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798章

辛亥大英雄-第798章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车并没有在阿拉木图逗留,而是拐入了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中,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长满芦苇的伊犁河三角洲。驶入一片伪装网后,列车缓缓停下,卓凡能清晰看到远处芦苇丛中隐藏的高射炮和雷达车。
    问清楚方向后,卓凡向野战指挥所走去。一路上,都可以见到第一军的士兵和军官,从外表看他们和其它部队并无不同,但如果细心就会发现,士兵的精气神很足,目光坚定,无论训练还是工作,都很专注、很认真。这些发现,都让他对自己的新部队多了份期待。
    “报告!第一军作战部参谋卓凡,前来报到!”
    指挥部就在车站不远,卓凡抵达时,军长楚南刚好开完军内会议。“不用介绍了,总参谋长已经打过电话给我。”楚南扬扬手,打断了准备自报家门的卓凡,直截了当的追问:“登陆艇都备齐了吗?改装的师傅和后续工作还要多久?”
    “报告军长,一共是212艘40吨级坦克登陆艇和72艘10吨级人员登陆艇,前十三批的散件已经运抵,最后七批将在一周内陆续抵达。改装的师傅和备件我这次全带来了,立刻开工的话,二十天内就可以全部组装改好。”
    “苏军调动的情报知道了吗?”
    “在乌鲁木齐时,已经知道了一些。”
    “很好,那就不用我费口舌了。横渡的初步计划有了吗?”
    “在这里。”
    卓凡将初步的横渡计划书轻轻放在桌上,当手指离开的刹那,有种浑身一松的感觉。实在是从进门开始,对面这位随总统从武胜关打到现在的楚南中将太直接了。没给他任何的思考喘息机会。一个接着一个问题,就仿佛在向一个堡垒发起连绵不绝的进攻!让他明显感觉到第一军和之前部队的不同。
    楚南似乎没看到自己的新作战参谋的表情,拿起计划书仔细看完后递了回去:“不行!第一波只有1个装甲团和2个摩步团是不够的。伞兵落地后的协同也被你放大了,实际上他们落地后需要重新编队,至少两到三个小时后才具备初步的营连级作战能力。所以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首批横渡至少要有两个装甲团、四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团!还有,你的情报不够及时。一小时前,侦察机在卡拉干达以西的铁路线上发现大批运兵列车,说明敌人除了乌兹别克外,还有别的增援部队。如果他们压倒巴尔喀什来,这点力量是不够的!”
    卓凡捏了捏拳头,刚刚才得到的情报,自己怎么能知道?不过他没反驳,军队里就是这个规矩,初来者想要在人才济济的王牌军立足,需要付出更多汗水。
    “按照新的情报重新修改,再多准备一些硬壳快艇,我需要能让步兵快速抵达对岸的工具!还有,二十天的时间太长了!从现在起,全军的机修兵和技术士官都归你管,十五天内我要看到所有登陆艇都准备就绪!”
    “是!”
    卓凡举手敬礼,嘴角也慢慢勾了起来。这一次见面,还真是短暂而深刻!
    .楚南施展杀威棒敲打新丁时,卡拉干达的苏军指挥所内也是忙碌无比。哈萨克方面军总司令库利克站在办公桌前,手举电话怒气冲冲。在他的手旁,连夜从莫斯科送来供参考的“汉风计划”俄语翻译本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我不要听什么困难,工农红军面前不应该有困难两个字!187师和232师两天内必须赶到比尔利克!那里会成为敌人的主攻方向,我需要更多的部队。”
    “告诉阿瓦西里政委,第30集团军应该更快!不要再说变速器和齿轮的困难,拿起你们的锤子,让它变得听话!敌人正在增援阿拉木图,我需要你们在三天内赶到。要严肃对待,哪支部队没有赶上,就把他们的司令枪毙!”
