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清穿]东宫女官 >

第188章

[清穿]东宫女官-第188章

小说: [清穿]东宫女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余人皆在观望; 嘲笑者亦有之,直到一家中还过欠银的地方大员,在被御史弹劾后; 康熙真的轻拿轻放; 只贬谪未教他掉脑袋; 还钱之风始兴。
  多数人还钱,少数人便会显出与众不同,与当初很多官员不缺钱偏要向国库借钱的道理一般,此时他们亦要随众还钱,但康熙不可能真的收下所有人的欠款。
  比如南巡数次接驾的曹家等人家; 比如八旗中的老臣; 也比如一些宗亲; 康熙一个帝王,还要施恩似的劝人收回钱去。
  及至十月,四阿哥胤禛和九阿哥胤禟回京,康熙再次巡永定河堤前,国库中收回数百万两欠银; 几乎相当于一大省一年的税收。
  而国库中突然多了这么一笔巨款,盯上的人亦是众多,各部皆有众多用钱之处; 折子便纷至沓来; 请求朝中拨款。
  钱该用于何处; 太子心底有些想法; 只是如今他有心低调; 自然不会再先斩后奏,因而等到康熙巡视永定河堤归来,方才上折子请示。
  康熙看过奏折上的内容,简短总结:“你想改变丁银制度,拨款开垦荒地?”
  “是。”太子躬身答道:“儿臣以为,盛世之象,必定百姓安居,然数年来各地天灾人祸屡见不鲜,百姓常流离失所,无几分糊口耕地,却还要如富户一般缴丁银,实有不公。”
  “但富户之家底亦是多年积累而来,令其多交亦恐会教人生怨,是以儿臣想,或可以皇阿玛名义在各地开垦荒地,租给百姓种,收取租银,以此开源。”
  先期开垦荒地,巨大的成本不可避免,但利民之时,亦可有所收益,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但是丁银制度,康熙皱眉,“此制沿袭至今,自有其道理,岂是太子随口一说,便可更改的?”
  在场还有其他成年的阿哥在,诸如大阿哥胤眩⑷⒏缲缝怼⑺陌⒏缲范G以及五阿哥胤祺,这都是自小见皇阿玛对太子偏爱的,此时听皇阿玛对太子说话的语气,心底皆思绪翻涌。
  太子感受更加直观,可他已有所习惯,哪怕心里难过,面上依旧从容道:“回禀皇阿玛,儿臣自以为想出一利民之策,却思虑不周全,请皇阿玛指正。”
  康熙语气稍缓,“你年轻,稍有不周乃是常事,不过到底是心忧百姓,其心可嘉。”
  太子躬身道“不敢当”,三阿哥却一拱手,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太子二哥所言大有可为,或可一试。”
  三阿哥话音一落,四阿哥亦表示赞同,而后,除大阿哥以外,其余皇子们稍一犹豫,纷纷表示支持。
  三阿哥、四阿哥自来与太子关系亲近,康熙却未想到,竟然不知从何时起,其余皇子们也对太子如此信服,一时间极为复杂。
  大阿哥与太子分列,立于众阿哥之首,眼角余光扫向众皇子,没管丁银,而是在开荒一事上提出反对意见,“朝中亟待解决之事众多,耗费巨大于此事之上,实在本末倒置。”
  三阿哥立即反驳道:“大哥此言差矣,何为本何为末?各部请皇阿玛批钱,也应是为造福百姓,保卫河山,否则便是末。”
  “老三,皇阿玛自有决断,做好我等分内之事便是。”
  三阿哥有些文人意气,一听他如此说,更加据理力争道:“大哥,你我身为皇子,本就不该与那等唯利是图的贪官污吏一般,为民谋利才是分内之事。”
  大阿哥不屑地冷笑一声,“冠冕堂皇。”
  “大哥你……”
  众位皇子中,只大阿哥和三阿哥乃是郡王爵,此时两人争锋,旁人皆不便插嘴。
  唯太子适时劝阻道:“老三,莫要在皇阿玛面前无状。”
  三阿哥愤愤地守住口,转身向皇阿玛请罪道:“儿臣失仪,请皇阿玛恕罪。”
  康熙面无波澜,视线从众皇子身上略过,见其余皇子虽不显,但大多站在三阿哥……太子一方,而大阿哥始终一副傲睨自若的神态。
  这时,大阿哥又吊儿郎当道:“皇阿玛,儿臣想开一门火器课,也缺钱,与其开荒,十年八年见不到回报,不若您拨款给儿臣,儿臣保证不出三年,不,两年,大清的军队便能再多四十门重炮。”
  “如今无大战事,拨款给大哥才是本末倒置。”
  大阿哥瞪三阿哥,振振有词道:“战备便是为以备不时之需,我大清火力强横,外贼自不敢冒犯,百姓才可安居乐业。”
  “太平盛世,自当以鼓励百姓农耕为主。”
  一句“太平盛世”,引得大阿哥嗤笑不已,正欲回怼,康熙一拍书案,气道:“好了!吵什么!当朕这儿是闹事吗?”
