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历史学霸在秦末 >

第126章

历史学霸在秦末-第126章

小说: 历史学霸在秦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者并不在意周宁放的狠话,得意的笑了笑,转身回去己方大军带话。
  “王姬!”彭越皱眉痛心而不敢置信的唤道,在他看来王姬不是如此不智的人。
  周宁轻叹一声,“我知道不能退步,可都是我的子民,我总不能一点努力都不做。”
  周宁垂眸,她若是不应,他真能当着她的面杀了所有的百姓,或者更狠一点,以九原百姓的血肉身躯为盾,让他们亲手了结了九原百姓的性命。
  自己人对不起自己比外人对不起自己更让人记恨,此番,若为了些财物,她下令射死了九原的百姓,那即便往后她收复了九原,九原百姓也再难归心,就好比历史上的项羽坑杀了二十万秦降卒,关中百姓人人恨他至深,他无心也无力掌控关中。
  周宁看着远处的冒顿,再次可惜不能让他死在这儿,不愧是善于攻心,压着刘邦几十年的草原霸主,手段果然厉害。
  而且,她和他的交锋史书不存,所以只能各凭手段心计了。


第145章 公平
  倒也公平不是吗?
  他擅长从心理上驯服人; 比如利用服从性测试原则训练他父亲给他的骑兵,成功杀父夺位。
  他造了一种响箭,令响箭所指; 其部下诸兵皆全力射击,先射鸟兽,慢着杀之;后射向自己爱马,部下有迟疑者,又杀之;后又射向自己最宠爱的妻子; 不敢射者同样杀之;终于到了最后; 冒顿确定了部下对自己的绝对服从; 他的响箭便射向了他自己的父亲,而经过再三的死亡威胁和调·教; 其部下条件反射毫无迟疑的射出了箭矢; 万千箭矢之下; 头曼单于当场死亡。
  他没有学过心理学; 却好似天生就知道怎么从心理上驯服人,怎么从心理上瓦解对方的防线、原则。
  后来,他与东胡之间也是如此,他用退让一步一步诱导强大的东胡落入自己的陷阱,好似一个最软弱好欺的无能的君主,直到最后交战之时; 他才终于露出利爪举起屠刀; 展示他铁血的一面,凡匈奴之兵有后退一步者杀之!
  也比如现在的他和她,他也拿捏住了她的“心理弱点”想要驯服他; 大概等到他们将每月向匈奴上贡纸张家具之事视作平常时; 他就该提一个更过分的要求了; 然后就这样,刀不血刃的,一步步鲸吞蚕食般掐灭掉他们的反抗的心气和能力。
  他是一匹惯爱披着羊皮假装人畜无害的凶狼。
  只是,只一城百姓的性命和一个仁德的虚名,真的是她的心理弱点么?
  他擅用心理,冷酷无情,至今无往不胜,而恰好,她喜欢学习,对人性也小有心得,惯常用温和掩饰内心冷漠,此番倒是棋逢对手了。
  看着快步往城墙上奔来的郦食其,周宁的唇角微微翘起,其实她,最厌恶的就是必须为善、为别人牺牲奉献的道德绑架。
  同样都是生命,自己的性命难道就格外廉价些?都有求生的本能,那么先保证自己为什么就是性质恶劣的事情呢?
  周宁缓缓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周宁少有情绪外露的时候,彭越等三人见此,一时都不敢说话。
  郦食其很快的来到了城墙之上,周宁对他耳语了一番,极力的往下压数量,对方刚开始不会太过分的,还要必须记于纸上等一系列琐碎的小细节,等周宁吩咐完,郦食其便带着翻译和文吏出城与那匈奴使者交涉。
  周宁眉目不惊的看着双方在两军阵前你来我往的商议,最后记下一式两份的合约,呈到她面前。
  在彭越的劝阻声中,在黑和望不知道该不该出口劝阻的纠结中,周宁不疾不徐的签了字,并且盖上了私印。
  “不仅要那匈奴使者签字确认,还要让他们的单于亲自盖印,若他推说没带或没有,就请他盖个指姆印,无论如何,我要那匈奴单于亲自确认此事。”
  “是。”郦食其又领着两册合约文书出城去,无论是使者还是冒顿都没有推脱此事,周宁远远看着冒顿亲自盖了印,一切顺当的不能再顺当,很快郦食其就从匈奴使者的手里接过了一份合约。
  使者笑道:“正好我们草原的勇士都在这儿,这月的份额就不用辛苦你们再特意跑一趟,这会就拉出来,我们自己带回去。”
  不费一兵一卒,带回成车的战利品,这样的场景,真是想想都叫人意气风发。
  他是意气风发了,郦食其却是怒发冲冠。
  郦食其压着气道:“数目太大,我们一时备不齐,五日后,我们会依合约所定,亲自送到草原上。”
  “哈哈哈哈,好,那就五日后再见。”匈奴使者得意的一挥马鞭回到匈奴大军中,不一会匈奴大军慢慢开始撤退,周宁看了一会,等郦食其上来说了五日之事后,周宁淡淡的嗯了一声,没有接郦食其递上来的文书,便顾自下城楼回去了。
