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清穿]东宫女官 >

第217章

[清穿]东宫女官-第217章

小说: [清穿]东宫女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在繁华的京城,他们永远也见不到的场景,至今记忆深刻。
  经希沉默片刻,道:“就算还未到达太子殿下期望的盛世,如今比起大清初立时,也已好上太多,日后总会更好的。”
  太子露出一丝真切地笑意,赞同道:“自是该越来越好,否则便是我等之责。”
  “定不负殿下所望。”
  “一切的前提便是江山稳固……”太子躺在床上,舒服地喟叹一声,然后问经希,“方才来人找你何事?”
  经希立即正襟危立,“是那徐州知府,问我,他可还有不周之处。”
  太子道:“就你我二人,不必多礼。”
  经希复又歪在榻上,慢悠悠地说道:“殿下越是隐忍不发,他越是惶恐不安。”
  太子没当即发难,徐州知府等人却是不能坐以待毙,不出一日便向太子事无巨细地禀明全部,只望太子能够开恩。
  原是徐州府亏空,无力承担修固河堤的众多开销,可他们又不愿在太子面前表现出来,便在太子面前一套说辞保证,在太子之后,又悄悄将各项支出减少一些。
  他们在太子眼皮子底下,也不敢做的太过,便在饭食上克扣地多一些,工钱上只稍减了两文钱,至于太子的侍卫问到是十文钱,乃是下头人贪昧,并不是每一处河堤工钱皆是如此。
  这一点,太子命人查证过,各县工钱确实不一,最高十三文,最低……六文,十文钱还不是最少的。
  而才送过来的汇报,河堤上下的其他府县,以工代赈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各有各的问题。
  太子听到这些的时候,甚至气怒不起来了。
  归根结底,是上行下效,单以徐州府来说,有县官完全按照府城的要求派工钱,底下自然无人敢伸手,便是伸手,也得悄悄地、不留痕迹地偷取一点点。
  徐州府的问题,太子不可能因为知府的周到便掀过不提,连同其他府县的官员们全都记在心里那本账上,待这次雨过去,便一个一个收拾。
  经希这么多年来皆为太子做事,一看他神色便知道是记了仇,忍不住笑道:“若论起来,文武百官亦是您的子民,您不怕他们心里认为您坐偏吗?”
  “但凡有罪,不分官民,皆要按律秉公处置。”
  经希正要调侃他的认真,便听门被三长一短地敲响,立刻起身去外间查看,良久,再回来时,面上极为严肃。
  “殿下,方才暗探传来的消息,您明日要去的河堤,混入不少残存的乱党。”经希十分紧张道,“咱们一直教人关注着,方才得到消息,但并不知具体人员名单,为了您的安危……”
  “经希。”太子思索着道,“不必管,行程继续。”
  “殿下?!”
  太子愈加坚定,“我知道危险,可你想一想,我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皆被百姓看在眼里,若那些乱党在此时对我不利,会如何?”
