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清穿]东宫女官 >

第161章

[清穿]东宫女官-第161章

小说: [清穿]东宫女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颂宜谢谢您。”
  太子一下又一下缓慢地无声地安抚着太子妃。
  容歆带着皇长孙和东珠在另一辆马车中,皇长孙亦是难过不已,只东珠神情丝毫未有变化,专注地盯着手中的手铳。
  太子妃到后,石华善清醒片刻,半日后,溘然长逝。
  几人出宫半日已是极限,太子妃在祖父合眼之后,顺从地跟着太子回了宫。
  容歆和太子商量过后,又询问了太医的意见,决定将太子妃的月子延长至她身体大好。
  十月初八,大福晋平安产下一子。
  大阿哥赶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前回京,除了补完山西的库银,圆满地完成了差事,还转了一万余两的油水。
  而大福晋为他生下嫡子,乃双喜临门,宫里惠妃日日不落下笑容,大阿哥也整日里喜气洋洋的,便是亲自向皇阿玛求二十八连珠火铳被拒,也丝毫不影响心情。


第175章 
  太子妃八月生产; 被太子压着,整整在寝殿里待到十月下旬才得以出门。
  她原本是很耐得住性子的人,整日整日待在毓庆宫这一方天地; 轻易不去御花园或者后宫的其他地方; 可即便这样也能自得其乐。
  而且因为祖父的去世,太子妃心情不佳; 也没什么心情走动。
  但一个月子坐了两个多月; 好好的人也要憋疯了; 太子妃到后期只想要出去转一转,哪怕看一看外头的墙也好; 根本顾不上沉湎于悲伤之中。
  如此; 太子的目的便全都达到了。
  “殿下和姑姑为颂宜好,颂宜知道,可也不至于初秋便穿成这个模样吧?”
  太子妃抬起双手; 身上的斗篷稍稍敞开,说话间,遮面的面巾随着嘴部的动作微微颤动。
  容歆立即伸手拉拢斗篷; 劝阻道:“仔细进了风。”
  太子妃顺从地放下手; 语气无奈道:“斗篷里头的旗装夹了棉; 一丝风也吹不进去。”
  “我特意命人为您准备的,不透风便好。”容歆眼尾弯弯,笑着叮嘱道,“您月子未养好; 恐会落下病; 多注意些不是坏事。”
  “那东珠是……”太子妃低头看向东珠; 她也作差不多的打扮; 连斗篷的颜色都是一样的月白。
  容歆顺手替东珠整理了一下帽子; 笑眯眯道:“格格也担心您觉着别扭,乐意陪着您呢。”
  东珠手指捏紧手铳,动作微乎其微,谁都没有注意。
  太子妃怀疑地看着东珠,实在无法从女儿的脸上看着“乐意”二字。
  容歆笑容未变,她陪着东珠这么些年,早已摸清东珠的脾气,自然知道这一点小小地强迫,东珠并不反感,甚至有可能……确实是乐意的。
  而太子妃确实也无法从女儿脸上看到勉强,便又抛开此事,转而道:“我未生产前,殿下曾说要带着弘昭和东珠去景陵拜见皇额娘,如今怎还未准备起来?”
  “太子殿下若瞧见您这一脸的迫不及待,定是要伤心了。”容歆眼神调侃。
  太子妃却是理直气壮道:“我如今是明白了弘昭的苦处,殿下严厉起来,真真是一丝缝隙也不留,他出宫去,好歹能教我喘息一二。”
  “那您便想差了。”容歆打破她的幻想,“太子殿下便是不在宫中,也定会命人看牢您。”
  太子妃顿时作西子捧心状,眉眼盈盈,道:“罢了,我怎忍心拂了殿下的真心爱护。”
  容歆嘴角的肌肉抽动,为她这突如其来的矫揉造作感到尴尬,但随即又高兴起来,如此便说明太子妃已经从额驸的去世中走了出来。
  大约是容歆和旁人的眼神太过直白,太子妃这情态很快便收了起来,认真地问:“姑姑,殿下预备何时去祭奠皇额娘?”
