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冯友兰人生智慧书 >

第15章

冯友兰人生智慧书-第15章

小说: 冯友兰人生智慧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建社会的“完人”,是自己一生中最敬佩的人了。

抗战爆发后,身处西南联大的冯友兰先生,也和当时的绝大多一样,不得不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这段时间他的遭遇无疑是不幸的。面对飞涨的物价,他的工资虽然已加到几百万,但还是不到半个月就花得没影了。他只得和其他教授们一起卖文、卖字、卖图章,却也生意清淡得可怜,基本上对改善生活毫无用处。这又可以说是他遭遇的不幸。

吴夫人这样的母亲、抗战这样的形势,都不是个人能够选择的,就像冯老所言,是没有理由可说的幸与不幸。在这些命定的遭遇面前,冯老始终以一种从容的心态应对:他尊敬自己的母亲,并一直保持着对母亲的深情;他不为贫穷所苦,尽力做自己所能做的,并将这种颠沛流离的环境化作了创造力与创作力。人生需要的,便是如冯老般面对命运的从容。

有这样一则有趣的笑话:下雨了,大家都匆匆忙忙往前跑,唯有一人不紧不慢,在雨中踱步。旁边大步流星跑过的人十分不解:“你怎么不快跑?”此人缓缓答道:“急什么,前面不也在下雨吗?”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人们在面临风雨匆忙奔跑之时,那个淡然安定欣赏雨景的人,其实深谙从容的智慧。既然已成定局,何必长久地为此耿耿于怀呢!

有一个阿拉伯富翁,在一次大生意中亏光了所有的钱,并且欠下了债,他卖掉房子、汽车,还清债务。此刻,他孤独一人,无儿无女,穷困潦倒,唯有一只心爱的猎狗和一本书与他相依为命,相依相随。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来到一座荒僻的村庄,找到一个避风的茅棚。他看到里面有一盏油灯,于是用身上仅存的一根火柴点燃了油灯,拿出书来准备读书。但是一阵风忽然把灯吹熄了,四周立刻漆黑一片。这位孤独的老人陷入了黑暗之中,对人生感到痛彻的绝望,他甚至想到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立在身边的猎狗给了他一丝慰藉,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他忽然发现心爱的猎狗被人杀死在门外。抚摸着这只相依为命的猎狗,他突然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世间再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于是,他最后扫视了一眼周围的一切。这时,他发现整个村庄都处在一片可怕的寂静之中。他不由急步向前,啊,太可怕了,尸体,到处是尸体,一片狼藉。显然,这个村庄昨夜遭到了匪徒的洗劫,整个村庄一个活口也没留下来。

看到这可怕的场面,老人不由心念急转,啊!我是这里唯一幸存的人,我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此时,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照得四周一片光亮,老人欣慰地想,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幸存者,我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

幸与不幸,总是时不时地跑来敲我们的门,就像抛起的硬币一样,你永远无法预测即将来临的是哪一个。生命即是如此,是一种无法强求的机缘。许多东西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不曾期待的灿烂往往会在从容中不期而至。有句佛语叫掬水月在手。月亮太高,凡尘的力量难以企及,但是开启智慧,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就会笑在掌心。人生就是如此,从容淡定中,就是另一种活法,另一番境界。

与命斗,其乐无穷

普通所谓努力能战胜“命运”,我以为这个“命运”是指环境而言。环境是努力可以战胜的。

——《理想人生》“论命运”

“人定胜天”,人们不断地发出如此的呐喊,一方面想证明自己身为万物主宰的巨大优越感,另一方面又在为面对无能为力之事时提供勇气与希望。在冯友兰先生看来,人们努力想要改变与战胜的,只是可以改变的环境,而不是毫无预兆的命运。他说:普通所谓努力战胜“命运”,我以为这个“命运”是指环境而言。环境是努力可以战胜的,至于“命运”,照定义讲,人力不能战胜,否则就不成其为“命运”。

显然,于冯友兰先生而言,虽然人的一生中,总是难免会遭遇一些无法预知与掌握的“命中注定”之事,但人也不应只是任由命运的发展,而毫无作为,毕竟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人力范围之外的,像环境,就是人们可以掌控与改变的。因而,人还是应该竭尽全力地去改变不利于自己的环境,使可控制范围内的人生,变得尽可能的顺遂。如果将一切都交到环境的手中,便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有一只兀鹰,猛烈地啄着村夫的双脚,将他的靴子和袜子撕成碎片后,便狠狠地啃起村夫的双脚来了。正好这时有一位绅士经过,看见村夫如此鲜血淋漓地忍受痛苦,不禁驻足问他,为什么要受兀鹰啄食呢?村夫答道:“我没有办法啊。这只兀鹰刚开始袭击我的时候,我曾经试图赶走它,但是它太顽强了,几乎抓伤我的脸颊。因此我宁愿牺牲双脚。呵,我的脚差不多被撕成碎屑了,真可怕!”

绅士说:“你只要一枪就可以结束它的性命呀。”村夫听了,尖声叫嚷着:“真的吗?那么你助我一臂之力好吗?”

绅士回答:“我很乐意,可是我得去拿枪,你还能支撑一会儿吗?”

