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823章

辛亥大英雄-第823章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弥补装甲不足地形不利的劣势,突击班先是地面挖个大坑,然后把半履带车开进去只露出炮管,减少被命中概率后对准冲锋的苏军坦克猛烈开火。
    105毫米加农炮威力惊人,1千米外就可以击毁除T…34外的所有BT坦克和T…26坦克,所以不断地有坦克被它们击中爆炸,就连T…34在冲进600米后,也无法抵挡105毫米穿甲弹的威力。在这轮浴血阻击中,一名叫吴文虎的炮手和他的班更是创下了突击炮单车阻击的记录,在不到30分钟内,连续摧毁了15辆苏军坦克,当克孜勒奥尔达阻击战结束,他和炮班更是完成27辆的壮举!
    当然,突击炮班的损失也非常严重,由于苏军坦克太多,而且又是无险可守的大平原,所以等飞机加好油重新来支援时,已经有7辆被摧毁,卓凡不得不下令空军阻断,让剩余的半履带突击炮全部撤回城市。
    等部队撤回城市,投入的两个营、20辆坦克和半履带突击炮已经折损近半。此时,一个好消息传来,徐树铮果断抓住卡察洛夫全军出动的机会,将两个空降团直接伞降到突厥斯坦东面的肯套郊外。因为大部分兵力都被带走,所以这次空降非常顺利,很快就建立起野战机场。
    由于主力开始向西运动,重新缩回突厥斯坦已经不现实,所以面临被包围的卡察洛夫干脆下令丢弃肯套和突厥斯坦,炸毁物资后全力猛攻克孜勒奥尔达突围。为一鼓作气不被拖住,他和所有这个年代的军官一样,犯下了一个严重错误,就是将手里剩余的全部装甲力量全投入到城市攻坚战。
    “为了斯大林,为了苏联,进攻!”
    两百多辆坦克掩护一万余步兵,在督战队的口号下滚滚涌入了克孜勒奥尔达。
    (未完待续)


第835章 火烧半城
    从会战开始,曾让世界瞩目的国防军空军战略轰炸大队就像隐形了一样,大部分时间都在执行战术任务。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一来是因为中亚地区缺乏工业和欧洲那样的坚固城市,其次是苏联的工业基地都在车里雅宾斯克和高加索以西,没有类似德黑兰和卡拉干达这样的前沿战斗机护航基地,往往会让战略轰炸机损失严重。至于最后,杨秋也是想尽可能保住中亚不要炸烂,给中亚留下一口气,尽量让中亚民族感觉国防军是来拯救而不是破坏的。
    虽然战略轰炸极少,但不代表中亚城市就好打。
    因为城市作战,对任何军队来说都是最头疼的。塔拉兹一役证明,面对年久失修的沙俄时期要塞城,29军和31军在没有充分火力准备情况下,因为前期顺利头脑发热于是贸贸然攻城的事情,已经成为整场战役中最差的一幕。三千多士兵死亡,超过八千受伤的代价让胜利失色不少。虽然最后拿下了这个战略城市,但也被总参狠批了一顿。所以,克孜勒奥尔达即使不像欧洲城市那样拥有大量且坚固的水泥钢筋建筑,但低矮凌乱的棚户和狭窄街道也足以让任何人都头疼。
    卡察洛夫并不是不知道城市难打,但他认为自己占据兵力和火力优势,所以试图投入重兵一举压垮突击旅。这正是缺乏城市攻坚战概念在作祟,以为单纯靠兵力就能压垮对手。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别说苏军,就连目前的国防军内很多将领都对城市战攻坚战缺乏足够的重视。
