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 >

第4章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第4章

小说: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得。‘赵钱孙李,何吕施张,云苏潘葛,酆鲍史唐……东门西门第五言福’,前面是单姓,后面是复姓,但‘言福’是两个单姓,师祖……?”
  小胖娃娃笑嘻嘻的,看向师祖的目光里有点表现与得意的味道,师祖觉得,小孩子得了夸奖要回家让父母夸耀一番的神气活现,估计就是这个模样。
  师祖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保康背得很好,说得也对。今天师祖再教保康一段。”
  “‘周吴郑王,孔曹严华……羊舌微生,商牟佘佴’。其中‘商牟佘佴’和‘羊舌微生、东郭南门……’不同,不是复姓,是四个单姓……”
  师祖很有耐心地解说,保康:“……”懵。
  “师祖,保康今天背会了,明天还会‘再有一段’吗?”
  “当然。”
  “那保康今天可以不背会吗?”
  “不可以。”
  保康趴在侍卫的怀里,眉眼耷拉,好不沮丧。
  就算他没有上辈子的记忆,他光听宫人侍卫们说话也知道师祖在教他《百家姓》,他一个小和尚为何要学习《百家姓》?当然,师祖不让他学那让人昏昏欲睡的经文非常好。
  保康在心里对比《金刚进》和《百家姓》,那当然是《百家姓》更好背。
  “师祖,保康今天背会。”无精打采的小样儿。
  “保康乖乖。”鼓励满满。
  保康给他师祖一个“可怜兮兮”的小眼神,还能等他师祖安慰他,他自己就因为山路上的花花草草,虫虫鱼鱼笑出来。
  这是保康两辈子的“心结”解开,放下对“父母”的执着后,出来的新本身,他只要静下心来就听到很多很多声音,世间万物的声音。
  万物生灵都是他的好朋友,小伙伴,让他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谁也想不到猜不到的丰富多彩。
  下山的路崎岖,走习惯了那就和普通人走平地一样。一行人很快下山来,快乐小和尚·保康小阿哥从侍卫身上下来,冲着山下的人群中气十足地大喊:“快乐小和尚下山喽——快乐小和尚下山喽——”
  身穿一套青色的僧衣僧帽,脚上一双黑色的平底小布鞋,脖子上一串大佛珠,腰间缠着一条洗刷得发白的青色腰带,上面一个大补丁一个干瓠小葫芦一个小金刚杵。小胖脸上的表情是活泼精神中透着机灵劲儿,天真烂漫中一点点调皮玩闹……
  任谁见了他,都会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亲近之情油然而生;任谁对上他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都会忘记俗世烦恼,情不自禁地乐哈哈。
  此刻小胖娃娃摆出来一副“气势凌云”的架势,双眼晶亮,小嗓门欢快地嚷嚷……山下的香客文人摊贩自然都是哈哈大笑。
  “我们的快乐大师下山了。”
  “快乐大师啊,你今天的经念完了吗?”
  “快乐大师快来尝尝,我今天刚煮出来的咸鸭蛋。”
  “…………”
  一人一句,保康很是开心地转悠,大大方方地接受众位“施主”的善意。
  “恭喜发财”“平安顺遂”“和气生财”……一句句吉祥话儿叭叭叭地说出来,不重样儿,口齿清晰,听得人群更是热情高涨。
  一个大腹便便的富家翁上前:“快乐大师,我家的小孙儿,能有你的一半聪明吗?”
  保康从记忆里扒拉出来一面之缘的小娃娃:“阿弥陀佛。有,一大半。”
  吧嗒,一个金光灿灿的大金元宝。
  一个风流锦绣的年轻人上前:“快乐大师,你说我这趟赶考,能高中吗?”
  保康定神看他一眼:“阿弥陀佛。能。”
  吧嗒,一个银光闪闪的官银银锭。
  一个满脸风霜的中年人领着一个小童上前:“快乐大师好,求佛祖保佑我儿子入学顺利。”
  保康看一眼这位父亲的一脸期待,看一眼还没剃头的三四岁小童的紧张不安,学着师祖平时的样子微微笑:“阿弥陀佛。小施主定会心想事成。”
  吧嗒,一个新出的康熙通宝铜钱。
  …………
  不一会儿,人群里不管是谁都挺满意,而保康化缘的小托钵也满了。
  他开心地捧到师祖的面前,口中喊着“师祖,师祖”。师祖哈哈笑:“沉不沉?”
  保康:“……沉。”
  师祖:“那走吧。”
  师祖领着保康,一路化缘一路散财,遇到无钱治病从医馆里哭着出来的人,送一份;遇到一天没吃饭的乞丐,送一份;遇到一个哇哇大哭要吃糖葫芦却没钱买的小孩子,送一份……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请问快乐大师,蠢作者还差三千字,今天能码出来吗?
  保康:能。六千,一万,加油!
  蠢作者:……
  感谢在2020…05…05 21:15:34~2020…05…07 12:46: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7372021 42瓶;婷婷 30瓶;云菲刹 20瓶;千凌 12瓶;季夏廿七 10瓶;浮休 5瓶;米米的蜜糖、快乐每一天、あさ就是ひかり、胖竹子 2瓶;臻臻啊、灿烂一夏、润玉、EXO小迷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章 
  没钱的人得到医治用了药后安心地睡着。
  得到铜板吃饱饭的乞丐对他们露出的笑容,那是一种真心的感激和来自心灵的尊重。
  买到糖葫芦的小娃娃兴高采烈地分两颗给师祖和他。
  …………
  小保康的托钵满了空,空了满。
  渐渐的,他不在关注于手里的托钵是满还是空,而是和师祖一样,只关注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保康的小心肝儿和天上叽叽喳喳的小鸟一样畅快飞翔,全身每一颗毛孔都活泼地跳起来,老少两个来到县城里的一家面馆坐下来,他正好一场午觉醒来精神头特好,特高兴地和师祖表现。
  “师祖,保康知道了。”
  师祖微微笑:“知道了什么?”
