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清穿]东宫女官 >

第130章

[清穿]东宫女官-第130章

小说: [清穿]东宫女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阿哥从容地回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太子折扇一收; 认真都看向大阿哥道:“此言差矣; 你我身为皇子; 本该忧国忧民、安民济物。”
  “揽一身大义; 太子这抱负背得不重吗?”大阿哥转身走向他的马,“你有你想做之事,我亦有我想做之事; 莫要以你之愿强加于我。”
  大阿哥上马; 容歆和太子也上了马车。
  众人启行,大阿哥一拽缰绳; 绕到马车中容歆所在的一面,一路上便走在容歆窗子旁; 与她随意地说些话。
  而太子坐在另一侧; 也不再挑衅大阿哥; 轻摇折扇出神。
  大阿哥的庄子就在京郊不远,众人只又走了两刻钟便到达庄子前; 然而容歆和太子还未下车,忽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声响响彻周遭,马顿时便狂躁地喷气,马蹄也控制不住地乱蹬。
  容歆扶着马车门,依旧能感受到马车的震颤,揉了揉耳朵; 问大阿哥:“可会影响附近的百姓?安全吗?”
  “附近皆是良田; 并无村庄; 只有少数佃户,至于安全……”大阿哥引着两人入内,语气平淡道,“既是做此事,便已考虑到了意外发生的可能。”
  大阿哥的语气近乎于冷漠,但容歆并不认为他是轻视人命,便又问道:“那位戴先生的家人,殿下已做出安排了吧?”
  太子摇摇扇子,代替大阿哥回答道:“我前些日子在户部见到大哥时,身边便多了这位新面孔的小厮,听人说姓戴,不知可否有些关联?”
  容歆顺着太子的视线看过去,便见大阿哥身后确实跟着一位容貌平凡的少年,从前并未见过。
  此人正是戴梓的次子戴亮,大阿哥随口说了一句,对太子道:“太子真是细致入微,连一个小厮也能看出不同来。”
  “过奖。”太子摇扇子的速度稍快,显然是有几分得意的。
  而容歆听两人呛声,摇了摇头踏进庄子正门,然刚行至正殿前,便又听得一声轰隆声。
  此时距离更近,声音更大,容歆的耳朵满是嗡嗡声,缓和了好一会儿方才恢复如常。
  大阿哥见她如此,便对戴亮道:“去告诉你父亲一声,暂时停止试放。”
  戴亮听令,立即便往庄子后头小跑而去。
  大阿哥这才对太子和容歆解释道:“每次试放损失的皆是真金白银,庄上并非每日如此。”
  造一门大炮极不容易,大清刚入关时也不过几十门,近些年才慢慢增长,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占得优势。
  而大阿哥如今的俸银根本不足以满足制造更多的大炮,全靠底下孝敬才能勉力支持,哪能真当放炮仗似的放着玩儿。
  容歆听着他的话,四下打量着庄内的场景,草木肆意生长,想见是许久未曾打理了。
  大阿哥命人奉茶,又对太子和容歆道:“别看我这庄子不甚精致,但茶是好茶,足以待客。”
  太子礼貌地啜了一口,方才开门见山道:“可否去大哥庄后的炮场看一看?”
  “不装偶遇了?”
  太子淡定道:“如今偶遇大哥庄上试炮,这缘分比京郊偶遇大哥可更妙几分。”
  大阿哥对太子的厚脸皮实在是无言以对。
  容歆则是低下头,用茶碗掩住嘴角的笑意。
  及至戴亮回来,炮声已多时未响起,大阿哥便起身邀请道:“走吧,教太子殿下长长见识,看看我这庄后的猛兽。”
  一行人往庄后走,而这一段路,越是往前,周边的房屋园景越是狼狈,甚至有不少碎石散落在各处。
  大阿哥走在前头,回身提醒道:“仔细脚下。”
  容歆和太子点头,注意着脚下的碎石,慢慢跟着往前走。
  等到走出这一段路,便见一块儿将近三十亩大小的空地上乱有两处简单地棚子,而脚下的地面更加不平整。
  太子颇为无语:“我记得兵仗局的炮场并不似这般,大哥就不能教人稍收拾一下吗?”