  大阿哥和三阿哥一听,立即跪地认错,太子并其他皇子也纷纷恭敬垂首而立。
  康熙叫停后,率先看向大阿哥,没好气道:“你还要朕拨钱?朕再给你写两张借据可好?”
  “皇阿玛又不是没钱……”
  “朕没钱!国库岂是朕的私库。”
  大阿哥显然仍然不甚满意,勉为其难道:“那便写借据吧。”
  那是嘲讽!嘲讽听不明白吗?!
  康熙一口气哽住,可是金口御言,他也不便出尔反尔,便气道:“写!来人!命南书房草拟借据!”
  大阿哥行大礼,语气欣喜道:“谢皇阿玛准许儿臣开办火器课。”
  而太子不可置信地看向皇阿玛,仿佛是不明白事情的走向。
  康熙嘴角抽动,眼神有一瞬间的闪躲,又清清嗓子,帝王威严不减,对太子安抚道:“朕一直支持百姓开荒,奈何人丁不足,太子之见确实可行,只是具体如何,还需内阁商议。”
  太子扯起个勉强的笑容,恭敬道:“是,皇阿玛。”
  “嗯。”康熙轻挥手,“无事,便退下吧。”
  众位皇子异口同声道:“儿臣告退。”
  太子行礼后,却并未动弹,而是面有难色道:“皇阿玛,这借据总要有一明确的数目……”
  康熙也是教大阿哥气到,一时未想起来,此时太子一提及,便看向大阿哥。
  “那就十万两吧。”
  大阿哥一脸遗憾,如果太子没提,那还不是想写多少便写多少。
  他那神情毫不掩饰,莫说康熙和太子,连皇子们,脾气直接些的已经是在心里骂他不要脸,并且忍不住对太子心生同情。
  康熙却是不看大阿哥,未多加思考,直接点头道:“准。”
  大阿哥脸上一喜,神采飞扬,太子则是面无表情。
  待到众皇子出宫殿,离开皇阿玛视线,三阿哥第一个对大阿哥不满道:“就事论事,大哥何必牵扯太子二哥?”
  “你懂什么?”大阿哥嫌弃地撇开眼,看向太子,“总之皇阿玛私印一盖,这借据便生效了。”
  太子此时的神情,不似在殿内时那般难看,叫一声“大哥”,然后一拱手道:“谢过大哥,我先走一步。”临走前,还拍拍大阿哥的肩膀。
  两人多年来未曾有过这样的肢体接触,大阿哥皱眉,深觉他莫名其妙。
  “太子二哥竟然不生气?”三阿哥敬服,“养气功夫实在了得。”
  四阿哥无奈地摇头,转身对其余弟弟们道:“回吧。”
  五阿哥、六阿哥和十四阿哥打头,向大阿哥和几个哥哥告辞,其余阿哥随后,而五阿哥走了几步,回头问九阿哥:“胤禟?你不走?”
