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68章

辛亥大英雄-第68章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嘛!黎元洪这一句话,直接从满清英雄升格为首义英雄了。
    “杨司令虽然年少却统兵有方,连立大功!我看不如等湖北彻底光复后,由他亲自统兵至武胜关开始北伐,彻底打败北洋、推翻满清再立功勋!”已经打定主意干脆投靠黎元洪的孙武立刻凑了上来,他就不信老狐狸对杨秋没有戒备之心,所以故意说道:“我想杨司令应该也是这个心思吧?”
    旁边的马奎和范良山等几位军官顿时恨得牙痒,北洋骁勇天下谁人不知?自己这边还没怎么样呢,就篡倒着黎督让右路军北伐,这不是故意要让右路军兄弟堵枪子嘛!就连居正也是皱了下眉,杨秋有野心他相信,逼迫他去北伐也能接受,但是在大庭广众下说出来,可见孙武实在不是个做大事的人。
    老狐狸继续满脸微笑似乎在等答复,汤化龙也不知在想什么,眼看四周的目光却来越多,范良山等人有些急了,生怕就此闹僵,就在这时杨秋却忽然昂起了头:“不瞒孙部长,北伐之事杨某的确已经在考虑中,从第一天接任我就告诉过士兵,我们是军人,是国防军!为了国家,我们已经做好了赴死牺牲的准备!”
    “我们是国防军!”
    声震四野,百鸟扑翅。伴随着这番激昂的话,身后数百右路军将士同声高呼,反衬的左路这边士气猛的低落下来。
    黎元洪暗骂孙武愚蠢,在这种场合提北伐岂不是让人家心存戒备,现在这么一呼更是声势大增,连忙摆摆手:“北伐之事还不急,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打败武胜关外的北洋。哎!水师那边。。。。。。。”
    见到老狐狸又有些畏手畏脚了,居正也叹口气,不知道自己倾力扶持这位动不动就唉声叹气的都督是对是错,只得岔开话题道:“大家在这里絮叨,到让士兵们受苦了,我看不如开始吧,误了吉时可就不好了。”谭人凤也是大松口气,连忙宣布祭奠及民军誓师大会开始,杨秋本来不想上台,但黎元洪和居正都拉着不放,也只好跟着上台参加祭拜大典。
    鸣枪致敬,鼓乐齐鸣,在数千将士和无数在外围观百姓的注视下,黎元洪先亲自上香,献牲酌酒,然后率众跪下免冠叩礼,紧接着又宣读了早已准备好的祭文。
    “……义声一动,万众同心,兵不血刃,克服武昌。我天地、山川、河海、祖宗之灵,实凭临之!元洪投袂而起,以承天麻,以数十年群策群力呼号流血所不得者,得于一旦,此岂人力所能及哉!日来搜集整备,即当传檄四方,长驱漠北,吊我汉族,歼彼满夷,以与五洲各国立于同等,用顺天心,建设共和大业!”
    祭文慷慨。用词飞扬,尤其是那句“元洪投袂而起,以承天麻”让黎元洪的小眼睛都开始闪光,等到谭人凤授金印佩剑,正式宣誓黎元洪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鄂督兼总司令后,阅马场内顿时掌声雷动,将士高举步枪一声声呼喊着“中华万岁!”“四万万同胞万岁!”“黎都督万岁!”。
    “呵呵,真是的,胡喊什么。。。。。。我又不是紫禁城那位小娃娃。”见到大礼已成,大家一个劲的喊黎督万岁,黎元洪兴奋地红光满面,等到声音停歇后忽然拉住杨秋:“辰华,我听说此刻在武胜关的是何熙?他也是我混成协的老人了,前些年太湖秋操还伤了身体,山野之地天凉得更快,依你看本督派一个协去接替,然后再派一个协前出孝感、麻城保护,以防北洋破关而入是不是。。。。。。更好些?
