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清穿]东宫女官 >

第219章

[清穿]东宫女官-第219章

小说: [清穿]东宫女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歆反应快,力气又大,一使力将太子按到被子上,然后手拽着太子身底下的被子一角,一拽一掀,再一抖,便罩在了太子身上。
  太子对姑姑从不设防,再加上近些日子装病没有活动,反应慢了些许,等醒过神时,眼前一片黑暗,被子正盖在他头上。
  “……”无力的日子比从前几年都多,太子自力更生掀开被子,道,“姑姑,经希不会教人随便靠近。”
  他话音刚落下,先是几声敲门声,经希的声音响起,“殿下,玛尔珲到了。”


第239章 (捉虫)
  玛尔珲拜见过太子之后; 经希便公事公办地将人带离,若非容歆和太子知情,完全看不出这二人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长兄如父; 玛尔珲又向来严厉; 对弟弟管束颇严格。经希越大便越是不服气,毕竟他如今也三十多岁; 都是在朝中当差的; 凭甚还要向幼时一般管教他。
  容歆听说; 此次玛尔珲一抵达徐州府,便严声斥责经希未能保护好太子殿下; 既然太子未受伤,经希颇有些冤枉。
  不过经希若非有父兄宠着; 也不会一直是那样的性子,是以他别扭过; 却也不会在正事上故意给兄长使绊子。
  而四阿哥和玛尔珲的先后到来; 为徐州府等地的赈灾解了燃眉之急; 百姓们虽依旧风餐露宿,但好歹不至于食不果腹。
  连同徐州官员贪腐之事,也由两人彻查,力求无人无事可打扰到太子。
  太子按照他应有的伤情,每日待在屋中静养,不得出门; 他大多数时间都躺在床上看书,实在躺不住; 便在寝室内转一转。
  容歆照看太子; 顺带便兼顾替太子传话; 来来回回倒是将附近转了个遍。
  她除了给四阿哥和经希捎话; 去的最多的地方,是临时搭建起来的医馆。
  太子如今“养伤”的宅子,是徐州城某一世家的私宅,医馆便设在离这处宅子不远的地方,方便刘太医和城中大夫们医治百姓的同时回来为太子请脉。
  今日,容歆到的时候,百姓正在医馆不远处端着碗排队领汤药。
  有小医童瞧见容歆,立时便暂停手中盛药的活计,跑进院子里通报。
  容歆见百姓还等着,便走到原来小医童的位置,抬手阻止另一个医童对她行礼,拿起大汤勺,按照旁边板子上所写,给排队的百姓盛药。
  有的百姓明显对容歆存疑,端着药犹犹豫豫,另一个盛药的医童是刘太医身边的,见状,立即扬声道:“知道这位是谁吗?”
  “是、是谁?”
  容歆此时倒也没有阻拦,说到底于平民百姓来说,明晃晃地身份比费尽口舌解释说明更有力度。
  医童便道:“这是太子殿下身边的容女官,各医家典籍皆可倒背如流,比许多寻常的大夫医术都好!”
  民间真正医术高超的大夫少,很多会背几个方子便可治病,容歆这样所谓能够倒背医书的确实算是医术好的。
  而百姓们光听太子,便再没有疑虑,端碗的手都激动地颤抖了。
  容歆笑容和善,一一为他们盛药,还温和地解释:“自古以来,大灾之后易有大疫,太子殿下和诸位大人们担心百姓们的身体,特意命人设了这药棚施药,诸位记得好生喝下去。”
  此药乃是刘太医和徐州府两位医术精湛的老大夫商讨后,共同写下的药方,不过直到玛尔珲带赈灾的药材过来,此处方才不再捉襟见肘,用药终于足量。
  这时,刘太医迎出来,容歆便放下汤勺,准备过去与他谈话。
  “容、容女官。”一年轻男子叫住容歆。
  容歆停下脚步,不解地看过去,见他神情紧张,便笑着鼓励道:“你有何事,不妨直言。”