  “嗐!”彭越恶狠狠的盯着郦食其手里的文书,恨不得立时将它撕碎了,“王姬一向英明,怎么这次……”
  “别说了!”黑打断他道:“王姬心里也难受着呢。”
  “这事有一就有二,九原百姓在他手里,这一纸文书能当什么用!”彭越皱眉又气又不解,一把夺过郦食其手里的文书就想扔踩。
  郦食其赶忙抢了回来,王姬对文书之事交待得很细,他隐隐觉得是别有用意的,但又说不好,郦食其低头看着手中的文书,明面上而言,这就是一份屈辱的合约。
  郦食其捻须叹息道:“总不能一直这样受人掣肘。”
  “先生有什么主意?”望急忙问道。
  彭越丧气道:“王姬现在一心想着九原的百姓,根本听不进人劝。”
  郦食其缓缓的捻动着胡须,半晌,眉头松开,笑道:“不听我们劝,她师兄的话,她总是会听一听的吧。”
  “让某劝王姬舍弃九原百姓?”张良把合约扔到桌上,摇头道:“不可。”
  “为何?”高带着几分急切的问道。
  此番过来问计的是郦食其、望和听到消息的高,彭越还得盯着匈奴撤离,黑……黑还是狠不下这个心。
  “王姬以仁义为本,极得民心,所以得以以女子之身傲然立于诸侯之中,对方如今要的确实只是一些财物,若王姬为了这点财物便不顾百姓生死,不止九原的百姓会心生怨怼,原本拥戴王姬的百姓也会心有不安。”他们会怀疑,王姬表现出来的仁义爱民是不是假的。
  “那只能如此?”高接着问道:“丞相也说了是‘对方如今’只要一些财物,可往后呢?往后他们再以百姓相威胁又该如何?”
  高说着有些生气,“若是步步退让,慢刀子割肉,还不如干脆的,将上郡也拱手让给匈奴好了。”
  “你急什么?”张良说着笑了起来,“王姬不是没有主意的人。”
  他们都能想到匈奴要的不仅如此,王姬如何会想不到。
  高闻言皱眉,王姬是多谋,可王姬到底是个女子,所以太过仁德心软,于这样的大事上少了两分决断。
  望心中一动,“那丞相可知王姬的主意是?”
  郦食其若有所思的看向被张良掷到桌上的合约。
  张良笑着点了点合约,“主意不就在这里么?”
  高的眉头皱得更紧,望看着合约,肩膀塌了下去,“匈奴说的话能信,我把这桌子吃了!”
  张良笑道:“他们不守合约,不就是他们的过错了?咱们王姬可是已经为了九原百姓做出了退让。”
  望蹙眉挠头,“我一直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可我怎么越听越不明白。”
  这是要从道义上谴责匈奴?这能有用?!
  人家可是连杀了自己老子都不遮掩的狠人呐!
  高同样不解,倒是郦食其捻着胡须好似有些明悟了。
  “这合约上写了以后每月咱们的人亲自把东西送到草原上?”
  望苦大仇深的点了点头,可不是,亲自给人家送到家门口,再屈辱不过了。
  “送到草原可要经过九原?”张良接着问道。
  送到草原肯定要经过九原啊。
  望一怔,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明明是屈辱的条约,这么丞相还一副满意的模样呢?
  这一条是王姬特意嘱咐的,郦食其眼睛一亮,王姬说时,他还想着王姬是以此为条件满足匈奴的虚荣心,从而好往下压每月的数量,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妙用!
  点到为止,张良又道:“王姬和百姓是一体的,王姬最顾念百姓,也最在意百姓的意见,”张良笑了笑,意有所指的道:“此事,光劝王姬,就是劝动了,也……有不好。”
  所以……
  “嘶!”郦食其扯断了一根胡须,痛呼了一声,下一瞬却是大笑着拍膝赞道:“丞相到底是丞相,妙计啊!太妙了!老夫服了!原来咱们自己送到草原还有这样的好处!”
  丞相妙计?他以为这是他的计策么?张良笑了笑,他也常常看不透他那个师妹,但她绝不是能被欺之以方的人,此番说不得他只也是顺水推舟、搭桥建路罢了。
  郦食其又拍腿补充道:“不仅是九原,咱们这里的也要动员起来才好,人多力量大嘛。”
  张良笑着点了点头。
  望看了看张良又看了看郦食其,心好累,他们在说什么啊!
  高皱眉问道:“我们亲自送货到草原可以观察九原的地形和兵力防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处?”
  郦食其摇头晃脑的哈哈笑道:“这一处就用不着你了。”
  望两眼发懵的对上郦食其的视线,伸手指向自己,“我?”
  郦食其笑着点了点头。