    杨秋心底的火苗猛然窜起,大典余音绕梁未散,这个老狐狸就开始着手削弱自己了!幸好他早有准备,神色不动道:“辰华代何熙谢谢黎督关心,他那边压力也的确很大,派一个协支援也是应该的。”
    对他只说支援却没答应接替,黎元洪也没在意,立刻趁热打铁开始整编部队。
    武昌这边的当家部队就是原新军第八镇和少部分21混成协,孙武主持这几天虽然在政务和军令上混乱无比,但征召士兵的步伐却没耽误,刚坐下就拿出早已拟好的名单。
    黎元洪本来有自己的想法,但也不好一开始就和孙武翻脸,可捏着名单短短几眼就立刻挑起了眉梢,因为这份军官人选到部队编制居然和他想的差不多,将八镇老兵加速新兵总计编为四协,分别由吴兆麟、何熙藩、成炳荣和张廷辅这几位倾向于他的老军官任协统,再加两个马标,两个炮兵以及工程,辎重和宪兵各一标。熊秉坤、邓玉麟、杨载熊和罗洪生留下负责收编后续四个新兵协,最惊讶是这份计划居然把对自己敌视且思想激进的金兆龙和马荣一干人等全部编入了敢死队,这个提案不禁让黎元洪看了眼孙武。
    这个眼神让后者欣喜若狂,知道自己的名单起效了,立刻说道:“即战的就有四协,等载乾他们的后续四协建好后就有足足八协,再加右路军,即便是北洋进入湖北也是可以抵挡了。”
    见到大家都喜气洋洋,纷纷表示清军不堪一击,黎元洪却不敢小视,其实无论是张彪残部还是各地巡城营,他都不看在眼里,唯有正源源不断开进河南信阳的北洋军让他很担心。
    军官都任命完毕后,黎元洪即刻下令吴兆麟带第一协驰援武胜关,二协前往孝感、麻城解放两地,三协驻守青山。剩下第四协按照孙武的意思应该即刻加入右路军一起小北伐,但却被居正和汤化龙给阻拦了,他也没想到这两人居然联手给杨秋说话,只得下令四协前往江夏、咸宁,学习右路军北进彻底解放扬子江以南的所有湖北地区,同时还让参谋长张景良全面负责军需。
    看到张景良一脸欢喜接过任命,杨秋真有种把枪的冲动,可到嘴的话最后还是硬生生压了下去,说句诛心的话,他还需要这位“汉军旗人”!
    “明日辰时,各军开拔!如有延误军机不听调度者,军法从事!”等到都安排好后,黎元洪似乎又恢复了当协统时的架势,不等众人来一声暴喝回复,詹大悲就已经火急火燎的冲了进来:“不好了,满鞑子的水师到阳逻了!”
    黎元洪的肩膀猛然一垮,刚兴起的豪情壮志就犹如被泼了盆冰水。
    ;


第七十五章 强行缴械
    大洪山南麓,一队队士兵沿着潜江飞快向北奔去,硕大的马克沁机枪用战马拖带,轻机枪被扛在了肩膀上,一路都充满了笑声。
    从汉阳北进启程时只有两个营,短短几天已经扩充为五营,因为拦住了41标两营,汉川义军中也不乏好手,所以三个营里近半都是训练多时的鄂军老兵,难怪大家脸上都乐开了花。离开汉川后部队还进行了分兵,杭志带三营往岳州,胡老三带独立营直奔宜昌、巴东。这边的后编三个营和2团直属警卫连则继续向北直击襄阳,现在大家就希望躲在襄阳,据说已经聚合起五个营的刘韫玉争气点。
    “团座,快看。。。。。。。”
    岳鹏正在向几位营长部署利用行军机会进行演习的任务,抬起头就看到远处一小队骑兵飞速驰来,骑兵抵达面前后立刻敬礼:“司令急令!”
    除了宜昌、襄阳这种大些的城镇外,湖北各地都缺乏电话和电报,所以杨秋后来找特劳恩订购了12套无线电和手摇发电机,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目前各地和汉阳联系都必须靠快马传递,见两位传令兵面色焦急,岳鹏连忙问道:“出了什么事?”