  当年前朝抵抗大清时,确实涌现出过很大一批有骨气的忠义之士,且一直以来,有许多汉人并不认满清之君,所以才动作不断。
  太子这些年的名声,为大清争得不少汉人百姓的心,某种程度来说,康熙立太子的政治意义完美的达成。
  而太子这一年多的代天巡狩、为民请命,更是教那些仍然期望着复辟的人难以安寝……
  太子眼睛越发的亮,“从来成王败寇,不该以百姓作伐,我始终是大清的太子,我希望大清江山稳固。”
  立场是天然的,但若是在百姓努力抵御天灾之时,太子这个帮助他们的人受到伤害,民心必将大失。
  如若这般,倒是比他先前打算的,更好……
  “经希,行程继续。”
  经希无法改变他的想法,出发前一直在交代侍卫们,一定要保证太子的安全。
  唯有太子,十分安然,并不过分警惕,依旧如常对待每一个走过他身边的人。
  但经希等人守卫的太过严密,很难教人钻空子,太子稍一思量,便提出踏上河堤。
  那里净是青壮年,且较为狭窄,会使侍卫们分散些许,经希自然是不赞同,根本不挪脚,一时间两人僵持不下。
  太子当然清楚河堤不安全,他也不是非要冒险,只是以此来换取一些空隙罢了。
  两人之间的对峙,几乎是无声的,经希不想让人发现太子的意图,手攥紧又迅速松开,默默离太子稍远些许。
  太子满意地走进工人中间,随手帮一个百姓抬沙袋到肩背上。
  而侍卫们无需太子吩咐,便各自找活,但无论做什么,始终保持每人看住一个工人的状态,保护着太子。
  太子不急不躁,像是真的心无旁骛地帮忙一般。
  就在他转身的一瞬间,原本接受他帮助,神情激动的工人眼神一厉,匕首从袖中滑出,奋力刺向太子的同时,吼道:“鞑子!拿命来!”
  他一声吼下,周遭数人跃起,击向太子的侍卫们。
  普通百姓吓得四散逃窜,尖叫不止。
  太子迅速转过身来,匕首直直地向他刺来,他本能够躲开,但最终没躲,便教那匕首顺畅地刺进他的心口。
  然后那刺客还来不及欣喜,便在匕首刺入他胸膛的一瞬间变了脸色,更加用力之后,仍是无法突破利刃前的阻隔。
  太子左手抓住匕首刀身,紧紧一攥,血立即顺着手指流下,沾湿了胸口。
  “太子殿下!”
  经希目睁欲裂,挥刀砍向那人的颈项,血喷涌而出的同时,抽刀冲向太子。
  太子捂着胸口,抓住匕首控制它不掉落,缓缓下滑,在落地之前被经希接住,甚至还分神地想:他分明极会演,先前装病只是失误。
  而经希伸手去护他伤口,碰到匕首的一瞬,神情空白了一下,才继续焦急地喊道:“太子殿下!”
  几个刺客见状大喊:“鞑子太子死啦!天佑我等!”
  周遭侍卫们只知太子受伤,怒意上涌,更加奋力杀刺客,不多时便将人尽数杀尽。
  忽然几道闪电划破长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雷声,雨打的人几乎睁不开眼,经希等人迅速带走“受伤”的太子。
  当晚,上游某一处河堤决口了……


第237章 
  寝室内; 太子躺在床榻上,床边放着破旧的衣物和一把匕首、一件软甲。太医正在为太子包扎手,经希则是双手环胸面无表情地盯着太子,一片死寂。
  “经希。”太子自知理亏; 率先打破宁静; “你……”
  经希扭开头; 转向太医; 问道:“太子殿下的手可有大碍?”
  太医小心地看了太子殿下一眼,道:“回郡王,那匕首锋利至极,太子殿下手上的伤口深可见骨; 不过好在并未伤及筋骨,休养两月便可痊愈,不影响行动。”
  “可有要注意的?”
  “这期间万不可沾水; 否则恐会感染。”
  太子闻言,清咳一声; 道:“我有分寸; 用的右手,也刻意避开了关节处……”
  经希一听; 阴阳怪气道:“太子殿下果真是算无遗漏; 教人敬佩不已,只是不知容女官知道后; 会作何感想?”
  太医在两人中间,颇为尴尬,可太子又未教他离开; 便只得稍稍退后; 安静地站在一旁。
  经希今日气急; 已顾不上他此举乃是以下犯上,直以长辈的口吻,数落道:“您可有想过,万一您估算失误,那人是刺向你的脖颈,怎么办?”
  “不会的,那人矮我一头,最有利的位置便是……”
  “殿下!”