  九阿哥笑道:“我今日还未拜见额娘,五哥先出宫吧。”
  五阿哥闻言,停下脚步,“我与你一道去拜见额娘。”
  两人说话时,大阿哥已迈开步子,九阿哥连忙叫道:“大哥,且慢。”
  众位皇子们因为年龄的差距,大多与年龄相近的皇子关系更佳,大阿哥和九阿哥之间便没交流过多少兄弟感情,此时九阿哥叫住大阿哥,前头的三阿哥听见,马上拉住四阿哥,“不急着走,听一听。”
  大阿哥亦是不解地回望九阿哥,不知他要说什么。
  九阿哥上前一步,停于大阿哥跟前,笑道:“大哥,弟弟于钱财上稍敏感些,因而今日之事,实在有些地方不吐不快。”
  大阿哥以为他也是来为太子说话,双手环胸,扬起下巴,示意他有话便说。
  “关于这借据……”九阿哥一脸不适,提示道:“先前大哥以重炮换得皇阿玛十万两借据凭证,乃是以物易物。”
  “你想说什么?”
  九阿哥一脸“怎么还不明白”的神情,解释道:“可此次大哥虽得借据一张,火器课用什么开?”
  大阿哥初时不以为意,随后便反应过来,他费力至此,确实坑了太子一把,可开火器课,还是没钱啊!
  而三阿哥听到两人对话,哈哈大笑起来,笑了几声之后,声音又突然停住,“皇阿玛是……太子二哥无缘无故便背上债,这……这也……”
  太过可怜了……
  四阿哥叹气,拉着三阿哥离开。
  不止太子,大阿哥也要像先前造大炮似的,先掏出一大笔钱,然后只有一个不知何时会兑换的借据。
  三阿哥跟着边叹气边摇头,“竟是皆自作聪明了……”
  “也不算自作聪明。”四阿哥背手,淡淡道,“至少太子二哥和大哥都达成了各自的目的。”
  “你是说……”三阿哥眼睛睁大,忽地拍向额头,他才是蠢而不自知!


第205章 
  由始至终; 惨还是太子惨,他什么也没得到,身上却又背了十万两的债。
  这件事传到容歆耳朵里; 她只有一个想法:康熙,果然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如此想下来,容歆能安然无恙地活到现在也不容易,她记那些仇; 现下也不能做什么; 最重要的还是要养好伤身体,免得太子担心,她自个儿也难受。
  这一入秋; 容歆便开始保养起来,当作是一个事业认认真真地做。
  此时就显出多年抄医书的作用来,但凡容歆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方子,她稍一回想,便是不能迅速默出内容; 也能想起从那本书能得到她想要的。
  这能力; 容歆为自己养生的同时,连毓庆宫的宫侍们有个头疼脑热都能关照,闲来无事大家喝些强身健体的汤汤水水; 极少有人风寒。
  太子妃不吝啬这一点普通药材,甚至还极为支持; 毕竟宫侍们生病,极易过到孩子们身上去; 后来; 她干脆请容歆选出一个方子; 隔几日便教宫里熬出来; 供所有宫侍喝。
  这事儿,实则是大功德,太多底层的宫侍不懂医理,生病无人医,熬到上年纪便一身伤病,一时间太子妃在宫中人人称道。
  太子支持她如此做,并且表明:“若后宫有人说你此举有不妥,便与我说,用我的私库。”
  太子妃笑着拒绝道:“满京皆知太子殿下欠大哥二十万两,这点花销,便不劳烦殿下了。”
  太子扶额,“你也如此促狭,那借据上可未曾指名道姓是由我还。”
  “哈哈哈哈……殿下莫要再辩解。”太子妃笑不可抑,伸手推太子,“我掌管后宫,花用这点钱,谁敢说嘴,殿下担心太过。”
  太子无奈地摇头,回头却是命人传出消息,方子乃是由容歆所出,不希望太子妃太过张扬。
  而太子的做法导致宫中不少人以为容歆如今医书小有说成,一些相熟的人便请容歆帮他们看病。
  容歆懂这点皮毛,哪敢给人看病,万一出差错,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还是苏麻喇姑,在她去探望时,劝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些底层宫侍若得重病只能等死,若你果真能帮一帮,好歹给人些希望,会有福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