    “昨日北洋对武胜关进行了试探,司令判断他们可能将在近期展开强攻,要求你们必须加快速度拿下襄阳,尽早沿在澴水河大洪山一侧建立防线!”传令兵从胸兜掏出一封信继续说道:“这是司令给团座的信,他还说萨统制的水师先锋已经到了阳逻,武昌那边今早已经派两协人马分别向武胜关和孝感而去。”
    已经是直属连少尉连长的柯韶不明白为何他们脸色严肃,问道:“这不是好事吗?何团长那边只有三营之数,有了生力军还能多守几天。”
    “没那么简单。”岳鹏看完信后就地摊开地图,皱眉道:“黎督下的是换防令!要吴兆麟代替一团守卫武胜关,司令肯定会想办法拖延几天,可撤回来时迟早的,而且东面孝感、麻城。。。。。。。”
    顺着他的手指,柯韶也看出了蹊跷。如果武胜关被吴兆麟替换,又卡死了孝感和麻城,大洪山道路难走,就等于断了何熙四个营的回撤路线!
    柯韶背脊有些凉,自己这边一路夺城拔寨,招兵买马,短短几天就已经向汉阳送回了小两千精选的新兵,看似风光却已经触动了某些人!他们会不会借此机会堵住一团,然后。。。。。。?这个朴实的大块头已经不敢想下去了。岳鹏同样不敢怠慢,虽说两军现在就内讧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也不可不防!为今之计只有加速拿下襄阳,确保大洪山防线安全,那样万一有事何熙可以走大洪山沿襄水河回汉阳,就算何熙没事也可以在北洋破关后迅速阻拦,防止局势进一步溃烂。
    想到这里岳鹏立刻将信纸叠整齐塞入口袋,命令道:“柯韶!余德海,你二人立刻带直属连和四连前往京山,找到刘英和刘铁,让他们即刻接受整编!我带剩下两营先去襄阳,你们整编完后按照老办法,留下一个排设立征兵站,然后迅速向东去安陆、沿澴水河部署防线!如果我赶来回合前武胜关已破,你们必须给咬住北洋侧翼!”
    “团座,刘英现在是副都督,这样是不是。。。。。。?”余德海二十三岁,也是岳鹏提拔上来的年轻军官,和柯韶比他做事更加稳重,所以才先问问事变的处理办法。
    岳鹏明白他的心思,重复了杨秋的话:“副都督?谁封的!此刻武昌大事已定,黎督并未委任过副都督,军政府公告也明确定下鄂军只有两路!你去告诉他,要么接受改编,要么。。。。。。我就当乱匪剿灭!”
    *********
    京山县县衙内,刘英满脸忧虑望着窗外的大洪山。
    这是片有着抵抗暴政传统的土地,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更是继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现在他配合武昌揭竿而起发动永隆河起义,杀死了张晋福,还把一个巡城营收入了帐下,原本按计划昨日就应该出发攻占天门,然后转战汉江与孙武里应外合让共进会控制湖北,但突然从汉川而来的三个满编营让他总觉得很不对劲。
    如果换做其它部队或许他还不会犯愁,可这支部队却不是支援而来的革命军,而是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满鞑子巴图鲁杨秋的部队!
    “光锡(刘铁字)你说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是学梁氏兄弟被整编,还是。。。。。。。”
    话虽然只说了半截,可刘铁明白他的意思,当初他拿到副都督的委任并非因为共进会无人,完全是因为孙武暗示里应外合,这样即便武昌失败,也可以迅速带兵走汉水支持阳夏,可现在阳夏突然崛起了一个杨秋,彻底打乱了之前的部署,这就使得他们这支部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
    刘铁和哥哥一起东渡日本留学,结识孙文先生后加入了同盟会,还改文学武进入日本军校学习,后来同盟会分裂,两人回鄂后又加入了孙武领导的共进会,着手准备起义。
    由于不在武昌,所以那里倒地发生了什么变化也不是很清楚,但看今日杨秋得势,黎元洪出任都督,孙武却黯然无声,原来的总这回蒋翊武更是干脆人都消失了,说明他们这些党人正在一点点被边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