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526章

理想年代-第526章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仲恺眼快,见此情况心中顿生疑云,警惕地用手肘轻轻碰了碰宋教仁,侧身凑近他的耳边说道:“钝初兄,那边似有坏人。”

宋教仁听了,不以为然地朝拐角处瞥了一眼,轻声答道:“这些人从我北京南下,就一直吊在我身后了。没事。这类事,防不胜防。”便大大趔趔地走进了接待室。

窗外,依旧是风裹细雨,四处飞扬。初春的夜,寒意三分。车站接待室里却是一片热烈气氛,相识的,不相识的,彼此寒暄问候,特别是即将赴京的宋教仁,这样一位年轻而又颇负声望的大党魁的到来,人们自然是不约而同地向他围拢过来,客套话、恭维话不绝于耳。宋教仁兴奋地应酬着,那怕是在与人简短的几句交谈中,也几次提到“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的主张,以致使几个非国民党员在寒暄过后,一转身面孔上就呈现出几分不悦。

时间将近10时40分,一阵急促的铃声,使这暄腾热闹的接待室顿时静了下来。开始检票进站了。议员们自当是第一批进站的贵客。

宋教仁提起身边的一只小皮箱,转身对黄兴、陈其美、廖仲恺、于右任说道:“诸兄,请留步,望多保重,等候我们的好消息吧!”

黄兴拉着宋教仁的手,深情地说道:“钝初,到了北京,莫忘了给孙先生写封信,据日程,他明天可能就要到长崎了。”

“一定,一定。不过,我想等国会闭幕之时再写,到那时,我要向他报告一个他意料不到的特大喜讯,让他也高兴高兴。哈、哈、哈……”宋教仁一边笑着,一边大步走出接待室。

其他议员已经稍前进入了检票口。宋教仁在黄兴、陈其美、廖仲恺、于右任陪同下,匆匆向检票口走去。从接待室至检票口只不过数十公尺距离,他们刚走到一半,突然“砰砰砰”地3声枪响,宋教仁惊喊道:“有人刺我!”

宋教仁的小皮箱“啪”地一声从手里掉到地上。他双手捂住腰部,随即栽倒在地上,鲜血从风衣里流出来。

火车站内警笛四起。巡捕们发现一个持手枪的人,正趁站内秩序大乱之机,慌慌张张夺路而逃。巡捕断定此人就是凶手,便跟踪紧追。凶手是个矮个子,穿一身黑呢子军官服,跑得并不快,看样子,心里十分惊恐慌惶。

车站外,风呼啸,细雨茫茫,灯昏暗。凶手刚跑到拐角处的沥青路上,见前面有一滩水,正想避开,不料由于湿漉溜滑,一侧身滑倒在路旁。巡捕奋力追上,眼看就要擒住,凶手抢先开了两枪,前面两个巡捕应声倒在马路上,凶手立即跃身冲进一条小巷,待后面的巡捕追来,他已经消失在迷蒙的夜雨之中。

在枪响前,另有一批送行的人是于右任等,还在议员接待室中谈话,转过头来不见了宋、黄等人,乃匆匆赶出来,知道先入了月台,正行进间就听到了枪声,跑步至入口处,恰巧遇到宋中了枪,一手摸着右腰,一手扶着黄兴。

于右任这时非常镇定地说道:“现在一方面要追捕凶手,一方面赶快送入医院,我去找车子。”

他说完就跑到车站外的停车场,找到了一辆汽车,把宋教仁扶上汽车。一方面令留下的送行人赶快报警追凶,这边则令司机开快车送至靶子路沪宁铁路医院。

宋教仁这时神志还很清楚,他用手把于右任的头拉到胸口,喘息地说:“我痛得很,恐怕活不下去了,现在有三件事奉托:(一)所有在南京、北京和东京存的书,全部捐入南京图书馆;(二)我家很穷,老母尚在,我死后请各位替我照料;(三)请各位继续奋斗救国,勿以我为念放弃责任。”

铁路医院。

黄兴,于右任等焦急的守在医院医师会诊室外。会诊室的门打开,医院的两位金牌主治洋大夫格尔本医师和比林哈斯医生走了出来。

“医生怎么样?”