    “司令员。”扬科维奇上校前脚刚进门,见到司令员同志脸色很差,又吐吐舌头缩了回去。这个小动作恰好被满肚子燥热的库利克看到,狠狠地一拍桌子:“扬科维奇同志,你是不是觉得库利克同志是吃人的老虎?!”
    “报告司令员同志,不是!”
    “既然不是,那你为什么畏手畏脚?”
    “报告司令员同志,我是怕打搅您。”
    机灵的回答让库利克有气也发不出来,大声地呵斥:“现在你不用担心了!快告诉我,是什么事?”
    扬科维奇心头暗松口气:“报告司令员同志,参谋长从回来了,还带来了莫斯科调来支援我们的第4机械化军和第16集团军。”
    “太好了,快带他们进来。”库利克很开心,要知道第4机械化军和第16集团军都是西南军区的老部队,跟随总书记战斗过。正值进攻前的关键时刻,这样的两支部队从欧洲来支援自己无疑会为胜利压上重重的筹码。
    库利克才收拾好东西,哈萨克方面军参谋长斯莫罗季诺夫中将就带着两位军官走了进来。很显然,库利克和自己的参谋长关系不怎么好,只是简单地握了握手。说道:“莫罗季诺夫同志,为我们介绍一下吧。”
    “好的。总司令,这位是卢金中将,第16集团军军长。这位是弗拉索夫中将,第4机械化军的军长,他们都是总书记同志特意从欧洲抽调来支援我们的。”
    “司令员同志,请安排任务吧。我们第4机械化军已经做好准备去踢中国人的屁股!”能来远东和传说中拥有大量先进坦克的中国国防军交手,弗拉索夫明显很热血!不过他确实有资本,手下一个坦克师和两个摩步师,总计300多辆T26和T34不说,还有几百门大炮和十几辆T35重型坦克,信心十足。
    但边上的卢金就谨慎多了,走到地图问道:“司令员同志,能为我们说说现在的情况吗?”
    “可以,扬科维奇!你来介绍吧。”
    “是!”扬科维奇立刻走到地图前:“从这周开始,边界已经多次出现零星交火,敌人的侦察机还时常扫射我们,这都说明,中国人马上就要进攻了!根据目前得到的确切情报,他们已经将之前驻扎在乌梁海的第7军调入东哈萨克,加强这里的防御强度。还将新疆和喀什的4个预备军调往阿拉木图。而且已经证实,参加过上次战争(欧战),并率先突破德国人防线的第一军也抵达了阿拉木图。现在,东哈萨克有第5、7、20三个军,分别驻扎在塞米伊(今塞米巴拉金斯克)、卡拉库姆要塞(今阿亚古兹)和阿克斗卡,在后方的塔城还有三到四个步兵师的预备队。请注意,卡拉库姆拥有大量的要塞炮,里面还有四千守备部队。另外,在敌人预想的进攻点阿拉木图地区,也已经发现第1、15、16、21、22和31军,还有至少5到6个不明番号的步兵和伞兵师。
    针对敌人的动向,司令员同志也已经将部队集中到东哈萨克外和江布尔州地区,形成了两个重拳。包括刚来的16集团军和第4机械化军,进攻东哈萨克总计6个集团军、南哈萨克4个集团军,总兵力97万。朱可夫将军的西伯利亚方面军也会派五个师从巴尔瑙尔出发配合我们夹击塞米伊和东哈萨克州。具体的进攻路线是,东哈萨克分三路,分别进攻三个主要城市,尽可能的大量消灭敌有生力量,迫使其从撤回阿拉木图的预备部队后,为南哈萨克集团军进攻碎叶和阿拉木图制造便利。”
    卢金静静地听着,不断在笔记本上记录着部署情况,当说到巴尔喀什湖沿岸的防御力量时,他忽然发现一个很糟糕的问题。由于卡拉库姆要塞距离东哈萨克边境有两百公里的纵深,这也意味着,要想拔掉这颗东哈萨克最大的毒牙,先要让部队往前推进两百公里!而且,巴尔喀什湖西岸的防御力量也要小了。才5个步兵师,11个炮兵团,万一遇上强渡湖面怎么办?
