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中医入门你问我答 >

第8章

中医入门你问我答-第8章

小说: 中医入门你问我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动态平衡之中)等等名词的由来。因此,在当时,阴阳学说就被认为是一种包含在宇宙万物之中的真理而成为一种哲学的观点了。人,也是宇宙万物之一,因此认为也不能例外。于是阴阳五行学说也就成了当时医学的说理工具了。所以《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就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语译:阴阳这东西,计数它时可以是十倍,推衍开来,可以是百倍……阴阳的变化,在人体来说,也照样是可以适用和计数的。)说明人虽为万物之灵,但也不能例外于这种规律。请注意:这种唯物论的认识,在当时的知识水平及医巫相杂的历史时期下,是非常可贵的。所以在看中医古书时,就要在这些地方领会它的实质,才能看到它的精华所在。

五行学说,应该也是如此,古人也是从自发的唯物的、实践的感性认识出发。比如木头可以生火,被火烧过的物体便成灰土,土中可以“产”出(挖出)金属,而金属熔化之后又可得到液态的“水”(此“水”当是古人对一切液态物质的泛称);树木生长要消耗土中的养料,泥土可以堵塞水流,而水又可灭火,火又可熔融金属等等。于是就得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等等相生相克的规律观念了(“生”,促成之义;“克”,克制之义)。同样,也由于理性认识的不断上升,到后来,木、火、土、金、水也就不单单是指木头、火焰、泥土等的本身,而是用来代表一大类事物及事理,并借以说明它们内部及彼此相互间促进与制约的复杂关系了。同样引用到医学上,就被用来说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等等理论的由来。

综上所述,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用历史的、唯物的观点去剖析,剥去它大量带封建迷信的外衣,就合理的核心来说,它有以下几个主要论点,即:(1)宇宙万物是物质的、运动的,它的运动规律是可以认识的;(2)宇宙万物运动的动力来自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即阴阳的对立、互根与消长的意思);(3)宇宙万物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复杂关系(即五行学说的所谓相生相克的观念);(4)人,虽号称“万物之灵”,也不能例外于以上的规律。看,以上这些就正是辩证唯物论的主要论点了。所以我们说它是很科学的。正因如此,所以这个学说也曾被我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历算、农业、冶金等各学科所广泛引用。

【问】阴阳五行学说能用现代科学的概念加以解释吗?

【答】能,阴阳五行学说虽然是古老的学说,但它同样可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很多人已做了这个工作;比如宋天彬同志就曾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4年第3期31页《从控制论原理看中医理论发展前景》一文中说它的优越性“分辩人体的机能状态时,大大简化了认识,不断地一分为二,就像计算机的‘二进位制’,也像‘优选法’”。又说“阴阳是一对哲学范畴,在人体里,它代表不同水平的反馈原理”;“五行生克规律还反映了程序观念……五个子系统,形成了多极多路反馈调节闭合系统……以五行配五脏建立人体模型……”根据上文,笔者领会是所谓二分法的应用,就如整个机体,中医书里就先分躯体的阴阳,则背面是阳,腹面是阴;以上下分则上半身是阳,下半身是阴;以四肢经络分,内侧诸经属阴外侧诸经属阳。……所以说它又是进行分类的工具,它的实质是很科学的。

【问】那么中医学里是怎样运用阴阳五行这个学说的呢?

【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的应用是十分广泛而深入的,它贯穿渗透在整个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甚至一些有关术语之中。比如生理上的脏属阴、腑属阳、血属阴、气属阳……;病理上的阴虚与阳虚……;诊断上的阴证与阳证,一些疾病比如黄疸的阳黄、阴黄;水肿的阳水、阴水等等;治疗上的养阴与助阳。……甚至生活用语的“阴阳怪气”、“阴差阳错”、“大动肝火”等等都是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观念。

总之,它把整个中医学的内容都用阴阳五行分类贯穿起来了,其中的阴阳,更是整个理论的总纲。有了这个总纲,便可以执简驭繁,层层深入了。例如:比如一个病人来了,先是“望诊”(即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和舌质舌苔的变化)——如果病人满面红光、精神偏于亢奋激动,说话有力及动作轻捷等等时,那么你就可先立下一个印象:这个病人将是属于中医所谓“阳证”的病人。如果伸出舌头一看,舌质(舌头的质地)又是比平常红的,一切脉,又是比常人快的,那么可以证实这病人是“阳证”无疑了。那你就应该选用属于“阴性”的药物和方法。另外,如果病人是一脸灰暗,神疲力乏,说话无力,动作迟缓等等。结合“舌诊”是舌质淡红,脉象迟弱时,那么这病人就是属于“阴寒”一类的病人,你就要选用“助阳”、“温阳”的中药和方法了。这样就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再逐层深入。这个道理,明朝名医张景岳就曾在他的《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中说过:“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就是说:“凡诊病治疗,必须要先分清所治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医学理论的纲领,阴阳属性判断不错了,治疗哪里还会有错呢?因此可以说,医学的道理虽然复杂,但可以用一句话把它概括起来:就是首先要分清阴阳的道理。”至于阴阳五行的具体运用,请参看相关的教科书。

【问】那么,阴阳五行学说既然可以用现代科学内容解释了,我们是否可以不要学了?