在剧痛中呻吟的村夫,强忍着撕扯的痛苦说:“无论如何,我会忍下去的。”

于是绅士飞快地跑去拿枪。但就在绅士转身的瞬间,兀鹰蓦然拔身冲起,在空中把身子向后拉得远远的,以便获得更大的冲力,然后如同一根标枪般,把它的利喙刺向村夫的喉头,深深插入。村夫终于扑死在地了。死前稍感安慰的是,兀鹰也因太过费力,淹溺在村夫的血泊里。

或许人们会问:村夫为什么不自己去拿枪结束掉兀鹰的性命,却宁愿像傻瓜一样忍受兀鹰的袭击呢?在这则故事中,兀鹰只是一个比喻,它象征着萦绕人生的各种危险与困难的环境,人们很容易将其视为命运的安排,而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其实,眼前遭遇的事情到底是命运还是环境,人们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在没有结论之前,人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默默地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像一个旁观者般眼睁睁地看着人生转变;二是用尽全力地去尝试改变,不论是命运还是环境,也不论努力之后是否能有想象中的结果出现,起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与命斗,其乐无穷”的激情时,即便环境再恶劣,不利的因素最终也能被克服,甚至成为人生前进路上的重要一环。

伊米莉只会说一点点可怜的法语,却毅然决然飞往法国,去做一次生意旅行。虽然人们曾告诫她:巴黎人对不会讲法语的人是很看不起的,但她坚持在展览馆、在咖啡店、在爱丽舍宫用法语与每个人交谈。伊米莉一点也不怕结结巴巴,不担心出丑。因为她发现,当法国人对她使用的虚拟语气大为震惊后,许多人都热情地向她伸出手来,为她的“生活之乐”所感染,从她对生活的努力态度中得到极大的乐趣。他们为伊米莉喝彩,为所有在不适的环境中仍有勇气做想做的事情的人欢呼。

无论何时,都不要轻易地将发生的事情视为命运,一旦这样认定,便会有听之任之、一无所获的结果出现。视一切均为环境所致,心中自然会涌现出人力可以战胜的勇气与力量。丢弃心存侥幸与听天由命的懦弱,执起“人定胜天”的魄力与活力,一定能在“与命斗其乐无穷”的过程中,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各适其适,无为中的大作为

人如有所不同,最好听其自然发展,各适其适,顺其性情。

——《理想人生》“中国哲学与民主政治”

莱布尼茨,17世纪最有才气的知识分子。在担任“宫廷顾问”期间,他曾在对皇帝解释哲学问题时说“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宫女为此特地到御花园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结果大失所望。这便是莱布尼茨提出的经典论断: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不单树叶如此,对于复杂得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是体力、心智这些内在的不同,也会是家庭、朋友、经历这些外在的不同。即便是一卵同生的双胞胎,也永远不可能在人生的路途上重合。

以哲学为终生事业的冯友兰先生,自然知道莱布尼茨的这一观点,对此也表示赞同。这位习惯于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解释哲学的哲学家,同样用他自己的话,对莱布尼茨的观点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他说:“人如有所不同,最好听其自然发展,各适其适,顺其性情,不必使其整齐划一。”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与此背道而驰之事。很多孩子并不喜欢音乐,而喜欢运动,但在家长的坚持下,必须去上钢琴课;许多孩子并不喜欢背诵唐诗宋词,而喜欢各种观察动植物,但是在家长的坚持下,必须每天在家中学习唐诗宋词……家长们可能会说:这是为了孩子好。然而,学钢琴、背古诗并非对每个孩子都好,唯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冯友兰先生的母亲,便深知此理。她明白子女间的差异,从不强求子女和当时的同龄人一样去学大家都在学的东西,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她鼓励孩子们去做适合他们自己的事情,去发展自己的潜能。于是,在她的教导下,冯友兰先生成了哲学家,他的妹妹景兰成了地质学家,沅君成了著名作家,在唐河一带被尊称为“三冯”。不可否认,在冯友兰先生三兄妹的成长过程中,冯母的顺其自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冯母的各适其适,才使得他们三兄妹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其实,人生亦是如此,唯有各适其适、顺其自然,才能从容地度过。否则,将长久地被失败与挫折的愁苦所折磨,永远无法享受当下的快乐与逍遥。

美国的圣地亚哥是一个浪漫而富有魅力的海边城市,从它的边境走过去就是墨西哥的一个小城市。走进墨西哥,你立刻会感觉到一种十分不同的氛围,从城市面貌上讲,毫无疑问,比起邻居——幽静美丽的圣地亚哥——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凡尘。墨西哥的贫穷落后,使人感到有点像回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尘土飞扬的马路,简陋的餐厅,卖小玩具讨钱的小孩子……

然而,游人能立刻被这里的欢乐气氛所感染,穿着朴实、热情友好的人们脸上写着喜悦,带给人一种久违的感动。不远处,三五成群的个子不高的墨西哥男子边拉手风琴,边卖烤肉,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味。实际上,这只是当地人极为平凡的一天。

墨西哥民族有着豪放欢快、热情洋溢、无忧无虑的性格。他们的人生哲学是享受活着的每一天。

确实,只有怀抱一颗顺其自然的心时,才会认真地环视周围的一切,而不是去遥望不可及的东西,唯此才能单纯、快乐地享受当下的生活。无论过去的生活甜蜜还是苦涩,也无论即将来到的日子是否舒心,让过去的成为过去,让未来的自然到来,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坦然的态度面对人生,无须让自己的生活如别人般奢华,也无需苛求自己的人生与别相同,就让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明智的人生哲学。

冯友兰先生说:“人在宇宙间所遇到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不能控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