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绥水殇作者:师承重黎 >

第67章

绥水殇作者:师承重黎-第67章

小说: 绥水殇作者:师承重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一章(下)

  从缅甸归来后,新二军由于战斗减员,杨诚在云南保山集结,等新兵到岗后,又对部队开展了历时三个月的训练。
  这个时候,湘北正打得热火朝天。杨诚接到军委会的通知,完成训练后,新二师在云南待命,随时准备参加今年秋天开始的全国大反攻计划。
  时间是指尖上的沙,不知不觉就流逝了。
  1945年8月15日的午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从国际电讯传遍了中国大地。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中国国民革命军在军委会的布置下,开始分战区受降。
  9月9日,上午九点,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隆重举行。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牺牲及因病减员,共400多万人。约900万平民直接死于战火,9500万人因战争而沦为难民。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遭受的损失以1945年货币折算,约6500亿美元。
  后人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国之大殇也。”
  9月,杨诚、郭笑天和孟七一起离开了驻守云南的新编第二军,回到了重庆的家。
  再一次进入重庆这座拥挤的小楼,大家的心情今非昔比。而郭笑天的心绪尤其激烈,今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在美国大使的陪同下,毛泽东等人,从延安飞赴重庆,正在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郭笑天早就从邹东和陈哲奇等人口中听说,委员长蒋介石也很欣赏美国的总统立宪制。如果,国共两党之间也能像美国的两党那样,建立合作的政府……
  郭笑天的心里盈满了一种叫做希望的情绪。
  重庆的家里热闹得像过年,陈妈尤其激动。陈妈还有一个妹妹嫁在东北,妹妹家人口太多,日本占领东北后,陈妈打听到妹妹一家还算安全,也就定下心来跟着老太太了。算下来,姐妹俩已经十几年未见了。
  陈妈拉着郭笑天说了好久的话,翻来覆去就是一个主题,郭笑天哪天回东北拜祭兄长的时候,要把陈妈带着,她要去看望妹妹。
  晚餐时,不知道是哪个开的头,很多人都哭了。这次,邹东竟然没有阻止。
  郭笑天用眼角偷偷瞟着邹东,发现他在趁人不注意的时候,用手背擦了擦眼睛。
  晚上,邹东、陈哲奇、杨诚和郭笑天四个人照例挤在小书房里,商量着杨诚和郭笑天的未来。
  邹东显然很苦恼,连接着抽了几根烟,把小书房抽得烟雾缭绕。杨诚站了起来,轻轻推开小书房的窗户,窗户的外面就是隔壁人家灰溜溜的墙——没办法,重庆太挤了。杨诚想了想,把窗户只开了一个小缝。
  邹东说:“安之,如果不让你们两个分得太远的话,最好的办法是你进军委会,人我们都托好了,方渐鸿答应请他小姨出面关照。”
  郭笑天看着邹东,脸上明显露出疑虑的神色。郭笑天一直没有收到李然的消息,眼看着合作政府就要成立了,郭笑天要是到了重庆、进了军委会,李然会不会联系不上自己?自己如果选择去军委会,要不要给李然报告一下?
  陈哲奇说:“前几天,上面有人跟我们打过招呼了,穆白基本上是内定了,军委会要筹建一个‘人民服务总队’,穆白做这个筹建处的主任。”
  邹东弹了弹烟灰,说:“搞这个‘人民服务总队’的主意,是陈诚出的。”
  邹东的言下之意很明显,既然这个机构是陈诚出的主意,大方案也是他定的,杨诚能有机会担任这个筹建处的主任,明显是受了青睐。这样的事情,是一点也不能推辞的。
  杨诚问:“虎子哥,这个‘人民服务总队’要做些什么事情?”
  邹东看了看杨诚,显然是有点犹豫,陈哲奇说:“你不跟他说实话,回头他上任了,更不好处事了。”
  邹东叹了一口气,说:“老头子的脾气,你们也许听说过,关键口子,他总是喜欢换人。今天相信这个,明天相信那个,唉。军统和中统为了几个事情,弄点摩擦其实也是正常的。可是……”
  邹东顿了顿,看了看陈哲奇,显然还是有疑虑,他说:“反正,具体情况我也没必要说得那么清楚。总之,戴兄弟的处境堪忧。现在,抗战也胜利了,老头子的意思是军统和中统用不着有正规的武装力量。于是,他想把它们下属的各武装力量给整合一下。陈诚就出了个筹建‘人民服务总队’的主意,正得他心。”
  邹东看着杨诚,有点无奈的说:“这个差事,做好了也是有功劳的,真要是做不好,其实对大局也没什么影响。不过,人选很重要。选了你,说明上峰相信你对党国的忠诚。”
  陈哲奇说:“其实筹备阶段也没什么事情,主要就是调研、拿方案,真要是整编好了,也许不一定让你当队长呢。就算让你当队长,你就当继续带着一支部队好了。”
  陈哲奇耸耸肩膀,说:“就是部队战斗力弱了点,跟你的新二军可没办法比。”
  杨诚笑了。
  邹东话题又绕了回来,说:“现在,就是安之的事情了。”
  陈哲奇笑着说:“我和虎子都考虑很久了,我们觉得最好还是让安之进军委会。这样,好歹和穆白在一个地方办公,以后还都南京了,大家都在一个地方。”
  杨诚问:“进军委会后勤部么?还是方司长那个军政部?”
  陈哲奇摇摇头,说:“后勤部和军政部不能进,里面太复杂,据说,老头子要采纳美国意见,对军委会改组。这不,还没开始改组呢,自己人就斗上了。我们可不能在这个时候,把安之往火坑里推。再说了,安之是军级参谋长级别,不像孟七,随便塞到哪里都行。”
  郭笑天知道他们都因为嫌弃自己不懂权术、不会谋政,所以一心一意要给自己选个单纯一点的口子,心里又是惭愧又是不安,不由默默的低下了头。
  陈哲奇看到郭笑天的神色,笑嘻嘻的对杨诚说:“你小媳妇内疚了,贤淑温恭,真是家门之幸。”
  邹东嘴角抽了抽,难得没有冲陈哲奇大吼,正色对郭笑天说:“安之,你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你还年轻,有很多事情需要历练。古人说三十而立,你今年才虚三十,一切都刚刚开始。”
  郭笑天看着邹东一脸诚恳的样子,急忙收拾好了自己不安定的情绪,说:“虎子哥,我听你们的安排。”
  杨诚和郭笑天在重庆住了大约十天左右,就接到了调令。杨诚担任“军委会人民服务总队”筹备处主任,对口上级是陈诚,陈诚将相关情况直接向蒋介石汇报。
  郭笑天调入军委会兵役部,担任部长助理,工作的重点是梳理战后各部队,按照军委会对部队进行改编的要求,安排士兵的入伍、退伍等等相关问题。兵役部是1944年新成立的部门,这个口子相对来说比较单纯,只要按部就班的执行上峰的命令就行了。
  孟七誓死跟着杨诚,去了筹备处谋了一份名为办事员、实为通讯员的工作。
  郭笑天就这么在重庆住了下来,兵役部的部长和副部长都是新上任不久的,郭笑天还打听到,他们和自己一样,也是从部队上调上来的。
  几个人都是军人出身,没有沾染任何政治家的气息,又有共同语言,几个月下来,郭笑天和大家的关系都处得不错。
  郭笑天从内参上看到,国共两党已经签署了《双十协定》,虽然,听陈哲奇说,有许多关键问题仍旧没有解决,但是,最起码,成立合作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郭笑天觉得,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在重庆的这段岁月,是郭笑天有生以来,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天准时去上班,晚上下班,和一大家人热热闹闹的吃饭、聊天。然后,和杨诚一起上楼,像一对普通夫妻那样,在屏风前的沙发上看看书、扯扯闲话,亲亲热热的上床休息。
  周末的时候,要么郭笑天跟着杨诚去参加一些应酬,要么,杨诚陪着郭笑天在山城重庆闲逛。
  杨诚终于有了一辆象陈哲奇座驾那么拉风的小吉普,杨诚和郭笑天都学会了开车。闲来无事的时候,杨诚就撇开了驾驶员,自己开着车,带着郭笑天去郊外兜风。
  杨诚说,这叫“游车河”,郭笑天反驳说,其实重庆的街上车并不多,没有什么“车河”之说。杨诚说,那就叫“游人河”“游树河”“游草河”。
  杨诚最后色兮兮的盯着郭笑天,说:“既然是游河,夫君快来给我度口气,要窒息了。”
  杨诚把好看的嘴唇撅成猪嘴状,对着郭笑天。这个人,不管是什么职务,都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如既往的油嘴滑舌!郭笑天的耳朵,不受控制的红了,杨诚哈哈大笑。
  郭笑天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延续长长的一生。
  作者有话要说:  小美女说:唉,要结束了,结束吧、结束吧,你快写下一篇吧。
  我巴拉巴拉说了下一篇的大纲,小美女楞:怎么还是耽美?我要看言情!
  我:言情?好呀,言情的H都是重口味哦,要不要?
  小美女沉默半晌:算了,老衲吃素多年,不沾荤腥。
  我内心:跟我搞,凶多吉少;跟我斗,鸡蛋碰石头!
    