  那年轻男子紧张地舔了一下嘴唇,问道:“太子殿下的身体,可有好转?”
  他话一出,周遭其余百姓亦是注视着容歆,等着她的回答。
  容歆含笑点头,“已无性命之忧,只需安心休养便可痊愈,诸位不必担忧。”
  “可是……”年轻男子在容歆温和的态度中,渐渐胆子大了些,直言道,“太子殿下养伤时还要理事,怎么能休息的好?劳烦女官劝一劝太子殿下。”
  其他百姓纷纷道——
  “是啊,女官劝一劝太子殿下。”
  “乡亲们不会闹事的。”
  “对,有太子殿下这样的储君,我们肯定能度过难关的。”
  最令容歆又感动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仰着头天真的对她说:“太子殿下是好人。”
  容歆想,这就是太子如此执拗的原因吧,总有人念着他的好,他所做的一切便不是毫无意义。
  “容女官?”
  容歆看着百姓们殷切的眼神,嘴角上扬,应道:“我会将诸位的话带给太子殿下,亦会劝说太子殿下,请放心。”
  而后,容歆冲着百姓们微一福身,这才走向刘太医,“借一步说话。”
  刘太医和容歆也算是老熟人,当初还想跟容歆结亲家,如今两个小儿女都已各自成亲,两人也并未因拒婚就生嫌隙。
  是以,刘太医态度依旧,抬手请道:“容女官,随下官往这边走。”
  容歆跟着他,一直往上走,直到一处半山亭,方才停下,看着远处波光粼粼,叹道:“便是这雨停了,水也不知何时才能退下。”
  庄稼活不下来,百姓这半年的辛劳全白费不说,朝廷赈灾之余,还要免灾区税收,也是损失惨重……
  不过这一遭,也不是全无收获,好歹这民心,是向太子和大清了。
  容歆转向刘太医,随口闲聊道:“刘太医是汉人,对先前的刺客如何看?”
  刘太医慑得瞳孔一缩,结结巴巴道:“容女官这是什么话?下官、下官对圣上和太子殿下忠心耿耿……”
  “刘太医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容歆嘴角带笑,语气轻淡道,“我如今虽在宫里做女官,可祖上也是汉人。”
  容大被卖入赫舍里家,自己都不知道祖籍在哪儿了,但准是汉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容歆骨子里更是汉人,可有些问题,和她是汉人还是满人没关系,朝代的更替已成定局,便是再不甘心,也该面对现实。
  太子一个大清的储君都知道以百姓为先,那些人起事,究竟是为旧主还是为私利,容歆不便评价,可现如今百姓们渴望平稳和乐的日子,势已不可逆。
  容歆像是随便说说一样,转而道:“这次太子殿下的事,辛苦刘太医了,以您此番的功劳,想必回京后,您定是会再进一步的。”
  太医院的职位都是固定的,也不像其他官职可调任,需得上头御医之位空出来,普通太医才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是以刘太医心中生喜,却还稳住心神,拱手道:“不知容女官可有吩咐?”
  “倒也不是吩咐,只是希望您向皇上禀报时,多说几句话。”
  “这……”刘太医试探道,“容女官请讲。”
  容歆神情沉静,道:“你且放心,并非是教人为难的事,只是要您多说一说太子巡狩期间生过的病,将太子的身体状况说得稍严重些。”
  刘太医极明显的放松下来,笑道:“此事乃下官分内之事,容女官便是不吩咐,下官也该将脉案交于上官。”
  容歆颔首,又客气道:“回京后,皇上想必也会命刘太医继续为太子医治,日后咱们还会常相见,刘太医有什么事皆可直言,不必拘谨。”
  这便是当他是自己人了……
  刘太医眼神一转,便想通其中利处,行大礼道:“下官恭敬不如从命。”
  容歆这才回去,回禀了太子,然后道:“您现下倒是想起苦肉计了,当时宫里头知道您重伤的消息,哪个不是受了惊吓?”