  保康摇头晃脑:“满即是空,空即是满。”
  师祖脸上的笑容加大,瞧着小徒孙双眼发亮,好不得意的模样,问道:“师祖听医馆的小童说,医馆那个人他之所以被赶出来,因为他其实是一个惯好在四邻八乡游荡之人。”
  “小童认为他不该得到免费救治,保康认为该不该?”
  保康眨巴眼睛。
  惯好在四邻八乡游荡之人,那不就是街头小混混?保康的眉眼鼻子都皱巴:“师祖,保康认为,他也是一个人。”
  师祖一愣,随即高兴地低头看向怀里的小胖娃娃。
  语气里带着一丝丝严肃:“保康说得非常好。”
  “他是人,没有十恶不赦,而我们能帮助他,他有错处也应该先给治好再送交官府,心里不平——可以狠狠地打他一顿,但是该给治。”
  保康点小脑袋,表示他记住了。
  然后师祖趁着素面汤没有上来的时间,接着教导:乞丐没有衣食住处出来行乞,孩童的童年里没有那一串糖葫芦,都应该给予帮助。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本心上讲,从大道上说,大夫救人,佛门子弟帮助人,类似教书先生教导学童,官府管束万万民,都要做到“有教无类”……
  师祖:“保康记住了吗?”
  保康:“……”两眼冒金色的小星星,蒙圈。
  “师祖,保康知道孔子、孟子,‘礼运大同篇’是谁?”
  师祖给小徒孙围上小围兜,随口说道:“《礼运大同篇》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记录的是孔圣人的理想大同:能成就大同世界,天下就太平。没有战争,人人和睦相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保康愣神片刻,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未来的世界?重重点小脑袋,很是钦佩地夸道:“师祖,孔圣人真聪明。”
  “……嗯。”
  “师祖,我们是和尚……”保康眼巴巴地看着他师祖,做和尚不是要专注本职业?
  师祖还是笑:“一法通,万法通。我们是和尚,出家人,我们也是大清朝的子民,是这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人。”
  保康:“……”干脆一头扑到师祖的怀里耍赖。
  “师祖,师祖,保康知道了。保康还要吃糖葫芦。”
  小儿顽皮撒娇,师祖眉眼笑开——坚定地摇头:“糖葫芦太甜,一天只能吃一颗。”
  保康:“那师祖多吃一颗,就当是保康吃的。”
  “师祖年龄大了,一天也只能吃一颗。”
  保康:“那我们买回去,给其他人吃?”
  师祖轻轻点头:“保康真聪明。”
  真聪明·保康笑得欢喜。两碗素面汤上来,老少两个一起念一遍经,用着茶馆厨师专门给他们做得素面汤,都是心满意足。
  茶馆里掌柜,厨师,小二,其他客人,也都看得心满意足。
  三年前大清皇家新生的嫡出小阿哥入驻五台山引起轰动,但这两年各方势力角逐,种种原因之下,渐渐被世人淡忘。保康在五台山上的生活非常自在,清净无争,下山后融进万千老百姓的俗世生活,更是如鱼得水般的欢乐。
  小和尚的胖手里拿着小汤勺稳稳地吃着面汤,眉眼舒展,大眼睛乐得眯眯起来……再配上精致立体的五官,胖嘟嘟的小脸蛋,眉眼间洋溢的欢乐精灵的气息……
  明明都是一身朴素的僧袍,可他和他师祖两个人,都是周身发散着一种安定明亮的味道……
  整个面馆的人都是吃一口面,看一眼他们。
  刚刚听着这位“师祖”教导小徒孙的话,虽然都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听着,就是舒坦,就是很有道理的样子,就是喜欢听。
  此刻老和尚和小和尚一起低头吃面,看不清脸,他们还是喜欢看,仿佛多看几眼就能沾染上那份味道一样。
  整个茶馆奇异地安静下来,好似和外面的世界有了屏障,空气凝固在茶馆里面,内心前所未有的宁静。
  …………
  保康吃完最后一口面汤,吃完后满足地摸摸小肚子,洗手漱口,和师祖一起再念一遍经。
  对着空空的面碗,骄傲:“师祖,面碗空了,保康肚子满了。”
  师祖:“乖。”
  保康气沉丹田,语气豪迈:“保康和师祖开始‘饭后百步走’。”
  “乖。”
  师祖留下面钱,站起来领着小徒孙给茶馆里的所有人一起行一个佛礼,转身。
  老和尚从小方桌侧边缓步出茶馆,高条儿的身量,不瘦不胖,双肩平展,一手托着托钵,深青色的僧袍衣袂在脚踝上边波浪似的翻着。那种无关男女老少相貌年龄的潇洒俊逸,仿佛不沾染一点尘埃的样子,深深地震撼人的心灵。
  小和尚乖巧地跟在“师祖”的后面,有板有眼地学着他“师祖”的气场,小胖脸板着,嘴角还不自觉地上翘,可爱得让人想要尖叫。
  茶馆里的人也出来,来一个“饭后百步走”。
  五台县,也就是五台山所在的县城,地方很大,人口七八千。地处五台山腹地、五台山寺庙群中,佛寺鳞次栉比、宝塔如林,当地人沾染佛门香火,大多有几分“佛性”:老实忠厚,勤劳俭仆,待人纯真善良,做事慢慢吞吞……
  又因为五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