  太子顿时收声,声音低了一个度,好声好气道:“我也是应急之举,自然无法提前知会你。”
  经希看向那软甲,并不十分相信,但又不能明着质疑太子的话。
  太子见状,解释道:“那是姑姑为我准备的软甲,从少年时开始,我只要出宫便会穿在身上。”
  经希恍然,这倒确实是哪位仔细周到的容女官会做的事。
  而太子发现他神情稍缓,掩在被中的手指动了动,面上继续为自己的清白解释道:“乱党混入工人中,我确实有顺势而为的打算,但只要他们行刺,便能达到目的,不必故意受伤。”
  经希稍一思索便相信了太子之言,太子受伤确实会使效果更好,但是并无太大必要。
  因而,经希的神情彻底缓和下来,问道:“那后续,太子殿下预备如何?”
  “我既已受伤,便不该浪费。”太子沉稳道,“未免此事走漏风声,需得连宫中也瞒着,待回宫后再行向皇阿玛解释。”
  经希皱眉,不甚赞同道:“不若派个人回京向皇上禀明真相,否则岂不是欺君?”
  经希带太子回徐州府衙时,皇上的密探想必便已将太子遇刺受伤的消息送往京城,他们若不据实禀报,难保事后康熙得知,不会对太子生怒。
  太子却是摇头道:“此事干系甚大,旁人我无法信任,除非你亲自回京一趟。”他始终坚持不告知实情。
  经希自然不可能撇下“受伤”的太子独自回京,无论如何也圆不过去,那便只能为大局暂且瞒下来。
  两人对视,达成共识后一同转向知道真相的第三人——为太子诊治的太医。
  一声震耳欲聋的暴雷之后,闪电劈过天空,屋内亮了一瞬,太子和经希的神情,清清楚楚地落在第三人眼中。
  太医:“……”
  汗如雨下。
  他可太难了……
  经希扯起一侧嘴角,略带威胁道:“刘太医?”
  刘太医干笑,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欺君没有好下场,违背太子之意亦没有好下场,但此时此刻,太子在面前,识时务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做。
  是以,刘太医躬身赌神发咒道:“请太子殿下放心,下官绝不敢随意胡言乱语,若有违,必定身首异处、不得好死。”
  太子温和道:“刘太医快请起,我自是相信你。”他说完,转向经希道:“经希,还不扶刘太医起来?”
  经希走向刘太医,刘太医哪敢教僖郡王扶,连忙起身。
  “刘太医不必过于恐慌,此事乃我决议而为,与你并不相干,回京后我自会向皇阿玛禀明。”
  刘太医惶恐道:“下官不敢,下官愿为太子殿下肝脑涂地。”
  “肝脑涂地倒也不必。”太子抬起左手,右手则捂着胸口,道,“我在徐州府这些日子需得刘太医为我医治,医治有功,自然会论功行赏。”
  刘太医面上喜色顿生,连忙叩谢道:“下官必定竭尽全力。”
  太子颔首,“且下去为我熬制治疗胸膛伤口的药吧,若有人问你,知道该如何回答吗?”
  “太子殿下伤重,恐有性命之忧,还需得度过今夜才可抱住性命。”
  太子满意地勾起唇角,“很好,去吧。”
  “下官告退。”
  太医走后,太子方才支起上身靠在床柱上,他侧头望着窗户的方向,听着外头轰隆隆的雷声,皱眉,不确定地问道:“这雨,是不是更大了?”
  经希答道:“是,方才我看了一眼,府衙院落内的雨水,几乎已经漫过回廊了。”
  他们从河堤回到知府衙门,也不过才两刻钟,积水流出的速度竟然已赶不上雨水落下的速度……
  “雨势如此大,实在教人心底不安……”
  经希顺着他的视线看向窗外,窗棂被雨水敲打,像是要随时破掉一样。
  而太子也不是那等会沉浸与忧虑之中的人,立即又道:“我如今须得‘养伤’,无法露面,由你代我出面,命徐州府在高处为百姓准备帐篷遮风避雨,以备不时之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