  “暂时去不得了。”
  太子妃眼神不解,容歆平静道:“皇上明年要带着皇子们和皇长孙去盛京谒陵,太子殿下要留守于京中。”
  “皇阿玛又留殿下在京中?”
  容歆颔首,解释道:“如今京中有太子殿下,皇上出巡便十分放心;另一个,早年太子殿下和大阿哥随皇上巡幸塞外时险遭意外,皇上为殿下安全着想,命殿下减少出京。”
  而且,依太子之言,此次未能得以去祭奠皇额娘,他虽遗憾却也心甘情愿,皆因他还未能完全放心太子妃。
  “这……”恐怕过于草木皆兵了。
  容歆读懂了太子妃眼神中的涵义,只随口说道:“皇上爱子之心令人感动。”
  太子妃附和地点头。
  三人又在院子里转了两圈儿,容歆便提议道:“您今日出来的时辰不短了,该回去了。”
  太子妃并非不识好歹之人,因而十分乖巧地点头,直接转身往寝殿走。
  容歆拦住跟在太子妃身后的东珠,不容置疑地笑道:“格格今日还未走满。”
  东珠抬头注视着她的眼睛,良久,垂下头,回到平常她散步的轨道,继续绕圈。
  太子妃眼中略有些震惊地问:“姑、姑姑,方才东珠是有情绪了吗?”
  容歆含笑道:“格格其实一直有情绪,只是素来不爱表达罢了。”
  “好好好!”太子妃激动不已,眼睛一直追随着女儿的身影,“这就好……”
  容歆从来不当东珠是有问题的孩子,如果非要类比,她更愿意称之为“天才的怪癖”,只是无法合群而已。
  而且为什么一定要合群?
  容歆的所作所为仅是希望东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并非是逼着她融入常人之中,反正如今有太子护着,日后有皇长孙护着,东珠便是一直如此,也没人敢伤她分毫。
  大概也正是因为她们的真心爱护和纵容,东珠渐渐长大的同时,情绪也表达地更明显,只是至今还未说过话……
  当然,这不是此时最紧要的。
  容歆转向太子妃,不容分说道:“知道您激动,但您今日在外头逗留的时辰已满。”
  太子妃顿时一僵,尴尬地笑了笑,转身走进寝殿。
  这时,太子从前殿现出身来,笑道:“方才她们母女的模样,倒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容歆笑道:“您何时过来的?怎未与太子妃说话?”
  “方才您叫停东珠时。”太子温文儒雅地笑道,“我若是现身,岂不是又教太子妃有了借口在外多停留?”
  “您又促狭了。”
  太子一只手背在身后,看着东珠道:“再过些日子便冷下来了,姑姑不若带着东珠出去玩儿几日?”
  “怎地突然如此说?”
  太子周身温和道:“确实是有些小事,不过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想教您去宫外舒心几日,名义上是东珠去胤祉那儿小住,实际去哪儿全由您定。”
  “您也放心我和格格在外。”
  “自然是要带足了护卫的。”太子面向她,笑道,“正好前些日子僖郡王还与胤礽提起您,到时便由他的人和宫中护卫一同保护您和东珠的安危。”
  容歆一听又有经希的事儿,也不去想太子教她们出去玩儿的事儿,只问道:“您所说的小事是什么?”
  经希这么些年,只在朝中领了个闲差,正事不多,在京中许多人眼中常东奔西跑地没正行,但众人又皆知他与太子关系好,应是太子的亲信,因而倒也没人敢嘲讽他“不务正业”。
  而太子于回答前先反问道:“姑姑,先前在仁昭书院买得那块儿地,此时租客多吗?”
  “又多了十来户。”
  容歆那块儿地面积不小,未免闲置浪费,便在书院初建时建了十几个大大小小地院子,以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租给学子们的家眷。