【答】不能,起码目前还不能。因为如前所述的,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关系已经是如此的密不可分,为了正确地继承这份遗产,在新的理论没有产生之前,弄清它在中医学里的含义、实质和应用原则等等,还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无从谈继承,更无从谈发扬。随便举几个例子:中医学里有一大类外感病分成几个阶段和类型,它们分别被命名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或证)……你如学中医,就非得懂它的这层含义不可。否则,如果一无所知,那就要纳闷了:太阳有病了?是黑子爆炸?太阳会病,怎么不见月亮有病?中医先生怎么管起太阳来了?吹得太无边了!你看,岂不要闹成笑话?又如浮肿病,中医定名“水肿”。它的分类,也是先分“阳水”、“阴水”二大类,在此再各自进一步分类的。又如黄疸病,中医也先分“阳黄”、“阴黄”二大类,然后再行各自分类诊治。它们的寒热虚实完全不同,治法也完全不同。如不懂阴阳五行这一套,就根本无从下手。也比如到一个新领域,完全陌生,如果没有它的地图,或有而不认识,你就将寸步难行,更不说要“改绘”这地方的新地图了。

因此,我们对阴阳五行学说既要懂得它的原义,更要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批判地继承,以便更好地发掘祖国医学宝库。笔者认为,只有到了那一天,。电子书下载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阴阳五行学说以及中医学里其他内容的精华部分,赋以现代医学理论,特别是现代科学多学科先进的内容,和它们融合在一起而成为更高的医学理论,那么,今天所说的阴阳五行学说就可以完成历史使命,送进历史博物馆了。

五、中医病因学与现代医学病原学的相关性如何?

【问】在从前,有的中医不懂病原学,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细菌、病毒等等这些病原物,但是也能看好感染性疾病,而且有的疗效很高,是什么原因?

【答】说到这个问题,又要从中医在发病学(即对疾病发生的理论)的特点上去探讨。

中医的发病学概念中,总的说有两大特点:一是重“病因”学,没有或基本没有病原学概念。即过去的中医生基本上不了解细菌、病毒等等是致病的原因。“细菌”两字在古医书里似未见着;而“病毒”两字却是有的,但请注意,它的含义与西医学里指的“病毒”这一具体事物是不同的!中医学里的病毒仅仅泛指致病的毒性物质。那为什么这两个概念又混在一起了?笔者想,这可能又是初译西医过来的人“好心办的坏事”。二是在病因学里又只重视内因,忽视外因。“重内因”与整体观念结合在一起又成了中医理论的特点之一。

先说中医学只有一般笼统的病因概念而没有病原物概念。比如鼠疫流行了,中医学只知道这是“疫毒邪气”所引起的,却不可能知道它的罪魁祸首是鼠疫杆菌,更不知道这病还与跳蚤有密切关系,所以也不可能有相应而明确的特效药与防疫学。什么原因?原因还是时代条件的限制,以前连显微镜都没有,更不用谈什么细菌学、细胞学等等了。

【问】那我们的先辈怎样治感染性疾病呢?

【答】于是时代条件又“逼”着我们的先辈转而从另一角度即“病因学”方向去发展中医学——在疾病发生后,从机体所表现的“综合反应”现象去研究发病的内在原因,从而调整了机体整个综合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即抵抗力、免疫力等等),而治愈了这一类的病。这就是中医学里病因学的特点。至于如何调整的,也在不断探讨阐明之中。

【问】中医的病因学有哪些内容?

【答】它的分类方法虽然历代繁简不一,但总的精神是以“三因学说”为基础,即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大类。

(1)内因:就是书上所说的“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惊、恐这些心理情绪状态。这些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成病,如果太过异常了便成了致病因素而叫“七情内伤”。例如“思”,正常时就是人们的正常思维能力。当思虑过度(即常说的“焦虑”)等等而成“思虑伤脾”时,便是病态了(这种状态常易见于西医的神经衰弱等病)。

(2)外因:即书中所说的“六淫”(这里的“淫”字,含有泛滥、太过的意思,不是淫秽之义)和“外邪”,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时邪”。风、寒、暑、湿、燥、火本来也是外界自然现象之一,当它们正常时称为“六气”,并不致病。但当它们异常了,导致太过与不及,便成为一种致病因素而称“六淫”了,就是一种病理状态。其实,从现在来看,这个“外因”、“邪气”,既包括了机体发病时的外界条件,如气候异常等因素,也包括了当时尚未明确认识的病原物在内的综合作用,却又不是指具体的某种病原物。举个例子:六淫外邪中的“暑邪”,除了指暑天气温过高对人体的有害作用之外,也应包括了许多夏季传染病的致病因子的作用。比如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乙型脑炎,就是中医里标准的“暑温”温病。如果从现代医学分析,那么这个“暑邪”既包括了夏季的气候因素,更包括了以往中医不能知道的脑炎病毒的作用,而且也应包括这个疾病的传染媒介库蚊、伊蚊等等的作用。又如中医外邪六淫中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