  太子笑而不语,任她数落。
  容歆得不到回应,说着也没趣,便也泄了气。
  几日后,康熙担心徐州此时的情况不适宜太子养伤,命他转至山东休养,太子经刘太医提议,决定于半月后前往山东,经希依旧随行。
  一行人抵达兖州府后,容歆问太子,预备何时告知康熙真相,“您不会真的准备养好伤回京再说实话吧?”
  经希立即道:“待太子殿下安置妥当,我便先行回京向皇上请罪。”
  容歆微微蹙眉,“你一人回京,万一皇上迁怒于你呢?”
  “左右已经欺君,避无可避。”经希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嬉笑道,“我追随的可是太子殿下,只要殿下好,何愁没有东山再起之日?”
  “若非太子受伤,我回京容易教人生疑,我回宫回禀更合适一些。”容歆的女官有没有皆无妨,倒是经希,若是受了责罚,家中影响颇大。
  经希不以为意,抻了个懒腰,道:“唉,这两日终于不用做事,太子殿下容我去休息休息。”
  太子微笑,“去吧,若无事,你回京前都不用过来了。”
  “好嘞!”经希就等这句话呢,随性不羁地冲二人一拱手,大步快走出去。
  容歆瞧着他那浑身轻松的劲儿,嘴角的笑容怎么也收不住,“僖郡王这性子好,赤诚如初。”
  太子听她称赞旁人,故意酸酸地问:“姑姑,胤礽不是吗?”
  容歆瞪他一眼,哼了一声:“您是年纪越大越有主意。”
  太子温文一笑,“如今该我为姑姑和太子妃、孩子们撑起天地,自然要有主意。”
  “您总有道理,我如今是说不过您的。”
  ……
  经希回京后,康熙果然大怒,只不过并未夺了他的爵位,只是以失职未能保护好太子为由罢官而已。
  消息传到兖州府后,太子亦是稍稍松了口气。
  官可以再任命,可爵位若是没了,轻易不可能再恢复,容歆和太子都知道,如今这般,已是康熙极大的宽容。
  九月底,四阿哥和玛尔珲处理好徐州府的赈灾事宜,新的徐州知府也已到任,两人便启程返京,路过兖州,太子和容歆和他们一道回去。
  而几人一进宫,康熙甚至未过问徐州府的事,便赶了其余人离开,只留太子一人在殿内。
  “跪下!”
  太子立即跪下,只是这一次,他并未向从前一样对皇阿玛认错,而是义正言辞道:“回禀皇阿玛,儿臣不负皇阿玛所托,圆满完成巡狩之责。”
  康熙气得眼角泛红,但同时,心中又有巨大的失望,“你就没有别的话想对朕说?”
  太子微微抬起头,眼见将近两年未见,皇阿玛也苍老了许多,心中一痛,弱下语气,道:“儿臣惹得皇阿玛担忧,实在不该,请皇阿玛责罚。”
  康熙心痛地缓缓摇头,然后怔怔地看着太子,良久,低声苦笑:“呵呵……朕应该骄傲才是,大清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太子。”
  “皇阿玛……”
  康熙抬起手,颇为无力道:“莫要再说了,你回去好好休息,不能教人看出端倪。”
  太子有一瞬间想要再次开诚布公的与皇阿玛谈一谈,可想到,有些隔阂绝非言语能够抹消,便又收住口,只叩首道:“儿臣万望皇阿玛福寿安康。”
  康熙转身背对太子,无声。


第240章 
  太子胤礽身受重伤未愈; 先由僖郡王经希向上述职,后由四阿哥胤禛和多罗安郡王玛尔珲回禀赈灾等事。
  朝中上下皆关心太子的伤势,然太子自回京后; 只初回来那一日; 接受了皇子们的探望,往后便在毓庆宫中闭门不出,连康熙都没见过。
  待到年节时,太子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依旧是太子朝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