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854章

辛亥大英雄-第854章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火炮同样做好准备。
    在前方更靠近河岸的掩体内,八辆重型破障火箭炮也被厚厚的掩体遮挡住了视线。
    “开始吧。”指挥所内,孙传芳下达了总攻命令。
    “开炮!”
    一连串相同的怒吼,如同惊雷般从炮兵阵地内席卷而过。在声音的带动下,212门155毫米榴弹炮率先发出怒吼。紧接着,部队里的85、105毫米两种口径压制火炮也从各个位置发出怒吼。“轰隆隆、轰隆隆。。。。。。。”短短一瞬间,天空被撕裂,黑暗被驱散。无数耀眼的火球从泽拉夫尚河西岸升腾而起。
    山崩地裂般的炮火,让赵浩文仿佛觉得天空都要垮塌下来,瞳孔里满当当的全是火球和闪光。“各营的80毫米迫击炮压制射击,重机枪。。。。。。。”师长在后面大声的叫喊着,催促营级火力全面开火。一门门80毫米迫击炮加入对近岸地区的压制轰炸,营级12。7毫米重机枪按照白天的侦查方向,打出一道道璀璨的火线。片刻后,苏军的反击炮火也来了,爆炸和气浪一遍遍从出击阵地前掠过,长不到10公里的突破段前,全都是火球和呛人的白烟。激烈的炮声,比春雷还响,席卷着整个泽拉夫尚河沿岸。炮火,炮火,还是炮火!一枚枚的高爆榴弹,摧残着苏军辛辛苦苦挖出的漫长堑壕,炮团侦察兵不断地将战果和目标通过电话汇报给炮兵指挥部。从他的角度看去,一个又一个被怀疑隐藏武器的土堆被掀翻炸开,激荡的弹片如疾风般扫过地表。火光中,不断有苏军士兵逃窜的身影和爆炸残肢被带出。
    “做好准备,炮火过后肯定是强渡河流。机枪封锁河面,注意浮桥和皮艇,把战防炮准备好。高炮营,小心夜袭的敌机。”苏军军官和政委们冒着爆炸来来回回在阵地内鼓舞士气,被选出的党员和共青团突击队士兵全都扎好白毛巾,准备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战友和敌人血战到底。激烈的炮火持续了整整四十分钟才逐渐的减弱。但就在苏军以为国防军要渡河,纷纷冲出掩体,架好机枪,摇动炮口时,叫喊却再次从对岸响起:“方位010,距离7300米,强压制开火!”一阵迥异的嗖嗖声中,天空中立刻出现无数道橘红色的尾焰,如同天外来袭的流星,从赵浩文的出击阵地上方越过。
    “那是什么?”几乎是立刻,站起来的赵浩文就惊叫出来。但他还没明白像流星般划过头顶的东西是什么,对岸的苏军阵地就遭到了毁灭性地猛烈轰炸。轰、轰轰轰轰。。。。。。勉强分辨出第一次爆炸后,几乎所有人都无法再分辨后面的爆炸,因为声音太密集了,根本无法辨别倒底有多少炮弹在同一时刻内爆炸。20秒,短短的20秒!36门首次出现在战场的130毫米机动式火箭炮就让双方的士兵见证什么是真正地覆盖式炮轰。1152枚堪比重炮炮弹的火箭弹将七公里外的苏军阵地变成一片视线都无法穿透的火墙,到处都是爆炸和飞旋的破片。成片成片以为炮击已经结束的苏军士兵被如同小麦般被割倒,空气里飘荡着难闻的焦灼味道。
    “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没有炮击声?救救我,救救我。”如圣经中的世界末日,流星如雨的画面,深深刺激着苏军士兵,恐怖的气氛不断蔓延。就连赵浩文和准备渡河的国防军战士都目瞪口呆,直到旁边的架桥车冲向河岸,大家才从震惊中苏醒。“做好准备,按照三三战术跑位。压低你们的脑袋,撅起屁股,多利用掩体。进攻时要大声叫喊,要看清楚目标,或许那一头钻出的就是你的兄弟!”