  有的学子家境稍好,便一家租一处院子,有的学子家境差些,便两三人租一个院子,如今虽还未住满,但也有将近三十户学子家眷了。
  大多数能读得起书的人家,基本都还算殷实,书院放假时也有更好的住处;而更窘迫地不会带着家眷进京求学,因此这三十户学子,几乎是目前书院中有租容歆院子需求的全部人。
  太子想教外地学子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因此容歆便专门安排了四个护院,又让容盛时不时地去转一转,只为无人打扰到那处的清净。
  租户们也不敢惹出麻烦来,先不说那四个高大魁梧地护院,只说容盛一个书院管事却住和书院先生们住在一起,背地里便有不少人猜测他的背景,哪怕猜不透,学子们也会嘱咐家眷们安分老实。
  效果还是极好的。
  此时听太子问及这块儿地,容歆便推测道:“殿下是想用这块儿地?”
  太子点头,“先前大哥说要在仁昭书院设一门火器课,我近来一直在考虑。”
  “试炮时声响巨大,位置不合适吧?”
  “确实不合适,因而我便想将大哥的火器课先暂时搁置,另开一门教授造船技艺的课程。”
  容歆多了解太子,听了他的话,立即便问道:“你还是想为商船出海做准备?”
  “我身为储君,不似大哥……”太子才说起大阿哥,便又觉不妥,改口道,“不该有任何贪污收受贿赂、孝敬之行为,但若想便与行事,需得有一正当地赚钱之法。”
  容歆已听到他提大阿哥,但太子光风霁月,他不说,想必是有别的顾忌或是打算,便只提醒道:“任何技艺皆不可一蹴而就,您若指望开一门课便能为您提供帮助,不可行。”
  太子受教道:“姑姑放心,我明白,无论是造船技艺还是火器课,皆是为长久打算,并未激进。”
  容歆点点头,见东珠绷着脸走过来,便道:“那我这两日便为格格收拾些衣物。”
  “好。”
  三日后,容歆带着东珠出宫,径直往三阿哥府上去,隔日,又被经希接着前往仁昭书院。
  “容女官可要先去见一见家人?您侄子容誉考中了举人,又定了门好亲,您这位亲姑母不考察一番?”
  “不必了。”容歆不甚热络道,“我带着格格,不方便。”
  经希看了一眼东珠,抬起马鞭在额头上点了点,“也好,那我送你们去我的庄子上吧。”
  容歆点点头,从马车窗外收回视线,对东珠道:“咱们要在宫外待几日呢,我带您四处转一转,回去后教长孙殿下好生羡慕一番。”
  东珠微微歪头,目光虚落在前方,显然是对容歆的话有感觉。
  经希看到东珠的模样,并未多嘴,而是道:“我庄子上还有一个家眷,您不介意吧?”
  他的家眷,自然也是宗亲,容歆摇头笑道:“无妨,此番本就是我和格格叨扰。”
  可容歆没想到,经希所谓的“家眷”会是八阿哥胤禩的未来福晋——郭络罗氏。
  容歆看着面前面容俏丽,眼神明亮似有一座湖般惊艳的年轻姑娘,微微倾身问好,然后趁着郭络罗氏和东珠搭讪,低声问经希:“你怎么这般大胆?来年正月八阿哥和郭络罗格格就要大婚,你竟还带着格格出来。”
  看来并非是容歆对经希有偏见,他确实没有一次安安分分做事的时候。
  而经希还未回答,郭络罗氏便声音清脆道:“是我求着舅舅过来看八皇子殿下的。”
  她眼睛里全是坦坦荡荡,容歆顿生好感,柔声笑道:“可僖郡王没告诉您吗?八阿哥已退学回朝当差,恐怕见不到人。”
  “容女官有所不知。”经希故作神秘地一笑,“我专门打听过,八阿哥在书院相熟的同窗约他明日在书院后山小聚,正适合偶遇。”
  这还是早有准备……
  凭经希的德性,容歆突然对明日的“偶遇”完全不期待。


第176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