    但卓凡不同,国防军在上次欧战中就在瑞尼韦尔初尝城市战滋味,为此国防大学专门开设了城市战学科,何况还有塔拉兹的前车之鉴,所以他早就打算好用城市拖住卡察洛夫。昨天战斗结束后,他就发动人手将击毁的坦克和飞机残骸拖到主要道路上,又将缴获无用的苏军弹药埋在路边和房屋内,并铺上伪装和引火物。最后还借鉴西班牙内战的经验,找来空酒瓶,又从发电厂拉来大批原油,用汽油、原油、棉花、糖浆和少许炸药制成简易燃烧弹分发给士兵和自愿留下的哈萨克义勇军,将一个原本可以容纳二十万居民还算井井有条的小城,彻底变成类似后世摩加迪沙那样的杂乱地区。
    “快,就这里。”韩世伟扛着大号的12。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冲上楼顶。这种采用12。7*99子弹,外形酷似后世V…94的重型狙击步枪是专门配发少数精锐部队的。作为猎鹰大队的头号狙击手,城市战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乐园。
    一支重狙,一支H35半自动高精度步枪、一支H37全自动步枪和一名带莫辛纳甘的哈萨克向导,就是四人狙击小队的全部火力。等他选好位置,安装好特级狙击手才能用的8倍瞄准镜后,两辆T…34和两辆BT…5带着一个步兵连从远处的街道拐了出来。韩世伟不会浪费子弹去打坦克,即使穿甲弹能打穿BT5的发动机舱盖,他依然没去浪费弹药。实际上很多人存在误解,以为巷战中必须先打坦克,但国防军在研究和大量演习后发现,保护坦克的步兵才更麻烦,只有最大程度杀伤步兵,坦克才会被攻陷,所以他立刻选中跟在后面指挥叫喊步兵前进的一名苏军军官身上。
    等四辆坦克拐过十字路口,他立刻扣下扳机。砰强劲的后座力震得肩膀酸疼的同时,子弹已经准确的将600米外军官的脑袋连脖子直接切断,尸体还直挺挺地站着狂飙两秒钟血柱后才倒下。威力可怕的重狙拉响了巷战大幕,没等苏军继续深入,剧烈爆炸就从坦克后面的屋子里喷涌而出。十几枚76毫米炮弹和十桶汽油同时爆炸后,不仅掀起数吨的石块和砖头,还将大量汽油抛洒出来,带着火焰的砖块就像地狱中的流星火雨!噼里啪啦落到坦克和步兵中间。整整一个多步兵连,被铺天盖地的火星笼罩,毫无防备的步兵们在火焰中变成焦炭,即使侥幸逃生的士兵,没等逃出街区就遭到了从四面八方射来的子弹的围殴,一瞬间,仿佛每扇窗户和建筑后面都藏着敌人。
    最前面的T…34见状立刻想撤,但等它们倒出火海,被卓凡升级为义勇军连长的莫合塔尔,就兴奋地带领十几位哈萨克年轻人,将点燃燃烧瓶对准T…34发动机位置一通猛砸。等坦克机枪转过来,这帮小子早已消失在复杂的街道里。因为掺杂了粘稠的原油和糖浆,酒瓶炸碎后火焰迅速附着在坦克表面,即使T…34使用的是不易燃烧的柴油,但火焰还是很快蔓延开来。
    一名坦克手刚推开舱盖准备逃生,韩世伟的12。7毫米子弹就到了。砰!清脆的枪声中,爬到一半的坦克手从腰部被扯断,上半身滚到火海里,下半身却还在挂在坦克里面!剩下的坦克兵顿时吓得不敢乱动,这时莫合塔尔又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奋力的将一个燃烧瓶从舱盖扔了进去。轰!一声巨响,坦克弹药被诱爆,才下线还不超过两月的T…34散成了废件。
    韩世伟负责的这个街区,只是整个城市战场的一个小小缩影。从天空的侦察机往下看,短短几十分钟内,数十幢房屋被精心布置的炮弹和炸药摧毁,一条又一条街区陷入火海,缺乏防护的苏军士兵惨嚎嘶喊,机枪扫射后的碎肉和鲜血洒满路面,至少有30辆坦克被雨点般的手榴弹和燃烧弹摧毁!应该佩服的是,即使是一支预备役军,卡察洛夫的部队也打得非常顽强,但缺乏短时间投掷大量弹药的自动武器,让他们陷进了由H32半自动步枪、冲锋枪、霰弹枪、榴弹枪和HJ32通用机枪交织成的火网中,更别猎鹰突击队装备的堪比轻机枪的H37全自动步枪了。