    四辆架桥坦克率先冲到河边,一块块折叠式浮桥被打开抛入河道,英勇的工兵们不顾刺骨河水,直接跳下河抓,住抛出的牵引绳绑在皮划艇后面。“机枪,战防炮!射击,射击,不要让他们架设浮桥!”与此同时,被刚才那一幕震呆的苏军军官总算复苏过来,不顾满地尸体催促着士兵向浮桥开火。第一块折叠浮桥扔下后,第二块折叠浮桥也很快被抛入河中。春季涨水期宽达110米的河道,需要四块折叠浮桥才能拼接起来,所以工兵们一边将浮桥拖放对岸固定,一边攀上后面的浮桥,用长长地竹竿挂钩吊在后面。
    几分钟内最前端的浮桥就抵达对岸,工兵用尽全部力气将粗缆绳固定在岸边。更多的工兵冲上还没组装好的浮桥,用钢板和螺栓加固。无数的子弹从他们身边掠过,爆炸激起的水柱密密麻麻,很多人才跑上去就被子弹击中,最后他们不得不匍匐在桥上,用手把手传递的方式从后面接过零件将四块浮桥固定在一起。
    这是令人发麻的半小时,后面的炮火还在不断延伸,近距离的迫击炮和重机枪一遍遍扫着,连坦克都冲上来掩护。“上上上,该我们了,冲冲冲!”当浮桥上的工兵班长打出一枚信号弹,赵浩文在排长的带领下,猛然冲出掩体向浮桥跑去。子弹从身边掠过,粗重的喘气声和哒哒扫射交织在一起,当踏上摇摇晃晃的浮桥时,随便看向哪个方向都是尸体和鲜血。
    酣烈的战火让士兵忘记了惨状,发了疯般冲向对岸。刻入骨髓的训练告诉他们,如果长时间拥挤在狭窄的浮桥上,就会成为子弹的靶子。赵浩文所在的排第二个冲上河岸,沿岸高高的河堤让大家有了喘息机会,数以百计的突击队靠在河堤死角,等待后面的第二轮炮火掩护。“嗖嗖嗖。。。。。。”让人头皮发麻的橘黄色尾焰拉出道道烟雾,再次从赵浩文头顶越过,然后准确将河堤两公里外变成火海,士兵们甚至能听到对面传来的惨呼和叫喊。
    “翻过去,翻过去!机枪,机枪掩护。”半小时前,还嘻嘻哈哈的排长脸色严肃,指着河堤上的灌木缺口,大声地下达命令。机枪手躲在灌木后面,不停地扣动扳机,长长地子弹带飞速消耗,眨眼间脚下就散落一堆黑色的可散弹链。老兵们速度最快,猿猴般跨越灌木向纵深跑去,赵浩文跑在最后,这不是排长特意照顾,而是和老兵相比,他的动作太慢了。
    赵浩文跟着排长的脚步,压低身子忽左忽右,钢板和装备让脚步渐渐沉重,胸口更像烧着了一样难受。眼看马上要冲入丘陵,以为能好好休息会的他还没加快脚步,对面就射来一串子弹。DP机枪特有的嚯嚯声中,子弹在队伍中搅起大片血雾,最前面的战友不断倒下。三三战术最大程度确保不会部队被一次击溃,所以后面的士兵纷纷卧倒。“84火!”排长的大喊中,扛着84毫米无后坐力炮的掷弹兵爬到前面,蹲下身子对准机枪火光部位。
    轰!