    ☆、第四十二章(上)

  1946年清明节,郭笑天在杨诚的陪伴下,带着孟七、陈妈,来到了哈尔滨。
  郭雨农的坟墓被张春照料得很好,郭雨农葬在公墓群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坟墓前摆放着郭笑天和杨诚刚刚放上去的祭品和鲜花,扫墓的人很多,有不少人和他们一样,是战后第一次来祭拜亲人。
  再次回到东北,踏上这块熟悉的土地,郭笑天心头千万绪,却不知从何说起。
  郭笑天站在墓碑前,喊了一声“大哥”,倏然想到自己多年未见的兄长郭大栓,嗓子就硬了。
  杨诚的左手适时地伸了过来,轻轻揽住郭笑天的肩膀,这一刻,郭笑天忽然觉得,他已经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了,只想这么靠着他,地老天荒。
  杨诚对着墓碑,诚恳的说:“大哥,你放心,我会好好对安之的。”
  两个人在墓地待了很久,才离开。
  路上,杨诚问郭笑天要不要给郭雨农迁坟,郭笑天想了想,还是以不愿意打扰兄长安息为理由,拒绝了。杨诚也没继续坚持。
  郭笑天和杨诚到了张春的家,临出发时,邹东和老太太一再交代,要好好感谢张春,还特意给张春包了一大包礼物。
  这是郭笑天第一次见张春,张春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东北汉子,张春的媳妇也是一个朴素的女人。郭笑天和杨诚把礼物递给了张春,张春推脱了好长时间才收了下来。
  张春和他们面对面坐着,张春的双手交握着,一点一点的扭动。杨诚发现张春这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开口说:“张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现在鬼子都给打跑了,我们往来也方便了,你要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
  张春用粗壮的手指不安的在桌子上推了推,半天才扭扭捏捏的开口,说:“俺,俺想托你们个事。”
  张春是李然安排的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张春不是共产党,更不是共党情报体系的人。郭笑天的心思迅速转了转,张春这是什么意思?
  郭笑天说:“张大哥,你只管说,我们一定尽力。”
  张春说:“俺内弟,是朝鲜人,鬼子占了朝鲜之后,俺媳妇就托人把内弟接来了。本来,这打胜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