  “派人过来做这体力活儿,难道不用给月钱吗?”大阿哥回得理直气壮。
  已经穷成这个样子了吗?太子打量着大阿哥的衣服,试图从他身上寻出窘迫来。
  而大阿哥瞧见他的神色,当即便打断道:“休要胡思乱想,我身为皇阿玛的儿子,自是要以身作则,克勤克俭。”
  这般冠冕堂皇的话,亏他说得出。
  容歆和太子随大阿哥走到戴梓等人身边,听大阿哥问他的试验结果,始终未曾打扰。
  “回大阿哥,卑下等人已仿制出准噶尔军中的大炮,适才便是在试发。”戴梓微一拱手,愧疚道:“但卑下暂还未能对其精进,实在有愧大阿哥的信任。”
  “无妨,继续研造便是。”大阿哥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先前连个搬石头的人都不愿付月钱的人不是他。
  太子走到那重炮炮尾,仔细观察道:“与我先前在兵仗局所见差别微乎其微,戴先生天赋异禀。”
  戴梓见他气质非常人,眼神中充满疑惑,“这位公子是……”
  大阿哥淡淡道:“咱们大清的太子殿下。”
  “竟是太子殿下?!”戴梓激动地跪于遍地碎石之上,“奴才给太子殿下请安。”
  他跪得结结实实,膝下不定多难受,太子亲自扶起人,十分礼遇道:“戴先生倘若真的为大清造出更先进的火器,便是我大清的英雄,不必如此。”
  大阿哥见戴梓越发激动,悄悄靠向容歆,低声道:“太子惯会收买人心,姑姑,我与他相比,属实是老实地过分。”
  容歆侧头,无奈道:“您和太子闹别扭,可莫要带上我。”
  “也就姑姑您当是别扭而已。”大阿哥站直,打断太子和戴梓的对话,道,“戴先生如今虽专功大炮,亦对手铳有所研究,太子送姑姑那一支手铳已用多年,不若便重新选一支。”
  也不是只有男人才喜欢强大的武器,容歆也不逊色,所以她听了大阿哥的话,立即便惊喜地问:“果真可以吗?”
  “自然。”大阿哥利索地点头,“教戴先生替您选一支合适您用的。”
  太子和大阿哥对视,随后笑道:“姑姑慢慢选,正好我和大哥说说话。”
  容歆自来之前便知道太子定然是有话与大阿哥说的,是以极爽快地应下,请戴先生带她去看手铳。
  而庄子的火器存放处就修在炮场边缘,全是用石头垒成,外表平平无奇,若是不说明它的身份,恐怕还以为是什么普通库房而已。
  大阿哥等他们走向库房,便对太子道:“姑姑知道你算计她吗?”
  太子蹙眉,“大哥此话怎讲?我何曾算计过姑姑?我也无需如此。”
  “呵——”大阿哥讽刺道,“那你独自前来便是,何必带着姑姑一道过来,难道只为带姑姑与我叙旧不成?”
  “大哥想多了。”
  一阵风吹过来,卷起些灰尘,灰尘中又夹杂着些许硫磺的味道。
  太子举起折扇挡在鼻前,待风过之后,才道:“当初大哥在战场上乃是与布日古德厮杀险些丧命,我并未教人告知姑姑,否则她面对大哥若是生出几分自责,不是更符合大哥的猜测?”
  “如此……我勉强相信你没有那个念头。”大阿哥也没当太子是正经的可人,直接寻了一块儿石头,不拘小节地坐于其上,直白地问,“但我不相信你无事登门,直说吧。”
  太子未随他一般坐下,一袭锦衣华服立于这狼藉之中依旧端方。
  “我是为大哥卖官之事而来。”
  大阿哥满脸无所谓道:“怎么?又想教育我皇子何所为何所不为?”
  “并非如此,我只是觉得,明明有更合适的赚钱途径,实在不必冒那般危险行事。”
  这与大阿哥先前所想相差甚远,微微坐正身体,问道:“你这是何意?”