第146章 好消息
  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被人踩在脚下; 是让人愤懑且难堪的,那种屈辱是压在脊梁上浸入骨髓里的,比之刀剑加身更疼痛难忍又无所适从。
  在官方没有封锁消息的情况下,签订合约当日的情形很快传遍了上郡。
  初初; 百姓理解周宁的所作所为; 痛骂匈奴的卑鄙无耻; 可随着两个作坊沉默且高负荷的赶工; 并且短期内停止了对外售纸之事后,另一种声音越来越大——王姬到底是女子,心慈手软,优柔寡断。
  是的; 一直有一部分人认为不该受匈奴的威胁,答应匈奴的条件,而且这一部分人还大多不是普通人; 而是在造纸作坊兴起时就组建了商队往各地卖纸、就势起家的成功人士。
  他们有眼光有见识,也有钱有人更有胆。
  他们或是一身不屈傲气; 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屈辱求和; 所以他们不满周宁的选择,他们是单纯的厌恶受辱以及求和这样的行为; 根本不管面临的威胁和后果; 所以一伙人也是最先发出反对声音的,只是到底人少构不成气势。
  再有便是同彭越等人一样; 理性分析利弊,分析敌我双方实力相距,再评估对方的信用后; 认为妥协后患更大的人; 他们也觉得不妥; 但也理解周宁面对的困局,理解她的选择,所以暂时观望,只是心中到底也生出些“到底是女子”的想法来。
  还有一部人是觉得反正没有把对匈奴的进贡换成税赋摊到自己头上,所以觉得无所谓。
  然而所有的情绪在造纸作坊宣布暂时停止对外售纸,往后也减少对外销售的数量的时候爆发了。
  停止既减少售纸数量,首当其冲的就是行商着的利益,其次便是作坊的收益不好,工人的福利自然也就略微下调了。
  “就不应该答应匈奴的条件!”暴脾气的行商人如此说道。
  有人背地里嘀咕出真心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