。”

张伯也在旁边帮腔着:“是啊,这一位姑娘所言属实,公子和姑娘宅心仁厚,一心为百姓着想,公子为了这一座桥已经花费了七千两,我们回京的路费也没有了。”

卖桃子的大叔坐在桥头青石板上,取下帽子扇着,很有感概接着说道:“是啊,刚才有一个小孩子差一点不慎掉入湖里,幸好这位姑娘相救。”

“官府为何不管?出事的时候,我们早给官府上报过,可至今都无人过问?”

“你说怎么办?”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开始关注此事了,紫薇心里开始盘算着,然后就开口了:“曲水桥连接京城和锦城,此桥地理位置很重要,两地官府都有责任来修桥,也许资金没有到位,直到现在此桥还是无人问津,给出行的人带来不便。我们不能坐等官府来管,也要尽一个当地居民的责任,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左边护栏是公子出资换好的,我愿步入公子的后尘出资七万两。修右边护栏。”

人们嗡的一下议论开了“公子和姑娘宅心仁厚,积善行德,真是我们两地的大贵人。”

“这一下好了,我们出行安全了,也不怕担心天黑走夜路掉到湖里了。”

“官府哪里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也不知我们交上去的税银弄去干什么?我们这里发生了水灾,旱灾,也不曾看见官府的银两,用来赈灾。官府怎可把银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