  “大哥可还记得前些日子江浙踹匠暴动之事?”
  “那些暴民根本不成气候,只要官府出面镇压,便会溃散。”
  太子却不甚赞同道:“踹匠受布店、包头盘剥,为求酬劳提升才铤而走险,虽说其后行为确实触犯律例,但布店、包头的苛待亦是事实。”
  “你到底想说什么?这与你所说的赚钱途径有何相关?”
  “大哥莫急,容我慢慢道来。”太子缓步走到他对面,“这事件背后,必定有人对盘剥之人包庇,那么便免不了背地里孝敬,且也绝不会仅此一个错处,只要从中找到衙门中人受贿违法的证据,便可治罪收没家产。”
  太子见大阿哥若有所思,语气越发带着几分蛊惑道:“大哥,历来抄家便是肥差,这踹匠一事虽小,但你若是处理得当,日后再有此类事发生,皇阿玛岂不是率先便想到你?皇阿玛默许你研造火器,定然不会在意你从这里得些好处。”
  大阿哥府里如今的开销皆靠福晋的嫁妆和私房,他是真缺钱,因此太子所说,他也是真的心动了。
  但大阿哥也不是傻得,“这般得罪人的差事,太子倒是好算计。”
  “大哥只说可行与否?大哥倘若自请平乱,到时我是第一个支持。”
  大阿哥不置可否。
  而库房内,容歆随意地靠在门旁的石墙上,食指套在扳机内,把玩着手铳。
  戴梓站在他一丈远,问道:“容女官,不出去吗?”
  “太子和大阿哥兄弟之间说话,我自是要多给他们些时间。”


第145章 
  太子微服私访发现粥棚以清水粥糊弄流民; 皇上得知之后,震怒,命人严查此事; 定要给流民一个交代。
  而太子趁势向康熙请示流民的处置。
  “回禀皇阿玛; 儿臣当日见城南郊外的流民百余人; 皆为无乡可归的老弱妇孺,已停留数月。另行打听之后; 得知城东、城西的粥棚亦是如此,合计有七百余人; 需得早些安排,一可撤掉粥棚; 二可使百姓免除流离失所之忧,三……”
  太子有理有据道:“皇阿玛召见科尔沁亲王,如若进京城之时见到这些面黄肌瘦的流民; 恐对大清的颜面有碍。”
  乌兰布通之战后; 噶尔丹率残兵逃回蒙古; 虽说路上遇瘟疫病死不少兵将,但噶尔丹本人安全无虞地回到了准噶尔。
  而噶尔丹一日不死; 准噶尔便不会死了侵犯之心,大清与准噶尔的战争便不算彻底平息。
  因此康熙决定召科尔沁亲王沙津入京; 亲授机宜; 计在谋噶尔丹性命。
  太子此言一出; 众大臣皆深以为然,纷纷响应,认为太子所言在理。
  康熙亦颔首; 圣口御言; 由太子亲自解决流民安置问题。
  太子应诺。
  稍后; 大阿哥又向康熙陈明,戴梓已在他庄上仿制出乌兰布通之战时准噶尔军所用的大炮,并且将制造方法献出。
  康熙只是微微颔首,并未表示出太多情绪,但却收下了大阿哥所献的配方,命兵仗局制造。
  然而研造兵器本是兵仗局的职责,虽说戴梓从前也算是兵仗局的官员,但他曾经风头太盛,惹了不少人的眼,并没有多少人希望他重归。
  只是碍于大阿哥的身份,兵仗局不敢说什么罢了,心中却是多少有些不满。
  而堂下大臣们这些暗潮汹涌并未搁在明面上,熙看向着诸打大臣,问道:“可还有事启奏?”
  大阿哥不甘心地瞥了太子一眼,移步至堂中,奏道:“儿臣有事启奏。”
  “准奏。”
  “回禀皇阿玛,儿臣闻得江浙踹匠暴动之事,深以为,如若不查明事实,加以镇压,恐不能服众,因此,儿臣情愿,亲自前往江浙地区料理此事。”到底没有受住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