“经过我们共同诊视,宋教仁先生的伤势很重,必须开刀才能有望。”

……宋教仁被推进手术室……

……手术室门再被打开,呻吟辗转的宋教仁被护士推出来,黄兴等人立刻围上去。

格尔本医师低声说道:“已经用钳子从小腹取出了子弹……”

所有人的心都放下……

“但是我们发现子弹有毒……”

黄兴和于右任等人的脸色唰的又变了……

此时的宋教仁神智还算清楚,拉着失神的黄兴,于右任等人,反复地说道:“我为了调合南北,费尽若心,可是造谣者和一般人民不知原委,每多误解,我真死不瞑目。”

所有人的眼泪滚滚而下。

“克强代拟一电,向袁世凯报告遇刺经过……”

此时的宋教仁,不知道是不是明白了什么。

“你说。”黄兴凝咽道。

“北京袁大总统鉴:仁本夜乘沪宁车赴京敬谒钧座,十时四十五分在车站突被奸人自背后施枪,弹由腰上部入腹下部,势必至死。窃思仁自受教以来,即束身自爱,虽寡过之未获,从未结怨于私人。清政不良,起任改革,亦重人道,守公理,不敢有一毫权利之见存。今国本未固,民福不增,遽尔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哀言,尚祈鉴纳。宋教仁。哿。”

清晨,宋病势恶化,双手发冷,目睛仰翻,嘴里说:“我们要集中全国力量一致对外。”

延至早上4点钟,已不能言语,只以黯淡的眼睛环顾四周,满目的都是依依不舍。

黄兴、于右任、陈其美、范鹤仙等均围侍病榻旁。

黄兴在宋教仁耳旁大声地说道:“钝初,我们会照料你的一切,你放心去吧!”

宋教仁用力睁开眼睛,眼中泛起了泪珠,慢慢慢慢地断了气……

黄兴、于右任等伏尸恸哭……

陈其美捶胸跌足:“不甘心,此事真不甘心!”

第五百二十四章 贼喊捉贼

李想走进军事委员会的办公室,只是初春的季节,他竟然感觉屋子里有点热。

李想松开风纪扣,对卫士吩咐道:“把我去年夏天用的大蒲扇找出来。”

卫士给他的是一把新的蒲扇。李想忽闪忽闪的扇风,新扇子还带着植物的清香。

“去年的那把不是很好嘛。”李想问道。

卫士说:“那把坏了,扔了。”

“浪费了啊。”李想不高兴地自语道:“那把还是很好用的……”

现在鄂区搞大建设,大把大把的在望外掏钱!他也开始变得节俭起来。

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的是这个鄂区革命政权马上就要颁布的一部重要法令:《鄂区国民革命政府土地改革法》。在五千万人口的鄂州约法统治地区进行土地改革,是新中华民国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这一法令明确规定了土地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法。

虽然只是三五减租减息的初步土地改革,农村的生产力也得到空前的解放。这是贫苦者的节日,李想收到的农民的致谢信就有三十万多封,其中有几千封信是用血写的。

另一份文件是八天前以鄂区议会名义发出的《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和暂行办法》。辛亥年的战争,以及前清的天灾人祸,给鄂区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破坏,人民的温饱问题亟待解决,这首先需要的就是粮食。议会通过决定,拿出1亿斤粮食来缓解燃眉之急,不知是不是杯水车薪。

同时,鄂区重要实业经济体全部被新华财团控股,从而保证了他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在鄂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为恢复战争创伤和民族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议会还颁布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的法令,比如男女平等法、八小时工作制法等等,使中国人民感受到鄂区的天空阳光空前明媚。