    库利克哈哈的大笑起来:“卢金同志,你不熟悉这里。从我们和中国人对峙起,巴尔喀什湖就已经停航了,时间已经过去十年,已经找不到能利用的船只了。就算他们从国内运来,也只是一些搭载步兵的冲锋舟和橡皮艇,我们的大炮和机枪,会撕裂这些小玩具的!”
    大炮兵主义的库利克自信满满,让卢金皱皱眉。但他也必须承认,没有足够的船只,仅靠步兵横渡巴尔喀什湖实在太危险。而且最有可能架设浮桥的萨雷姆瑟克半岛对岸,库利克部署了四个炮兵团,七个防空营和几十个机枪营,再加上足足两个山地步兵师,坚持到增援抵达问题不大。
    等扬科维奇全部介绍完后,库利克拍拍手:“弗拉索夫同志,需要你们辛苦一些,五天内必须全部进入东哈萨克前线的伏击阵地,前面的将士需要你的坦克帮助他们突破。卢金同志,你们的第16集团军就暂时做预备队去阿克苏阿尤雷,这里是两个战场的中间点,无论是东哈萨克,还是阿拉木图,出问题都可以迅速支援。”
    五天内?!
    卢金没想到五天后就要投入战斗,连忙找到了位于巴尔喀什正北,能同时支援两个战场的阿克苏阿尤雷。细细查看后发现,这个地方距离巴尔喀什也只有160公里,只要将前锋部署在阿克恰套,就能迅速支援巴尔喀什防线。
    “这个地方很好。”卢金点了点头。
    (未完待续)


第812章 中亚大会战(4)
    “马上要到大湖了,都小心点,注意观察。”
    熊博飞按下喉部通话器,向后扫了眼他的小队。他的第二架雷电机头上,已经印上11枚小金龙图案。其中10枚是在伊朗获得的,1枚是调到西北后获得的。本来按照这个战绩,已经能回后方舒舒服服当教官,但因为西北这边急需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带领,所以又和战友来到祖国西疆。
    他的第一架不是被击落,而是因为波斯湾特殊的炎热天气,起飞时导致发动机过热起火烧毁。这是风冷发动机的通病,马力越强散热越困难,波斯湾的几个航空联队已经发生七八次这种事情,以至于遇上特别高温天出动,地勤都要用水枪喷淋机头降温。但在西北寒区,雷电的发挥却很好,不用担心过热问题。
    因为是巡逻,不需要无线电静默,所以起飞后耳机里就没消停过。“队长,你说今天会不会遇上109?我听三队说,苏联人在这一代部署了不少109,他们就遇上过一回,可惜刚照面就逃了。”
    “是啊,要是遇上109就好了,总是打I…16不过瘾啊。”
    “哈哈。”
    熊博飞也听得心痒,因为除了最初四枚小金龙是BF109和HE111外,他的其它击落成绩都是I…15或者1…16,要不就是PO…2,都不够痛快。但茫茫哈萨克草原,想遇上BF109又谈何容易。
    “想得美,苏联人把这种飞机保护得瓷实呢,侦察大队来回拉网大半月,都没找到基地在哪呢。”熊博飞的话,让频道内响起一致的咬牙声。的确,苏军发现除了BF109和图2(苏联版HE111)能对中国空军有一定威胁后,就在西北部署了不少,但为了确保进攻前不被发现进行了很多伪装,所以几个月来空军也只是发现过几次,并没有有效记录的记录。
    “队长,到芦苇荡了。”
    僚机的喊话中,伊犁河芦苇三角洲出现在机翼下。从高空往下看去,一条临时铁轨向三角洲中央笔直伸去,铁路线尽头,简易的厂棚和宿舍星罗棋布,如果细心还能看到用芦苇伪装的坦克和大炮。
    卓凡抬起头,看看保护的雷电小队。把改装厂放在这里后,这片芦苇荡就成为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