    百米外的隐蔽机枪点化为一团火球,但没等大家开心,火光的后面就出现几名苏军拖着一门37毫米战防炮爬上高地的画面。“王八蛋!是战防炮!站起来,跑,不要停,跑起来!快跑!想活命就往前跑!”见到战防炮,排长吓得魂飞魄散,挺身而出挥动手臂催促大家快跑。刚刚解决机枪的突击排又慌忙地爬起来,继续向着战壕方向冲去。
    “轰轰轰。。。。。。。”37毫米战防炮速度很快,不断在冲锋队列中炸开。区区五百米似乎成了永远也跑不到头的噩梦,不断有人被炮弹炸得血肉模糊。就在这个关键是时刻,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从耳旁划过,然后那个躲在大树后面,用厚厚沙包做掩体的战防炮如同一枚超大号烟花,猛然炸开,零件和炮管被卷上半空,冲击波贴着地表横扫扩散,还波及本方突击队。幸好,由于距离远,只有三名士兵被误伤,一人死亡。不管怎么说,缺口打开了,也没人在乎被误伤的倒霉蛋,大家蜂拥着从战防炮的位置冲入敌人第一道战壕。
    赵浩文跳入堑壕后,还特意向后看了一眼。目光中,两辆他从未见过,顶着一排粗铁管的装甲车已经从河堤爬了上来。看到六根粗黑的管子,他就明白刚才那骇人的一炮,肯定是它们弄出来的。有了突然到来的重型火力,他心底的恐慌渐渐消散。狠狠地一拉枪栓跟着队伍紧贴战壕向密集的敌人冲去。两辆破障火箭车也很快爬到他回头的位置,对准一公里外第二道战壕掷下一枚枚骇人的300毫米重型火箭弹。虽然火箭弹主要在表层爆炸,实际并不如210毫米榴弹炮,但对付开阔地表的战壕威力足够。为确保一定精度,安装在弹尾的小翼帮助火箭弹连连命中战壕,二十多公斤TNT炸药不断将一截截堑壕掩埋,沙包和泥土的掩体在爆炸中四分五裂。
    可怕地威力摧毁着苏军坚守的信心,不断有人吓得拔身逃跑。
    天色一点点放亮,赵浩文不知道自己打出多少枪,跑了多少路,他只知道自己前面的敌人似乎怎么杀也杀不完,每当抢到一截战壕,战壕死角里就会钻出更多的敌人,拼命地向他们开火。整整一个突击派只剩下17人,剩余的伙伴不是找不到就是倒在了短兵相接的堑壕战中。
    “小心!”
    排长尖叫着,猛地一把将他推到。人倒下的瞬间,大威力的苏制木柄手榴弹就从前面炸开。隆隆的爆炸中,赵浩文感觉什么东西从脸上滑过,等他重新恢复视线,才发现排长半条胳膊都被炸断,骨头和血管暴露在外面,还在拼命流血。“排长,排长!”“没死,老子没死!哈哈。。。。。。我就说,老子是炸不死的!冲,冲啊,王八蛋,你哭丧个屁!老子死不了!给我宰了他们!”医护兵迅速跑了过来,用绷带扎紧肩膀处的大动脉,然后注入吗啡减少痛苦。赵浩文用力地喘着粗气,凝望了血肉模糊的排长一会,咬着嘴唇发了疯般向前冲去。
    “替排长报仇!杀啊!”
    整个战壕内,都充斥着疯狂地叫喊。赵浩文刚越过堑壕拐角,一柄雪亮的刺刀就从斜刺里扎中他胸口的钢板。对面的苏联兵似乎没想到刀尖会被阻挡,还没反应就被购买专利生产的M1917温彻斯特霰弹枪对准脑袋。在他惊恐的目光中,18毫米口径霰弹冲出短粗的枪管,直接将他的脑袋轰飞半边。
    没有任何的迟滞,短短两个小时的战斗让赵浩文像老兵那样,眼中只剩下敌人、敌人、还是敌人!堑壕被不断扯开,当最后一枚霰弹打光,他拔出手枪击倒躲在堑壕侧壁地洞试图偷袭的苏联兵后,等待许久的冲锋号终于响起。扭头看去,四公里外的河道上,成千上万的战友沿着五道浮桥,如同迁徙的蚁群从突击队开辟的缺口向纵深冲去,一辆辆坦克和装甲车将战壕填平,喷火器拉出长长赤炎,将整个撒马尔罕防线都变成了火海。
    连更远处的撒马尔罕城,都被天亮后通过浮桥的火箭炮和轰炸机联手淹没。
    “您看,正面已经有5个步兵团通过浮桥,其余各部队也从四面压缩防线。卓凡带来的破障火箭炮帮了大忙,它们上去后已经连续打开多道缺口,部队的速度加快不少。原来预计要五天,现在看最多三天就能完成歼灭。”指挥所内,代理参谋长杜聿明趴在地图上为孙传芳讲解战况:“工兵和三个突击团伤亡很大,接近四成,我已经让他们停下休息。等下午我的第十装甲师通过浮桥,就可以直插撒马尔罕城。”
    卓凡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学习集团军级会战的宝贵机会,得知自己带来的火箭炮发挥了重大作用,心里也很开心,但对昨夜首轮突破的四成伤亡率还是感觉痛心。这意味着至少有1300名士兵伤亡,几乎相当于克孜勒奥尔达阻击战第一天的伤亡数字了。但这也没办法,破障火箭再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