桌子上还有一份关于英国人麦克马洪和日本人青木文教伙同西藏达乃活佛秘密组成“亲善代表团”打算去英、日等国请求外国势力支持“西藏之独立”的调查报告。

达乃去年入藏时,青木打算争取与达乃喇嘛一同进藏,但英印政府对这两位来自日本的“不速之客”十分警戒,对他们的入藏要求未予许可,反而加强了对他们的监视,青木与达乃喇嘛同行入藏的希望落空。想不到才过了一个年,两个侵略者狼狈为奸了在一起。西藏反动势力企图“独立”的活动日益加剧。

“这是一个严重的斗争任务。”李想自言自语道。

当李想接着看到西北军区一份关于匪患严重的报告时,他的心情开始沉闷了。

西北匪患虽然是李想预料中的事情,要知道分散在这个国家偏僻地区的原清朝散兵和土匪大约仍有40万之众。新疆地区,甘肃地区,青海地区,历来都是匪患严重,民族矛盾突出的地区,西北军区的报告说,从去年初开始,土匪们开始骚动。这些土匪传播谣言,说袁世凯马上就要打回来了,新政权长不了了,于是威胁群众,破坏交通,强劫物资。他们杀害的政府和军队工作人员达2000多人。经过去年一年的剿匪战斗,虽然歼匪大半,但还有不少漏网分子隐藏起来,二次革命爆发,一旦与袁世凯开战,这就是鄂区政府的心腹大患。

李想拿着蒲扇一阵猛扇,燥动的热散去,又觉有些凉意,毕竟还是初春。放下蒲扇,走出房间,在院子里散步。

初春的江城,晴好的天色湛蓝,草色新鲜。军事委员会设在原湖广总督府。古老园子内苍翠的松柏树龄都在百年以上。

李想没走几步,就听卫士在身后轻声地说道:“大帅,党上海交通部发布的通告……”

通告的内容是:“本党代理理事长宋先生之丧,各党员缠黑纱志哀。”

对于上海车站发生的暗枪,李想并不感到意外。但是,由此带来的一个他一直在紧张谋划准备的问题,此刻还是让这位李大帅陷入了深思,这就是:二次革命迫在眉睫了!

……

孙中山一行兴致勃勃地在长崎参观。他们是昨天到达这个九州岛西北部的秀丽的海滨城市的。此刻,他们刚刚参观了三菱洋行的长崎造船厂,正准备出席长崎市长的晚宴。

孙中山时而低头欣赏公园里的绿树红花,时而举目远眺海面上沐浴霞光的片片红帆,舒心地微笑着。美艳的宋大小姐就这样静静的跟在他身后。

“先生,”马君武扶了扶鼻梁上的近视眼镜,笑着说道,“这次与您随行,在日本走了不少地方,我发现到处都有您的朋友。”

“是啊!我自组织革命党以来,途经和流亡东瀛不下十次之多了。”孙中山很有感情地说。

“可只有这一次是堂堂正正的,袁世凯给了两万元,让您以铁路总办的身份来日本考察,日本政府对您敬如国宾,优礼有加。哈哈……”何天炯见孙中山心绪特别好,便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

“日出日没,又过去一天。”一直没有吭声的戴季陶,望着海中的落日,感慨地说道:“我们此行考察,快满一个半月了。”

听此言,孙中山不由心中一动,很快收敛了笑容,把视线从远处收拢回来,深情地说道:“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弹指问,我辞去临时大总统,也快满周年了。”马君武笑了笑,说道:“这一年间,先生您的变化真大。人都说,孙先生过去是口不离革命,如今则是言必谈铁路,您的心思全扑在那两条铁轨上了。哈哈哈……”

“说得对。”孙中山听了后,眉一扬,眼一亮,会心地笑了。正当他们有说有笑地进入市政府迎宾馆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位邮使取出一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