    在向导的带领下,韩世伟换了个阵地。一连击杀两名躲在T26后面的苏联军官后,一辆半履带突击炮出现在砖墙后面。为了给突击炮指引方向,他换上了半穿甲燃烧弹,对准当先的T26发动机舱盖。子弹穿透薄薄的装甲引燃了汽油发动机,为首的T26顿时浓烟四起,紧跟在后面的两辆T26立刻向他这里轰出一炮,差点将小楼轰塌。就在韩世伟逃出小楼的同时,半履带车猛地撞开撞墙,在近距离对剩下的两辆猛然开火。轰、轰!吴文虎和他的炮班用最快速度,点杀了两辆T26后,将车上防身的通用机枪对准了苏联步兵。“嘶嘶。”急速的射击声中,苏军步兵被打得人仰马翻,不得不丢下一地尸体仓皇撤出了这条街道。
    韩世伟和吴文虎开始寻找下一目标时,负责进攻的舍里琴科少将已经是目眦欲裂。恐怕包括卡察洛夫在内的29军军官都没想到,城市战居然是这样一幅场面!“撤退!撤退。”面对混乱不堪的战场,没人会傻到跟着对手的脚步去混战,所以舍里琴科少将立刻下令撤退。但此时他的部队已经散开在三十多个街区,又没有足够的无线电协调,根本不是想撤就能撤的。
    部队一盘散沙陷入各自为战,想撤又撤不出来,进攻又缺乏必要地手段。这种局面让卡察洛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跳脚,为打开局面,他最后接受参谋的建议,下令炮兵入城近距离用炮弹摧毁挡路的建筑。这一招非常有效,至少有30门122和152毫米重炮投入了城市作战,炮兵也不管建筑物内是否有自己的士兵,直接开火将一幢幢阻挡坦克和步兵的房屋夷为平地。
    眼看着东南两面烟云四起,成片成片建筑在火炮近距离的直射下化为瓦砾,卓凡立刻意识到不妙!
    “怎么回事?”
    “长官!快想办法!毛子投入了重炮,火力太猛了!他们近距离炮轰房子,很多人来不及撤退就被压死了!”叶子山红着眼睛,满身硝烟的冲入指挥部,愤怒地将钢盔狠狠砸在桌上。大量战友的牺牲,让刚刚立下大功的他恨不能一枪宰了卡察洛夫。
    “别急!”卓凡努力地保持着冷静,他知道越是这个时候就越需要沉稳。要是军官都乱套的话,下面的士兵就更没法打了。所以转了一圈后,咬咬牙拿出了最后手段,在城市地图东南两面画了一条弧形红线,指着大喊:“让赵团长带2团从北面出击!子山,看到没有?这是你的任务!给你二十分钟,让我们的人撤到红线后面。打电话给空军,我不管是轰炸机还是运输机,只要能飞的都给我飞起来,把准备好的油桶都给我扔到红线东南两面去!命令所有人,带好防毒面具!没有面具的,就地找水用毛巾捂住口鼻!”
    “攻势不要停!保持压力,把所有能见到的房子都给我炸烂!”
    卓凡这边孤注一掷,那边卡察洛夫见到大炮上刺刀的战术收到成效,一扫颓势下令扩大战果。但此刻他还不知道,叶子山已经再次带领空降营冲入战场,还打开安装在25坦克上的扩音喇叭,用汉语通知部队撤退。连紧急投入的哈萨克义勇军,也利用熟悉环境的优势,将伤兵和隐蔽部队找出来,然后撤到红线后面。
    “轰开他!”舍里琴科少将已经打红了眼睛,亲自指挥三门122毫米榴弹炮,对准坚固的邮电局大楼猛轰。一枚枚炮弹,狠狠撞击着花岗石筑垒的四层大楼,眼看就要轰塌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刺耳的嗡嗡声。16架运输机和支援而来的8架轰五成密集编队从他的头顶飞过,然后将505桶原油从六百米高扔了下来!“小心炸弹!”舍里琴科和士兵开始还以为是炸弹四处躲藏,后来才发现是油桶,但这时已经晚了。一只只油桶碰撞地面后迅速变形破裂,飞溅出大片大片粘稠的黑色油斑。
    “什么味道?”
    “好像是硫磺。”
    “看,不是炸弹,是油桶!”
    看到满地破裂的油桶和如泥浆般蔓延流淌的原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